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随矿井采深增加、原煤煤质变差,选煤厂跳汰洗选工艺面临的产品品质控制压力不断增加。为了提升选煤厂生产效益,根据矿井生产的原煤煤质情况,从经济性、选煤厂洗选工艺以及9、10、12号煤层煤质等方面出发,对配煤入洗方案进行了优化。通过对不同的配煤方案进行比选,得出矿井12号煤与10号煤层按照7∶3方式进行配煤,并对选煤厂采用的跳汰工艺进行简单改造后,不仅可以满足跳汰工艺生产需要,且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升井原煤煤质差,煤质检测存在滞后性,影响选煤厂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的问题,基于对原煤开采、运输及洗选加工各环节的分析,通过采取降低工作面采高,建设井下TDS智能干选预排矸系统,采用自动采制样、煤质在线检测,对煤质进行信息化、数字化管理等措施,实现对煤炭质量的精准控制和预警。实践表明,以上措施采用后,升井原煤灰分平均降低15个百分点,洗选精煤灰分波动小于0.3个百分点,精煤产率达到35%以上。通过实施全过程煤质控制,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为其他存在类似问题的选煤厂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3.
结合宁西矿区的概况及其煤质特征,阐述了矿区煤炭洗选加工的必要性。结合主要矿井煤炭资源的煤质特征和产品用户,探讨了煤炭洗选加工工艺的工艺确定原则、入洗上下限及相应的选煤方法,确定了最终产品结构及适用于该矿区建设选煤厂的洗选加工原则,推荐150mm~13mm块煤采用重介浅槽分选、末煤不洗选和快开压滤机回收细煤泥的洗选工艺。  相似文献   

4.
煤中硫是煤矿开采和煤炭资源加工利用过程中的主要有害物质,严重影响了煤炭资源的开采、存储、加工及清洁利用。利用大城勘查区内以往钻孔勘查成果煤质资料,对该区内石炭~二叠系各可采煤层的煤中硫元素含量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其平面上和垂向上的赋存规律以及洗选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将来大城勘查区内煤炭资源的勘查、开发及清洁利用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露天煤矿采煤过程中,煤层间大小夹石常以较大的波动幅度随机地混入煤中,使生产的毛煤灰分波动很大。在露天矿的设计和生产中,尤其对我国将建设的几个大型露天矿,如何正确地选择满足煤质要求的开采方法和采选制度,如何正确地确定选煤厂的生产规模,洗选深度和选煤厂产品的数质量标准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是露天煤矿及其选煤厂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贺建明 《山西焦煤科技》2012,36(9):27-29,44
针对煤炭高效洗选加工过程中遇到的资源保护性开发及矿井原煤实际无法分运、分储的问题,以沙曲选煤厂入洗4#、5#煤为例,通过原煤的煤质分析,结合选煤厂现有生产条件,提出不同原煤"仓上混装、仓下配洗"的方案,现场实施后不仅精煤灰分稳定,而且精煤产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降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其他选煤厂解决类似问题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简要阐述了动力煤洗选特点及要求,详细介绍了淮南矿区煤质状况,通过对矿区内各动力煤选煤厂分选工艺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增加细煤泥处理环节和通过配煤技术、水煤浆技术实现动力煤的高效、洁净燃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洪志国 《中州煤炭》2006,(2):22-23,72
介绍了葛店矿选煤厂现有自生介质选煤工艺对即将开采的三煤组洗选不适应的原因。通过对二2煤和三煤组的煤质特征及可选性分析.结合矿井的实际生产现状,提出了配煤分级入洗的方法,肯定了跳汰工艺的可行性。并对工艺流程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DTK-HⅢ型煤质分析仪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论述了它在西铭矿选煤厂的三个应用:即检测精煤灰分和热值、选煤厂中精煤的在线检测、选煤厂装车配煤时灰分的在线检测。指出该仪器对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稳定生产、合理利用宝贵的煤炭资源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详细介绍了淮南顾北选煤厂从生产源头到洗选加工整个过程中的煤质管理,重点分析了水分、灰分对煤质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山西拥有高硫842.02.2亿t、高灰煤资源量分别为473.66亿t,分别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12.78%、7.19%、。高硫煤主要分布于河东煤田的中南部离柳矿区和乡宁矿区,霍西煤田南部的襄汾矿区以及西山煤田杜儿坪矿区的太原组煤中,以及沁水煤田南部的太原组煤层。高硫煤中硫以有机硫和硫化铁硫为主。高灰煤主要分布于大同煤田塔山、燕子山矿区和宁武煤田刘家梁矿区矿区的山西组煤层。山西高灰煤灰分均为高铝粉煤灰。应加强山西高硫高灰煤煤质研究,大力发展脱硫降灰技术以及高硫煤配煤炼焦技术与高灰高硫煤气化技术,实现全省高硫、高灰煤资源的洁净化、高值化、循环化利用。  相似文献   

