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合物太阳能集热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近年国内外聚合物太阳能集热管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各种应用于太阳能集热材料的聚合物材料及其参数和国外对聚合物太阳能集热材料的改性研究进展,给相关研究人员研究聚合物太阳能集热管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以郑州地区某一太阳能热泵系统为对象,研究了在冬季典型工况下太阳能集热面积、蓄热油箱容积的匹配关系。结果表明:适当增大蓄热油箱容积或太阳能集热器集热面积都会引起太阳能保证率的增大,同时可有效降低热泵供热量减少系统能耗。在经济性考虑下最优解为太阳能集热面积300 m~2和蓄热油箱10 m~3的方案。同时太阳能集热器集热面积和蓄热油箱容积的增大对太阳能供能比例的提升作用呈现出先增大后逐渐放缓。  相似文献   

3.
我国独立住宅具有人口密度低、居住分散的特点,冬季采用常规能源为北方地区独立住宅供暖将给用户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和能源消耗。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能够解决其部分取暖用能,与传统太阳能集热系统相比,陶瓷太阳能房顶能够与建筑实现一体化,使用成本低,集热效率高。试验表明,其能够为独立住宅提供大部分冬季取暖用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基于太阳能集热技术与冰雪融化技术研发的1种新型太阳能融雪净水系统,主要由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促冰雪快速融化系统、融雪水净水3大功能系统组成。阐述了主要功能系统的设计思路与研制过程,搭建了聚光面积为10 m~2聚光集热融雪系统,并进行实际天气下的实验。结果表明,聚光集热融雪系统集热效果良好,空载情况下40 min可升至100℃;系统在10:00-14:00时可保持稳态产水,平均有效效率可达39%;实际天气下,运行时间内平均太阳辐照度大于等于0.8 k W/m~2时,新型太阳能融雪净水系统日产水量可达200 L以上。  相似文献   

5.
关注了一种以太阳能为驱动热源,基于空气隙膜蒸馏过程的新型海水淡化技术(SP-AGMD),介绍了该技术涉及的膜组件和太阳能集热装置的材质、形式、特点和研究概况,并对比分析了各种膜组件和太阳能集热装置的优势及存在的不足,对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了重点讨论。将太阳能引入膜蒸馏海水淡化过程大大降低了能耗,有效避免了二次污染而且最大程度节约了运行费用。认为该技术尚处于实验室研究和小型示范阶段,将膜组件与太阳能集热装置更加高效的耦合,进一步降低系统总能耗将是太阳能空气隙膜蒸馏领域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正> 太阳能加热设备一般总要消耗一定量的电能来驱动集热回路中的机械泵。然而,采用以蒸汽为动力的泵(如图所示),那么集热器中工质的流动也能以太阳能为动力了,因为我们能控制太阳热能使之产生蒸汽。  相似文献   

7.
汤时杰  杜娟  洪宇翔 《广东化工》2013,40(1):67-68,80
太阳能光热转化是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一种形式,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是直接将太阳光光能进行转换的媒介。本文较为详细的概括了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吸收种类,表征方式,制备方法,并对常见的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材料进行了系统的归类。最后对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发展和前景做出了一定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正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太阳能一体化技术的废旧塑料再生系统,包括收集太阳能作用的碟式集热跟踪装置、储存热能的蓄热保温装置和螺旋加热混炼装置;碟式集热跟踪装置通过储热循环管道与蓄热保温装置串联;蓄热保温装置通过供热循环管道与螺旋加热混炼装置串联;PC控制器用导线分别与碟式集热跟踪装置、蓄热保温装置、螺旋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陶瓷太阳能板集热技术的发展应用现状,并结合各种集热器优缺点和热效果测试数据,分析了陶瓷太阳能板集热器技术的生产技术关键点,展望了陶瓷太阳能板集热器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0.
新型太阳能槽式与平板式联合集热溶液双效再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型太阳能槽式与平板式联合集热溶液双效再生模式,采用槽式集热管与气液分离器实现沸腾式溶液再生,并回收利用其蒸汽冷凝热作为平板式集热再生装置的一部分热源供给,实现非沸腾式溶液再生。然后建立了其稳态传热传质过程的简化数学模型,对采用氯化钙溶液的再生过程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太阳能利用系数为68.8%,与普通平板式集热再生器相比,再生效果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电解着色铝太阳能高效吸热板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太阳能的利用中,不同形式的太阳能热水器正在我国迅速发展,努力探索和开发具有高效、耐蚀和成本较低的集热材料和涂层,已成为当前太阳能利用中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一年多来,我们在对阳极氧化铝的电解着色新技术开展了广泛调研的同时,对着色铝的选择吸收性能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制得了对太阳放射光谱区域(波长λ为0.3~2微米)的吸收率(α)在0.9以上,在材料自身的热放射光谱区域(λ为2~10微米)的放射率ε在0.16以下(测试条件:冷端温度35℃,热端温度70℃)的优质选择吸收皮膜。  相似文献   

