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岳民 《金属制品》2012,38(2):8-10
介绍6×31WS-PWRC—14钢丝绳设计、生产过程。钢丝绳主要工艺设计参数:钢丝绳捻距倍数为7,外层1×31WS股捻距倍数为7.5,内层1×7股捻距倍数为7.5;钢丝绳捻制系数为3.07,外层股捻制系数为5.07,内层股捻制系数为3.05。根椐股捻距倍数,确定股中各钢丝直径比,最终计算出各股钢丝直径。给出钢丝绳生产工艺:外层股捻距为33.7~35.1 mm,内层股捻距14.7~15.3 mm,中心股捻距16.9~17.6 mm,钢丝绳捻距为96.6~100.8 mm;预变形器的辊间距一般为钢丝绳捻距的86%~92%,压弯量为钢丝绳直径的1.4~1.6倍。通过改变生产工艺,生产的6×31WS-PWRC—14钢丝绳破断拉力比普通方法捻制的钢丝绳高9.3%,并达到微旋转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6×29Fi钢丝绳股用钢丝直径比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6×29Fi钢丝绳股进行几何分析,利用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同心层钢丝螺旋捻角公式、同心层钢丝螺旋半径公式计算出该股不同层钢丝的捻角与螺旋半径,并根据钢丝椭圆任意半径公式计算出捻制状态下钢丝椭圆截面切点处相应曲率半径,最终得出:未捻制状态下,由内向外各层钢丝直径比为1.435 4∶1.099 9∶0.434 4∶1;捻制状态下,由内向外各层钢丝直径比为1.538 9∶1.150 3∶0.453 4∶1;给出精确计算后股捻距倍数为7.0,7.5,8.0,8.5,9.0,9.5时各层钢丝直径比,用于钢丝绳配丝计算及生产。  相似文献   

3.
王磊  余万华  习晓峰  夏云峰 《金属制品》2012,38(5):13-16,28
针对以往瓦林吞股设计计算的缺陷,对未捻制和捻制状态股的参数进行分析,建立瓦林吞股通用数学模型。推导出股各层捻角、捻距、捻制圆半径和捻制钢丝直径配比等几何参数计算公式,给出结构设计的计算方法;运用切线法求解计算中遇到的一元三次方程;数学模型通过Delphi7编程并设计,由Delphi设计系统计算得到不同股捻距倍数下1-7-7+7和1-8-8+8股钢丝直径配比;并且画出以该设计结果为依据的钢丝绳中股绳捻制状态下的截面图,截面图中钢丝之间无缝隙重叠现象。  相似文献   

4.
6×80WSNS+FC钢丝绳股用钢丝直径比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玉德 《金属制品》2009,35(3):10-13
对6×80WSNS+FC钢丝绳股进行几何分析,利用余弦定理、同心层钢丝螺旋捻角公式、同心层钢丝螺旋半径公式计算出该钢丝绳股不同层钢丝的捻角与螺旋半径,并根据钢丝椭圆任意半径公式求出钢丝椭圆截面切点处相应曲率半径,最终得出:未捻制状态下,由内向外各层钢丝直径比为0.858∶0.657 5∶0.511 3∶0.656 68∶0.856∶0.780 218∶1;捻制状态下,各层钢丝直径比为0.964∶0.727∶0.546∶0.706∶0.873∶0.803∶1。给出精确计算后股捻距倍数为7.0,7.5,8.5,9.0,9.5时各层钢丝直径比,用于指导钢丝绳配丝计算及生产。  相似文献   