12.
郄汝兵  周泽 《煤质技术》2020,35(2):59-64,70
对贵州省煤炭资源进行科学的煤质特征评价,以有效提高其资源利用率。以打磨冲煤矿已钻井实验测试资料为基础,从煤矿主采煤层煤岩特征、煤的化学性质及工艺性能等方面开展分析研究,并对煤的工业用途进行科学评价。研究表明:打磨冲煤矿主采煤层煤岩成分以暗煤、亮煤为主,煤岩类型主要为半亮型煤、半暗型煤;具有中灰、低挥发分、高硫、低磷等性质以及高热值、高-中等结渣性和中等可选的工艺性能;初步认为区内灰分及硫分与煤层埋深关系很小;原煤硫分以6号下层及15号煤层较高,分析认为该煤层沉积期可能为海侵时期,带入了较多无机硫,进而形成较其它煤层硫分含量较高的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区内煤炭资源主要可用作民用煤、动力用煤以及气化用煤,以6号、16号煤最为优质。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煤炭规划矿区42个,占全国煤炭规划矿区数量25.9%。为了评价内蒙古煤炭清洁转化利用途径,本文以内蒙古煤炭规划矿区为评价单元,参照特殊用煤资源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矿区主要煤层显微煤岩组分中镜质组、惰质组和壳质组和煤质主要指标中灰分、挥发分、全硫、氢碳原子及部分工艺指标进行分析,由此评价内蒙古42个煤炭规划矿区液化、气化及焦化用煤资源分布特征及清洁利用方向。结果表明:内蒙古直接液化用煤和气化用煤资源丰富,焦化用煤较少。气化用煤分布于鄂尔多斯地区的侏罗纪-石炭纪煤田,主要集中在神东大型煤炭基地,直接液化用煤分布于锡林浩特地区的早白垩纪煤田,主要集中在蒙东大型煤炭基地内,焦化用煤仅在鄂尔多斯西缘的乌海矿区分布。该研究成果将为内蒙古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及煤炭科学规划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新疆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笔者以新疆艾丁湖矿区为研究区,通过对矿区6煤层勘查钻孔煤质化验并结合采样测试,对矿区6煤层煤岩、煤质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绘制了灰分、挥发份、H/C、硫分等值线图,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对气化、直接液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气化用煤和直接液化用煤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其清洁利用方式。结果表明:艾丁湖矿区煤质具有低灰、低硫、高挥发分、较低灰熔点和可磨性指数较高等特点,其中一勘查区、干沟煤矿勘查区符合一级液化用煤煤质评价指标,可作为优质液化用煤,二勘查区、三勘查区、四勘查区由于灰分较高,符合二级液化用煤煤质评价指标,可作为普通液化用煤;二勘查区东南区域符合二级干煤粉气流床气化用煤评价指标,可作为气化用煤。  相似文献   

15.
杨瑞琴 《煤质技术》2020,35(2):65-70
对贵州省普安县开泰煤矿煤中硫的分布特征及其洗选脱硫技术进行分析研究,以探寻其动力配煤的有效降硫措施。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和煤芯煤样的分析结果,结合研究区位置和含煤地层的地质概况、可采煤层的硫分质量分级及形态硫分析对贵州省普安县开泰煤矿煤中硫分的垂向和平面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开泰矿区17号煤层为中硫煤,18和19号煤层均为中高硫煤,23和26号煤层均为高硫煤;其硫分布均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且矿区各主要可采煤层硫分所展现的规律性各不相同,说明矿区硫分分布特征与成煤环境有关。对煤炭进行洗选脱硫及对动力配煤采取降硫措施可提高高硫煤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煤矿区煤层气三区联动立体抽采理论与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煤矿区煤炭与煤层气2种资源的安全高效协调开发,基于煤炭开发时空接替规律,将煤矿区划分为规划区、准备区、生产区3个区间,分别采用地面钻井排采、地面与井下联合抽采以及本煤层钻孔抽采等不同的瓦斯抽采技术以保证煤炭安全高效生产。根据煤矿安全生产容许最高瓦斯含量数学模型、煤层瓦斯压力数值模拟模型和煤层气立体抽采优化专家系统,创立了三区联动的区域递进式立体抽采模式(晋城模式),提高了煤炭资源采出率,实现了煤矿瓦斯井下抽采和地面原位抽采2个独立产业模式的有效衔接,解决了煤层气开发与煤炭开采的时空矛盾。  相似文献   

17.
张杰 《煤质技术》2006,(2):32-33
分析了岔河井田煤层灰分、硫分的变化原因和分布特点,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煤层灰分与硫分有一定的相关性,其灰分、硫分变化与聚煤环境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李雪 《煤炭技术》2013,(6):235-237
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对煤矿企业自身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基于此,为了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性,促进煤矿企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对煤矿安全生产投入与经济效益的相关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煤炭开采对水循环、水资源量及水环境影响较大。矿坑大量排水改变了地下水的运移规律,损害了矿区生态环境。在采煤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小含水层结构破坏程度,控制地下水位下降幅度,是矿井建设面临的难题。以三交河煤矿煤炭开采为例,通过分析各煤层及其覆(伏)岩结构特征,计算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和采煤破坏的水资源量,认为上组煤开采对上覆含水岩组破坏较大,造成矿区水位超常下降,甚至疏干;下组煤开采对奥灰水影响较小。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实施保水采煤以减少对覆岩含水层的破坏、加强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张五交  杨旭  张德祥  谷小虎 《中州煤炭》2018,(5):75-78,83
以河南平顶山矿区拥有气煤、肥煤、焦煤到无烟煤的多煤种为例,通过对不同煤层煤样的分析,发现主炼焦煤灰分低、结焦性好,非炼焦煤种硫分高、灰熔融性高,提出了优先生产炼焦精煤用于焦化工业,扩大中国炼焦煤资源;高硫和高灰分烟煤采用水冷壁气流床气化生产合成气;中煤、煤泥、矸石以及劣质煤,用于循环流化床燃烧发电;粉煤灰用来生产建材的煤炭分质利用路线,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供实施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