12.
评述了用选择性涂层来提高太阳能收集系统性能的若干种方法。所讨论的涂层包括真空沉积的、电镀的和油漆型的选择性太阳能吸收器涂层和用于玻璃表面的真空沉积、化学浸蚀防反射涂层以及红外线反射涂层。对于这些涂层的光学物理要求及其在提高太阳能收集器性能方面的效果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太阳能反射涂层屏蔽热辐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具有三膜层结构的太阳能反射涂层在400~1800nm波长范围内,反射率高达80%。用温度自动检测系统测定了涂层的表面温度以及贮罐内装液体的温度。与常规铝粉涂层、白色涂料涂层相比,太阳能反射涂层可使表层温度降低10℃和4℃;涂有太阳能反射涂层的贮罐与铝粉涂层贮罐相比,内装液体温度约低19℃。  相似文献   

14.
实验表明,涂层在玻璃上的位置与其热效率有关,太阳辐射强度与涂层玻璃收益有关.涂层处于第二层玻璃内表面,集热效率最高;太阳辐射强度越大,涂层玻璃收益越大.采用无涂层和有涂层玻璃为采光板的箱式太阳灶集热效率不同,可以从太阳能进入箱体后的能量分配情况来解释.  相似文献   

15.
测试了真空管内温升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通过错时开启真空管吸收太阳能的时间,消除了光照强度随时间波动的影响,获得了真空管内水的升温速率随水温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对大型的用真空管给建筑集热供暖的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两级式太阳能平板集热型再生器及其稳态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一种介于开式与闭式集热型再生器之间,溶液流程分为集热再生段Ⅰ与集热再生段Ⅱ的两级式太阳能平板集热型再生器,并建立了稳态传热传质过程的数学模型,对采用氯化钙溶液的再生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处于层流流动状态且同等工况下,两级式集热型再生器的再生量比传统闭式集热型再生器大20%~30%.  相似文献   

17.
太阳能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福连 《弹性体》2003,13(5):27-27
太阳能漆是一种能选择性地吸收辐射能量的太阳能收集器材涂层漆 ,它适用于无底漆的铝或铜吸收板。该种太阳能漆可选择地吸收具有最大热量的太阳热能 ,能高效率地收集热能。该种漆能经受高达 2 0 4℃的出气温度 ,主要原因是收集器为内雾笼罩所覆盖。太阳能漆是用热稳定性颜料和耐热性硅基树脂所制成 ,能经受反复的热循环和 5 37℃的高温 ,而且在湿度很高的条件下 ,不受任何影响 ,也不会脱落和褪色 ,可防止强烈的阳光辐射对涂层产生剥蚀作用。该种漆可供喷漆枪使用 ,还能用来直接清洗无涂层金属。喷涂 1 5min后即可干透 ,并适合于空气自然干燥…  相似文献   

18.
太阳能空调制冷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太阳能用于空调制冷,最大的优点是季节匹配性好,天气越热、越需要制冷的时候,系统制冷量越大。利用太阳能实现制冷效应有多种技术途径,其中将太阳辐射转变为热能,通过热能实现制冷的方式最具有应用前景,特点是能够实现太阳能供热、空调综合利用,全年综合转换效率高。本文针对几种常见的太阳能热能转换制冷空调方式,从太阳能集热转换、匹配制冷循环选择、最新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9.
《粘接》2010,(6):71-71
帝斯曼日前推出太阳能防反射涂层系统,该系统可以有效提高转换效率。 这种新型太阳能防反射涂层系统采用浸润或喷涂工艺,将特殊的涂料涂覆于超白光伏太阳能玻璃表面。其独特的纳米单层结构将太阳能玻璃片的光透过率提高了大约4%,太阳能电池组件效率由此得到相当大的改善。这种涂层系统提供了最佳的光透过率、耐用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20.
新型中高温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高温的太阳能热利用是今后太阳能利用的发展趋势,而作为关键技术的高性能中高温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是当前研究的重点.采用NaOH作为沉淀剂合成了FeCuMnOx氧化物功能粉体,重点考察了不同原料的配比和烧结温度对粉体性能的影响,并得到较好的制备工艺.以耐高温有机硅树脂、改性聚酰亚胺树脂及自制的氧化铝溶胶作为粘结剂,FeCuMnOx作为太阳能选择性吸收功能粉体,制备出3种不同的太阳能吸收涂层,比较分析了其吸收性能和发射性能.研究表明:以氧化铝溶胶为粘结剂时,得到的涂层各方面性能较好,在太阳能中高温热利用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