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部分传输序列(PTS)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OFDM信号的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过高的问题,但是PTS基本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却较高,因此可采用适当的分割方法来降低计算的复杂度.在分析了相邻、随机和交织分割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仿真进一步验证了三种方法的有效性,并重点仿真分析了相邻分割方法中不同的分组数对OFDM系统以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PTS的不同分割方法均可有效地降低系统的PAPR,但需要考虑算法的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具有较高的峰均功率比(PAPR)的缺点,在研究传统降低OFDM系统PAPR的技术的基础上,将具有局部优良特性的部分传输序列(PTS)技术和限幅滤波技术进行了改进,提出一种将信号在时域进行PTS处理,在频域进行迭代限幅滤波处理的联合算法。该联合算法在降低OFDM的PAPR的基础上实现两种算法性能上的优势互补。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联合算法可以在不影响系统误码率性能的基础上,在降低OFDM信号PAPR方面,比限幅滤波法、迭代PTS法均有1 dB以上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高峰均功率比(PAPR)问题,提出一种联合次优部分传输序列(PTS)与限幅的改进算法。该算法使用次优PTS降低OFDM信号的相关性,并联合限幅处理进一步降低OFDM信号的峰均功率。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PTS算法,次优PTS-Clipping联合算法的复杂度降低了近一半,PAPR性能降低了1 dB,表明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算法的优势,在降低PAPR的同时,又不会引入很大的计算量和边带噪声。  相似文献   

4.
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4G核心技术之一,但其存在高峰均功率比(PAPR)的问题,传统的部分传输序列(PTS)算法能有效降低出现高PAPR的概率,但是计算复杂度较高.本文对传统的PTS算法进行了改进,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够大幅度降低系统复杂度.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使用相位因子优选对方法改进GA-PTS以降低OFDM的PAPR的算法。改进算法根据具有低PAPR值的不同PTS子块求和有更大的概率获得具有低PAPR值的传输信号,将GA-PTS中基因交叉步骤变为选择相位因子优选对,达到进一步提高GA-PTS降低系统PAPR的目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可以获得低于传统GA-PTS算法0.2 dB左右的PAPR性能。  相似文献   

6.
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主要缺点是峰均功率比(PAPR),它的增大严重地降低了发射机中高功率放大器(HPA)的效率。本文在传统PTS算法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降低PAPR的各种次优化PTS算法,包括:IPTS算法、APTS算法、SO-PTS算法、DL-PTS算法、SA-PTS算法和E-PTS算法等。并对各算法的流程、复杂度和性能进行了对比。最后进行了性能仿真,提出了次优化PTS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OFDM系统的一个主要缺点是峰均功率比(PAPR,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过高。部分传输序列(PTS,Partial Transmit Sequence)是一种复杂度较高的降低PAPR的方法。本文介绍一种以m序列代替辅助信息的次最优PTS方法,通过基于IEEE 802.16a的OFDM系统平台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同时有效减小了系统的PAPR。  相似文献   

8.
一种降低OFDM信号峰值平均功率比的优化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割传输序列 ( PTS)改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峰值平均功率比 ( PAPR)的优 化算法 . 仿真表明优化算法与传统的 PTS相比 ,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 ,实现更加容易 ,而它所 带来的 PAPR牺牲非常小.  相似文献   

9.
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电力线通信的主要调制技术,但其存在的高峰均功率比(PAPR)会使系统出现非线性失真,系统的传输性能也将变得恶化,增加误码率,因此降低OFDM系统的PAPR是该技术的主要研究问题。文中对Wang et al.提出的MSLM算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应用信号的虚、实部的分离和时域子块变换矩阵,可以产生出更多的候选信号,从而使系统的PAPR大幅减小。经过理论分析与MATLAB仿真,与原算法相比,文中的改进算法不仅减小了系统PAPR,降低了计算复杂度,而且保证了系统误码率(BER)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光正交频分复用(O-OFDM)系统具有较高的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问题,介绍了目前降低光OFDM系统PAPR的主要方法及其优缺点,包括预畸变类技术、编码类技术和概率类技术。阐述了限幅方法和部分传输序列(PTS)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对其PAPR抑制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1.
由于多路正交频分复用信号是由多个不同频带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叠加而成的,其信号峰均比过大的问题较之单路正交频分复用信号更为严重, 并且针对单路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降峰均比算法难以适用于多路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因此提出了分组部分传输序列算法和简化分组部分传输序列算法。这两种算法首先将多路正交频分复用信号进行分组并将组内信号相加,继而将相加得到的信号分别乘以一个相位旋转因子后再次相加,通过选择最优的相位旋转因子组合来降低信号的峰均比。另外,与分组部分传输序列算法相比,简化分组部分传输序列算法可以进一步降低寻找最优相位旋转因子组合的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简化分组部分传输序列算法能有效地抑制多路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峰均比且实现复杂度适中。因此,提出的降信号峰均比算法更适用于实际的多路正交频分复用系统。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OFDM系统存在着高峰均比的问题,提出了以部分传输序列法为基础来减少OFDM系统中的峰均比的方案,该方案是用分割法来最小化PAPR,最后用MATLAB对其仿真,PAPR显著减少,降低了变换器的复杂性,提高了线性放大器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目前OFDM系统中降低峰均功率比的几种方法,详细分析了部分序列法的基本原理,描述了利用此方法降低OFDM系统峰均功率比的算法过程,并进行了蒙特卡罗仿真。  相似文献   

14.
一种降低OFDM系统峰均功率比的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选择映射和分步传输序列算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降低峰均功率比的算法——分段映射算法,并对其进行了理论推导。分段映射算法首先将原始信号序列分为V个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子路;通过控制这些子路随机变量的功率方差,从而达到控制信号序列峰均功率比的目的。分段映射算法需要额外付出的代价是对计算得出的映射表进行存储。实际的仿真结果证明:分段映射算法结构简单,相对于选择映射和部分传输序列等扰码算法在降低系统峰均功率比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降低OFDM峰均功率比的PTS改进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峰均功率比定义及其对OFDM通信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减小OFDM信号峰均功率比的PTS算法和几种PTS改进算法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PTS改进算法,并进行了性能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笔者提出的改进算法与传统算法相比,系统复杂性降低,更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6.
采用连续相位调制技术中相位转移平滑、频带利用率较高和带外功率较低的特性,研究了连续相位调制信号与部分响应序列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OFDM信号峰平功率比较大的问题。建立了系统的数字模型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可以明显降低OFDM信号峰平功率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