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北京前三门地区有一大批始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混凝土建筑,主要结构形式为鱼骨式剪力墙.由于修建时间早,其混凝土强度和配筋率远低于现行混凝土结构抗震规范要求,需进行加固处理.加固方案采用外套式加固,该方案具有不入户,且容易和节能保温及屋面改造相结合的优点.为了检验该方案的加固性能,针对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点,制作了4个未加固墙体和4个单边加固墙体,改变了墙宽与轴压比等参数.对8个墙体进行拟静力加载,得到了墙体在加固前后的承载力、延性等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加固后墙体承载力明显提高,但墙体延性并没有显著改善.该加固方案对于老旧低配筋剪力墙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钢管混凝土边框带缝剪力墙是一种新型剪力墙,为进一步研究该新型墙体的抗震性能,设计制作了2个不同构造的剪力墙试件,并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各试件的破坏特征、承载力、延性、刚度及退化过程、骨架曲线等抗震性能指标。研究表明:与普通钢管混凝土边框带缝剪力墙试件相比,底部加厚钢管混凝土边框带缝剪力墙试件的抗震性能显著提高,底部加厚钢管混凝土边框与钢筋混凝土带缝墙体能够协同工作并形成良好的抗震耗能机制。  相似文献   

3.
北京前三门地区有一些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鱼骨式剪力墙混凝土建筑.该建筑修建时间较早,受经济与技术条件限制,剪力墙混凝土强度低,配筋率不满足现行建筑抗震规范要求.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提出了外套式加固方案,该方案具有不入户,节能保温,增大使用面积等优点.为了检验外套式加固方案的性能,本文设计了2个双边加固剪力墙试件与2个未加固试件,对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加固后墙体承载力明显提高,加固后墙体具有良好的延性.  相似文献   

4.
进行4个足尺再生混凝土矮剪力墙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包括1个无EPS(模塑聚苯乙烯)保温模块剪力墙试件,3个带EPS保温模块剪力墙试件。对比分析各试件的承载力、延性、刚度、耗能和损伤演化规律|研究了保温模块及砂浆面层、再生混凝土强度、墙体分布钢筋配筋率对L形边框单排配筋矮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提高混凝土强度和分布钢筋配筋率可一定程度提高墙体的承载力和弹塑性变形能力|与无保温模块剪力墙试件相比,L形边框保温模块单排配筋矮剪力墙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5.
钢管混凝土剪力墙以其侧向刚度大、承载力高及多道抗震防线等特点,常作为主要抗侧力结构构件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中。为研究钢管混凝土剪力墙中钢管混凝土边框或暗柱与剪力墙竖向接合面的抗剪机理以及该竖向接合面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基于ABAQUS软件对钢管混凝土剪力墙竖向接合面进行有限元分析,同时考虑钢管混凝土与剪力墙之间有无连接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竖向接合面有无连接对两者脱开裂缝宽度影响显著。在以往试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钢管混凝土剪力墙竖向接合面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并对其抗剪机理进行分析,依据该计算模型对19个接合面和7个墙体试件抗剪承载力进行计算,所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能够合理反映钢管混凝土剪力墙的实际工作形态,对其抗剪性能的计算分析精度高、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6.
针对寒区传统村镇砌体结构抗震及节能水平较低的现状,提出一种由内外叶墙和内置聚苯板保温层组成的夹芯复合剪力墙结构。为研究该夹芯复合剪力墙的地震破坏模式、抗震性能指标,本文设计了2组与村镇建筑实情相吻合的低轴压比墙体试件,即1个实心剪力墙试件和1个夹芯复合剪力墙试件,分别进行低周往复水平加载试验,对比了2种墙体的破坏模式、抗震承载力、滞回及骨架曲线、刚度退化规律、延性及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平地震作用下,低轴压比的夹芯复合剪力墙和实心剪力墙分别发生剪切滑移破坏和压弯破坏;夹芯复合剪力墙承载力是实心墙的0.87倍,滞回曲线更为饱满,其延性和耗能能力分别是实心剪力墙的2.3倍、1.64倍,其层间位移角达到规范剪力墙限值要求;夹芯复合剪力墙内外叶墙通过三维钢丝网架可实现协同抗震工作,应适当提高竖向插筋配筋率。相关结论可为村镇夹芯复合剪力墙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提出预制保温带暗斜撑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墙体内部预留4个三角形空心区域,在其内填充保温板,沿墙体对角线方向设置斜向钢筋。进行剪跨比分别为1.0、1.5及2.0的保温暗斜撑混凝土剪力墙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了不同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刚度退化及耗能能力;为与同尺寸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开展对比分析研究,进行了剪跨比为1.5的普通混凝土剪力墙试件的拟静力试验;并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试件抗震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剪跨比相同的保温暗斜撑剪力墙和普通剪力墙,前者的承载力略有降低,但延缓了裂缝的开展,延性得到改善,耗能能力显著提升,抗震性能较优;对于保温暗斜撑剪力墙,随着剪跨比的增大,承载力降低,变形能力增强,刚度退化减缓,耗能能力增加;有限元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试件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8.
北京前三门地区有一批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鱼骨式剪力墙混凝土建筑.该批建筑修建时间较早,受经济与技术条件限制,剪力墙混凝土强度低,配筋率不满足现行建筑抗震规范要求,需要对原有结构通过增设混凝土墙体进行加固.原结构混凝土强度低于现行规范规定的可采用植筋技术的最低混凝土强度,不能直接按照现行规范进行设计.为了确定新旧混凝土墙体植筋连接界面的抗剪性能,本文设计了8个抗剪连接试件,对其进行推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低标号混凝土使用植筋加固方法可行,植入的钢筋可承受较大剪力,能有效提高新旧墙体连接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预制混凝土空心模剪力墙上下层插筋连接的抗震性能,校验所取的搭接长度是否满足要求,对比不同的插筋形式,完成了4个预制混凝土空心模剪力墙试件的拟静力试验和2个试件的静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试件均为受弯破坏,承载力试验值与规范预测值的比值平均为1.31,试件极限位移角为1/85一1/55;试件根部水平滑移较小,对墙体整体抗震性能影响较小;由插筋及竖向分布筋的应变曲线、应变分布及试件整体抗震性能可知,采用的插筋连接及其搭接长度可以有效传递钢筋应力,满足抗震要求;采用双排插筋的试件抗震性能略好于采用单排插筋的试件.  相似文献   

