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阮志勇 《中国冶金》2018,28(5):72-78
铁矿烧结是钢铁行业SO2和NOx的主要排放源,采用氧化- 氨法工艺对铁矿烧结烟气进行协同脱硫脱硝研究。结果表明,预先氧化烧结烟气、提高吸收液中SO2-3初始质量浓度、pH值和增大液气比均有利于提高脱硫率和脱硝率,而烟气温度及烟气中NO质量浓度和SO2质量浓度的升高,均不利于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在适宜的条件下,脱硫率和脱硝率分别达到97.95%和47.54%,烟气被氧化后进行氨法脱硫脱硝,最终脱硝产物为N2和NO-3。  相似文献   

2.
铁矿烧结是钢铁行业SO_2和NO_x的主要排放源,氨法脱硫工艺广泛应用于铁矿烧结烟气脱硫领域,为了查明氨法脱硫体系下的脱硝状况,模拟某钢铁企业烧结厂烟气特性进行氨法脱硫研究。结果表明,氨法脱硫体系具有一定的脱硝能力,其中吸收液pH值、烟气中NO浓度和SO_2浓度对脱硝效率具有较大的影响,吸收液液气比和烟气中O_2浓度对脱硝效率影响较小。在适宜的条件下,脱硫效率可达99%以上,脱硝效率可达24%以上。  相似文献   

3.
为评估某钢铁厂烧结烟气氨法脱硫工艺的脱硝效果,对烧结烟气进行现场人工检测和在线监测,同时对氨法脱硫工艺的脱硝效果进行验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钢铁厂烧结烟气中氮氧化物以NO的形式存在,采用氨法脱硫工艺对烟气进行净化处理后,得到的脱硫率为97%左右,脱硝率为18%~20%;当模拟烧结烟气和吸收液的性质接近现场脱硫的实际情况时,得到的脱硫率为99.40%,脱硝率为22.48%,由此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通过烟气现场人工检测和在线监测所得的该钢铁厂烧结烟气氨法脱硫工艺脱硝率的准确性。通过该研究,为烧结烟气氨法脱硫工艺脱硝效果的评估和氨法同时脱硫脱硝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出台,钢铁行业同时脱硫脱硝刻不容缓。本文在氨法脱硫基础上,复合一种氧化脱硝技术,对烟气中的SO_2和NO_x进行联合脱除,考察了不同工艺制度对其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并对其脱硝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添加剂OHK用量、吸收液中SO_3~(2-)浓度均有利于提高脱硫率和脱硝率;相比常规氨-硫铵法,氧化法联合氨-硫铵法脱硝率由23.18%升高到45.67%,提高了22%左右,且脱硫率能保持在98%左右;烟气中的NO被氧化为NO_X后一部分被(NH_4)_2SO_3还原为N2,另一部分被吸收液吸收转化为NO_3~(-1)。  相似文献   

