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赣江水系水质污染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季节性肯达尔检验方法对赣江水系水质污染进行趋势分析,初步探明了赣江水系水南污染变化特点,以及主要污染真挚及所造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图们江水系水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图们江干流及其三条主要支流水质污染特.点及趋势,结果指出图们江水系污染虽很严重,但有明显好转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用栋背、吉安、峡江水文站26年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趋势变化分析,以研究赣江中游吉安段的水质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在城市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26年来赣江中游吉安段的水质无明显变化,虽然总体水质较好,但仍存在时空分布不均,水利工程调蓄能力低,季节性、工程性和水质性缺水时有发生等问题,并曾发生水污染事件.为了继续保护好吉安的水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水生态环境保护和减少农业污染、治理工业污染与生活污染两方面提出了相应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单因子和综合指数污染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的缺陷,应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采用2011年平水期的实测水质资料,对鄱阳湖综合水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区各取样区综合水质指标均达到水环境功能目标,但都存在单项指标劣于水环境功能区的对应目标;五河入湖口区综合水质级别空间差异明显,饶河和赣江入湖口水质不容乐观;鄱阳湖周边环境对各入湖水系入湖前水质影响程度具有明显空间差异特征。  相似文献   

5.
赣江水质现状及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江西省最大流--赣江近3年39个断面水质监测结果,对其水质现状、主要污染因子及污染变化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赣江南支系南昌市的主要纳污河流,南昌市大量水体污染物的排入不仅降低了该河流自身的水环境容量,也加重了鄱阳湖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的压力,其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通过多年水质监测资料、赣江南支分流比变化等分析,对其污染现状和趋势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河流水质恶化是影响水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识别水质变化趋势与驱动因子是解决水环境问题的首要步骤。基于赣江尾闾地区1997~2015年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赣江尾闾河段主要污染物为CODMn和NH3-N;利用聚类分析法研究了水质的年内和年际变化规律,水质年内变化规律与鄱阳湖流域的水情相对应,总体来看,水质变好趋势较明显;建立了水质指标与自然和社会两类驱动指标之间的灰色关联模型用于分析。分析表明,人口数量、点源污染排放量和流量是赣江尾闾河段水质变化主要驱动力,平均灰色关联度均大于0.7,流域的人均GDP与水质因子的关联度较小。  相似文献   

8.
伊洛河流域内洛河的上游一般未污染,中下游一般为轻微-中等污染;伊河一般未污染,只在个别河段轻微污染;洛河的下游、伊洛河、涧河、廛河等河流及其支流均已污染。主要污染因子为三氮、磷、锰、铁、氟、汞、镉、化学耗氧量。洛河上游水系、伊河水系水质较好,为Ⅱ~Ⅲ类;洛河中下游、伊洛河、涧河、廛河等水系水质为Ⅳ-Ⅴ类和超Ⅴ类。  相似文献   

9.
以河北省七大水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价了2005-2010年的水质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七大水系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最后运用主成分分析与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了典型的人类活动因素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005-2010年河北省河流水质呈好转趋势,2010年滦河、北三河上游、永定河上游水质均达到Ⅲ类水质及以上,子牙河、漳卫南运河、黑龙港运东水系水质污染有所减轻,综合水质标识指数2010年比2005年分别下降了16.9%、51.3%和56.1%,大清河水质污染加重。水质空间变化特征显示,河北省的主要水质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该区域北部地区水质良好,中部和南部地区水质污染严重。区域城市人口密度、工业总产值、耕地比例等人类活动参数与氨氮、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等单因子水质评价结果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赣江南支入湖口水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80 ̄1990年整编资料分析,赣江南支入湖口主要水质参数的年内年际变化的软大,该支流叶楼至滁槎间基本上属Ⅳ类污染水,河口水质虽较上游要好些,但总体状况及对整个鄱阳湖水质的影响不容乐观,该支流南昌至尤口间沿岸集中分布着南昌市的主要工业企业,其大量工业废水及城市生活污水的排入是造成该支流水质较差的主要原因,所以应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保证赣江南支的水质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相似文献   

