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景建平 《江苏陶瓷》2013,(6):40-40,43
中国竹文化,就是以竹为载体的中国文化.中国的宗教、文学绘画、伦理规范中的“竹”所构成的器物形象,直接表现与象征着人的情感、思维、观念、价值、理想等精神世界.本文以紫砂“四方竹鼎壶”为例,探寻中国人的竹文化情节,以及紫砂陶艺中竹文化符号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是谦谦君子,梅是巾帼女将,二者代表着大众对理想人格的崇敬与追求。在中国传统艺术品中,竹与梅常以各种形式出现,体现着古典艺术美与中国人的审美预期。"竹里梅"是一件以竹与梅为主题的陶刻艺术品,本文将以文化视角为切入点,对该作品陶刻技法的运用与变化以及空间构图的方式进行分析,体会陶刻艺术的魅力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3.
紫砂壶艺术不仅重视外观的美观程度,还注重内在文化与艺术境界之美,力求通过艺术的表现手法将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品推向更高的殿堂,"秀竹壶"通过竹元素表达出壶器的中心思想,在艺术的创造性上,表现出紫砂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的完美契合.  相似文献   

4.
在一代又一代的紫砂艺人薪火相传和言传身教之下,紫砂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蓄、相互融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紫砂作品"佛肚竹壶"就是把日常生活中竹的形象和中国传统文化佛教结合起来,用抽象的艺术手法演绎而成的一件紫砂作品。两种文化融为一体、相互辉映,共同组成了中国民族精神的文化意境,在生生不息之中蕴含包容,在包容之中不断成长,让我们在欣赏品味此壶的同时参悟到生活的哲理和人生的真谛。  相似文献   

5.
紫砂壶艺术具有精湛的艺术表现、悠久的历史底蕴与丰厚的文化积淀,是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在文化视角下对《竹节壶》进行了分析,能够较为全面地说明此壶的艺术特征,阐明紫砂壶艺术与文化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6.
高湘君 《江苏陶瓷》2011,44(2):34-34,37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代表着高风亮节的精神修养,它与松、梅一起并称"岁寒三友"。陶都宜兴富有"竹海"美誉,竹与陶一直以来就是宜兴的地域景致,在宜兴数百年的紫砂艺术发展史上,以竹为题材的历史茗壶屡见不鲜。竹型茗壶伴随着紫砂艺术史发展前行,经历了不断创新发展的艺术成熟过程。在明清紫砂艺术鼎  相似文献   

7.
竹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宜兴有“竹的海洋”的美称.竹文化与紫砂艺术相结合不是偶然的,以竹入壶,自古众多.竹文化内涵丰富,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理念及伦理情操,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相似文献   

8.
壶中有道,道法自然。大千世界,洋洋万物为宜兴紫砂艺术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宜兴的万顷翠竹也是紫砂艺人创新设计的主题,在紫砂壶与竹文化的交融中,绽放出千姿百态的以品竹、颂竹、写竹为特色的紫砂壶艺术精品。"腰圆竹春壶"蕴含了对大自然的歌吟,对竹子品格的赞美,体现文化紫砂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竹文化。竹文化不仅在书法、绘画、诗词中表现出了韵美意清,而且在以陶瓷文化为代表的手工工艺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紫砂壶艺中更是喜闻乐见。紫砂壶是宜兴紫砂陶艺术的杰出代表,紫砂艺壶历史悠久,艺人辈出,品种万样。一把艺壶,能陶人性情、怡人心灵、给人启迪。壶艺作品除了讲究泥料、工艺外,更注重造型美学价值,追求古朴大气,重传统而不失新意,这样的紫砂作品才会自成一派,才会  相似文献   

10.
紫砂壶艺术中的文化内容始终是受众非常重视的部分,研究一件紫砂壶的艺术特征需关注外在与内在两个层面.《竹影清风》紫砂壶承载了中国独特的"竹文化",在造型设计上有竹之自然美与紫砂壶之雅致,文章对作品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其艺术特色与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1.
宜兴被誉为"竹的海洋",而竹文化又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的君子情怀和贤者风范,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思想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紫砂壶"一捆竹"以竹文化为题材而展开创作,撷取大自然中的竹子为形象元素,并以花器造型传递其艺术性能,带给人一目了然的审美效果和文化共鸣。  相似文献   