5.
分析研究表明:对于6×19S+FC结构的钢丝绳而言钢丝绳捻距倍数与其捻制系数之间、股捻距倍数与捻制系数之间、股捻距倍数与股中钢丝直径比之间存在隐含的数学关系,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给出了这一结构钢丝绳的股径、丝径简明的计算公式,本文提供的方法,也为解决根据生产实际而合理设计钢丝绳的结构参数开拓了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6.
基于股中捻制钢丝截面为标准椭圆形与相邻层钢丝椭圆中心、椭圆切点共线基本假设,对西鲁型结构,建立了求解椭圆切点坐标的一元六次方程数学模型,从而在理论上说明目前采用平面解析几何法不能得到该类型股结构参数设计的精确解。运用计算机编程进行了切点坐标、内层钢丝捻制圆半径计算。根据Solid Works图解切点坐标用所建数学模型,求得内层钢丝捻制圆半径与作图所得数值接近程度判断所建数学模型可信。对切点坐标微小变化导致模型计算内层钢丝捻制圆半径显著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刘亮  李伟 《金属制品》2012,38(6):7-9
介绍4V×48S+5FC—50扇形股钢丝绳的工艺设计、生产过程和技术参数修订。从制绳钢丝生产、电磁抹拭镀锌、聚丙烯股和绳芯的选用等方面叙述生产流程,成绳生产采用特定孔型的压辊对圆股进行挤压成型。给出钢丝绳基本参数:成绳捻距倍数8.4,股绳捻距倍数7.5。根据股绳捻距倍数来确定各层钢丝的直径,纤维芯与钢丝绳直径比为0.32,绳径公差控制在0~+4%。给出成绳生产的工艺流程及圆股挤压辊图和圆股挤压的工艺参数。试制出的4V×48S+5FC—50钢丝绳捻制效果良好,不松散,无应力,达到不旋转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8×WS(36)-PWRC—40钢丝绳的试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于燕  丁俊山 《金属制品》2009,35(5):5-7,21
介绍8×WS(36)-PWRC—40钢丝绳设计、制造过程。钢丝绳捻距倍数Ks=7.0,1×7股捻距倍数Kt=10.0,1×36WS股捻距倍数Kg=9.0,计算出钢丝绳各股直径和各层钢丝直径。1×36WS股采用GG-36/400捻股机生产,捻向为左捻;1×7股采用GG-6/300捻股机生产,捻向为左捻;钢丝绳捻制设备选用KS-24/630筐篮机,钢丝绳捻距280mm,捻向为右交互捻。整绳破断拉力达到1190kN,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对 35×7结构钢丝绳进行几何分析,计算出该结构钢丝绳的捻角和各层股的螺旋半径,并分别计算出绳的捻距倍数为 8. 5, 9. 0, 9. 5时和股的捻距倍数为 10. 0时的各层股径比及钢丝直径比。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一元四次方程求根公式,通过和已知的捻制系数数据对比,确定适合钢丝绳设计的捻制系数计算公式,并对一些已知结果进行细化.根据公式讨论K(捻距倍数)与n(股数)的变化对m(捻制系数)的影响:对不同n,K增加,m逐渐减小,且几何曲线斜率也减小;随n增大,m随K变化,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增大.  相似文献   

11.
打桩机用双压实钢丝绳的试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岳民 《金属制品》2010,36(6):20-21,33
介绍K[6×K36WS-(6×K7-1×K7)]—28打桩机用双压实钢丝绳设计、制造过程。钢丝绳捻距倍数为6.2~6.5,股捻距倍数为7.7~8.0,绳径D与股径d的比值为2.94,股径d与外层钢丝直径δ3之比值为5.77,并根椐股捻距倍数,确定股中各钢丝直径比。给出钢丝绳主股生产工艺:股捻距为71.0~73.6 mm,捻向为左捻;绳捻距为173.6~182.0 mm,捻向为右捻,辊间距168 mm,压弯量为46 mm。金属芯生产中股、绳捻向均为右捻。对钢丝绳模拉和锻打后,其破断拉力比普通方法捻制的钢丝绳高出32%,每百米质量也高出15%,钢丝绳的密度增加,寿命提高了1/3。  相似文献   

12.
多层股钢丝绳结构紧密,金属密度系数大,生产组织管理和工艺技术难度都较大。利用瓦林吞式圆股配丝原理对40W×7—42钢丝绳进行研制,根据计算,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取1 670 MPa,钢丝绳的捻距倍数为7倍,股的捻距倍数确定为9倍,钢丝绳直径按钢丝绳公称直径放大1.5%。内层钢丝绳捻向为左交互捻,外层钢丝绳捻向为右交互捻。原料选取70钢盘条,在直进式拉丝机上进行多道次、较小部分压缩率的拉拔。捻制时,合理控制多层股钢丝绳预变形器辊间距和压弯量,钢丝绳采用股喷涂油、绳不涂油的生产方式。成品钢丝绳实测直径43.26mm,钢丝绳破断拉力总和1 459.6 kN,符合用户要求,拆股试验结果表明,合绳后钢丝技术性能指标达到GB 8918—2006要求。  相似文献   

13.
对4V×48S+5FC—36异型股钢丝绳的捻股、合绳工艺参数和制造方式进行改进。合绳成型方式由用专门辊压装置对圆股钢丝绳进行挤压成型改为在线锻打成型,股绳的捻距倍数由7.3改为7.8,钢丝绳捻距倍数由7.8改为8.3。按照绳和股的捻距倍数计算各层钢丝的直径,纤维绳芯公称直径与钢丝绳公称直径比为0.305~0.325。结果表明,合绳成型方式由辊压改为锻打后,钢丝绳的抗旋转性能、直径的通条性均得到很大改善,缩小了绳径变化范围,各股的成型率更加均匀,满足了客户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多层股钢丝绳结构紧密,金属密度系数大,生产组织管理和工艺技术难度都较大。利用瓦林吞式圆股配丝原理对40W×7—42钢丝绳进行研制,根据计算,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取1 670 MPa,钢丝绳的捻距倍数为7倍,股的捻距倍数确定为9倍,钢丝绳直径按钢丝绳公称直径放大1.5%。内层钢丝绳捻向为左交互捻,外层钢丝绳捻向为右交互捻。原料选取70钢盘条,在直进式拉丝机上进行多道次、较小部分压缩率的拉拔。捻制时,合理控制多层股钢丝绳预变形器辊间距和压弯量,钢丝绳采用股喷涂油、绳不涂油的生产方式。成品钢丝绳实测直径43.26mm,钢丝绳破断拉力总和1 459.6 kN,符合用户要求,拆股试验结果表明,合绳后钢丝技术性能指标达到GB 8918—2006要求。  相似文献   

