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CC50型汽轮机组冷态额定参数启动时、中速暖机或定速并网后经常出现下缸温升快于上缸,造成上下缸温差大、大于设计值被迫停机、延误启动时间等问题,经过综合分析,认为1段抽汽口鼓风作用、低压加热器随机启动、下缸测点接近1段抽汽口等是造成上下缸温差异常的主要原因.在机组反复启动的实践中,采用了延长机组低速暖机时间、配合机组真空控制的办法,优化运行操作,有效地解决了冷态启动时上下缸温差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280 MW汽轮机组启动阶段的振动异常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中压缸上、下缸温差过大是引起动、静部件碰摩的原因,致使机组振动爬升;调整中压缸进汽参数可降低上、下缸温差,避免机组启动阶段的动、静部件碰摩现象。  相似文献   

3.
郑彩平  何健康  宋文希 《热力发电》2006,35(4):44-45,61
韶关发电厂9号200MW汽轮机在起停过程中存在上、下缸温差大,造成转子弯曲等问题。通过诊断试验,分析了故障产生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改进后消除了上、下缸温差大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
(二)机组震动大机组在试运过程中,都出现震动的现象,这是机组能否顺利投产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机组的震动有好几个原因,由于起动时未能控制差胀或因汽缸进水,上下缸温差大,汽缸变形,造成动静部分磨擦,大轴弯曲而引起震动,或因轴承油温过低而引起震动,这些都能从改进起动操作或加厚和改进下缸保温、减小上下缸温差来解决。机组震动还有由于设计、  相似文献   

5.
我厂5号机为国产第一台125MW机组,自1969年投产以来,共进行八次大修,汽轮机本体保温材料曾进行过三次改进:第1~4次大修中,汽缸主保温材料采用蛭石材料;第5~6次大修中,主保温采用珍珠岩保温材料;第七次大修中,改用硅酸铝耐火纤维及无碱玻璃棉作为汽缸保温材料,对汽缸保温有所改善。但停机后自然冷却过程中,上下缸温差仍超过制造厂规定的数值,尤其是高中压外缸上下温差无法控制在50℃以下。所以现场运行规程规定外缸上下温差允许达80℃,内缸上下温差允许为50℃。这样在机组热态起动时,还必须利用下汽缸夹层加热装置专门加热下缸,来降低上下缸温差值。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汽轮机上、下缸温差大故障的常见现象、原因及其危害;结合实际案例,对机组冷态启动送轴封供汽阶段、冲车阶段发生的汽轮机上、下缸温差大故障现象及原因分别进行了分析说明,认为轴封系统设计不合理、疏水管道安装工艺不符合要求、下缸缸温测点位置设计不合适等,是造成启动过程中汽轮机上、下缸温差超标的主要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叙利亚A厂热态启动过程中上下缸温差大的故障进行了分析,指出该故障是由于疏水系统设计存在缺陷造成的,因而提出了系统改造与操作改进的意见.实施改造后,机组热态启动上下缸温差控制在20℃左右,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8.
肖汉才  龙维智 《热力发电》2001,30(2):21-22,27
1 三段抽汽系统改造在汽轮机热态启动过程中 ,汽缸温差过大易产生较大的热应力和热变形 ,影响机组使用寿命 ,甚至损坏主设备。因此 12 5MW汽轮机运行规程中明确规定运行中高中压内缸上下温差不能大于 50℃。在启停调峰热态启动过程中 ,虽然注意选配合理的冲转参数 ,但中压缸温差常超过标准 ,难以得到有效控制。表 1是系统改造前的一次启停调峰中压缸温变化情况。由表 1可知温差超标最高达 70℃。表 1 调峰过程中压内缸缸温℃时间 中压内缸上内壁中压内缸下内壁中压内缸上外壁中压内缸下外壁中压内缸上外壁与下外壁温差2 3 :0 0 4 31 4 2…  相似文献   

