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在回顾国内外纺织服装产品碳足迹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特点,重点探讨了纺织服装产品工业碳足迹核算中亟待解决的核算边界不清、设备实际工作时间难以计量、公用能耗及物料碳足迹数据拆分不易、能源及物料的碳排放系数及计算方法不统一、产品分类质量基准庞杂、生产环境差异影响显著等几类基础性问题,为纺织服装产品工业碳足迹核算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李昕  吴雄英  丁雪梅 《印染》2013,39(12):35-38
针对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特点,重点探讨纺织服装产品工业碳足迹核算中亟待解决的核算边界不清、设备实际工作时间难以计量、公用能耗及物料碳足迹数据拆分不易、能源及物料的碳排放系数及计算方法不统一、产品分类质量基准庞杂、生产环境差异影响显著等几类基本问题,认为需从纺织服装工程、机械设备工程、信息工程和生产管理等多学科全面深入地探索碳足迹核算方法,确保核算方法有理可依。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量化与评价纺织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碳足迹,详细解析了PAS 2395:2014纺织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结果表明:清晰设定核算边界是纺织产品生命周期内碳足迹核算的先决条件;核算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纺织产品碳足迹核算结果的不确定度;共生产品碳排放量的分配根据产品特性是否相似而分别选择产量或经济价值作为拆分依据;碳足迹核算结果的评价可以进行全生命周期阶段的评价,也可以针对生命周期中某一阶段进行重点评价,以减少产品的碳足迹。  相似文献   

4.
为准确核算丝绸产品的碳足迹,本文对核算边界、核算数据、温室气体去除、研究结果计算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摇篮到大门”或“大门到大门”作为丝绸产品碳足迹的核算边界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确定核算边界内的关键温室气体排放源,必要时选择适用的数据分配方法并保持核算边界内分配方法的一致性,可提高核算数据的质量;蚕丝生物碳的温室气体去除量可在丝绸产品碳足迹核算结果报告时单独说明;丝绸企业的碳中和行动可纳入丝绸产品的碳足迹核算结果;核算边界一致和排放因子数据一致是不同丝绸产品碳足迹计算结果可比的两个关键前提。  相似文献   

5.
纺织产品碳足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足迹作为核算和评价产品的生产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负荷量的一种重要方法,受到广泛的研究和示范。回顾了碳足迹的概念,综述了当前纺织产品碳足迹的研究进展,对纺织产品碳足迹核算和评价中的核算边界、各类投入的碳排放系数、公共投入的拆分原则、核算结果比较评价的质量基准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结合中国纺织工业在纺织产品工业化规模生产方面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了重点开展纺织产品在工业生产阶段的碳足迹研究和示范的建议,为进一步开展纺织产品碳足迹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冯文艳  吴雄英  丁雪梅 《印染》2014,40(13):39-42,58
产品碳足迹生命周期评价(LCA)中的分配,是将核算范围内总能源、物料消耗数据按照一定原则分配到不同的产品系统中,或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的过程。分配方法是核算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较少。通过讨论现有按物理关系及按非物理关系进行比例分配的方法及其适用性,结合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加工特点,以印染企业产品碳足迹核算为例,分析纺织服装产品工业碳足迹核算中分配的原因,阐明建立适用于纺织服装产品碳足迹核算分配方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纺织服装产品碳足迹核算与评价中清单数据难以追溯来源、核算过程不透明、核算结果可追溯性的缺失等情况带来的核算成本高、核算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缺乏监督及核算结果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有必要建立一个来源清晰、透明可查、保护企业隐私的纺织产品碳足迹可追溯核算方法。文章梳理纺织服装产品碳足迹追溯的研究现状,基于区块链特性和追溯应用研究现状,阐述了区块链应用于纺织服装产品碳足迹追溯的优势和挑战;结合纺织服装产品模块化碳核算方法,设计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纺织服装产品碳足迹追溯与核算的工作机制及系统架构,并通过实例数据展示了系统追溯过程,实现了产品碳足迹的“产品—模块—方法—源数据”追溯查询与控制访问。此外,总结了系统在建立组织及信息处理两方面的局限。  相似文献   

8.
王赛赛  吴雄英  丁雪梅 《印染》2014,40(18):41-44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理论的核算软件具有基础数据共享、大量简化核算工作、解决数据储存与调用问题、自动生成表格和图像等优点,目前已应用于产品的工业碳足迹核算。采用目前广泛应用的SimaPro和GaBi两款LCA软件与东华大学工业碳足迹研究项目组开发的核算软件(DHU)分别对印花布的工业碳足迹进行核算。结果表明,DHU核算软件的核算结果比GaBi核算软件高52.19 kgCO2e/1 000 m,比SimaPro核算软件高106.84 kgCO2e/1 000 m。这主要是由于三款核算软件中的排放系数存在差异,而引发排放系数差异性的原因在于核算边界、能源与物料利用率、温室气体种类以及分配方法等方面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9.
蒋婷  陈泽勇  姚婷婷  陈欢  杨志敏 《印染》2012,38(8):39-41
介绍了传统纺织面料香云纱全生命周期内的碳足迹评价方法,包括各生产阶段温室气体的排放计算方法和依据。结果表明,1米黑色桑蚕丝香云纱面料的碳足迹为1.88 kg CO2e,温室气体排放主要集中在蚕茧养殖到缫丝的原材料阶段。  相似文献   

