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对包括火焰检测方法,炉膛安全保护逻辑、燃烧器管理及系统构成等几方面的新型锅炉燃烧安全保护和管理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合我国现状及电厂控制发展趋势,提出了以主从分布式计算机网络为硬件基础,具有锅炉燃烧安全保护和燃料管理系统的可形象直观反映锅炉运行状态的新设计,该装置成功地用于山东华能威海发电厂1#,2#锅炉(420t/h)。2年多的实践表明,该设备监控系统设计思想先进,装置运行稳定可靠,可以替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包括火焰检测方法、炉膛安全保护逻辑、燃烧器管理及系统构成等几方面的新型锅炉燃烧安全保护和管理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合我国现状及电厂控制发展趋势,提出了以主从分布式计算机网络为硬件基础,具有锅炉燃烧安全保护和燃料管理系统的可形象直观反映锅炉运行状态的新设计.该装置成功地用于山东华能威海发电厂1#、2#锅炉(420t/h)。2年多的实践表明,该设备监控系统设计思想先进,装置运行稳定可靠,可以替代同类进口产品。  相似文献   

3.
现代的燃煤锅炉是一个能源消耗很大的设备,如何做好锅炉运行和对能源的节省,本文从锅炉的技术改造,燃料的节约控制和操作工人管理培训等方面探索了燃煤锅炉节能的可能性,为实际生产中燃煤锅炉的节能运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湖南某纸业公司26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运行燃料时飞灰和炉渣含碳量高、排烟温 度偏高以及热效率偏低的问题,针对锅炉特点,采用单因素变化对比试验方法,考虑流化风量、氧量、 一二次风配比、床温和污泥掺烧等方面,选取19种工况进行燃烧调整试验,以优化锅炉燃烧,提高热 效率。试验结果表明:流化风量、床温、过量空气系数和一二次风配比对锅炉燃烧效率影响明显;当流 化风量控制在100000~110000m3/h,氧量为3%,一二次风配比为54:46,床层温度为940℃时,固体 未完全燃烧损失可降低约1.2%,排烟损失降低约0.9%,锅炉整体热效率提升约2%;锅炉掺烧造纸污泥 量以3.5t/h为宜,可保证锅炉蒸汽参数和效率,每月可节省约60万元燃料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在一台HG-410/9.8-YW15型锅炉上进行了常规细度煤粉再燃示范,研究了再燃燃料质量比、燃尽风率、炉膛出口氧气体积分数和磨煤机投运方式等运行参数对再燃效果的影响.采用常规煤粉再燃可在不影响锅炉蒸汽参数和锅炉效率的前提下大幅降低NOx排放.当再燃燃料质量比大于24%时,提高再燃燃料比例对于提高NOx脱除效率意义不大.提高燃尽风率可以明显降低锅炉NOx排放,同时飞灰可燃物质量分数变化很小.炉膛出口氧气体积分数不仅影响NOx排放水平,还是影响飞灰可燃物质量分数的关键因素;综合考虑两方面,氧气体积分数一般不宜低于2.9%.虽然三次风布置在主燃区,三次风量对NOx排放的影响仍十分明显,三次风量增大,NOx生成量显著提高.再燃技术方案在锅炉低负荷运行时仍能将NOx排放控制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1、前言CFB是锅炉英文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循环流化床锅炉)缩写。因其具有燃料适应性广、燃烧效率高、负荷调节大、可在床内直接脱硫及实现低NOx排放、燃料制备系统简单、易于实现灰渣综合利用等众多优点,在生产用汽、供热、热电联产、电站锅炉中被广泛采用。循环流化  相似文献   

7.
超细煤粉技术能有效地控制大型燃煤电站锅炉的NOx排放.同时超细煤粉技术还能提高电站锅炉运行的经济性,改善飞灰的综合利用.超细煤粉技术包括一般的超细煤粉技术和超细煤粉再燃技术,在我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使用超细煤粉作为燃料时,比采用普通煤粉作为燃料降低NOx排放的效果要好,对于空气分级燃烧的大型电站锅炉,NOx排放的降低随着空气分级程度的增强而增强,能有效降低NOx30%以上的排放量.使用超细煤粉技术还能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相似文献   

8.
磷炉尾气是富含CO 80%~90%的燃料.但由于尾气中含有大量PH3,作为锅炉燃料利用时对金属材料腐蚀严重.本文分析了磷炉尾气主要有害杂质P4、PH3、H2S燃烧时发生的反应,认为对锅炉材料产生的腐蚀主要是燃气中PH3的存在所致.通过SEM测试受损锅炉部件,其腐蚀产物形态验证了腐蚀机理分析.采用催化氧化方法去除尾气中PH3等杂质后的净化气,经过时达4年的燃烧应用,验证了磷炉尾气使用催化氧化法净化后,可作为锅炉优质燃料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9.
循环流化床锅炉对燃料的要求不高,可通过掺烧发热量相对较低的煤泥来提高经济效益。针对在掺烧过程中SO2的产生以及排放控制的问题,改变了脱硫剂的投用方式,并做了不同情况下控制SO2排放值的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改造后的脱硫剂投用系统能够有效地将SO2排放值控制在规定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10.
随着能源消耗量的增长,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循环流化床锅炉作为高效、低污染、燃料适应性广、负荷调节性能的洁净燃煤技术设备,在全世界受到广泛重视,正在成为燃煤技术设备的主力军。循环流化床锅炉商业化的迅速发展对其自动控制提出了很高要求。分析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的特点,并介绍了上海石化热电厂扩建工程5#机组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瓦斯脉冲清灰装置的原理、系统结构及试验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发生爆炸燃烧,利用动能冲刷、声波振动和热清洗对锅炉尾部受热面的积灰进行清除。  相似文献   