5.
由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开发的“烧结机头氨法烟气脱硫系统”在柳钢二烧车间烧结机上应用成功,这是国内自主开发的第一套氨法烧结烟气脱硫系统投产。“烧结机头氨法烟气脱硫系统”是以焦化废氨水,氨水或液氨作为吸收剂,通过专门开发设计的“双循环分段式低能耗脱硫塔”吸收烧结烟气中的SO2,系统设计处理烟气量65万Nm^3/h,设计脱硫效率大于95%,净烟气采用湿烟窗排放,系统实现零排放,不产生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6.
《炼铁》2007,26(6):24
由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烧结机头氨法烟气脱硫系统”在柳钢二烧车间烧结机上应用成功,这是国内自主开发的第一套氨法烧结烟气脱硫系统投产。“烧结机头氨法烟气脱硫系统”是以焦化废氨水、氨水或液氨作为吸收剂,通过专门开发设计的“双循环分段式低能耗脱硫塔”吸收烧结烟气中的SO2,系统设计处理烟气量65万Nm^3/h,设计脱硫效率大于95%,净烟气采用湿烟囱排放,系统实现零排放,不产生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7.
以梅钢7×105 m3/h烧结机烟气的脱硫脱硝为背景,研究了实际工程应用中臭氧对烟气的氧化和半干法对氧化产物(NOx和SO2)的吸收等问题。结果表明,臭氧喷入点位置对烟道内NOx氧化影响不大,喷射格栅保证了臭氧和烟气的均匀混合。吸收塔出口烟气温度对脱硝影响显著,NOx的吸收效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温度高于95 ℃时,脱硝效率为0;而脱硫塔出口烟气温度变化对SO2吸收几乎没有影响。优化后的烧结烟气脱硫脱硝系统连续运行数据表明,出口SO2质量浓度均值为16.83 mg/m3,出口NOx质量浓度均值为72.33 mg/m3,均达到了系统设计要求。系统运行成本为10~11元/t,与活性炭烟气净化技术、循环流化床+SCR工艺技术相比,臭氧氧化 半干法吸收协同脱硫脱硝工艺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阮志勇 《钢铁》2017,52(12):91-96
 为实现铁矿烧结烟气SO2和[NOx]协同减排,采用氨法联合活性炭对烧结烟气进行协同脱硫脱硝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氨法预先脱除SO2后,仅凭活性炭单级吸附就能获得70%以上的脱硝率。氨法联合活性炭法脱硝的机理是由于逃逸的NH3与活性炭表面的C-OH官能团结构发生化学吸附反应,最终生成了N2和H2O。针对目前已有氨法脱硫装置的烧结厂而言,只需在脱硫喷淋塔后直接连接单级活性炭吸附塔,即可达到99%以上的脱硫率和70%以上的脱硝率,不仅可大幅降低设备投资成本,还可解决氨的逃逸和二次环境污染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铁矿烧结烟气SO_2和NOx协同减排,介绍采用氨法联合活性炭对烧结烟气进行协同脱硫脱硝的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氨法预先脱除SO_2后,仅凭活性炭单级吸附就能获得70%以上的脱硝率。氨法联合活性炭法脱硝的机理是由于逃逸的NH_3与活性炭表面的C-OH官能团结构发生化学吸附反应,最终生成了N_2和H_2O。针对目前已有氨法脱硫装置的烧结厂而言,只需在脱硫喷淋塔后直接连接单级活性炭吸附塔,即可达到99%以上的脱硫率和70%以上的脱硝率,不仅降低设备投资成本,还可解决氨的逃逸和二次环境污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覃毅强  黎柳升  陈阳 《柳钢科技》2010,(3):35-37,49
介绍氨法脱硫原理,以及柳钢烧结厂265m^2、110m^2烧结机氨法烟气脱硫工程的工艺、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1.
史夏逸  周向  朱繁  崔岩 《中国冶金》2018,28(1):66-70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被认为是最适宜用作脱除烧结烟气氮氧化物的方法,而反应器内烟气速度分布的均匀性是决定系统脱硝效率及氨逃逸率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导流板、整流器等内构件对反应器内流场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流场进行计算,得到并对比了空塔及设置不同内构件时反应器内速度云图。结果表明,在烟道弯头加入导流弧形板与直板组合以及在反应器本体加入整流器,可以有效改善流场均布性,对脱硝反应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原煤、煤焦油、沥青和活性炭粉为原料制备了颗粒脱硫脱硝活性炭,考察了不同活性炭粉添加量对再造粒强度及其脱硫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活性炭粉添加量的增加,再造脱硫脱硝活性炭的耐磨强度和耐压强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脱硫值随活性炭粉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本试验活性炭粉配煤混合粉中炭粉添加占比为15%~23%的情况下可制备出产品性能优良、资源回收利用率高的脱硫脱硝活性炭,对应的耐磨强度、耐压强度和脱硫值区间分别为97.01%~97.40%、56.63~63.57 daN和28.92~29.54 mg/g。  相似文献   

13.
活性炭可高效脱除烧结烟气中的SO2,但同时受到吸附塔工艺参数的制约。为了揭示工艺参数对脱硫率的影响规律,采用控制变量法,通过模拟烧结烟气进行活性炭脱硫研究。结果表明,空速、烟气湿度、含氧量和活性炭床温度对脱硫影响较大,活性炭粒度对脱硫率影响较小;降低空速、活性炭床温度及活性炭粒度,均有利于SO2物理吸附进而促进脱硫率提高;烟气湿度和含氧量的增加,有利于SO2的化学吸附进而提高脱硫率,但湿度大于12%时,水蒸气会在活性炭上聚集形成水膜而导致脱硫率下降。  相似文献   

