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电力电子变换系统中,数SPWM调制信号的截尾会带来误差,当调制信号幅值很低时,这个误差可能会大到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设计了一种调制信号小数部分循环累加的补偿算法来消除误差,分析了数字调制信号截尾误差的产生原因,提取调制信号中被截尾的小数部分,并对小数部分进行循环递推累加补偿。与传统的调制信号小数直接被截尾相比,本文方法提高了调制信号的精度,减小了系统的控制误差,特别适用于数字SPWM调制信号幅值较低的应用场合。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小数补偿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圆筒型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用线性霍尔位置检测的误差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圆筒型永磁直线同步电机采用线性霍尔传感器进行位置检测时存在的误差,并提出了一种离线标定和在线Kalman滤波相结合的误差补偿方法。霍尔传感器信号的误差形式包括存在直流偏置、两路信号幅值不相等和信号中含有谐波等。前两种误差形式分别会在位置检测结果中产生基频和2倍基频误差,对此通过离线标定的方式获得两路信号的直流偏置和幅值比,并补偿到原始信号中。霍尔信号中的谐波由气隙磁场畸变引起,利用有限元仿真分析了磁场中的谐波含量,分析表明磁场畸变会导致位置检测产生4倍基频误差,对此采用在线Kalman滤波提取霍尔信号中的基波分量,消除了谐波分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补偿后的位置检测误差减小了81%,从而验证了该补偿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精密测量光电编码器在工作时的细分误差,提高编码器细分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光电编码器光栅条纹信号细分误差测量分析方法。阐述了基本遗传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方案,并进行了算法的改进与优化,利用采集到的离散信号数据,通过改进后的遗传算法对光电信号波形进行参数提取。分析了信号质量对编码器细分误差的影响,根据提取到的信号参数(直流分量,幅值,频率和相位)对光电编码器细分误差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进遗传算法提取的信号参数精度高,运算速度快,细分误差峰值为+2.51″和-4.52″。该方法可有效的测量光电编码器细分误差,对编码器信号的补偿与修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功率永磁电机推进系统中旋转变压器转子位置误差补偿的应用需求,首先对位置信号采样过程中惰转转速跌落导致的位置非线性变化进行了位置重构。基于重构合成的位置信号,采用误差信号提取、误差频谱分析、特征频率补偿及查表插值的补偿方法,对旋转变压器固有误差进行了补偿。实验结果验证了位置重构和误差补偿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非正弦周期信号测量同步误差研究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3  
软件同步采样是电工参量微机测试系统中常用的采样测量方法,由于同步误差的存在,引起测量的方法误差。非正弦周期信号测量同步误差研究分析了软件实现同步采样在非正弦信号有效值和有功功率测量中产生测量方法误差的原因、误差的大小,建立了误差分析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提出了消除或减小测量方法误差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合并单元采样同步是智能变电站正常工作的前提。GPS信号正常时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晶振的误差估计模型,GPS信号异常时利用晶振产生秒脉冲,并用已建立的晶振误差估计模型对这些秒脉冲进行误差补偿后用以作为各合并单元的同步时钟,提出了一种利用GPS信号接收机和晶振共同组成主时钟的设计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晶振已有的频率偏差和在GPS信号异常期间由于晶振老化所带来的误差,估计并补偿了GPS信号异常时晶振秒脉冲的误差。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消除晶振累积误差,所产生秒脉冲的误差在前10 min内不超过50 ns,满足系统对时钟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徐志钮  赵丽娟  律方成  丁傲 《电网技术》2011,35(12):124-129
为减少傅里叶算法用于电容犁设备介质损耗(介损)计算的误差,基于信号仅含基波分量和信号频率变化的前提下对傅里叶算法用于介损计算的误差进行理论推导和分析。获得了介损角计算误差的表达式,该表达式由电雕与电流信号的相位差、电流信号的初始相位、信号频率和信号长度组成,即介损角的计算误差受这些因素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存仞始相位变化...  相似文献   

8.
离散小波变换在精密伺服转台测角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惯性测试设备测角系统误差信号发生突变,依据小波理论,采用离散小波变换作为一种信号处理技术,建立了测角系统误差信号发生突变的模型。同时在角度域与频域对误差信号进行分析,对误差信号进行离散小波分解,提取误差信号突变。实验结果显示,测角系统误差突变可以通过离散小波变换检测出来,采用离散小波变换对信号突变的检测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电力信号频谱分析方法的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以交流电信号为例建立了信号模型,说明了用过零检测法计算信号频率,根据信号频率调整采样频率的FFT方法,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文中还分析了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少误差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对高精度光电编码器莫尔条纹动态细分误差的评估,研究了莫尔条纹动态细分误差的傅里叶分析评估方法.首先采集光电编码器精码的莫尔条纹光电信号送入计算机;然后运用线性插值、泰勒级数等方法将时间信号还原为位置信号;最后对位置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计算出莫尔条纹光电信号的波形参数,实现对光电编码器动态细分误差的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对某24位光电编码器动态细分误差进行评估,细分误差的峰值为+0.54”和-0.18”.此方法测量速度快,测量精度高,适合在光电编码器应用现场对细分误差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对高精度光电编码器莫尔条纹动态细分误差的评估,研究了莫尔条纹动态细分误差的傅里叶分析评估方法。首先采集光电编码器精码的莫尔条纹光电信号送入计算机;然后运用线性插值、泰勒级数等方法将时间信号还原为位置信号;最后对位置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计算出莫尔条纹光电信号的波形参数,实现对光电编码器动态细分误差的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对某24位光电编码器动态细分误差进行评估,细分误差的峰值为+0.54和0.18。此方法测量速度快,测量精度高,适合在光电编码器应用现场对细分误差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2.
文中针对智能电能表动态误差的高效测试问题,分析了长时间范围内复杂动态负荷信号幅度域的快速随机波动特性,建立了压缩感知伪随机动态负荷测试信号的模型,采用Hadamard矩阵和降采样矩阵结合的测量矩阵构建方法,确定了该测试信号的模型参数,提出了压缩感知测量信号的产生方案。采用试验方法,对比给出了压缩感知和m序列动态测试信号条件下电能表动态测试的误差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相比较于m序列伪随机测试信号,压缩感知动态测试信号的动态误差测试效率提高了4倍。  相似文献   