10.
探讨废旧服装不同处置方式的碳足迹。根据荷兰Delft机构2010年发布的《纺织品生命周期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对比了废旧服装进入废弃阶段四种处置方式对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废旧服装不同处置方式的温室气体排放差异较大。认为:废旧服装再使用,不仅能延长服装生命周期,而且其温室气体排放比资源化利用、焚烧能源化利用以及填埋等方式要小,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1.
在服装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过程中,服装销售环节的碳排放问题不容忽视。文章详细描述了服装从出厂到消费者手中的销售环节,并从传统销售环节和网络销售环节2个方面阐述了温室效应气体(GHG)的排放源。在此基础上,主要探讨服装销售环节的碳足迹,通过绘制服装从出厂到消费者手中这一阶段的流程图、界定边界、收集数据等步骤来计算服装销售环节的碳足迹,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影响评价。对服装销售环节碳足迹的定量评价,促进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助于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构建制革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针对制革行业的生产工艺、化料、设备设施、能源和资源利用等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制革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种类和排放环节。通过构建温室气体核算模型,提出了制革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基于构建的核算方法,对制革企业的生产工艺、能源使用、环保设施等生产情况进行了调研,计算得到了制革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结合计算结果,针对制革企业的“碳减排”目标,从节能设备、清洁技术、能耗使用、企业管理等不同场景和范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杨静静 《啤酒科技》2013,(5):33-37,32
1前言 2011年初雪花啤酒研发团队对啤酒碳足迹计算进行了资料收集、整理,依据PAS2050:2008,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及PCC 2006,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等标准,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理论,完成了产品碳足迹通用方法及啤酒碳足迹计算方法的总结报告。  相似文献   

14.
对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家具行业多提倡绿色经济,以环保设计理念融入到家居家具产品生产中,可以降低环境危害影响,降低资源能耗,实现秸秆家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秸秆家具产品碳足迹体系,以全生命周期方法为基础,建立秸秆家具的碳足迹认证体系,可以有效衡量秸秆家具生产过程中排放温室气体含量,定量计算碳足迹,量化分析秸秆家具低碳评价指标,以优化提升整个秸秆家具产业技术进步。本文基于全生命周期法,根据碳足迹评估核算理论,以秸秆家具产品为案例,对其碳足迹体系进行分析评估。  相似文献   

15.
低碳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之一,文章介绍了碳足迹、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碳足迹的计算及评价标准。基于生命周期评价,对纺织服装产品的生命周期进行了较详尽的解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PAS 2050规范中碳足迹计算的方法及节能减排措施,有助于纺织服装企业了解产品的碳足迹,找准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提升企业生产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6.
欧洲纺织服装从1998年开始采用生态环境标签.21世纪初,西方国家为了促进碳减排和碳足迹认证设立纺织服装的碳足迹标签,在纺织服装产品生命周期内进行碳足迹核算.用水大户印染行业为节水而提出水足迹概念并进行核算,但尚未有水足迹标签.为促进碳减排,中国继欧盟后于2021年7月成立中国碳市场,首先纳入的是电力行业,逐步发展到其...  相似文献   

17.
欧洲纺织服装从1998年开始采用生态环境标签.21世纪初,西方国家为了促进碳减排和碳足迹认证设立纺织服装的碳足迹标签,在纺织服装产品生命周期内进行碳足迹核算.用水大户印染行业为节水而提出水足迹概念并进行核算,但尚未有水足迹标签.为促进碳减排,中国继欧盟后于2021年7月成立中国碳市场,首先纳入的是电力行业,逐步发展到其...  相似文献   

18.
基于《PAS 2050:2011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规范》及相应的使用指南,建立了毛纱工业碳足迹的核算模型,核算了6类毛纱产品的工业碳足迹值。核算结果显示:纱线的生产工艺越复杂对应工业碳足迹值越大;染色工序的碳排放对毛纱工业碳足迹值贡献最大,纺纱工序其次;纱线颜色和支数对毛纱工业碳足迹影响较大,颜色越深、纱线越细,对应的毛纱工业碳足迹值均越大;运输碳排放是纺织品工业碳足迹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略其影响。  相似文献   

19.
碳足迹作为评价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方法,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数十种针对产品碳足迹的核算方法,力图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行动和国际贸易中发挥领导角色。本文系统回顾了碳足迹的起源、发展与应用现状,在总结国内外最新进展与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碳足迹评价对我国纺织业的重要意义,并从政策面、执行面、技术面三个层面提出了碳足迹在纺织业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0.
张清文  陈曦 《中国造纸》2015,34(3):20-24
依据PAS 2050商品和服务全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GHG)排放评价规范及欧洲造纸工业联合会(CEPI)纸和纸板碳足迹评价框架文件,以"摇篮-到-大门"的方法对100%OCC生产的箱纸板碳足迹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生产1000 kg箱纸板排放的温室气体为1798.2 kg CO2e,产品碳存储为-41.4 kg CO2e,其中抄纸过程是主要排放过程,占GHG排放量的61.7%,排放源主要来自电力和蒸汽的消耗。因此造纸工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是推行低碳造纸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