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物介绍     
<正>金火明字南人,润陶,国家级工艺美术师,1963年生于宜兴陶都,89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矣术乐,后在宜兴]蜀职业尚级中学紫砂艺术中心从事紫砂陶艺创作,并担任紫砂制壶、陶艺培训总辅导老师,陶艺、制壶技艺全面,擅长创新作品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相似文献   

2.
许美云     
《江苏陶瓷》2014,(6):I0011-I0011
1976年生于江苏宜兴陶都之乡西帮村,自幼喜爱陶艺,自1993年进入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培训后,练就一手扎实的制壶功底。  相似文献   

3.
张梅珍 《江苏陶瓷》2012,45(5):20-20,23
宜兴紫砂是无釉细陶,它不像瓷器那样上釉彩,并在釉上"做文章",而是配以书法、绘画,增强其艺术效果。宜兴紫砂因它的无釉工艺,只能在壶体上直接装饰,因此中华传统图案便成为紫砂装饰上常常使用的装饰方法,同时传统图案也使宜兴紫砂陶艺更增加了文化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4.
《江苏陶瓷》2014,(4):I0014-I0015
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高级陶艺师辽宁省朝阳市政协委员(常委)喀左县紫陶产业招商局局长辽宁省喀左县紫砂协会会长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副会长 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花盆分会会长 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紫砂原料分会会长 1967年生于陶都宜兴紫砂世家,祖上与已故紫砂泰斗顾景舟大师为世交;自幼爱好陶艺,九岁起即随母亲学习制壶基本功,承蒙顾景舟前辈厚爱,经常加以指点,  相似文献   

5.
文人对紫砂茶具的深爱笃好,促成了文士名流与制壶名手的交友往来,或谈壶论艺、或以书画诗词亲自介入紫砂茶器的设计创作。宜兴紫砂壶与文人可谓有着深厚的渊源,也正因为这份渊源,使得宜兴紫砂从最初的粗陶实用器发展为如今盛极一时的文化艺术品,在世界文化艺术之林散发着熠熠光辉。本文以紫砂壶《君子之交》为例,浅谈其创作。  相似文献   

6.
宜兴紫砂陶艺起源于宋代,历经明清两代的蓬勃发展到今天在壶的造型艺术上已日臻完美和丰富。紫砂质地坚韧,色泽古朴、典雅,素以制作技艺的精湛、造型的千姿百态、形质的完美、特殊的日用价值著称于世界;又以书画陶刻装饰见长,形成了独特的陶艺风格,成为陶瓷艺术中的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7.
宜兴砂艺妙天下,抟泥重镂凝紫云。宜兴紫砂陶艺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发展至今在壶的造型上千姿百态,数不胜数,在造型艺术上日趋成熟、完善、丰富。宜兴紫砂艺术在世界陶艺中独树一帜,如何来欣赏这门艺术,对收藏爱好者、陶艺制作者来说不能不说是认识和入门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8.
宜兴砂艺妙天下,抟泥重镂凝紫云。宜兴紫砂陶艺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发展至今在壶的造型上千姿百态,数不胜数,在造型艺术上日趋成熟、完善、丰富。宜兴紫砂艺术在世界陶艺中独树一帜,如何来欣赏这门艺术,对收藏爱好者、陶艺制作者来说不能不说是认识和入门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9.
朱金妹     
《江苏陶瓷》2013,(6):I0016-I0017
1969年生于陶都宜兴丁蜀镇陶艺世家,1992年毕业于江苏省陶瓷轻工业学校,后进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继而进入紫砂工艺厂学习制壶技艺,期间得到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咸仲英夫妇等名人的悉心指导,对紫砂艺术之意境独有其解。作品线条流畅、气韵生动,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多次在国内外专业展览获大奖,深受收藏家喜爱与青睐。  相似文献   

10.
宜兴古称"阳羡",古人有云:"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便形象地比拟了宜兴紫砂五色土的神奇与珍贵。紫砂陶土最重要的特征是可塑性强,经过艺术化的加工提炼,紫砂艺人们创作出了千姿百态的陶艺精品,而其中更以紫砂茗壶最为出类拔萃,它凭借良好的实用性能和艺术收藏价值为世人所熟知与推崇。紫砂陶土的可塑性为茗壶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制壶  相似文献   

