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自周以降,礼乐文化是传统社会中社会秩序的集中体现。无论朝代怎样更替,新政权成立的第一项大事即是制礼作乐。礼是社会各阶层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所谓"和邦国,统百官,谐万民"者。在实施层面上,乐被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与礼并行,由此天神、地祇、人鬼、万民、  相似文献   

2.
<正>潇水源起于九嶷山中舜峰,一路青山携秀水,带着远古传说和神秘色彩踏歌而行,"昼夜不舍,今古如常,汯汯汩汩,浩浩荡荡"。源远流长的河流奔腾不休,日日不息,吟唱着岁月的歌谣,也诉说着那些经年的故事。传说舜南巡对三苗实行文德教化,他跋山涉水,积劳成疾,"勤民事而野死",葬于九嶷山,恰是潇水  相似文献   

3.
<正>"安居"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住房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同时也是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子。然而在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不均衡的推波助澜下,"安居梦"成为许多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长期以来,与蓬勃兴旺的销售市场相比,我国住房租赁市场显得尤为弱势。一方面"居者有其屋"的传统观念仍占据主流,另一方面则是租赁市场乱象丛生,租房者权益得不到保障。在这双重因素的挤压  相似文献   

4.
古乐钩沉     
中国素有"礼乐之邦"的美誉。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积淀的文明,几乎都与"礼乐"文化息息相关。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文化心理、社会理想、伦理观念、行为方式、情感表现、审美倾向等,都或隐或显、潜移默化地带有礼乐文化的印痕。先秦儒家主张"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达于礼而不达于乐谓之素,达于乐而不达于礼谓之偏",明确将礼乐作为完善个人修养的重要内容。不仅如此,自宗周以来,礼乐更成为统治者治国为政的基本准则,所谓"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便是礼乐治国思想的集中反映。这种思想至汉代被国家正式列入学官,成为历代王朝统治不可动摇的基础,对中国文化历史进程产生了  相似文献   

5.
韶山水景     
黄理军 《水利天地》2007,(12):44-45
朋友,你到过韶山吗?韶山——毛泽东主席的故乡,既是重要的革命纪念地,又是景色秀丽的旅游胜地,特别是那韶山迷人的水景更是令你留连忘返!相传四千年前,舜帝南巡道经此山,遇南来寻夫的娥皇、女英二妃,舜帝欣喜若狂,便在山上举行盛典庆贺。随从奏起宫廷中悠扬悦耳、婉转动听的《韶乐》,引凤来仪,百鸟和鸣,当地百姓也闻声而至。后人为了纪念这件事,在山上修建了"引凤亭",韶山由此得名。  相似文献   

6.
正祭孔雅乐是用于祭祀先师吉礼仪式的雅乐类型,又是大面积推行于地方官府的雅乐类型。孔子故里座落于山东曲阜,又称"阙里"。明清时期,孔府乐舞生是阙里孔庙祭孔雅乐的承载者。西周以来的礼制,后世有"三礼""六礼""五礼"等分类,其中,影响最为广泛的是"五礼"分类法。"五礼"分别为吉、嘉、军、宾、凶五大类。其中,吉礼包括天地、日月、山川、社稷、先师等祭祀仪式。吉礼仪式是封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五礼"之中,吉礼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吉礼  相似文献   

7.
<正>"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标志着节水上升为国家意志。而近期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联合印发的《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则为这一国家意志的贯彻实施提供了"行动指南",将在今后一段时期指导全国节水工作的开展。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水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控制要素,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  相似文献   

8.
<正>"漫漫水流人珍惜,悠悠点滴我做起"。节约用水,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行动。安阳市节水办抓住水情教育"主动脉",从孩子抓起,让节约用水的理念从小深入孩子内心,以一个孩子的行动带动整个家庭,让全社会自发增强爱水、惜水、护水和节水的良好意识,营造全市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浓厚氛围,稳步推进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9.
凶礼之乐     
正凶礼,有乐?凶礼,本无乐。凶礼不仅没有音乐,而且还要以律法的形式予以禁止。"五礼"中的用乐,凶礼是最特殊的,只有凶礼被要求禁乐。但是现实中,却是屡禁不绝,越来越兴盛。禁乐、作乐的矛盾,贯穿自周公制礼作乐至当下的三千年历史,矛盾的发展,繁荣了中国的礼乐文化。禁乐周公制礼作乐,建立起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宗法制度,形成中国历史上辉煌的礼乐文明。"周  相似文献   

10.
叶雷 《水利天地》2014,(10):42-42
<正>"中国特色",在中国已逐渐沦为"政治大词",绝大多数中国成年人即使不会言传也可意会。但是,"中国特色"毕竟是相比于外国而言的,那么,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特色"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这对我们中国人反思自身,或者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都是非常重要的。德国青年雷克,2007年曾徒步中国4 646公里从北京走到乌鲁木齐,出版畅销书《徒步中国》对其"田野体验"进行了真实记录。回到德国后,进一步思考他的中国之行,在对比中阐述了他眼中的"中国特色",于是有了《中国,特色》一书。  相似文献   