12.
目前工业锅炉是我国主要的耗能设备,设计合理的燃煤控制系统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设计了一种新的工业锅炉燃煤量测控系统,通过提出热量信号的概念并以其为参考量,快速准确地反映了锅炉运行工况,较精确地保持了负荷蒸汽量、给煤量、鼓风量和排烟量之间的合理比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业锅炉的热效率,降低了排烟浓度,对锅炉控制的滞后特性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针对以烧煤为主的集中供热方式和常规电加热锅炉的位式断续控制的缺点,基于数字控制仪表,设计了全自动家用电热锅炉,采用上开口的炉体结构,给出了炉体温度闭环控制和回水温度控制的双回路控制系统,并在回水温度的控制回路中加入时控器.利用不同时段的多温度控制,提高了舒适度和降低了能耗.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有效地测量环境中的烟尘浓度,监测和改善空气质量,利用光电技术将尘粒浓度转换为成比例的电信号,以16位SPCE061A凌阳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实现了对烟雾浓度的检测,并给出了单元模块设计电路和配套的软件流程图。该装置可检测锅炉、工业、汽车尾气等污染源的烟尘浓度,并能进行连续监测,实现超值报警。实验表明,该装置烟尘浓度检测精度为0.1%,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水环热泵空调系统各种辅助热源的形式,针对传统水环热泵空调系统采用高位能(电、燃气、油、煤等)通过锅炉(或换热装置)转变为循环水的低位能,再由室内水/空气热泵提升后向室内供热的不合理的用能方式,提出了由空气源热泵代替锅炉的空气源-水环复合热泵空调系统,对其冬季建筑物内外分区不同的冷热负荷比下运行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和使用锅炉的传统水环热泵空调系统的能耗进行了比较,体现出空气源-水环复合热泵空调系统具有较高的能效比.  相似文献   

16.
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锅炉燃烧优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锅炉燃烧控制系统送风调节系统存在的弊端,遵照火电厂锅炉燃烧既要提高效率又要降低污染物排放的要求,对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在火电厂锅炉燃烧优化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借助燃烧特性试验数据,建立了火电厂锅炉燃烧特性的神经网络模型,然后应用遗传算法寻找送风调节系统最佳氧量设定值,进而调节送风量,实现锅炉燃烧的整体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指导锅炉燃烧,不仅能使锅炉节能,还能降低排放的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天津陈塘热电厂某300 MW机组原有二次风量测量装置因堵灰严重,无法满足测量控制要求,对该装置进行了换型改造,更换为FLII-16型自清灰风量测量装置,更换后解决了堵灰问题,实现了准确测量的目的,实现了送风和锅炉自动可靠投入的目的,极大减少了维护工作量.  相似文献   

18.
20t蒸汽锅炉仪表自控系统改造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锅炉作为工业中的能源动力装备,其运行的经济性、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效益与安全.采用先进的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对锅炉仪表控制系统进行改造是非常必要的.阐述了锅炉改造的技术要求和指标,采用先进的DCS系统作为锅炉控制系统核心.锅炉鼓、引风和炉排电机采用变频驱动技术,以保护电机和节约能源.锅炉重要的运行控制参数既在DCS系统上显示、控制,又在专门的手操柜上显示、控制.汽包液位采用浮球液位计、差压变送器和电结点液位计三种测量报警装置,其信号进入DCS和手操柜,提高了锅炉运行的可靠性.锅炉鼓、引风和炉排电机调节,既可以由DCS完成,也能在现场完成.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环保和节能越来越受到重视,锅炉燃烧系统对于燃烧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西门子PLC控制系统下燃水煤浆燃烧控制的解决方案,针对水煤浆可以像油一样泵送、雾化、贮存和稳定燃烧的特点,通过负荷和风量配比的控制,达到稳定燃烧的控制要求。实际应用表明,本控制方案可行、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20.
燃煤发电机组的助燃风(二次风)是锅炉正常燃烧必备条件,而实现二次风自动控制的难点在于二次风测量的准确程度.在机组运行中,运行人员通过二次风的变化来调节机组的风煤比,送风自动调节系统用总风量(二次风量与一次风量之和)做主控条件.根据大唐黄岛电厂两台670MW火电机组在二次风量测量设备所出现的问题,对两台机组二次风量测量装置进行了改进.选用了GDWZL-50MTC插入式多原理复合式流量测量装置替代了原来的插入式文丘里多喉流量测量装置,测量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测量装置不仅克服了原来装置存在的缺点,而且在测量精度和准确性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