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紫砂壶是历代制壶艺人与文人合作的产物,其艺术价值具有独特性。历代文人的审美观念深刻地影响着紫砂壶的创作,他们的审美取向决定了壶器的造型、审美和价值。紫砂"筋囊平盖莲子壶"正是反映了文人参与紫砂壶制作所特有的自然清趣。  相似文献   

2.
正紫砂壶的文化属性历来便备受壶人和文人的广泛关注,自古以来,无数紫砂艺人进行了丰富的尝试。明代制壶巨匠时大彬应文人需求,改进了壶型的体态特征,从而使紫砂壶具有偏小的容量特性;清代文人陈曼生与制壶名人杨彭年、杨凤年兄妹共同合作的一系列"曼生壶",更是将紫砂壶的文化属性推向了巅峰,对后世壶艺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时至今日,文化属性已经成为壶艺创作的重要目标之一,形神兼备更是成为了人们衡量一把壶综  相似文献   

3.
刘一飞 《陶瓷》2023,(12):136-137
中国紫砂壶有着自身独特的审美逻辑,这是因为紫砂壶不仅在中国受到社会上层文人的青睐,也广泛地受到社会下层百姓的喜爱。在紫砂壶诞生后的数百年间,凭借着其自身的文化承载性和实用性,构建了一种独特的普适性的美。当代紫砂壶艺创作延续了这种美,笔者就通过作品《悯农提梁缶》的创作来谈一谈紫砂壶之所以能够雅俗共赏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千百年来,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们有意识地把品茶作为一种能显示高雅涵养、寄托情感,且表现自我的艺术。品茶也是一门集儒、佛、道与民风、民俗于一炉的中华茶文化。紫砂壶作为中华茶文化的艺术载体,创作理念在紫砂壶的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传统收藏器物中,紫砂壶成为了茶具中最为壮观的器物。起初,紫砂壶诞生自僧侣、文人手中,在他们手中绚烂开花。这使得既是寻常百姓之物,又是明代文人风雅之物的紫砂壶身上少了些威正凌然的规矩,多了些充满活泼情趣的气质。也正是如此,紫砂壶自始至终保持着傲然于世的文人特质,在喧闹与花俏的艺术中独具风骨。一把温润如玉的紫砂壶已经不仅仅是手中把玩之物,更在文人之间传递着精神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紫砂壶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是中国茶文化大环境陶冶下的突出成果。文人参与紫砂壶创作,促进了茶文化与文学的交流,扩大了茶文化的内涵。本篇以"集思壶"为例,探析紫砂壶艺里的智慧人生。  相似文献   

7.
李彦雄 《江苏陶瓷》2012,45(1):48-49
紫砂壶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在于它蕴含着我们欣赏甚至钦佩的品质:“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朴讷如仁人,飘逸如仙子,廉洁如高士”,符合很多中国文人的审美情趣。自紫砂壶诞生以来。其以优异的材质和独特的功能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饮茶珍器,也成为文人、士大夫的掌中新宠。  相似文献   

8.
传统紫砂壶中以竹子作为创作主题的是一种古典文人的气质情怀,在当代紫砂壶的设计和制作中,这些自古流传下来的传统题材依旧经久不衰广受欢迎,于是如何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就成为了当代紫砂壶艺创作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就从作品“竹韵清清”来论一论有关于“竹子”的形体创意。  相似文献   

9.
鲍雯君 《江苏陶瓷》2011,44(3):41-41,44
紫砂壶自明代正德年间发展以来,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宜兴千年的陶文化,为紫砂壶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紫砂壶的素面古朴、典雅厚重也吸引了一大批文人墨客参与到紫砂创作,他们为紫砂壶带来了文人气息,使得小小的紫砂壶更加具有内涵,为世人珍爱,并以此作为载体,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
文人对紫砂茶具的深爱笃好,促成了文士名流与制壶名手的交友往来,或谈壶论艺、或以书画诗词亲自介入紫砂茶器的设计创作。宜兴紫砂壶与文人可谓有着深厚的渊源,也正因为这份渊源,使得宜兴紫砂从最初的粗陶实用器发展为如今盛极一时的文化艺术品,在世界文化艺术之林散发着熠熠光辉。本文以紫砂壶《君子之交》为例,浅谈其创作。  相似文献   

