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综述了1995~1996年间几种磁性功能材料的新进展。这些材料包括高磁矩Fe-N化合物,高最大磁能积NdFeB永磁材料,庞磁电阻材料,Mn-Zn铁氧体大功率材料,新的Invar磁性材料和铁电反铁磁材料  相似文献   

2.
β—FeSi2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热电材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凡  吴炳尧 《功能材料》1997,28(3):312-315
简述了βFeSi2热电材料的研究工作,分析了β-FeSi2的制备及其热电性能,认为机械合金化是制造β-FeSi2热电材料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3.
韩志萍  王立 《功能材料》1996,27(6):513-517
在磁性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中,为了获得磁性能高、粒径小和稳定性好的纳米晶磁核,作者对CrxFe3-xO4纳米晶磁性载体的制备和性能作了研究。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得的CrxFe3-xO4纳米晶,具有20-30nm的粒径,比饱和磁化强度σs≥50emu/g,磁学性能Hc(矫顽力)近纯Fe3O4的3倍。  相似文献   

4.
钕铁硼永磁材料碱性化学镀Ni-P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Nd-Fe-B永磁材料的特性,研究了Nd-Fe-B合金产品出光及浸镀镍的规范,确定了适合该材料化学镀Ni-P的镀液体系,得到了结合力好、光亮致密的Ni-P镀层。  相似文献   

5.
EFFECT OF DOPING METHODS ON THE GAS-SENSING PROPERTIES OF α-Fe_2O_3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化学沉淀法和升温水解法合成了纯α-Fe2O3和SnO2掺杂的α-Fe2O3。用XRD和TEM研究了参杂方式对α-Fe2O3微观结构的影响。用静态气敏测试方法研究了掺杂方式对α-Fe2O3气体灵敏度和电阻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解法α-Fe2O3颗粒微细(~40nm),阻值适中(数百kΩ),而且气体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6.
钕—铁—硼永磁材料镀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Nd-Fe-B永磁材料组成元素钕的氧化还原电势较负的特点,研究了Nd-Fe-B合金除油、出光和浸镀工艺。结果表明,按照确定的工艺规范施镀,显著提高了镀镍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改善了镀镍层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合金元素对烧结Nd—Fe—B永磁材料断裂强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含Co和不含Co的烧结Nd-Fe-B永磁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并采用微观分析方法对它们的断裂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烧结Nd-Fe-B永磁材料的静变断裂主要为沿晶断裂。  相似文献   