13.
在TD-LTE通信系统中,为了获得更高的信号质量,通信设备在接收信号时需要消除载波偏移带来的误差。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融合正交性误差和载波偏移误差估计的分布式载波频偏估计算法,该算法在低SNR情况下具有较高的载波频偏估计精度,补偿同步后可大大提升TD-LTE通信系统的信号质量;并在不同的Doppler频移情况下,对载波频偏误差估算补偿进行验证,在该算法作用下,信号的解调质量非常好,同时证明了精确的载波频偏误差估计对于解调信号质量的好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通过解调的星座图对载波频偏估计算法对信道解调质量影响进行分析,信号质量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智能变电站用数字化电能表缺乏动态误差实验室测试手段的问题,文中采用OOK动态误差测试信号模型,研发了数字化电能表动态误差测试装置。首先引入了OOK离散化动态信号测试模型,其次,提出了装置总体硬件设计方案,并基于该方案提出了OOK数字化动态测试信号生成、IEC 61850-9协议SMV组包方法。最后的试验给出了装置生成的信号波形,满足OOK模型的要求,并对国内某厂家数字化电能表进行试验,验证了该装置用于测试数字化电能表动态误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采用线性霍尔元件检测高速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时,存在多种非理想因素造成的误差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误差补偿方法.当两路霍尔信号幅值不相等、相位非正交时,检测的转子位置信号中存在二倍基频的误差分量,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坐标变换的位置误差补偿方法,即构造坐标变换以提取出霍尔信号中的正序分量,根据其正序分量解算出转子位置;当霍尔信号采样调理电路中存在低通滤波器以及安装角度存在偏差时,两路霍尔信号存在一定的相位偏差,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环特征量的位置误差自适应补偿方法,即根据电流环的特征量与转子位置误差之间的关系,对位置补偿角进行自适应调整以补偿误差.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两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北斗卫星广播星历是影响授时服务的主要误差源,分析它的精度是非常必要的。分析了空间信号误差的主要组成星历误差和星钟误差的计算方法,并阐述了计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参考时间尺度不一致、坐标系不一致和卫星位置参考点不一致。以IGS分析中心GFZ提供的事后精密星历为参考,利用北斗卫星广播星历分析了空间信号误差对北斗单向授时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间信号误差对北斗单向授时的影响随机波动在7 ns以内,由于不同北斗卫星对应的星钟误差中存在大小不等的系统误差,导致星钟误差对单向授时结果的影响大于星历误差。  相似文献   

17.
王桐  张江  张理放 《电工技术》2024,(4):102-104
在检测电能表误差时,原始信号中谐波的干扰会导致检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为此,提出基于三相动态谐波分析的电能表误差检测方法。在谐波分析阶段,考虑到谐波的动态属性会导致三相信号的采样执行效果难以达到同步,构建了余弦组合窗——旁瓣最低与最速下降窗,利用其对电能表离散信号进行截取,以此避免信号能量向临近谱线泄漏,再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对信号进行处理,实现对谐波的提取。在误差检测阶段,以离散随机信号的概率密度函数为导向,采用最优直方图曲线拟合法对其加以分析,并结合标准情况下电能表信号的分布状态,实现对误差的计算。在测试结果中,电能表误差检测结果的偏差始终稳定在3.0%以内。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电能表的动态误差测试问题,建立了OOK动态负荷信号的模型和电能表动态误差测试系统,提出了暂态、短时、长时三种模式和九种模态的测试激励信号,提出一种电能表动态误差的计算方法,对国内三个厂家的电能表进行了动态误差性能的实验研究,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线性调频波形产生器相位误差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性调频(LFM)波形产生器是现代雷达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而相位误差则是影响线性调频波形产生系统产生信号质量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在分析线性调频波形产生器相位失真原因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波形产生器中周期相位误差、一次相位误差、二次相位误差、三次相位误差、四次相位误差、高次相位误差和随机相位误差对输出信号脉压性能的影响,给出计算机仿真结果并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进而得到IYM波形产生器系统相位误差的理论设计指标.所得结论对于大时带积超宽带LFM脉压信号产生器的研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首先分析了并联有源滤波器误差信号的特点,并指出了传统PI控制应用于并联有源滤波器的不足是积分环节的作用具有周期性.针对误差信号的特点,在相量叠加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误差信号按周期叠加的改进PI控制方法,以消除积分环节的周期性.该方法应用于并联有源滤波器的控制中可有效地消除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提高系统的稳态和动态性能.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