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研究城市纪念性广场中的街道家具设计,主要内容包括街道家具的概念与发展现状、影响街道设施设计的要素、街道设计的原则、纪念性广场街道家具的应用等等。通过对天津市抗震纪念碑景观和墨西哥暴力受害者纪念园进行分析解读,分析其提取的纪念元素以及所选用的材质对五感的影响,结合街道家具设计的艺术造型特点与设计原则,再辅以数字、数量、灯光照明、外观等设计方法进行研究与设计,探讨了纪念性广场街道家具设计的构成及精神内涵表达。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景观叙事相关理论的认知与分析,将主题挖掘、序列编排、物象表达、意象营造作为城市公园景观叙事设计的创新表达策略。以石景山公园景观设计为例,对地域场所的历史、文脉和自然环境等元素进行了空间整合和叙事转译上的尝试,探索了景观叙事理论下城市公园的主题性景观物象与空间序列如何影响空间体验的设计方法,以此寻求城市公园的传承更新途径,旨在为体验者构建一个具有在地性、可读性的城市公园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3.
漳州中山公园是福建省第一座中山公园,蕴藏不同历史时期的纪念性景观特征。文章通过追溯漳州中山公园发展的文脉,对漳州中山公园景观的纪念性营造进行深入探讨,提出漳州中山公园纪念性景观营造建议,旨在弘扬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公园,为现代造园提供一种新思路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性"是观念艺术作品最突出的特性,纪念性公园景观的本质"纪念性传达"中存在着诸多"非物质性"因素。文章通过研究观念艺术中的"非物质性"与纪念性景观设计之间的耦合关系,论证发现"非物质性"从脱离物质载体消解自身本身物质性、创作手法等方面对纪念性公园有着明显的启示,其启示超于表层,涉及到思想观念等非物质层面,指导纪念性公园景观走向"非物质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纪念性景观设计所涉及的材料、功能、艺术、时空等技术美因素的角度,分析了技术美在纪念性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同时结合了一系列的纪念性景观来说明技术美的审美作用。这对纪念性景观设计的实践指导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园家具人性化设计体现的是一种以人为本、一切围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来创造美好的户外环境的设计理念。城市公 园家具人性化设计的价值取向是生态关怀、和谐美好和情感诉求,当前城市公园家具设计欠缺科学性和识别性、忽视多样性和参 与性、轻视环境意识和安全性。因此,城市公园家具人性化设计应该坚持功能性、私密性、趣味性、可持续性、人文性和景观性原则。  相似文献   

7.
事件     
正夯土纪念碑|项目于2017年受市政府委托,旨在为在过去十年战争中牺牲的公园,完全用希伯来语的阿达玛土建造的。通过空间品质、工艺转换、物质性士兵们创建一个纪念空间。建筑和设计方案是以色列Kyriat haim的一个纪念和人的记忆中重新组合成这一纪念性的景观。  相似文献   

8.
符号学理论是一门有着极强逻辑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理论。在纪念性景观的设计中,运用符号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看待事物的观点,能使设计更加富有文脉化和民族化,同时使纪念性景观能有效的表达出蕴含于其中的纪念意义。  相似文献   

9.
运用心理物理学派研究方法,对沈阳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美学进行了公众审美偏好程度的研究,并系统地分析和比较了常用的心理物理学派美景度测定与统计方法———美景度评估法(scen ic beauty estim ation)、平均值法(average visual quality)和成对比较法(pairw ise comparison)。本研究选择了15张反映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彩色照片,向公众进行了当面问卷调查。调查数据分别利用美景度评估法、平均值法、层次分析法进行了美景度代表值的统计。结果表明:(1)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美学质量评价可以通过基于照片媒介的心理物理学研究方法而完成,公众对于不同评价样本的审美偏好是有差别的;(2)本研究中采用3种美景度代表值统计方法获得的最终结果显示,3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3)通过3种评价方法表现均为较好与较差的评判样本B13与B04来看,样本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比如植物本身的形态特征、遮荫效果和空间感等等。但这些特征是否是影响评判结果的关键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应用传统符号可以使当下与历史得以重合,唤起城市文明的记忆。该文主要从抽象和具象二方面说明传统符号在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各方面的需求,景观的作用愈显重要,而"景观装置"正是景观设计中功能和精神的重要体现。从景观装置设计来看景观作品的艺术内涵、技术特点和人性化设想的合理性可以更直接,更具体,更显效果。通过景观装置设计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景观的品位。  相似文献   