14.
烧结烟气中氮氧化物(NOx)是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鉴于大部分钢铁厂烧结生产线都还没配置烟气脱硝设施,烧结烟气NOx治理迫在眉睫。然而,烧结烟气具有温度低、SO2含量高、NOx含量低等特点,不适宜采用燃煤电厂常用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或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方法。介绍了几种低温氧化脱硝技术,分别采用氯酸、亚氯酸钠、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和臭氧等氧化剂,并详细阐述其氧化原理及技术特点。还对低温脱硝技术应用于烧结烟气NOx治理进行可行性分析,认为过氧化氢法、臭氧法和和黄磷乳浊液法等氧化脱硝技术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5.
摘要:《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中,计划将烧结烟气中NOx排放质量浓度控制在50mg/m3以内,烧结烟气NOx减排势在必行。因此,旨在利用烧结矿本身作为脱硝催化剂,以烧结过程产生的还原性气体CO为还原剂,系统地研究了烧结矿粒径、焙烧温度、空速比、CO/NO物质的量之比和O2体积分数对烧结矿催化脱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O2体积分数对烧结矿催化还原NO的转化率影响较大,当CO体积分数为3%、O2体积分数为1.04%时,NO的转化率为68.83%;O2体积分数降低至0.90%以下时,NO的转化率可达95%以上。无O2条件下,烧结矿粒径为0.2~1.0mm、焙烧温度为500℃、空速比为3000h-1、CO/NO物质的量之比为6时,NO的转化率可达99.58%。以烧结矿为催化剂能有效地促进CO对NO的还原,具有十分重要的环保意义和经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潘建  马雯卓  朱德庆  田宏宇  杨聪聪  王颖钰 《钢铁》2021,56(12):142-152
 活性炭法是能实现多种污染物综合控制的烟气治理技术,可同时处理烧结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但由于活性炭较高的生产和使用成本,限制了其在烧结烟气多污染物净化领域的推广应用。以低阶煤为基炭,氧化球团为活化剂,利用低阶煤热解和气化反应与铁氧化物还原之间的耦合作用,一步完成低阶煤炭化和活化,制备活性炭(SF AC),并与商品活性炭(ZJ AC)在产品工业分析、比表面积、碘吸附值、脱硫脱硝性能和再生活性炭吸附性能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SF AC的碘吸附值、比表面积分别为695.13 mg/g、370.42 m2/g,而ZJ AC仅530.54 mg/g、157.50 m2/g,单独脱硫时SF AC、ZJ AC的穿透硫容分别为368.11 mg/g、73.58 mg/g,单独脱硝时SF AC、ZJ AC的穿透硝容分别为250.39 mg/g、14.99 mg/g,前者较后者具有更优的吸附性能;就再生性能而言,SF AC、ZJ AC的脱硫脱硝性能均出现下降,但前者的脱硫脱硝性能更优;与单独脱硫、脱硝相比,两种活性炭同时脱硫脱硝时脱硫性能均提高,脱硝性能却降低,采用NH3低温催化还原可改善脱硝性能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孙宇  张增胜  范建伟 《中国冶金》2015,25(12):59-63
研究以堇青石蜂窝陶瓷为载体,过渡金属元素为活性成分,利用纳米组装和灌注的方法将金属盐注入介孔分子筛的孔道中制备了一种在低温状态下具有高效脱硝性能的复合催化剂,且命名为GJ- HC- 4型催化剂,高效反应温度区间为200~300℃。针对不锈钢混酸酸洗NOx废气低温、低尘、高氧化度、高浓度的特点,选用GJ- HC- 4型低温催化剂,采用“喷淋吸收+预热+换热+加热+SCR反应+换热”的工艺。在现场设定反应温度为260℃的条件下,连续运行脱硝效率均高于95%,烟囱出口NOx浓度均低于150mg/m3。与V2O5/TiO2系催化剂相比较,GJ- HC- 4型催化剂在保证处理效率的前提下,具有非常优越的节能环保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