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如明 《电信科学》1997,13(8):46-49
本文讨论了中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一些分析方法和设计考虑,诸如VanAllen辐射带及其对卫星高度选择的影响,非静止轨道/星座几何学,热噪声,衰落,干扰环境下的系统性能分析方法,网络拓扑智能网设计,调制处理,多址选择及通信协议考虑等。  相似文献   

2.
中,低轨道卫星通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如明 《电信科学》1997,13(11):43-46
本文讨论新一代窄带、宽带静止轨道卫星通信系统及其与中、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竞争与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低轨道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过程,着重介绍了美国LQSS公司1991年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提出的一种低轨道移动卫星通信系统-Golbalstar系统。  相似文献   

4.
陈如明 《电信科学》1997,13(7):44-48
本文讨论了中,低轨道卫星通信热的兴起背景,与信息高速公路和全球个人通信的关系及其基本特征,最后纵观了目前全世界各种典型中,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概貌。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概念和分类,并着重讨论了几个主要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如MSAT、Orbcomm、Iridium、Globalstar、Odyssey、Teledesic、APMT系统以及Inmarsat的I-CO系统等,对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在我国的发展状况也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卫星通信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低轨道卫星通信的优点及世界各国的发展动向。按照低轨道卫星的运作规律,经过计算给出了LEO卫星通信系统的一些重要参数,如轨道参数、卫星寿命、覆盖区域、传输时延、用户每次可通信时间和每天可通信次数等。简要地叙述了LEO卫星通信业务的质量要求,并就LEO卫星的综合利用提出了多种可能性。我国应当抓住机遇,有效地发展LEO卫星通信及其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7.
大有作为的低轨道卫星通信王令朝众所周知,70年代初出现的卫星通信是从低轨道卫星开始的,但在过去20多年中一直都没有受到很好的重视,它的发展远不及大功率高轨道卫星。然而,随着高集成化半导体技术、微处理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移动通信需求的急剧增长,低轨道卫星...  相似文献   

8.
低轨道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上)刘宗祥LowEarthOrbitMobileSatelliteCommunicationSystemliuxhongxiang1概述低轨道(LEO)移动卫星通信系统是80年代后期提出的一种新构思。其基本方法是利用数十颗低轨...  相似文献   

9.
本文较详细分析了几种高轨道(同步轨道)移动卫星通信系统(INMARSAT、MSAT和APMT)的系统设计,并对设计高轨道移动卫星通信系统要解决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对我国如何发展移动卫星通信系统提出几点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低轨道卫星通信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轨道卫星通信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通信系统。是使用多颗在低轨道上运行的卫星的通信系统。本文介绍了其特点,并对几种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卫星通信系统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中)刘宗祥3GIO6alstar低轨道移动卫星通信系统Glbbalstar低轨道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是LoralQualcomm卫星业务公司(LoralCorporation公司和SanDiego-basedQualcomm公司的...  相似文献   

12.
陈如明 《电信科学》1997,13(10):41-44
本文首先讨论对未来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无缝隙覆盖高质量宽带多媒体业务传输起重要作用的宽带中、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包括典型系统结构和特征参数。进而,论述窄带和宽带中、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在此网络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宗祥 《电信快报》1994,(7):11-13,16
低轨道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下)刘宗祥4俄罗斯的低轨道卫星群移动通信系统KOCKOH低轨道卫星群全球移动通信KOCKOH系统是前苏联国际创新联合公司提出的,其基本任务是为全球提供移动通信业务。另外,该系统还具有粗略的导航定位功能,对移动站的定位精度优于1...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新一代窄带、宽带静止轨道卫星通信系统及其与中、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竞争与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及特点;对低轨道卫星系统的组成及使用范围给予了较详细的介绍,并给出了工作方式框图及系统框图.  相似文献   

16.
白春霞 《世界电信》1995,8(5):32-34
本文介绍了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构成、发展状况及成功实现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指出利用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实现个人通信是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轨道和覆盖特性分析(下)刘彤浩,陈振国3卫星系统的覆盖特性3.1卫星覆盖图卫星覆盖区域是由卫星高度h、最小仰角E1决定的,如图5所示。假设地球观察点的位置分别用纬度Le、经度le来表示,星下点的位置分别用纬度Ls、经度ls表示;系统...  相似文献   

18.
非静止轨道移动卫星通信中CDMA误码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非静止移动卫星通信中CDMA的误码性能。考虑移动卫星的信道模型为有遮蔽的菜斯衰落模型,并将卫星覆盖的最小仰角对误码的影响引入到该模型中,推出了在高斯近似多址干扰下和最大似然二阶分集下,用户数、仰角和码长与误码的关系式,计算了数值曲线并讨论了结果。  相似文献   

19.
20.
陈如明 《电信科学》1997,13(12):41-45
本文讨论典型中,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网络 LEO/MEO/GEO系统性能对比方法,亦展望了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