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工进展》2008,27(3):425
此发明涉及一种后热二聚分离碳五双烯烃的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分离裂解碳五馏分中的双烯烃时,原料先经热二聚反应器生成双环戊二烯以分离环戊二烯时,异戊二烯发生自聚以及与环戊二烯发生其聚,造成异戊二烯和环戊二烯大量损失,以及影响双环戊二烯纯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裂解碳五馏分所采用的工艺中,反应精馏工艺比热二聚工艺有独特之处:减少副产物,提高异戊二烯、间戊二烯和双环戊二烯收率。并且在处理低含量(3%~10%)环戊二烯的原料中,由于在脱除环戊二烯过程中能有效地抑制除环戊二烯二聚反应外的其它二聚反应,从而减少了副产物的产生。因此反应精馏技术既能提高产品双环戊二烯的质量,又能减少C5双烯的损失。当原料中环戊二烯含量达到正常值(10%~16%)时,可以适当增加反应精馏塔的压力,提高环戊二烯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3.
反应精馏在裂解碳五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现有萃取精馏碳五分离工艺流程的基础上,结合碳五馏分中双烯烃异戊二烯、间戊二烯和环戊二烯的反应动力学数据在AspenPlus中建立了反应精馏模型,结果表明反应精馏应用于碳五分离过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正>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间戊二烯和双环戊二烯的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第二二聚反应器、碳五及间戊二烯塔、碳六及双环戊二烯塔;碳五及间戊二烯塔为分隔壁精馏塔,塔壁上设置有PD产品出口;碳六及双环戊二烯塔为分隔壁精馏塔,顶部采出DCPD产品。方法包括:(1)碳五馏分进入第二二聚反应器反应,顶部物料进入碳五及间戊二烯塔第一分区,间戊二烯产品由第二分区的间戊二烯产品出  相似文献   

5.
《化工进展》2008,27(7)
一种裂解制乙烯副产物C^9+馏分的分离利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C^9+馏分用减压精馏分成富含苯乙烯馏分和塔底馏分:再将所述的塔底馏分加热至180-380℃后进行常压精馏,山常压精馏塔顶至塔底依次分离出环戊二烯馏分、甲基环戊二:烯馏分、富含双环戊二烯的馏分、茚含量较高的馏分和重质馏分。该方法在得到优质石油树脂的同时,还可得到高纯度的环戊二烯和甲基环戊二烯。  相似文献   

6.
碳五分离装置是以裂碳五为原料,采用普通精馏和萃取精馏相结合方式,将裂解碳五馏分中的异戊二烯、间戊二烯、双环戊二烯等组分分离出来。本装置萃取单元以DMF为溶剂,并采用两级萃取精馏方法,分离出聚合级异戊二烯,因此,萃取单元平稳运行是影响碳五分离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关键。本文结合装置萃取单元生产过程运行情况及两次停工检修塔盘堵塞检查情况,探讨DMF法在分离装置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从而实现碳五分离装置安、稳、优、长周期运行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热二聚法萃取精馏分离C5馏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疆以石脑油及轻质柴油为原料蒸气裂解生产乙烯副产C5馏分的主要组成为含有异戊二烯9%~14%、间戊二烯10%~17%、双环戊二烯/环戊二烯11%~16%。3种二烯烃的总含量占到了30%~50%。分离工艺流程设计为两次萃取蒸馏,两次精馏,可同时分离异戊二烯、间戊二烯、双环戊二烯,并可生产一定量的戊烷馏分和炔烃馏分。所选取的萃取剂为无水二甲基甲酰胺。过程总收率为原料中异戊二烯的90%~95%。  相似文献   

8.
于玲  张娜  张野 《广东化工》2016,(3):80-81
着重介绍了石油裂解碳五馏分活性组分(异戊二烯、环戊二烯和间戊二烯)的分离技术及主要应用进展,并对碳五馏分分离技术和综合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双环戊二烯的制备方法双环戊二烯的制备有下面2种方法。1二聚、解聚、精馏法石脑油分解的C_5馏分含有表1所示的各种成分。以这种C_5馏分为原料,环戊二烯容易发生二聚,生成双环戊二烯的性质和由利用双环戊二烯热分解引起的解聚速度大的特性,反复进行热二聚、热...  相似文献   

