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抗干扰通信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和热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建友 《舰船电子对抗》2002,25(1):36-39,46
现代战争是高科技的电子战、信息战,需抗干扰性能好的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设计和热设计是提高设备抗干扰性能的重要措施,详细讨论了抗干扰通信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和热设计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水面舰艇是电磁环境最复杂、最恶劣的武器装备之一,电子设备间难免存在一定的电磁兼容性问题;分析了桌型舰上通信干扰设备与通信电台间的空间隔离,以及通信干扰设备发射时到达通信电台天线端的干扰功率;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设计改进措施,可以部分解决目前存在的电磁兼容性问题;最后,阐述了在主力战舰上加装通信对抗系统的必要性,同时认为电磁兼容性是个系统性的问题,在总体设计时就要综合考虑,协调多方共同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电力线通信 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电磁辐射机理,重点探讨电力线通信的电磁兼容问题,包括 PLC 系统与无线电设备的电磁兼容性,以及不同 PLC 系统之间的电磁兼容性,并给出减小 PLC 电磁辐射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军用通信设备电磁兼容试验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军用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测试结果的失真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5.
电子设备或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日益受到生产厂家的重视,本文论述了电磁干扰的耦合形式,从展蔽,接地和滤波三方面着重论述了抑制电磁干扰的技术,针对短波通信设备某些电磁兼容性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通信通道系统工程中的的电磁兼容性问题,从理论到实践阐述了通信通道系统工程电磁兼容性中抗干扰的设计,主要针对金属导线通信技术、光隔离器技术、外部I/O保护技术、“无地”和“浮地”通信技术中接地、电场、磁场、电磁场对通信通道系统性能的影响做了较详细的对比分析,根据具体情况分别提出抑制各种干扰的措施及工程设计的方法。经过测试和实用证明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通信通道系统电磁信号的干扰,有效保证系统设备正常地工作。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次把并行工程引入通信对抗装备的电磁兼容性研究中。应用并行工程的朴素哲理对通信对抗装备全寿命周期的电磁兼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提出了面向并行工程的通信对抗装备电磁兼容性工程的思想,同时提出了通信对抗装备产品开发过程改进模型,即面向并行工程的通信对抗装备电磁兼容性工程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8.
舰船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满堂  寻远  刘悦 《电讯技术》2012,52(8):1359-1363
舰载电子系统电磁兼容性(EMC)设计对于舰船作战效能发挥至关重要.在系统论述舰船通信系统的EMC软件和硬件设计技术基础上,分析了美军多功能电磁辐射系统(MERS)的天线共用、天线布局优化、自适应干扰对消、光电隔离等电磁兼容措施.这些新方法、新技术,对开展现代舰船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车载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在设计阶段就需对其进行合理的电磁兼容设计,并且电磁兼容工作要贯穿该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因此需要采用恰当的方法对其实际的电磁兼容性进行系统的测试验证.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车载通信系统的系统级电磁兼容性测试验证方法,通过对系统安全裕度、天线隔离度与驻波、通信射频兼容(含互扰、谐波和互调)、舱体屏蔽效能等项目的实际测试,实现对车载通信系统的系统级电磁兼容性的全面测试和验证.测试结果和获取的数据可以有效指导后续的电磁兼容加固和通信系统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通信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通信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国内外标准、电磁兼容设计。  相似文献   

11.
通信设备在设计时,必须考虑电磁兼容的相关问题,文章从屏蔽和滤波两方面来考虑设计通信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分别给出了相应的方法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现代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及特点,并由此针对车载通信系统无线设备电磁兼容特性的仿真进行分析和探讨,给工程人员在车载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仿真方面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王红 《通信技术》1996,(3):36-40
阐述了电磁兼容性技术在电子通信设备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总结了在结构设计中应用EMC技术的经验儿体会,对一些有关EMC的新材料,新方法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电子通信工程中的电子干扰问题及解决方法。电子干扰是指电子设备之间相互干扰或外部电磁对电子设备的干扰,导致通信质量下降或系统性能受损。在解决电子干扰问题方面,本文提出了屏蔽技术、滤波技术、地线设计、电磁兼容性测试和规范制定。这些方法能够帮助相关工作人员在设计和实施电子通信系统时有效减轻电子干扰的影响,提高系统性能和通信质量。  相似文献   

15.
张桐 《电子质量》2012,(10):75-79
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正日益成为研发人员关注的设计的指标,电子系统或设备的研发阶段应用电磁兼容性设计技术可有效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航空机载电源系统因其特殊的应用领域更加强调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该文通过研究机载电源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简要归纳了电磁兼容性设计的主要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以实例说明电磁兼容性设计对机载电源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试论通信设备电磁兼容的机械结构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通信设备电磁屏蔽的需要,从通信设备机械结构设计方面出发,提出了具体电磁屏蔽设计方法。经过测试和实用证明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电磁信号的干扰,保证设备正常地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在科技飞速进步的今天,应急通信指挥车有了快速的发展,网络化、系统化以及集成化更强,因其需要长期处于强电磁干扰的环境中,会对应急通信指挥车的正常工作产生困扰,由此,本文对电磁兼容性设计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有效避免电磁干扰,促进应急通信指挥车系统发挥最大效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以前铝合金板带快速电磁铸轧通信系统的数据帧格式不是按照一个规范进行定义所造成的后期设备的互联,以及不同厂家设计的CAN节点的兼容性欠佳的设计方法。给出了一种基于CANopen的新型铝合金板带快速电磁铸轧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法。本系统通过CANopen协议的支持,可以对不同厂商的设备通过总线进行配置,因而具有很高的互用性和互换性。  相似文献   

19.
赖剑强 《电讯技术》2017,57(12):1415-1421
针对通信设备应用的复杂化和对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工作的设备电磁兼容性提出的更高要求,通过分析对消技术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相结合的干扰对消技术,并研制出了基于该技术的干扰对消原理样机.对该样机的单机测试和系统联试结果表明,该对消技术具备点频干扰和噪声干扰的抑制能力,对消收敛时间小于100 ms,对消比大于43 dB,适合在窄带通信中应用并可推广到其他领域.该成果正逐步在实际工程中得到运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述了电子通信产品电磁兼容性设计的重要性,着重介绍了电磁兼容性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屏蔽设计的原理及几种屏蔽设计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