11.
征文启事     
《河北水利》2010,(11):F0004-F0004
<正>"引黄入冀"是河北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河北严重缺水问题、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于2009年列入我省应对水资源短缺"八大方略"并率先实施。历年引黄对我省经济发展、生态改善、社会和  相似文献   

12.
饮食之礼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记·礼运》),礼仪制度和风俗习惯始于饮食活动。《礼记·仲尼燕居》记孔子语曰:"礼也者,理也。"孔子时代的礼,实际指的是一种社会秩序,是具体的行为规范。表现在饮食活动中的食礼,指的就是饮食规范。这规范当然是超出个体行为的社  相似文献   

13.
危莹  张峰 《中华建设》2012,(3):118-119
"礼"起源于原始宗教,是由原始宗教的祭祀礼仪发展而来的。在长期古代社会发展中,它成了"以血缘为纽带,以等级分配为核心,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思想体系和制度",涉及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仪式。它既是规定天人关系、人伦关系、统治秩序的法规,也是制约生活方式、伦理道德、生活行为、思想情操的规范。  相似文献   

14.
<正>"生态旅游"这个概念,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于1983年提出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其内涵不断丰富,但有两个基本点却没有改变: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目前以"走进自然、感受生态"为主旨的生  相似文献   

15.
作为基于伦理同一性的道德价值观,公共价值概念核心在于"公共",是基于"公—共"关系的伦理价值生态。如果说"公"是道德价值层面,则"共"就是伦理存在层面,二者基于不同侧面演绎着公共价值的内涵与意义,同时也隐喻着公共价值的理想形态是道德之"公"与伦理之"共"的预定和谐,所含蕴的不仅是知行合一,也表征个体至善与社会至善合一。作为社会特殊群体,高校青年教师价值取向具备如下特征:道德之公体现为诉求"不患寡而患不均",伦理之共突出不仅要求结果公正,更倾向程序公正。问题复杂性则在于:该群体的伦理—道德镜像是作为主体信仰的道德之公与赖以生存的伦理之共高度分离,由此而衍生的群体公共价值问题是:为理想之公而奋斗不已的道德主义者与甘愿放弃道德原则屈服于现实的伦理主义者。前者诉求崇高精神的知行合一,虽艰难而不屈;后者则追逐生活并凸显务实,随波逐流而沦落为道德伪善,理论上的公共分离与现实的二级对立后果必然是对社会的不信任。  相似文献   

16.
迎客拥彗——古人迎客之礼如今,家中有客人来,事先,主人总要将厅室打扫干净,收拾整齐.这既是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显得主人家善礼和好客.自古以来,几千年间,从官家到老百姓家,一直都保持着这种良好的传统礼节,似乎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大家共守的行为习俗了. 打扫清洁的扫帚,古人叫做"彗",也写为"篲",是用一种细竹条扎成的,又称"拔彗".《庄子·达生》记,有一次,田开之去见周威公,威公问他:"我听说祝肾这个人研究养生之道,你同他多有交往,曾经听到他讲过些什么?"  相似文献   

17.
<正>"内外二江环抱,大小重城相包",两千余年来,成都的城市格局并无太大的变化。这座城市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离不开锦江的滋润和哺育,锦江也在历史变迁和城市发展中经历着形态及功能的变迁。漫长的时间过去,兴亡之间,这条河流在变化中未曾让自身显现出无法喘息之态,这座城市里的人也似乎总能于艰难平庸之间找到生活的乐趣和意义。如今的成都被称为一座悠闲的城市,有着慢活与优游的风情与气质,锦江则见证了这座城市如何发展出现今的样貌。  相似文献   

18.
<正>"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党的十八大强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提出的宏伟目标。"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也是民意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这一问题的极端重要性。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迫使富起来  相似文献   

19.
"一提一朴"调控机制也称"提朴水价",即"提价+补贴",于2005年8月在河北省节水型社会建设首批试点之一的衡水市桃城区应用,收效良好。此文分析了这种机制的概念、模式、特点,详细介绍了这种机制在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方面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禹,又称大禹、夏禹、戎禹。姓姒(音sì),名文命。关于禹的出生地说法不一,有说生于崇(通"嵩",即嵩山,今河南洛阳一带);亦有说生于四川北川县,该县禹里羌族乡有"大禹故里"之称。除此之外,尚有其他说法。禹亡于会稽(今浙江绍兴附近)。禹原为"夏后氏"部落领袖,奉舜之命治理洪水,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政权——夏王朝的奠基人。禹生活在大约4000年前的尧舜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