11.
余秋雨 《江苏陶瓷》2021,54(1):封2,前插1-前插9
在陶都宜兴,有一家日月陶坊,主人是紫砂陶艺名家尹祥明先生. 尹祥明1963年生于江苏宜兴,自幼学艺.1985年开始从事紫砂陶艺、雕塑的创作工作,师从徐秀棠先生,承传了宜兴陶艺的传统法度.后进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深造,又得现代雕塑艺术之张力,探寻出紫砂雕塑的创新之路.其作品粗犷而不失细谨,强悍而不失文儒,始终保持着雅致的品格和鲜明的艺术个性,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在其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2.
葛军陶坊     
正葛军陶坊,由中国当代著名紫砂人葛军先生领衔,创办于1991年。它以陶都宜兴为基地,集研发、设计、制作为一体,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0余名。目前已拥有中国陶瓷文化研究所紫砂文化研究中心、北京陶人葛陶艺设计工作室有限公司、上海淘人葛陶艺有限公司、延安葛军陶坊紫砂文化有限公司、宜兴葛军艺术馆、宜兴市陶人葛紫砂陶艺研究所、  相似文献   

13.
紫砂壶是宜兴陶苑中比较独特的一个品种,它历经千年而传承不断、创新不息,其艺术形式主要以质朴简洁的光素器、筋纹器以及繁缛华艳的花塑器为基本分类,另有东西方艺术融合的现代陶艺类壶器。无论何种艺术形式,都彰显了宜兴紫砂的文化现象和审美需求,也是紫砂壶得以发展的立根之本。"喜上眉梢壶"(见图1)从造型到装饰,简而不繁、雅韵流  相似文献   

14.
宜兴紫砂闻名海内外,这里人杰地灵,孕育了不少优秀的陶艺家,且诞生了令人惊叹的紫砂艺术精品。紫砂壶文化底蕴丰富内敛,一件赏心悦目的紫砂器,是制壶艺人的见地、修养、胸襟、创意、技艺、文化内涵的再现,也是承接文脉的途径。紫砂壶在继承中创新,在探索中求变,制壶艺人把陶艺、篆刻、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集于一体。从内容到艺术形式,制壶艺人赋予了每件紫砂作品不同的文化内涵与生命力,其作品高雅精美、气韵生动,散发着强烈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正宜兴制陶已逾7000年。宜兴地处太湖流域,山峦起伏、溪流纵横,得天独厚的陶土资源成就了厚重的陶文化,也奠定了宜兴灿烂紫砂艺术文化的基础。宜兴紫砂艺术从壶型、布局、镌刻、书画等方面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不论是简洁大气还是复杂多变,  相似文献   

16.
<正>"陶都"宜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着悠久的制陶史,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时期时代,宜兴就出现了以细泥制成的红衣陶钵。紫砂陶始于北宋,盛于明、清,从明代中期至今,紫砂壶已经走过了接近六百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代制壶艺人的不懈努力,宜兴紫砂已然成为陶中瑰宝,还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漫漫的制壶历史上,制壶名家不胜枚举,精  相似文献   

17.
高湘君 《江苏陶瓷》2011,44(2):34-34,37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代表着高风亮节的精神修养,它与松、梅一起并称"岁寒三友"。陶都宜兴富有"竹海"美誉,竹与陶一直以来就是宜兴的地域景致,在宜兴数百年的紫砂艺术发展史上,以竹为题材的历史茗壶屡见不鲜。竹型茗壶伴随着紫砂艺术史发展前行,经历了不断创新发展的艺术成熟过程。在明清紫砂艺术鼎  相似文献   

18.
<正>古老而又充满文化艺术气息的陶都宜兴,以其陶的古都、茶的绿洲、竹的海洋、洞的世界著称于世,以紫砂为代表的宜兴陶文化艺术名扬海内外。紫砂壶凭借宜兴紫砂特有的矿源、六百年发展历史、独特的手工制壶工艺、传承有序的技艺流程及融书法、绘画、印章、金石篆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装饰,形成了极具文化艺术气息的作品特征。紫砂壶的创作总有人探讨传统与创新,其实从笔者几十年的传统紫砂壶型创作体会来看,觉得有很多方面是不能  相似文献   

19.
吴建平 《江苏陶瓷》2013,(5):21-21,25
民国紫砂壶因书画而雅致,因文词而精彩,为壶艺收藏家们留下了无数的陶刻典范及名家高手的艺坛传奇。出身陶艺世家的陈少亭,善制壶、精陶刻,并首创陈氏独门陶刻凿砂、镂砂、透雕工艺,成为了民国时期宜兴紫砂陶刻艺术的杰出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20.
周琴娣 《江苏陶瓷》2009,42(3):14-15
宜兴紫砂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每个不同时代都有不同的壶艺流派与风格,形成了宜兴紫砂艺术绚丽多姿的历史画卷。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它为我们当今学习制壶和研究壶艺等方面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历史资料。这是前辈紫砂艺人留下的艺术珍宝,也是他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并传承下来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