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中生界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的油气勘探,分析了该区油气成藏形成的地质条件,总结了其分布规律。研究区中生界延长组具备一定的烃源条件,但总体来说较邻区西峰油田差;辨状河三角洲平原、前缘亚相各种成因类型的砂体是最主要的储集层,所形成的厚层砂体对油气运移有利但对成藏不利;该区主要发育岩性、构造一岩性油气藏。烃源岩质量、分布范围、有利沉积相带和微构造控制不同类型的油藏分布。根据目前的勘探现状、油藏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指出应围绕圈闭发育地区进行勘探。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盆地古城墟隆起构造演化及其勘探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东段的古城墟隆起处于满加尔含油气系统,构造演化分析表明,该隆起形成于加里东运动中期,之后始终处于隆起状态,是油气运移的指向区,成藏条件较好。沉积演化分析认为,寒武-奥陶纪该区发育台地边缘相带,广大台地区具备发育加里东运动中期岩溶的条件。因此,古城墟隆起寒武—奥陶纪碳酸盐岩台地边缘高能相区是寻找油气有利区,而广大的台地区,构造圈闭不发育,应以岩溶缝洞型等非构造圈闭类型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3.
泾川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经历了晚三叠纪延长期的湖相、侏罗纪的河、沼相及白垩纪的河、湖相等多期、多类型的沉积演化,中生界发育多套有利的生储油岩系,具有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印支晚期西高东低及燕山期西低东(南)高的构造反转控制了后期油气运聚的指向。区内自身油源及有效储层是油气成藏的重要因素。有利的沉积相带(砂体)与构造高部位的叠合是优选靶区和井位的主要依据。勘探方向:以北西-南东向油气有利聚集带  相似文献   

4.
南江地区油气地质基本条件及勘探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江地区山前带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通过研究该地区油气地质条件,认为具有较好的基本成油气地质条件,资源量大。金溪1井油气突破表明,在山前带低幅度缓冲逆冲背景下发育的构造三角带、断背斜、断鼻构造具有较好的保存条件,是保存油气的有利区域。指出南江地区金溪构造亚带、李子坪构造亚带及乐坝构造亚带为有利油气勘探区,高塔构造亚带为较有利油气勘探区,桥亭-诺水河冲断构造亚带为潜在的油气勘探区。  相似文献   

5.
基于生储盖层条件分析,采用盆地模拟技术对开鲁盆地陆西凹陷的埋藏史、热史、生烃史、排烃史、运移聚集史进行模拟,得到不同时期油气在纵向上不同地层中的分布情况。再结合流体势分析划分油气运聚单元,从而得到油气在横向上的分布,最终指出有利的油气聚集区,为勘探开发指明方向。研究结果表明:九佛堂组上段和下段在白垩纪—现今达到排烃高峰期,沙海组和阜新组目前才开始大量排烃。陆西凹陷油气勘探潜力较大。五十家子庙洼陷、包日温都断裂构造带和马家铺高垒带是该区最有利勘探区带,马北斜坡带是较有利的油气勘探区。该模拟技术是评价构造单元资源量、优选有利探区、降低勘探风险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华北区古生界原生油气藏勘探前景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从油气系统角度分析了华北区古生界的石油地质条件。下古生界是一套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在开阔海台地相的台凹环境下形成的源岩生烃潜力最大,纵向上表现为寒武系的府君山组、张夏组,奥陶系的马家沟组、峰峰组。平面上以黄骅—临清复向斜带为最有利区。上古生界是一套海陆交互相的煤系地层,煤层及暗色泥岩厚,热演化程度大多处于成熟—高熟阶段,生烃潜力大。从源岩的生烃演化史及油气的运聚和圈闭关系指出古生界具有形成原生油气藏的条件,原生油气藏勘探研究的难点及关键问题在于烃源岩的二次生烃潜力、范围及油气保存条件。在系统分析总结前人勘探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渤海湾、南华北及沁水地区古生界油气生成、保存条件,指出渤海湾地区是二次生烃的最有利地区,油气保存条件好,古生界原生油气藏勘探前景广阔;南华北地区油气生成及保存条件好,但源岩演化程度较高,是天然气的有利勘探区;沁水地区亦具有二次生烃条件,但盖层及油气保存条件差、水动力条件强,北部地区古生界原生油气藏的勘探前景尚好。  相似文献   

7.
宋子齐  李亚玲  杨金林  潘玲黎  王静 《特种油气藏》2005,12(4):15-17,i0007,i0008
根据克拉玛依油田砾岩储层非均质性和复模态孔隙结构特点,阐述了七中、东区克下组山麓洪积相的沉积特征;对克下组形成的扇顸主槽相带及其砂砾体的形态、规模、分布范围、组合特征及平面展布进行了描述;分析了有利沉积微相带与油气分布及生产动态的关系,阐明了有利相带控制的含油气面积及生产动态特征,为合理选择该区开发决策和改善油气田开发效果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升探区油气运移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完钻井声波时差资料,计算出高升探区地下流体压力及剩余压力分布,并对异常地层压力的成因进行探讨.结合构造、沉积等条件分析,探讨该区油气运移方向,寻找有利油气聚集地区.研究结果表明,油气分布受油气运移带控制;牛心坨地区存在一条北东向的油气运移带,曙北-雷家地区存在多条油气运移带,对油气运移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满加尔油气系统位于塔里木盆地中部,是一个以寒武-奥陶系为主力烃源岩的下古生界克拉通油气系统.在“九五”攻关成果基础上,利用油气系统动态分析模拟软件DYMAPS对满加尔油气系统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下古生界烃源岩有奥陶纪末和第三纪末两个主要的生、排烃高峰期,对应于油气系统的两个关键时刻,在晚奥陶世末的关键时刻生成了寒武系累计89%的油和44%的气、下奥陶统累计79.6%的油和26.3%的气,第三纪末的关键时刻主要是二次生气高峰期,同时也有一定量的液态烃生成.下古生界烃源岩在西部坡折带及南北隆起区现今仍处于有效生油窗内(镜质组反射率小于1.3%).利用拟三维二相油气运聚模型定量模拟了满加尔油气系统主要目的层(寒武系,下奥陶统,中、上奥陶统,石炭系,三叠系)的油气可供聚集量;区带数值模拟显示该油气系统内共有9个最有利勘探区带和10个次有利区带.图3表2参4(张庆春摘)丶笨淌的D庋莼  相似文献   

10.
与北美等大型克拉通盆地相比,中国小型克拉通的构造演化更易受周缘构造活动影响。受构造分异的影响,克拉通坳陷盆地存在2大类构造枢纽带,即同沉积期构造枢纽带和跨构造期构造枢纽带。同沉积期构造枢纽带的形成和演化受同沉积断裂活动的影响,控制了碳酸盐台地边缘礁滩体的分布,与相邻的盆地相烃源岩共同构成良好的源-储配置,具备有利的油气成藏条件。跨构造期构造枢纽带主要有3种类型,即“跷跷板”运动枢纽带、克拉通古隆起―前陆隆起叠合枢纽带、多期古隆起继承性叠合枢纽带,发育岩溶型储层和地层-岩性型圈闭,是油气运聚的有利指向区。构造枢纽带是碳酸盐岩油气富集的有利区带,油气勘探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