15.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补偿钢丝绳的设计与生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缑庆林  孙健 《金属制品》2011,37(1):26-29
介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技术要求和组成,接触网补偿用钢丝绳的材质与结构,接触网补偿钢丝绳尤其是不锈补偿钢丝绳的技术要求,以及我国接触网补偿用钢丝绳的研发状况,要求高碳钢及不锈钢补偿绳疲劳试验后的整绳破断拉力与规定值相比下降分别不超过10%和5%。以12×7+12×3+12×3+1×19W—9.1为例,介绍接触网补偿用钢丝绳的研发:利用串联式变形器一次合绳,钢丝绳为右交互捻,捻距倍数为6.8倍;中心股、内层股、次外层股、外层股的捻距分别为16.8,5.27,.81,7.005mm,直径分别为2.40,.8,1.2,1.79mm,并根据各层股的捻距倍数和捻制系数计算出各层股丝的直径。  相似文献   

16.
<正> 按钢绳捻距和股中钢丝捻距的比可划分成两种捻制形式:分倍数捻和整倍数捻。分倍数捻时,钢绳捻距 H 是在钢绳的一个捻距上股的展开长度上的钢丝捻距 h 的分数倍;整倍数捻时,钢绳捻距 H 是在钢绳的一个捻  相似文献   

17.
采用整体拉拔法生产复合结构压实股钢丝绳过程中,钢丝绳捻制应力消除不彻底,残留在股表面的机油在捻制合绳后经常出现滴落,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和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将压实股钢丝绳股的捻距倍数调整为不大于股直径的8.5倍,钢丝绳的捻距倍数调整为不大于钢丝绳直径的6.5倍,捻制应力消除效果良好,达到客户要求;将钢丝绳表面脂替代机油作为拉拔过程的润滑油,生产的压实股钢丝绳扭转、抗拉强度达到国家相应标准的要求,股表面质量良好,模具的使用寿命正常。  相似文献   

18.
胡晓玲  夏楠  张静 《金属制品》2011,37(1):30-32
针对1860 MPa级1×7—15.24钢绞线的不足,提出开发1860 MPa级1×19W—28.6结构多丝大直径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设想。确定1×19W—28.6钢绞线各层钢丝直径的比例关系,并设计一定的调整值,计算出外层细丝、外层粗丝、内层丝、中心丝的直径分别为4.95,6.60,6.20,6.40 mm,捻距倍数12.5,捻距360 mm。根据JISG3536—1999标准制定1×19W—28.6钢绞线企业技术要求,设计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捻制后,在360~400℃进行回火稳定化处理,试制生产的钢绞线成品性能、尺寸等均能满足企业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9.
探讨索道托 (压 )索轮二轮心距离、托 (压 )索轮直径、索道绳捻距系数之间的关系 ,托 (压 )索轮二轮心距等于捻距系数与绳径之积的 1.92倍 ;托 (压 )索轮直径是捻距系数与绳径之积的 0 .92~ 1.92倍 ;捻距系数k在生产中可在一定范围内随时调整 ,实践证明 ,成品绳的捻距系数通常选 6 .8~ 7.5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20.
四股钢丝绳的研发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缑庆林 《金属制品》2009,35(2):9-12
四股钢丝绳具有不旋转性好、柔软性能较好、结构稳定的优点,兼有异型股钢丝绳和线接触钢丝绳的性能特点。介绍国外四股钢丝绳生产的启示:产品体系完整,抗拉强度高,疲劳性能好。国内四股钢丝绳制造方法现在已经扩展到圆股挤压成型、锻打、辊压等3种。圆股挤压成型工艺生产4V×39S+5FC结构四股钢丝绳工艺参数:钢丝绳捻距倍数8.5,股捻距倍数7.5,钢丝绳直径20.5mm,绳芯直径6.8mm,挤压模孔直径20mm,生产的钢丝绳成功应用于港口装卸、索具、汽车起重机、旋挖钻机、油田捞油等许多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