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沉积Ni—P,Ni—P—Si3N4非晶态合金及其结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德英  徐有容 《功能材料》1998,29(5):502-505
研究了Ni-P、Ni-P-Si3N4非晶态合金薄膜的是沉积工艺,通过SEM-EDS,XRD,EMPA等微观分析方法,提出了获取8 ̄14wt%Ni-P和Ni-P-Si3N非晶合金镀层的镀液组成和电沉积参数。实验表明,Ni-P非晶态合金镀层在碱液中具有优越的耐蚀性能,在含Cl^-1的中性盐液中有良好的耐蚀性,且不产生点蚀;Ni-P-Si3N4非晶合金镀层,经晶化处理后,耐蚀性能提高,且与基材呈冶金结合  相似文献   

2.
复合电沉积Ni—W—Al2O3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宙  成艳 《材料保护》1996,29(9):19-23
研究了共沉积Ni-W-Al2O3复合镀层工艺,讨论了镀液中Al2O3微粒悬浮量,电镀温度、阴极电流密度及搅速度对镀层中Al2O3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工艺参数,可以获得粒子分布均匀的Ni-W-l2O3耐磨复合镀层。  相似文献   

3.
雷晓蓉  黎永钧 《材料工程》1997,(11):12-15,19
对化学镀Ni-P-PTFE复合镀层工艺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详细测定和评述了表面活性剂浓度,PTFE浓度与镀层中PTFE粒子含量及镀速的关系,以及基础镀液性质和操作条件对复合镀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化学镀Ni-P-PTFE复合镀层工艺技术。镀液稳定,镀层质量优良,镀层中PTFE含量达25 ̄30vol%。  相似文献   

4.
镍—钨—磷合金镀层在硫酸介质中的耐蚀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自催化镀Ni-W-P合金镀层在H2SO4介质中的耐蚀性,结果表明,在10%-20%(wt)H2SO4介质中,Ni-W-P合金镀层有极好的耐蚀性,这是由于一定组成的Ni-W-P合金镀层具有非晶态结构及表面极易形成致密的钝化膜所致。  相似文献   

5.
复合电沉积Ni-W-Al_2O_3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共沉积Ni-W-Al2O3复合镀层工艺,讨论了镀液中Al2O3微粒悬浮量、电镀温度、阴极电流密度及搅拌速度对镀层中Al2O3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工艺参数,可以获得粒子分布均匀的Ni-W-Al2O3耐磨复合镀层。  相似文献   

6.
给出激光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a-Si3N4的纳米粒子的原理和经验公式,在特定工艺参数下获得平均粒径为10nm左右的优良a-Si3N4纳米粒子,红外吸收和拉曼光谱研究表明,a-Si3N4纳米粒子中存在Si-N,Si-H,N-H,Si-O-Si键,分析了a-Si3N4纳米粒子在不同的温度和气氛退火后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
电镀枪黑色锡镍合金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了电镀枪黑色锡镍事金XSN焦磷酸盐镀液的性能,结果表明,控制液中SnCl2.2H2O/NiCl2.6H2O浓度比。可获得不同色调和光亮范围的镀层。在电沉积过程中,XSN-2对Ni起极化作用,对Sn起去极化作用,使Sn和Ni的沉积电位接近,易于沉积高Sn含量的Sn-Xi合金。沉积速度主要取决于镀液中Sn和Ni金属离子的总浓度,适当增加金属离子总浓度。有利于提高沉积速度。  相似文献   

8.
稀土元素化学镀镍工艺研究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运用SEM研究了在含稀土元素的镀液中化学镀Ni-P合金时初期沉积过去的形貌并一普通化学镀Ni-P工艺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添加少量稀土元素能提高镀速,细化镀层晶粒,降低工艺温度,并使镀稳定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比较化学镀Ni-P-B_4C复合镀层、Ni-P-SiC复合镀层、Ni-P合金层和电镀铬层的性能,发现Ni-P-B_4C复合镀层是其中最理想的抗磨材料。试验证明:由于B_4C微粒的硬度高于SiC微粒,并且B_4C本身又具有较高的抗显微切削能力,所以Ni-P-B_4C复合镀层的耐磨性显著高于Ni-P-SiC复合镀层和Ni-P合金层。由于电镀硬铬层的硬度随磨擦热的升高而迅速下降,所以其耐磨性远不及Ni-PB_4C复合镀层。  相似文献   

10.
复合镀层的沉积规律和憎液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Ni-P-PTFE化学复合液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含量,镀液中PTFE含量,镀液老化时间等对镀层中PTFE沉积状态的影响,给出了合理的解释,考察了该镀层的憎液性。  相似文献   