12.
竹子是中国文化中的"君子",代表了中国人的精神道德追求,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竹文化"。紫砂壶创作追求雅的境界,自然接受了"竹文化"的影响,通过精湛的紫砂壶工艺重塑了君子之竹,表现了紫砂壶艺术对精神文化内涵的高度关注,揭示了"竹韵"之美。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文明古国,已经有着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到处都是竹子的踪影,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雅士都喜欢竹,喜欢用竹来自我比喻,比如诗人白居易的诗句中就表达到:"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竹性直,直以立身……"。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洛先生就认为竹文化是中国文化之一;国外也有著名学者进行过研究,也认为竹子文明可以代表中华文明。竹子一直都是品德、品行的代表,为人要像竹子一样,拥有竹子的品德与坚韧不拔的精神,就能成为谦谦君子,与圣贤者一般。这种竹文化的思想尤其是在古代是深受文人阶层的喜爱与追赶的,在明清时期更是达到了高峰,随着明清时期紫砂的盛行,竹文化与紫砂文化也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也与当时的文人雅士们有着深刻的关系,这也就是经过了几百年,竹文化依旧盛行为紫砂创作元素题材的原因了。  相似文献   

14.
文化之于紫砂壶艺术,如同水之于鱼。在文化滋养下,紫砂壶艺术创作饱含文化情怀,展现了民族审美的个性与艺术创作的深度,丰富了文化的表现形式。"大千竹"这件作品以竹为题,构建起"君子"形象,传达了作品对高雅精神道德境界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自然、文化为紫砂壶艺术创作提供了诸多灵感,展现了中国审美的特质。"花开富贵"是中国传统吉祥图画,此件紫砂壶作品从还原自然之美入手,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认知与文化认知,以文化寓意烘托外在表现,在自然、文化与紫砂壶工艺的交融中彰显作品艺术个性,传达美好的艺术、生活愿想。  相似文献   

16.
紫砂壶"劲竹提梁"的创作题材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经典的竹文化,以竹为型,进而展开艺术构造,整体造型设计讲究"一横一纵"原则,最终实现其艺术、实用和文化共鸣的的多重功能目的。  相似文献   

17.
五千年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无论其艺术形式还是其文化内涵都极其丰富。宜兴紫砂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只是一种民间的小众艺术,但因其为人称道的兼容性,透过紫砂艺术往往能窥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所在。在紫砂艺术造型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经常被合理运用其中。就"竹鱼提梁壶"来说,撇开它艺术上的造型美,它背后还有更为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紫砂壶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体现了紫砂壶工艺的灵活多样与中国优秀文化的感染力.《一帆风顺壶》在艺术表现上既体现了传统的一面,又具创新之感,生动塑造了"一帆风顺"的场景,表达了美好的文化寓意,体现了紫砂壶艺术的创新活力与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9.
宜兴紫砂竹器一直空前活跃、佳作不断、精品迭出,把紫砂文化与中国竹文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件紫砂壶取名叫做"劲竹",是一件仿生方器,简化外形、夸张神韵,更加显得刚劲与挺拔。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细节的把控和气韵的塑造颇费功夫,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是十分满意的。这件"劲竹壶"线条有力、角度有力、衔接有力、在边、线、面的处理方面注重"方中寓圆"的艺术感受,更显圆润,整体和谐有度,可谓是一件集紫砂工艺技巧和文化内涵的精品力作。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这样的渊远与浩瀚构筑了既传统又独特的中国文化情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艺术极具中国特色,宜兴紫砂壶艺尤甚.宜兴紫砂壶艺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术之一,在中国陶文化的文明中缘起,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中壮大,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绵延中传承.一把壶,从泥料、工艺、造型、装饰、到窑烧,它演绎着中国特色的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