10.
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空心剪力墙能够起到保温、隔热、隔音、减少混凝土用量、提高墙体变形和耗能能力等作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研究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空心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制作了3个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空心剪力墙试件,剪跨比分别为1.05、1.47、2.05,并对其进行水平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同时利用ABAQUS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进行承载力计算分析,研究得出试件承载力、滞回曲线、延性和耗能能力等性能指标。研究表明,普通剪力墙与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空心剪力墙的受力机理相同,抗震性能相当,且提高剪跨比能够改善剪力墙的变形和耗能能力,但承载力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1.
赵润潮 《山西建筑》2012,38(28):116-117
简要介绍了混凝土的历史及其发展方向,从制备混凝土的原材料入手,探讨了混凝土结构强度及耐久性与水、引气剂、钢筋保护层等因素的内在联系,并阐述了防止混凝土碳化、裂缝的具体措施,以促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肖红九  张献文 《山西建筑》2004,30(22):73-74
通过对混凝土渗水原因的分析,阐述了提高混凝土自防水能力的措施,对几种常见的防水剂进行了介绍,以增强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3.
梁蜜达 《福建建材》2010,(5):55-57,72
本文从原材料检验、配合比设计、出厂检验、交货检验、混凝土运输和强度统计分析等方面阐述了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先浇筑纤维水泥板作为模板,再在其内浇筑泡沫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在实验室成型了不同密度等级的纤维水泥板-泡沫混凝土复合块体;同时成型单一泡沫混凝土试件作为对照,养护7 d、28 d时对块体进行抗压、抗弯强度测试。试验结果表明,与纯泡沫混凝土块体相比,纤维肋板可明显提高试块的抗压、抗弯强度,提高延性;复合块体的抗压、抗折应力达到峰值后仍能维持在一定水平,不易出现脆性破坏;泡沫混凝土密度等级越低,纤维肋板的功效越显著。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已深刻认识到延长混凝土工程寿命的重要性。对已建成的混凝土工程来讲, 并非都是耐久的,而沉重的重建与维修费用已使一些人提出了“混凝土耐久性危机”的说法。因此,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延长工程寿命,促进混凝土耐久性的实现,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相似文献   

16.
李娜  乔保国  孟献璧 《山西建筑》2007,33(26):110-111
从混凝土的冻融破坏、碳化破坏、碱骨科反应、混凝土水泥石的侵蚀破坏等方面,研究了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探讨了混凝土修补胶的作用机理,阐述了混凝土修补胶的施工工艺,从而降低巨额的维修和重建费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泵送混凝土产生离析的现象,从混凝土各原材料在混凝土中所起的作用、预拌过程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搅拌车的使用、搅拌筒的设计结构4个方面对离析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陈士林 《山西建筑》2010,36(26):163-164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从功能和效益、混凝土工程控制技术突破两方面介绍了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作用,并阐述了外加剂掺量的控制,指出了外加剂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促进外加剂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李伟 《中外建筑》2005,(3):132-133
商品混凝土是社会进步,文明施工的体现.商品混凝土采用集中搅拌,是混凝土生产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大生产的转变.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它实现了混凝土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大力推广使用商品混凝土是建筑业进步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泡沫混凝土     
泡沫混凝土是多孔混凝土的一个品种,具有轻质、保温的功能.很早以前就有人研究,该产品在国外也有一定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为了建设的需要从前苏联引进了泡沫混凝土生产技术.原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建材研究室成立了研究组专门对其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