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以绿茶为原料,水为浸提溶剂,采用离子沉淀法对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沉淀剂种类、沉淀剂用量、溶剂用量、浸提温度、浸提时间5个因素对茶叶中茶多酚提取的影响,优化了茶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以AlCl3为沉淀剂且m沉淀剂:m茶叶=1:5、溶剂用量m茶叶:m水=1:20、浸提温度为水浴75℃、浸提时间45min时,茶多酚的提取率最高,为14.12%。  相似文献   

2.
罗亚楠  于晓洋  刘立群 《化学世界》2011,52(9):526-528,533
研究了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并对所提取的荼多酚进行分析及检测.以茶叶为原料,水作为浸提溶剂,通过改变溶剂用量、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乙酸乙酯用量4个因素提高茶多酚的提取率,并优化茶多酚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溶剂用量(固液比)1∶20,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40 min,乙酸乙酯用量85 mL.在优化...  相似文献   

3.
茶多酚、茶多糖和茶氨酸的联合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博  管从胜 《现代化工》2011,31(12):48-52
以日照绿茶为实验原料,利用水溶剂提取法,通过正交实验及单因素平行实验的方案,分析了料液质量比、浸提时间和浸提温度对茶多酚、茶多糖和茶氨酸联合萃取效果的影响;通过对萃取剂选择以及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性能研究,确定了茶多酚、茶多糖和茶氨酸联合分离提取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有效地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茶多糖和茶氨酸,茶多酚的提取率为13.85%;茶多糖的提取率为1.76%;茶氨酸的提取率为0.19%。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正交法-超声提取茶叶中茶多酚,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对茶叶提取液中茶多酚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影响茶多酚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是提取剂浓度和料液比,茶叶茶多酚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剂(甲醇溶液)浓度75%,超声时间60 min,提取温度70℃,料液比为1∶10(g/m L),此条件下茶多酚提取率达14.0%。正交试验法优化得到的提取条件操作易得,可作为茶多酚提取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鲁道旺  鲁连芳  罗磊 《广州化工》2012,40(16):99-100
为对铜仁市茶叶品质成分提供科学依据,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对铜仁市的印江梵净山绿茶、松桃生态绿茶、石阡苔茶、沿河云雾绿茶四县同一季节同一等级茶叶中茶多酚提取率进行比较研究,同时对松桃生态绿茶同一产地不同采收时节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茶多酚的提取率含量较高的是石阡苔茶,其次是松桃生态绿茶、沿河云雾绿茶、印江梵净山绿茶;松桃县云雾绿茶不同采收时节的茶叶中茶多酚提取率含量较高的是清明茶,其次是清明前茶、谷雨茶、清明后茶。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协助提取茶多酚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在超声波协助下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茶多酚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影响茶多酚提取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70℃;时间1.5 h;料液比20∶1;乙醇浓度70%。影响茶多酚含量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80℃;时间1.5 h;料液比15∶1;乙醇浓度70%。这些结果为改善茶多酚的提取条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张丹  樊娇  李鑫  鲁道旺 《广州化工》2013,(14):72-73,100
以茶多酚的提取率为指标,以水为溶剂,采用回流浸提法对梵净山翠峰茶中茶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考察了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次数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50 min,浸提温度70℃,料液比1∶30,浸提次数2次,浸提率为27%。该提取工艺具有简便、经济、提取率高,值得工业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杨金伟  杨斌 《云南化工》2019,(3):108-109
茶多酚是茶叶的主要活性化合物,有效提取茶多酚,实现其综合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初步探讨浸提次数、提取温度、不同浓度的提取液、不同的反应时间和茶叶的粉碎情况对茶多酚提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70℃水浴为最佳提取温度,70%的甲醇水为最佳提取浓度,60min为最佳放置时间。  相似文献   

9.
彭文毫 《广东化工》2012,39(11):71-72
本论文比较了不同溶剂水、甲醇、乙醇、丙酮及其混合溶剂的不同比例对茶叶中茶多酚的浸提效果;实验结果显示选用乙醇-水溶剂时,浸提率达到了22.4%,浸提效果是最好的。为选择茶多酚的浸提方法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朱鑫鑫  熊志勇  汪烈焰  王辉 《广东化工》2011,38(7):292+291-292,291
以绿茶茶末为原料,以乙醇为介质,用超声波协助法提取茶多酚,并通过改变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茶醇比),溶剂浓度等条件对产品提取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获得最佳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助提取茶多酚最佳产率的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2gmin,料液比1:9,乙醇浓度60%。该方法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提取率高,省溶剂,大大提高了提取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专利快递     
Z05094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公开号:CN1482126A,公开日:2004.3.17该方法包括:茶叶浸提,茶水粗滤,超滤脱果胶,纳滤或反渗透脱水浓缩,真空浓缩,喷雾器干燥制得粉状茶提物,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脱除粉状茶提物中的咖啡碱和萃取茶多酚,去离子水溶解茶提物,乙酸乙酯萃取,经脱溶喷雾干燥制得高纯度茶多酚,产品纯度大于98%,提取率大于10%,咖啡碱小于0.1%。提取的茶多酚抗氧化性强,特别适于食品、保健和医药的应用,同时为我国中低档茶叶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Z05095糠醛废水治理及回收醋酸丁酯、硫酸铵、醋酸铵、乙酰胺和乙腈方法授权公告号:CN114…  相似文献   