11.
P—Si上电沉积非晶Ni—W—P薄膜的耐蚀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P-Si上电沉积Ni-W-P合金薄膜在3%NaCl、0.5mol·dm^-3H2SO4、1mol·dm^-3HCl介质中的阳极溶解行为进行了研究,XPS分析了钝化膜中各元素的化学价态和存在形式。结果表明,非晶Ni-W-P合金薄膜的耐蚀性远优于晶态Ni-W-P薄膜和非晶Ni-P薄膜;高W含量的非晶Ni-W-P合金薄膜,有较强的耐蚀能力;在NaCl介质中非晶Ni-W-P合金形成了由Ni2O3、NiH  相似文献   

12.
表面活性剂对Ni-P-SiC化学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化学复合镀技术制备Ni-P-SiC复合镀层,研究了3种表面活性剂对镀层的硬度及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所得镀层性能优于单独使用一种表面活性剂;复合镀层的磷含量大于8%,属非晶态结构,SiC含量达4%,硬度达900HV,耐磨性为电镀纯镍的5~6倍。  相似文献   

13.
Zn—Al2O3和Zn—SiO2复合镀层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详细叙述了Zn-Al2O3和Zn-SiO2复合镀层的制做方法,提出了复合镀液中所用微粒子和净化处理方法。对复合镀层的耐腐蚀性和结合力进行了测定,得出了耐腐蚀性和结合力均较好的Zn-Al2O3和Zn-SiO2复合镀层中粒子的含量范围等有用的数据。  相似文献   

14.
陈俊芳  丁振峰 《功能材料》1998,29(3):322-323
采用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ECR-PECVD)技术制备了Si3N4薄膜。利用显微硬度计测定了Si3N4薄膜的表面微硬度。由摩擦测试机对SiN4薄膜的摩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Si3N4薄膜的摩擦系数和单位时间的磨损量较小,该膜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划伤能力。  相似文献   

15.
化学沉积SiCp陶瓷复合镀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沉积方法,实现SiCp与Ni(P)合金复合,形成SiCp陶瓷复合镀层,研究表明,SiCp均匀地分布于Ni(P)合金中,显著地起强化作用,与Ni(P)合金层相比,SiCp陶瓷复合镀层具有更高的硬度,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6.
电沉积RE-Ni-W-P-SiC多功能复合材料的抗高温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RE-Ni-W-P-SiC多功能复合材料高温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在高温氧化过程中,纯镍镀层、Ni-W-P、Ni-W-P-SiC和RE-Ni-W-P-SiC复合镀层的氧化膜质量和氧化时间的关系呈混合型曲线,即直线和曲线复合的规律。在氧化时间小于60min时,氧化膜的增长规律近似于直线方程;而在氧化时间大于60min时,氧化膜的增长规律近似于直线方程;而在氧化时间大于60min后,它的增长规律可以用幂函数方程表示。4种镀层氧化速率的大小顺序是Ni〉Ni-W-P〉Ni-W-P-SiC〉RE-Ni-W-P-SiC。Ni-W-P、Ni-W-P-SiC和RE-Ni-W-P3种镀层的氧化膜质量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而呈指数型增加。RE-Ni-W-P-SiC复合镀层与Ni-W-P合金层相比,它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可以提高2~3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1473~1972K温度范围内对激光合成的、平均粒径为30nm的非晶Si-N-C粉进行热处理(latm.N2,1h);研究了粉体的晶化及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纳米非晶Si-N-C粉具有短程有序的亚稳结构,此亚稳结构在>1523K发生稳定团相分离,在1773K开始形成α-Si3N4;β-SiC,此时粒子间出现明显的表面扩散形成粒子簇;到1873K晶化加剧,α-Si3N4和β-SiC明显增多,并有少量的石墨碳形成。在1773~1873K,由固相分离形成α-Si3N4/β-SiC纳米复合结构。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Mo粉载荷量、沉积电流、沉积温度、PH值等对Ni-Mo复合镀层中Mo含量及镀层析氢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镀液中Mo粉功量是为20-30g/L,沉只电流为140mA/cm^3,沉积温度为30-40℃,PH值为9时,可获得性能优良的Ni-Mo复合镀层,其析氢过电位达到最低,约为220mV。  相似文献   

19.
硝酸钠在Zn—SiO2高速电镀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采用循环电镀装置及硫酸盐体系,在镀液PH值和温度、镀液流速和阴极电流密度保持一的条件下,研究硝酸钠对ZnSiO2复合电镀的作用。在我们的实验范围内,当镀液中硝酸钠浓度超过0.5g/L时,镀层SiO2含量随它的增加而上升,相应复合镀层的颜色由灰色逐渐变为黑灰色。在高速电镀条件下,NaNO3能提高SiO2共析度。  相似文献   

20.
化学镀Ni—Cu—P合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一种高含磷量化学镀工艺基础上,向镀液中加入Cu^2+,研究了各工艺参数对镀层万分、镀速的影响,获得了高含铜量的化学镀Ni-Cu-P镀层,并探讨了各参数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