12.
一所学校的校训是为了时刻提醒广大的师生应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学校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文章通过论述哈尔滨师范大学"校友林"的校园文化景观与其校训相结合的设计理念,诠释了校园文化景观与校训相结合的重要性与创新性,在美化校园的同时,也为在校园内工作、学习的师生们提供了良好舒适、体现学校文化精神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公园是一个城市提供给市民和游人休闲交流的公共空间,城市公园环境设施作为承载人户外活动的物化形式之一,是连接人与环境的重要纽带,同时它又是城市形象的载体和城市文化的传播媒介。本文以城市公园环境设施为研究对象,分析梳理了城市公园环境设施设计的影响因素,希望能对不断发展的城市公园环境设施的理论与创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作为校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校园景观,是一所学校的象征,体现了高校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高校犹如雨后春笋般生长,但是随着校园的建设工程和其他内部改造工程的开展,高校配套景观设计相似率越来越高、蕴含校园特色也越来越少,校园文化在校园景观当中慢慢的被摒弃。高校不仅要育人,同时也是继承发扬文化的重要阵地,要充分挖掘校园特色文化、精神并将其利用在校园景观建设当中,致力于建设具有特色的、鲜明的校园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5.
文章旨在研究基于区域环境的城市纪念性广场空间规划设计,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对纪念性广场的分析研究能够得到一套较为完整的纪念性广场规划设计方法,以指导后续在城市纪念性广场方向的设计。文章从理论分析角度出发,对城市纪念性广场的空间规划设计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来了解纪念性广场空间规划的相关内容,其次对国内外的经典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其设计特点,最后按照设计的一般顺序自整体的空间布局方式,到体验上的情感体验设计及感官体验设计,都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主要描述了纪念性广场常见的规划布局方式及设计手法。空间规划方式主要有:轴线型布局方式、中心点布局方式、序列式布局方式与散点式布局方式。设计手法在情感体验上有渐进式、故事式、隐喻式,在感官体验上有图像描述、文字描述、材质描述、语音描述。  相似文献   

16.
城市是人们聚居借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本文从城市园林景观入手,对人居环境进行分析,把城市园林景观与我们的日常环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城市园林景观是体现城市活力、展示城市魅力的最基本、与人最贴近的场所,它深刻地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品质,并对城市整体景观形成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陕西"关中"地区,素有"八百里秦川"的美誉。作为中华民族十三朝古都和五千年文化的发祥地,它承载了一个民族所走过的兴衰起落的全部记忆,这种记忆贯穿了这个地域乃至整个华夏民族的精神和文化,作为一名中国的设计师应立足于现实,深刻审视华夏民族的历史和的文化,同时,结合当地的地域特征和文化传统,做出符合地域性人文关怀的作品。在历史积淀气魄雄浑的关中地区,室内设计作品也应体现出历史记忆的延续性。文章结合实例探讨了延续记忆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8.
植物作为重要的自然景观要素,在园林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自然植物群落是自然过程的产物,植物群落塑造必须遵循其 自然生长发育规律,只有在保证植物健康生长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发挥植物群落的功能作用。随着景观塑造的多样化,回归自然的 植物群落景观突显出其重要的生态价值,这不仅体现在能够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还体现在能够准确地释放出地域景观信息。因此, 植物群落景观塑造首先必须明确拟自然植物群落的功能,其次完成场地环境条件的综合分析,最后进行自然植物群落的选择与调整, 这对完善植物群落景观塑造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丹东是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是与鸭绿江相依的旅游城市,更是有着抗美援朝光荣历史的英雄城市,鸭绿江断桥就是体现这一系列城市特征的地标性景观。鸭绿江断桥景观作为城市对外界展示自身形象的窗口,即代表了丹东的旅游形象、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文尝试梳理鸭绿江断桥景观的历史背景,并对它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针对城市热岛效应给城市居民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著的问题,以武汉市为研究区,使用高分2号遥感影像,采用人机交互解译方法得到研究区公园景观类型,同时基于2016年7月23日Landsat-8 OLI影像,采用IB算法(image-based method)反演得到主城区地表温度,对研究区公园景观的热环境效应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公园内部不透水层地表平均温度最高,为36.19℃,而林地、草地和水体平均温度相对较低,均低于30℃,其中水体平均温度最低,仅有27.57℃;公园内部林地、草地和水体上空形成明显低温集聚区,而不透水层地表上空易形成高温集聚区;公园降温影响范围和降温幅度与公园中林草地面积、林草地景观聚集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而与不透水层面积和景观聚集度之间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本研究对于城市公园规划选址、公园内部景观结构设计和提升城市人居环境适宜性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