9.
根据N100-90/535型汽轮机冷态滑参数启动时普遍存在的高压缸上、下壁温差大,机组正胀差偏大的问题,分析了原因,提出了优化启动措施,解决了高压缸各部温差大的问题,减小了启动时高压缸产生的热应力及热变形。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电厂2号汽轮机出现的中压缸再热调节阀端上、下缸温差大引起的动静摩擦现象,对汽轮机的热力过程进行分析,指出中压缸夹层冷却蒸汽对于缸体上、下部分的不同换热和保温的共同影响,导致上、下缸温差值达到86.2℃,大大超过设计规定的50℃,严重危及设备的运行和使用寿命。经过在机组解列前的及早停用至3号高压加热器的三段抽汽,使上、下缸温差值降至50.1℃,并通过更换汽轮机保温层材料,使上、下缸温差下降至10℃,基本解决了该问题。同时,结合600 MW机组汽轮机的结构,提出了在中压下缸夹层内加设阻汽片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1.
《发电设备》2016,(1):54-57
9FA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在正常停机若干小时后,158型汽轮机高压缸上下缸温差急剧变化,导致机组在清吹阶段因轴振大而中止启动。通过对高压主汽管道各区域温度分布情况的分析和计算,找到造成高压缸缸温差异常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针对C5 0型汽轮机组冷态全压启动时 ,临近并机转速或并机后 ,经常出现下缸温升快于上缸 ,造成上下缸温差大的问题 ,经过综合分析 ,并多方面查找原因 ,认为低压加热器随机启动 ,各个抽汽口的导流作用加强了下汽缸的传热 ,使下汽缸温升加快是造成缸温差异常的主要原因。在机组启动的实践中采用了改变圆周进汽、适当延长高速暖机时间、推迟低加的投入等办法 ,通过这些优化运行操作措施达到了有效控制温差的目的 ,实际表明效果非常理想  相似文献   

13.
针对C50型汽轮机组冷态全压启动时,临近并机转速或并机后,经常出现下缸温升快于上缸,造成上下缸温差大的问题,经过综合分析,并多方面查找原因,认为低压加热器随机启动,各个抽汽口的导流作用加强了下汽缸的传热,使下汽缸温升加快是造成缸温差异常的主要原因.在机组启动的实践中采用了改变圆周进汽、适当延长高速暖机时间、推迟低加的投入等办法,通过这些优化运行操作措施达到了有效控制温差的目的,实际表明效果非常理想.  相似文献   

14.
针对C50型汽轮机组冷态全压启动时,临近并机转速或并机后,经常出现下缸温升快于上缸,造成上下缸温差大的问题,经过综合分析,并多方面查找原因,认为低压加热器随机启动,各个抽汽口的导流作用加强了下汽缸的传热,使下汽缸温升加快是造成缸温差异常的主要原因.在机组启动的实践中采用了改变圆周进汽、适当延长高速暖机时间、推迟低加的投入等办法,通过这些优化运行操作措施达到了有效控制温差的目的,实际表明效果非常理想.  相似文献   

15.
通过模型分析和计算,采用“动态等量平衡法”并对汽轮机本体保温进行设计,控制其上、下缸内壁温差。于机组试运期间,测得其上、下缸内壁温差最大不超过15℃。  相似文献   

16.
针对250 MW机组冷态启动中由于中压缸温差大相继发生机组振动值较以前增大现象,从运行的角度分析中压缸温差大原因及对振动的影响,探讨控制中压缸温差的手段,以达到冷态顺利启机和避免发生设备损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坝电厂引进型300MW机组热态妄动过程中,中缸中部上、下温差大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现场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宝二发电公司#4机组在大修后首次启动时,曾出现汽轮机高压缸内外缸温差异常增大的现象,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发生的过程进行整体总结,分析其原因,提出消除高压内外缸壁温差大的对策和处理措施,以避免此类现象的再次发生,提高机组的运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聊城电厂600MW机组1号机一直存在高压缸上下缸温差大问题,且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对机组的安全运行影响较大.分析认为,造成温差大是平衡活塞汽封漏汽、阻汽片阻隔、插管密封薄弱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采取了改进平衡活塞汽封、拆除阻汽片、更换修理插管密封等措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黄华康 《热力发电》2013,42(2):36-40,11
基于ANSYS软件,对某300 MW汽轮机的汽缸进行数字模拟,并将采用双变快冷装置冷却与传统冷却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工况下,双变装置的温度可变方式冷却时上、下缸及内、外缸温差较传统冷却方法小;冷却空气流量增加,可使冷却时间缩短,但上、下缸温差与内、外缸温差增大,快冷安全性减小.因此,提出了冷却时间短、温差小、最大热应力小于材料极限应力的双变装置最优快速冷却方案,提高了机组汽缸冷却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