12.
《化工设计通讯》2019,(12):226-227
对日照绿茶采用溶剂浸提法在不同温度下提取茶多酚,并使用分光光度计采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测定吸光度进而计算茶多酚的含量。实验表明,在较低温度下,乙醇的浸提效果明显优于蒸馏水,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浸提率有了明显上升。在80℃时,水与95%乙醇的浸提率相当。对高血糖和正常血糖的家兔进行注射茶多酚后血糖浓度测定,使用分光光度计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吸光度进而计算血糖浓度。适量茶多酚能降低高血糖,但正常血糖浓度下注射过量茶多酚反而会引起血糖升高。  相似文献   

13.
王昕  廖克俭 《当代化工》2012,(9):916-918
将有机溶剂提取法这一技术应用于提取绿茶的有效成分---茶多酚.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茶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选择浸提温度、浸提次数、浸取时间和有机溶剂的浓度作为考察因素,以茶多酚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的考察,每个因素选取4个水平.得出最佳的提取工艺为:温度65℃,洗提次数3次,有机溶剂提取时间35 min,有机溶剂浓度55%.在这种条件下从绿茶中提取的茶多酚的收率为最高.并采用红外波谱法对提取出的产品进行定性分析,检测得出绿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为茶多酚.  相似文献   

14.
茶多酚具有抗氧化、增强机体抵抗力等作用,已经广泛应用在化妆品、食品加工、医药等领域。本文以中国名茶六安瓜片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叶中的茶多酚。以乙醇水溶液为提取剂,探究不同提取温度、不同超声功率以及不同料液比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2、超声温度36℃、超声波功率350 W,在此条件下茶多酚提取率最高,为30.01%。  相似文献   

15.
茶多酚具有重要的医药及保健价值。本课题采用Zn^2+沉淀法提取茶多酚,与当前国内外采用的其它在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方法比较,对比探索出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在本实验条件下,揭西大北山低档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率达16.5%,茶叶加工过程的下脚料中茶多酚的提取率达8%以上。结论:本课题采用的方法科学性强,工艺简化,投入少,产出高,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具有很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杨剑  覃梅 《应用化工》2013,(5):899-900,920
以乙醇提取花生壳中的木犀草素,考察了乙醇浓度、浸提时间、料液比和温度等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浓度75%,浸提时间2 h,料液比1∶25,温度70℃为最佳提取条件。运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最佳提取条件下提取的花生壳中木犀草素含量进行测定,测得木犀草素含量为0.013 mg/g。  相似文献   

17.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浸提温度、时间、固液比对黄精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因素水平组合条件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浸提温度是影响黄精多糖提取率的主要因素,较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4h,固液比1∶30,在此条件下黄精多糖的提取率为10.451%。  相似文献   

18.
陈婷婷  赵轩  李胜楠 《广州化工》2023,(11):105-107
研究超声波乙醇法提取茶叶中咖啡因的最佳实验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提取剂的浓度、提取剂的加入量、提取时间、浸提温度、超声时间对咖啡因提取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正山小种茶(红茶)6 g,在无水乙醇,溶剂用量100 mL、超声辅助提取时间5 min、浸提时间60 min、浸提温度80℃条件下,咖啡因的提取量最高为10 mg,提取率为8.3%。该实验方法操作简便,提取率高,在实际应用中有较高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微波萃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干藤茶叶为原料,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水为溶剂提取二氢杨梅素,考察了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料液比、浸提时间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为高档,微波辐射时间为3min,料液比为1:20,水浴浸提时间为2h。在此条件下二氢杨梅素的提取率为29%。  相似文献   

20.
赵春玲  尹鑫 《山东化工》2023,(17):152-154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是测定茶叶中氟离子含量较为常用的方法,但是不同前处理浸提方法的相对浸提效果并不是很明确。通过对酸、碱、超声和热水四种不同的浸提方法进行比较,探究茶叶中氟离子浸出的最佳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热水浸提的氟离子浸出量最高,达到了111.4μg·g-1。热水浸提的最佳条件是60℃下浸提30 min,适合批量茶叶中氟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