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菊仙 《江苏陶瓷》2012,45(2):32-32
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国陶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将中国陶瓷之美发展到了极致。明代李渔就称赞:"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宜兴古称)。"他还说:"壶必言宜兴陶,较茶必用宜壶。"紫砂壶是最佳的泡茶器具,这种茶具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已成为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品。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曾称赞紫砂壶艺"别出心裁,意在神韵"。在林林总  相似文献   

2.
明代文人李渔曾说过:"茗注(泡茶之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又说:"壶必言宜兴陶,较茶(评茶)必用宜壶."他称颂宜兴紫砂壶是最为理想的泡茶器皿.的确,宜兴紫砂壶制作精密、比例恰当,嘴攀胥出自然,注茶流畅,不涎水;把手稳当、口盖严密,倒茶时无落帽之忧.故自北宋以来名显历史、誉享中外,已近千年春秋.  相似文献   

3.
紫砂泥最适于用来塑造茶壶。明代李渔说:"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又"壶必言宜兴陶,较茶必用宜壶",称颂宜兴紫砂壶是天下最为理想的茶具。  相似文献   

4.
范黎明 《佛山陶瓷》2012,(12):51-51
紫砂泥最适于用来塑造茶壶。明季李渔说:“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又“壶必言宜兴陶,较茶必用宜壶”,称颂宜兴紫砂壶是天下最为理想的茶具。  相似文献   

5.
论素器艺术     
吴奇敏 《江苏陶瓷》2004,37(1):38-39
宜兴紫砂举世闻名,被誉为“东方明珠”、“陶中瑰宝”。它始于北宋,盛于明清。明代李渔说过“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宜兴古称)”。又说:“壶必言宜兴陶,较茶必用宜壶”。他称颂宜兴紫砂壶是最理想的茶器。  相似文献   

6.
邵毓芳 《江苏陶瓷》2011,(5):33-33,35
明人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说:"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为何世人独钟宜兴紫砂壶?周高起又说:"陶曷取诸?取诸其制,以本山上砂,能发真茶之色香味。"原来宜兴紫砂壶泡茶之佳,在于能尽得茶之色、香、味。宜兴紫砂壶之所以  相似文献   

7.
李元军 《江苏陶瓷》2012,45(2):59-59
明人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说:"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李渔《闲情偶记》曰:"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文震亨《长物志》云:"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可见明清一些文人士大夫对宜兴紫砂壶泡茶优点的认识是一致的:这就是用宜兴紫砂壶泡茶能尽得茶之色、香、味。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生  相似文献   

8.
徐叶 《陶瓷》2012,(11):42-42
宜兴紫砂壶与中国传统的茶文化相契合,成为中国陶茶文化发展的共同体,传承了紫砂陶与中国茶的文化,是人生的一种乐趣,赏壶之雅趣,品茶之清趣。  相似文献   

9.
徐叶 《陶瓷》2012,(6):42-42
宜兴紫砂壶与中国传统的茶文化相契合,成为中国陶茶文化发展的共同体,传承了紫砂陶与中国茶的文化,是人生的一种乐趣,赏壶之雅趣,品茶之清趣  相似文献   

10.
宜兴有着悠久的制陶历史,宜兴紫砂陶是我国优秀的工艺陶之一。它以独特的紫砂材质,奇异丰富的外观造型,繁杂多变的装饰技法闻名于世。从历史上来看,明朝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说“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又近人远过前人也”。清人吴骞的《阳羡名陶录》中也感叹道:“惟宜兴之陶,制度精而取法古,迄乎胜诸名流出,凡一壶一卤,几与彝商周鼎并为赏鉴家所诊”。由此可见,在古人眼里,紫砂壶已成整个宜兴陶的代名词,其地位之高无与伦比。  相似文献   

11.
高湘君 《江苏陶瓷》2011,44(2):34-34,37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代表着高风亮节的精神修养,它与松、梅一起并称"岁寒三友"。陶都宜兴富有"竹海"美誉,竹与陶一直以来就是宜兴的地域景致,在宜兴数百年的紫砂艺术发展史上,以竹为题材的历史茗壶屡见不鲜。竹型茗壶伴随着紫砂艺术史发展前行,经历了不断创新发展的艺术成熟过程。在明清紫砂艺术鼎  相似文献   

12.
五谷丰登     
正茶壶尺寸:(长:16.5cm,宽:8.5cm,高:12cm)"第四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2008年贺岁壶"五谷丰登"紫砂套具(一壶、两杯、两碟),选用陶都宜兴特有的紫砂段泥材质,壶体形如民间传统的苇蔑折子圈围的粮囤,正面中间为红底金色正楷书写体"丰"字。壶钮是神形兼备的老鼠怀抱着硕大的  相似文献   