8.
β—FeSi2热电材料的性能优化及测试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β-FeSi2热电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特征,合金成分,掺杂和晶粒细化对β-FeSi热电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根据Harman方法自制的材料电性能测量装置的原理与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9.
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的化学镀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研究了稀土永磁材料Nd-Fe-B的化学镀镍工艺,并研究了镀层的组织结构及其耐蚀性。结果表明,该化学镀镍层具有优异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0.
对Fe-24Mn,Fe-24Mn-6Si成分的粉末混合物进行了机械球磨,并对不同时间的球磨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和Mo¨sbauer谱测量。结果表明,球磨使得Fe、Mn、Si在原子尺度上发生了混合,形成了顺磁性、面心立方结构的Fe-24Mn或Fe-24Mn-6Si纳米晶合金,这是Fe、Mn或Si原子由颗粒表面到体内扩散的结果。球磨67h以后结构未发生变化,表明形成的是一种热力学亚稳结构,这个结果与Fe-Mn和Fe-Mn-Si合金在室温下的相图结构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1.
针对Nd-Fe-B永磁材料组成元素钕(Nd)的氧化还原电势较负(-2.44V)的特点,通过探索性试验,详细研试了Nd-Fe-B合金产品除油、出光和浸镀工艺的效果和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按照确定的工艺规范进行施镀,显著地提高了镀镍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改善了镀镍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各向异性的粘结钕铁硼/铁氧体永磁复合材料的磁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颖  敬安晋 《功能材料》1999,30(4):352-352,360
采用高性能的各向异性HDDR-Nd-Fe-B磁粉和铁氧分与塑料复合,制成了各向异性粘结NdFeB/铁氧体复合永磁材料研究了它们的磁性能。结果表明,随HDDR-Nd-Fe-B含量增加,各向异性的塑料粘结HDDR-Nd-Fe-B/铁氧体复合永磁材料磁性能bHc和密度几乎是线性增大,而jHc,(BH)max和Bc开始都增大,当达到一定值后基本保持不变,出现一平台,随后又继续增大,但jHc与Br和(BH)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在用碱法制备α-FeOOH的过程中,不同的通气量和通气方式对α-FeOOH的生成周期及形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α-FeOOH的主成周期缩短到6h时,其性能和形状也得到了良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β-FeSi2热电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特征、合金成分、掺杂和晶粒细化对β-FeSi2热电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根据Harm an 方法自制的材料热电性能测量装置的原理与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5.
无机添加剂的浓度及pH值对纺锤形α—Fe2O3晶貌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郑学忠  魏雨 《功能材料》1996,27(6):506-508
本文以高浓度Fe^3+盐溶液为原料,采用沸腾回流的强迫水解法研究了无机添加剂浓度及反应液初始pH值对产物纺锤形α-Fe2O3晶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剂浓度和反应液初始pH值对纺锤形α-Fe2O3的轴比具有明显的影响,并且当添中剂浓度增加到一定值时,纺锤形α-Fe2O3出现解体。  相似文献   

16.
Mg—Mn—Fe—O系热敏电阻变B值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峰  程家骐 《功能材料》1996,27(6):550-553
Mg-Mn-Fe-O系热敏电阻经还原处理后,具有低B高阻电学特性,不同于一般的NTC热敏电阻,其B值随温度增加呈较大幅度的连续性增加。研究了还原条件、材料组分及烧结温度对样品电特性的影响,解释了Mg-Mn-Fe-O系热敏电阻的变B值机理。  相似文献   

17.
Mg-Mn-Fe-O系热敏电阻经还原处理后,具有低B高阻电学特性,不同于一般的NTC热敏电阻,其B值随温度增加呈较大幅度的连续性增加。研究了还原条件、材料组分及烧结温度对样品电特性的影响,解释了Mg-Mn-Fe-O系热敏电阻的变B值机理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合金元素Cu、Nb对烧结Nd-Fe-Co-B永磁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利用EDAX对相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合金元素Cu、Nb的加入能有效提高磁体材料的抗弯强度。加入Nb元素,还能适当提高其断裂韧性。合金元素生产强化的主要原因是组织中出现的强化相-NdFeCoCu相和NdFeB相。前者为三角形态,为棒状或颗粒状。  相似文献   

19.
黄波  孙宝玉 《真空》1993,(5):25-30
本文结合国内外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开发应用状况,采用熔体旋转萃取法,设计、制造并调试完成了一台 VRQ-10T型真空快淬设备,合理地选择了工艺参数,得到了厚为 20~50μm的 NdFeB薄带,制备了最大磁能积(BH)max=51.7kJ/m3的NdFeB粘结磁体.本文介绍了该设备各部件的结构特点,并通过对退磁曲线的测试和对X射线衍射图样的观察,分析了影响微晶 NdFeB成带情况及粘结 NdFeB磁体性能的各种因素。最后,我们得到结论.转轮表面线速度是影响磁性能的主要因素,微晶结构的NdFeB粘结磁体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0.
Nd-Fe-B永磁材料镀镍EI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Nd-Fe-B永磁材料组成元素钕(Nd)的氧化还原电势较负(-2.44V)的特点,通过探索性试验,详细研试了Nd-Fe-B合金产品除油、出光和浸镀工艺的效果和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按照确定的工艺规范进行施镀,显著地提高了镀镍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改善了镀镍层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