10.
周召方 《乙烯工业》2015,(2):32-34,19
碳五馏分可以利用各种烃类沸点的不同或在溶剂中相对挥发度相异,而进行精馏、萃取精馏、共沸精馏,生产异戊二烯(聚合级)、间戊二烯和双环戊二烯、抽余碳五等产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武汉乙烯C5原料组成与设计指标偏差较大,导致间戊二烯产品质量与设计指标存在偏差。比较了碳五分离工艺与裂解汽油加氢工艺优化方案,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不同的方案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从裂解碳五分离聚合级异戊二烯的一段萃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裂解碳五两段萃取精馏工艺存在流程长等问题。本文研究了采用反应精馏的一段萃取工艺,确定了二聚过程中的主要反应及其Arrhenius方程。Aspen Plus软件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反应精馏过程与90 ℃下停留3.5 h的热二聚过程相比,异戊二烯聚合损失率减少40.68%,生成的共二聚体降低35.41%,异戊二烯和间戊二烯的自二聚体降低72.29%,环戊二烯二聚的选择性提高。先反应精馏脱除重组分再脱除炔烃可使进入萃取单元的炔烃降低,满足异戊二烯产品中炔烃质量分数小于50×10-6,在萃取和解析过程后通过精馏使环戊二烯质量分数小于1×10-6,得到聚合级异戊二烯产品。本研究提出的一段萃取分离流程短,投资和操作费用低,异戊二烯损失少,再生溶剂要求低。  相似文献   

12.
裂解C9组分中含有大量的双环戊二烯馏分,为了提高回收双环戊二烯的纯度,采用常压蒸馏的方式从裂解C9组分中回收双环戊二烯,然后通过气相解聚的方式将其裂解成环戊二烯,最后再通过聚合的方式制备高纯度的双环戊二烯。不同阶段工艺参数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精馏塔顶温度为106℃、回流比为2时,常压蒸馏后回收双环戊二烯的效果最好,收率可以达到85.6%;当氮气与双环戊二烯的摩尔比为2、反应时间为8 s、一段反应温度为260℃、二段反应温度为280℃时,气相解聚效果最好,双环戊二烯的解聚率可以达到99.9%,环戊二烯的收率可以达到98.8%;当聚合反应时间为10h、聚合反应温度为80℃时,采用聚合法制备的双环戊二烯纯度可以达到99.1%,达到了高纯度产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裂解汽油全馏分加氢过程中发生的环戊二烯热二聚及双环戊二烯热分解反应。该转化反应导致了二段加氢反应器双烯值高于一段出料的双烯值,并缩短了二段加氢反应催化剂的运行周期,提出了降低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环戊烷(CPA)的生产背景、市场前景、原料的分离方法以及合成环戊烷的两种工艺。分别讨论了以不同物料为原料生产环戊烷的可行性。其中,详细描述了从乙烯裂解碳五馏分中分离出环戊二烯(CPD)、双环戊二烯(DCPD)的工艺,以及由双环戊二烯加氢生产环戊烷的两种工艺。催化和分离单独进行的三塔工艺和催化蒸馏的单塔工艺。  相似文献   

15.
武汉乙烯碳五分离装置以裂解汽油加氢装置副产的碳五馏分作为原料,利用各种烃类沸点的不同或在溶剂中相对挥发度相异而进行精馏、萃取精馏、共沸精馏,生产异戊二烯(聚合级)、间戊二烯和双环戊二烯、抽余碳五等产品,装置在首次开工过程中,出现了C5原料组成与设计指标相差甚远,因此在开车前需要进行原料精制,以达到能生产聚合级异戊二烯产品的条件。新建乙烯首次开工初期,可能有一个调整过程,首先要利用本装置工艺特点来处理这些不合格原料以达到本装置一次开车成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碳五分离是利用乙烯裂解生产的副产品碳五馏分为原料,用DMF(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采用萃取精馏和精密精馏得到异戊二烯、间戊二烯和双环戊二烯3种产品。其中采用萃取精馏仅是为得到纯度为99.5%以上的异戊二烯产品,循环溶剂的分离与提纯成为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简要介绍了溶剂分离提纯的工艺流程,详细分析了溶剂在萃取系统进行分离与提纯的工艺流程和操作关键。  相似文献   

17.
正该项目位于广东省湛江市,由广东众和化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5万吨/年碳五分离项目。生产工艺:以乙烯裂解过程产生的C5为原料,对裂解碳五馏分进行分离利用,获得异戊二烯、间戊二烯及双环戊二烯。项目总投资10000万元。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脱乙烷塔是供切割乙烯装置两大关键产品——乙烯、丙烯用的,即塔顶出碳二(要求碳三馏分<1%);塔釜为碳三以上馏分(要求碳二馏分<0.02%),而扬子30万吨乙烯装置前个时期的实际生产是,脱乙烷塔顶带碳三馏分约7.9%;塔釜带碳二馏分约  相似文献   

19.
热聚法合成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洪柱 《化工进展》2005,24(10):1147-1150
采用精馏分离工艺提取乙烯裂解副产物C5馏分中的双环戊二烯(DCPD),利用DCPD馏分与溶剂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的条件下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研究了反应温度、恒温搅拌时间及不同溶剂等对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质量的影响,确定了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热聚合温度、压力、老化时间等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0.
釜式反应器中热二聚法分离C_5混合物中的环戊二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釜式间歇反应器对石油裂解C5混合原料中的环戊二烯 (CPD)进行热二聚 ,生成双环戊二烯(DCPD)后进行分离。研究了CPD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以及C6含量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