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介绍了开关柜带电检测三种方法的注意事项与应用效果,阐述了一起利用超声波法和特高频法发现开关柜内部放电缺陷的案例,针对开关柜内部放电缺陷,通过幅值定位法确定放电源位置,利用放电脉冲波形特征确定放电类型。解体发现内部严重放电痕迹,判断放电由受潮与积灰导致,解体结果证实了带电检测的有效性,并为预防类似缺陷提供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孙振 《电工技术》2017,(3):134-136
针对多点放电现象,采用声电联合检测技术,运用TEV和超声波检测初步判断局部放电异常信号,随后应用UHF检测技术对局部放电进行进一步确认,通过UHF检测的特征图谱判断缺陷类型,最后利用时差定位法并结合高速示波器,实现对局部放电源定位。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声电联合检测技术能有效检测开关柜内部局部放电,发现开关柜潜伏性缺陷,能在开关柜存在多点放电情况下,准确定位缺陷位置,有的放矢指导检修工作。  相似文献   

3.
带电检测是发现电力设备潜伏性运行隐患的重要手段,对高压开关柜进行局部放电带电检测,可以有效发现开关柜内部放电缺陷,避免由于放电引发的电网事故。通过暂态地电压、超声波和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法成功发现一起开关柜放电缺陷,经3种方法综合分析,得出此放电类型为较严重的悬浮放电和一定程度的沿面放电。利用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定位仪和高速数字示波器准确定位放电信号。最后结合停电工作对该开关柜进行解体,证实柜内确实发生严重放电。  相似文献   

4.
利用带电检测技术可有效发现开关柜中的绝缘类缺陷,准确掌握开关柜运行状态。针对一起典型的10kV开关柜内部局部放电的案例,采用暂态地电压(TEV)检测技术、超声波(AE)检测技术及超高频(UHF)检测技术对开关柜进行检测,发现存在局放信号,通过信号分析和停电检查找出局部放电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得出的结论对开关柜的局部放电带电检测诊断和整改措施提供了可靠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这里主要针对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和外部电磁波干扰特性的分析、分离以及系统进行研究。首先,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对开关柜内部放电和外部干扰的脉冲特性进行研究;其次,基于小波变换理论与时频特征量提取算法分别进行开关柜两种缺陷模型的内部放电和外部干扰脉冲实验的时频特性分析及内部放电和外部干扰脉冲的分离,实现开关柜两种缺陷模型的内部放电和外部干扰脉冲的有效分离;最后,基于暂态对地电压(TEV)和接收电磁波接收器双传感器同时检测的方式开发出一套完整的高压开关柜抗干扰局部放电检测系统,并通过实验验证该系统能够实现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及外部干扰的有效识别与分离,提高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检测的精确度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开关柜设备导电回路接触不良所导致的载流、过热缺陷难以直接被检测发现的问题,研究采用当前主流的局部放电检测技术测量此类缺陷。首先,试制了开关柜缺陷模拟装置,验证导电回路存在接触不良现象时将产生可测的局部放电信号。其次,设置开关柜放电缺陷,并利用电磁波法、声波法、脉冲电流法、暂态对地电压法等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分别测量其内部的放电情况。在通过综合比较所测的放电幅值、检测波形后,认为电磁波法、脉冲电流法、暂态对地电压法能够检测因导电回路接触不良而产生的放电信号,可直接用于发现、预防设备载流过热异常。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开关柜局部放电问题,在35 kV开关柜局部放电检测中,联合应用暂态地电压法与特高频法确定开关柜内部缺陷性质,通过特高频平分面及时差法进行定位分析,确定开关柜内部缺陷位置,为解体分析提供充分依据。应用结果表明:暂态地电压法与特高频局放检测技术的联合应用,可以实现不同检测手段的互相补充,更有利于开关柜缺陷检测。  相似文献   

8.
秦传明  章彪  周科 《电工技术》2016,(10):49-49
针对10kV 3X14开关柜局部放电异常缺陷,通过超声波、暂态地电压和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方法精确找出放电点,并及时进行处理,以防止开关柜内部接触不良产生局部放电造成设备损坏。  相似文献   