13.
正茶壶尺寸:(长:17cm,宽:9.7cm,高:9.5cm)"中国(南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特别金奖。2009年贺岁壶《"牛"转乾坤》紫砂套具,一壶五杯,选用陶都宜兴纯正紫砂泥精制而成。其图案取自唐代集书画家与政治家于一身的韩滉所作,被后人称为"稀世名笔"的《五牛图》。它以独特的紫砂语言,把精湛的陶  相似文献   

14.
大富贵     
正茶壶尺寸:(长:18.5cm,宽:6cm,高:15cm)"第八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2007年贺岁壶"大富贵"紫砂套壶(一壶、两杯、两碟),选用陶都宜兴优质纯正紫砂泥制成。其构思以鼓圆形为壶钮、壶体,气韵生动,富态大气,十分养眼,象征丁亥猪年富贵、团圆。红黑两色交相得体、组合流畅,壶体  相似文献   

15.
宜兴的陶器,源远流长,久负盛名,享有"陶的故都"之称.主要产品有均陶、青瓷、紫砂、精陶、彩陶、日用陶、建筑卫生陶、工业陶瓷制品等八大类,计6 500多个品种,而其中又以紫砂壶最受世人喜爱.因为它造型简练大方、色泽淳朴古雅、富有文化底蕴、兼具实用价值,所以寸柄之壶、盈握之杯,往往珍同拱璧,贵如珠玉.历史上"世间茶具称为首"的赞誉之句,更道出了人们对宜兴紫砂壶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6.
正提梁壶的创作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就生产有提梁的陶盉。1958年,河北邢台县东董村出土了一件战国时期的陶器精品"彩绘陶盉"。"盉",为古代盛水或酒的器具,这一"彩绘陶盉"即为我国早期的提梁壶。宜兴紫砂提梁壶的制作也出现较早,宜兴紫砂的始创期,著名制壶大家时大彬制作的"调砂提梁壶",紫泥调砂,珠粒隐现;壶身较大,作扁球状;短颈,直腹微鼓;圈底微凹,圆饼状盖;钮呈六棱形,中  相似文献   

17.
汤杰 《江苏陶瓷》2014,(3):45-45,48
宜兴紫砂壶是中国陶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经过数百年来的艺术积淀,紫砂壶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陶瓷文化中的瑰宝。紫砂壶的文化精髓在于记忆了宜兴的陶瓷文化、传统制作技艺和丰富的紫砂语言。一些代代传承的经典茗壶,作为紫砂技艺人员仿制出新的佳作而充满生机与活力。本篇以紫砂"炎黄二帝紫砂提梁壶"为例,谈谈其传统文化的蕴意。  相似文献   

18.
翟喈 《江苏陶瓷》2012,45(6):34
人文宜兴,素有"陶的古都、茶的绿洲、竹的海洋、洞的世界"之美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千年传承的紫砂艺术文化、习文重教的良好风气塑造出了人文宜兴大雅之性。江南水乡,山水之中又有了"竹的海洋"之誉,宜兴南部山区林木荫翳,更以"岁寒三友"中的"竹君子"为最。竹子坚韧不拔的高贵品格,清奇俊秀、疏朗颀长的形态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良工巧匠以此为题材,创作出很多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清代乾隆年间吴骞《阳羡名陶录》中《阳羡茗壶赋》曰:"竹节之清,清贞莫比。"将传统紫砂文化艺术创作中对"竹节壶"在创作中的应用作出了极高的评价,竹文化为创作"大圆竹壶"(见图1)提供了创作灵感源泉。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中国有四大名陶,广西钦州坭兴陶、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紫陶、重庆荣昌陶:宜兴紫砂陶,起源于春秋时代的越国,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紫砂泥原料,主要分为紫泥、绿泥、红泥三种,俗称"富贵土"。紫砂陶的文化特点是在陶器上刻画具有诗情画意的纹饰和诗文,有"字随壶传、壶随字贵"之说。建水紫陶,产生于清代,始于道光年间,是在明代粗陶生产昌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建水陶瓷发展史上,曾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之说。建水紫陶以当地的红、黄、紫、青、白五色土配制,采用"阴刻阳  相似文献   

20.
何为陶都     
"陶都",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陶器的都城.中国地大物博,历史上制作陶器的地区、城市有很多,却唯有江苏宜兴被冠以"陶都"之称,这绝非偶然.宜兴何以成为"中国陶都"?或者说是什么成就了宜兴"中国陶都"的历史地位?为此我们将从"认识陶瓷世界"、"认识陶都宜兴"、"认识存在问题"三个方面进行一番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