11.
江驰  邓义祥 《江西水利科技》2003,29(4):207-210,215
利用CSTR模型的方法建立了适应于赣江流域复杂河流系统的水质模型,对可以获得的赣江流域水质模型数据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水质数学模型能够达到赣江流域预定的规划目标的要求,模似的结果是比较可靠.只是水文数据在空间上比较稀疏,污染源统计数据可信度比较低,但单个水文站点能够比较好地反映流量和其它水文参数的时间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赣江流域水库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水平,分析测定了流域内7座中型水库沉积物中Cu、Cr、Zn、Pb、Cd、As、Hg等重金属含量,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收集整理了库水和下游河道沉积物的污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典型水库沉积物中Cd、Cu为主要污染元素,但水库水体未受污染。地积累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赣江流域水库沉积物Cd、Cu均属轻度污染程度,与流域内表层土壤的污染程度有关。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结果显示,赣江流域水库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总体处于中等风险。值得注意的是Pb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属较强风险,其中极强风险、较强风险、中等风险的样点分别占14.28%、28.57%、28.57%。  相似文献   

13.
针对近年来赣江中下游枯水年枯水期因河道径流量较少而引起的赣江沿岸地区生产生活用水安全问题,进行了赣江中下游枯水期水量调度研究。在分析河道合理流量和水库可调水量基础上,考虑赣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自然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出赣江中下游枯水期水量调度原则与方法,制定了赣江中下游枯水调度方案,为赣江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和调配提供技术支撑,对于缓解流域用水紧张局面,保障赣江中下游地区用水安全,维持赣江健康生命及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赣江水源地保护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江是江西最大的河流,长江第二大支流,其水资源的供给不仅对江西省的水资源调配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整个长江中下游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流域内各城市对水量的需求不断攀升,加之流域上下游水资源量时空、地域的分布不均,如何平衡流域上下游水资源分配是赣江水源地面临的一大难题.此外,由水土流失和沿河城市污水排放等引起的水质污染又使得水质型缺水的现象加剧.本文针对赣江水源地的主要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赣江发源于我国中南部的江西省,是长江的一大支流,为了客观分析该河流的水化学特征,开展水质评价,对赣江1958~2016年水化学数据进行了收集和分析。结果表明:①Ca~(2+),Na~++K~+,HCO_3~-和SO_4~(2-)是河流中的主要离子,pH值范围为6.0~8.8,TDS范围为15.7~141.0 mg/L,所有离子月变化量与河流流量呈正相关。1980年以前河流流量与SO_4~(2-),NO_3~-和Cl~-的浓度月变化正相关程度高于1980年以后,这表明河水化学特征1980年之前主要是非点源成因,但1980年以后为多种来源的混合。②海盐源Cl~-占河水Cl~-的比例小于19%,硫酸参与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的风化,反映了1980年以后人为活动有所加强。Cl~-/(Na~++Cl~-)和SO_4~(2-)/(Na~++Cl~-)的增加与江西省国内生产总量、人口、煤炭消耗、肥料用量的关系受废水排放影响。③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赣江的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但应该警惕Cl~-和NO_3~-浓度在1980年后在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16.
构建定量化的绩效评价模式,科学有效地评价河长制实施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河长制推行时间较早的江苏省为例,从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4个层面选取了17个指标,构建河长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7~2017年相关数据,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TOPSIS模型构建了河长制绩效评价模型,并运用障碍度模型来诊断影响河长制绩效评价水平的指标。评价结果显示:江苏省河长制绩效评价水平在2007~2017年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但在2010~2012年有短暂下降的过程;河长制评价指标权重中占比较大的为水污染防治层指标,影响河长制绩效评价水平的障碍指标同样集中在水污染防治层面,表明水污染防治工作既是江苏省河长制工作中的重点,也是难点。研究成果可为江苏省进一步完善河长制工作制度提供参考,也可为其他城市开展河长制绩效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奉贤区水域属长江流域,黄浦江水系,人工河道众多,水网密布,为典型的感潮河网地区。文章对上海市奉贤区1999年及2011年两次河道水质普查结果进行比较,并根据2000-2011年日常水质监测数据,采用有机污染综合指数法分析了近10余年间奉贤区骨干河道变化趋势,分析了河道水质污染的原因,提出了水环境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