11.
<正>宜兴的紫砂壶艺因为有了文人的参与,使得紫砂壶的魅力大大提升。历代如陈曼生、董其昌、郑板桥、韩美林等等无一不对紫砂壶艺的发展做出了深远的影响,这同时也是紫砂壶的魅力所在。中国的文人喜爱饮茶,连带的喜欢上了泡茶用的紫砂壶。尤其是在明代以后,社会风气崇儒重理,平淡闲雅、质朴温厚已成为一种时尚。  相似文献   

12.
“字以壶传,壶以字贵”。这将紫砂壶的文化价值第一次显现了出来。从此以后,文人更多地参与紫砂壶创作。而在紫砂壶本身的造型上,出现了泥绘、加彩、浮雕、堆泥、贴花、施釉、搅泥、镂空、包漆、磨光等工艺,层山不穷,扩展了紫砂壶的文化内渊。  相似文献   

13.
紫砂壶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悠久,自古以来,紫砂壶就是文人墨客所钟爱的饮茶器皿。透过紫砂壶,观众还能感受到文人的某种情操与意趣,紫砂壶不单单是一件茶具,还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与象征。  相似文献   

14.
紫砂壶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悠久,自古以来,紫砂壶就是文人墨客所钟爱的饮茶器皿。透过紫砂壶,观众还能感受到文人的某种情操与意趣,紫砂壶不单单是一件茶具,还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与象征。  相似文献   

15.
自古以来紫砂壶便是文人品茗及赏玩之物,紫砂壶的泥料、造型、气韵、工艺都是文人把玩讲究之处。用紫砂壶泡茶,茶味隽永醇厚,紫砂壶还象征自古文人所追求的古朴雅趣、淡泊平和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6.
<正>清代文人汪文柏在其《陶器行赠陈鸣远》中讲到"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这一丸土便是制作紫砂壶的泥料,此诗便是对宜兴紫砂陶的极高赞誉。紫砂壶经名师巧手造出,不媚不俗、朴讷温娴、短小厚实,为茶人品茗最理想的茶具,也是收藏家的绝好雅趣。随着历史的进展,紫砂壶已经完全摆脱粗陶器皿的范畴,成为重要的艺术精品,因此,对于紫砂壶的创作而言,制出一把壶的标准亦在不断提高,紫砂壶已不再只是单纯的沏茶茗具,更应是富有艺术价值和文化品  相似文献   

17.
宜兴的紫砂壶艺术是中国陶瓷艺术的一个分支,其多变的造型、丰富的内涵,一直深受众多茶人、文人以及爱陶人的青睐。紫砂壶中的花货历来以多变的造型,以及更加开放包容的设计创作著称于世,本文总结提炼传统紫砂花货的造型创作规律、适用特点以及美学法则,以实际创作阐述出当下这个时代对紫砂花货创作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书画与陶刻     
自明朝时兴散茶冲泡法开始,紫砂壶以其优异的材质和独特的功能,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茶具,也成为文人士大夫的掌中新宠。特别是书画名家,以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间接或直接参与到紫砂壶的创作之中,或为紫砂壶撰制壶铭,从而将紫砂壶这一普通的饮茶器具,提升到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艺术品位,既能够把握赏玩,又可以珍藏  相似文献   

19.
紫砂壶作为一件品茗利器,从出现至今已经有着六百多年的历史,紫砂壶是中国几千年来传统制陶里的一朵奇葩,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紫砂壶的广泛使用是因为宋末饮茶方式的改变,传统的抹茶、点茶被泡茶饮用所取代。加上当时文人阶层流行的是用紫砂壶,这也为紫砂壶能更快速地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文人参与到紫砂壶的设计和装饰上来,也使紫砂壶的造型变得更加的多样起来。紫砂壶主要分为圆器、方器和花器。本片所讲到的这把传炉壶便是属于方器中的一款。  相似文献   

20.
书画与陶刻     
自明朝时兴散茶冲泡法开始,紫砂壶以其优异的材质和独特的功能,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茶具,也成为文人士大夫的掌中新宠。特别是书画名家,以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间接或直接参与到紫砂壶的创作之中,或为紫砂壶撰制壶铭,从而将紫砂壶这一普通的饮茶器具,提升到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艺术品位,既能够把握赏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