9.
基于暂态地电波、超声波和特高频检测技术原理与各自特点,结合某变电站一起10k V开关柜局部放电缺陷,详细介绍如何利用声电联合检测技术发现开关柜存在电晕及悬浮电位局放信号,并根据定位技术确定缺陷位置的方法。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对开关柜提出合理化检修策略,最后成功消除设备缺陷,验证了声电联合局部放电检测及定位技术在开关柜局部放电检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为快速判断开关柜运行工况、提高供电可靠性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是在不影响供电可靠性前提下发现开关柜内部绝缘缺陷的有效方法之一.简要描述了这项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广州配电网中的推广使用情况.通过对4起典型应用案例进行分析,认为有必要开展开关柜局部放电在线检测技术的研究,进一步加强开关柜内部局部放电发展趋势与早期故障预警方法研究,建立指标值与各种因素如环境温湿度的统计特性,研究局部放电各阶段的变化特点,提出适合于现场的早期故障有效预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高压开关柜内部局部放电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利用35 k V智能试验开关柜,在其内部设置高压导体尖端缺陷,运用脉冲电流法和暂态对地电压法(TEV)进行局部放电检测,并通过TEV法进行局部放电源的定位。经现场实际应用可知,脉冲电流法和TEV法是检测开关柜局部放电的有效方法,且两种方法需要配合来综合确认;脉冲电流法抗干扰能力差,TEV法抗干扰能力强,对局部放电源准确定位和能够不停电检测局部放电。  相似文献   

12.
受开关柜工作现场外部电磁波干扰的影响,开关柜局部放电的检测精度将受到限制。为实现开关柜局部放电传输和外部干扰特性的区分,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建立开关柜局部放电的仿真模型,并对开关柜内部放电和外部干扰的脉冲特性进行仿真分析,仿真分析表明:开关柜内部放电的波形呈现多次振荡,而外部干扰波形则几乎无振荡现象;为验证仿真分析的正确性,基于小波变换理论以内部空穴放电缺陷为例在试验室组建开关柜局部放电TEV检测系统,根据内部空穴内外部脉冲时频谱图分析结果可验证内部放电存在明显的振荡现象,而外部放电未出现明显振荡。文中的研究成果可作为区分内部放电脉冲和外部放电脉冲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3.
10~35kV金属封闭开关柜局部放电时导致绝缘损坏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介绍了开关柜局放检测的原理,采用暂态对地电压和超声波对开关柜内局部放电进行检测,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检测结果证明,局部放电检测对发现开关柜缺陷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介绍1例采用综合检测技术发现并精准定位35 k V开关柜放电缺陷的典型案例,详细阐述开关柜局部放电定位方法及缺陷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王超  朱颖  张汉雄 《江西电力》2016,(4):47-49,52
针对有异常声响的35 k V开关柜,进行了超声波及特高频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测试数据确认35 k V开关柜存在绝缘缺陷。通过停电检查开关柜发现柜内电缆室存在尖端放电痕迹,缺陷原因是裸露的金属垫板存在毛刺,以及连接线对绝缘隔板的距离不满足空气绝缘净距离要求,导致开关柜出现放电现象。针对此次开关柜放电缺陷,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李梵 《电工技术》2017,(5):86-87
在对比单相故障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某110kV变电站巡视时发现的设备异常放电声响进行地电波和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发现并消除因电缆沟潮气入侵开关柜造成内部凝露导致绝缘隔板及套管受潮引发的开关柜放电。  相似文献   

17.
简要阐述了开关柜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原理和开关柜内局部放电缺陷类型,介绍了一例利用暂态电压、超声、特高频综合检测技术成功发现某开关柜热缩电缆终端绝缘对地局部放电的典型案例,并提出了一种开关柜内局部放电声电联合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18.
应用超声波法和超高频法综合检测技术,对GIS、开关柜及部分异常设备进行检测。发现GIS及开关柜等多起设备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了处理,确保了电网的安全运行。超声波法和超高频法均是现场局部放电的主要检测方法,超声波法对自由颗粒缺陷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超高频法对设备内部的金属尖端放电、接触不良放电、GIS盆式绝缘子上的自由金属颗粒和内部缺陷反映较灵敏,使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9.
综合利用超声波法和特高频法对某开关柜套管放电缺陷进行分析并定位.应用特高频法发现开关柜放电信号后,结合超声波法和特高频时差法定位,分析确定放电原因并最终通过解体验证了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通过暂态地电压(TEV)、超声波(AE)以及特高频(UHF)3种局部放电检测技术,成功发现的一起某220 k V变电站35 k V开关柜局部放电缺陷案例,并对缺陷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防范措施,对于开关柜局部放电隐患排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