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取6只规格相同、经腿模测试压力与压力分布合格而且各项指标符合我国标准规定的中筒压力袜作为试验样品,进行人体穿着试验,选取人体小腿部位4个围度为测试部位,测试人体日常状态穿着压力袜时测试部位站姿、坐姿、卧姿时的压力分布,以及踏步、踮脚、转动脚踝时的压力分布。结果表明,静态站姿时压力袜对人体施加的压力分布规律与腿模测试结果一致,符合人体需求,而静态坐姿、卧姿以及人体的日常活动都会引起压力分布规律的变化,使压力袜施加在人体腿部的实际压力与压力分布不再呈现自下向上递减的规律,不符合人体需求。  相似文献   

2.
以中筒压力袜为试验样品进行穿着实验,测试了在站立和全蹲姿势下人体下肢6个部位的压力值以及不同时刻压迫感、酸痛感的主观感觉。比较分析了压力袜在不同压力等级和不同姿势下下肢各部位的压力分布规律和主观感觉差异,为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发压力袜产品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选取6只中筒压力袜作为试验样品进行人体穿着试验,选取人体腿部的踝部最小周长处、腓肠肌止点、小腿最大周长处、胫骨节下端4个围度为测试部位,分别测试每个围度外侧在站姿、坐姿和躺姿3种状态下的压力。并对比分析不同姿态下各部位的压力分布规律,得出站姿是穿着中筒压力袜较好的姿势,为压力袜产品的应用以及应用过程中压力的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人体穿着试验方法对常规压力袜的压力与压力分布进行测试,结果显示,人体姿势和日常运动状态都会影响压力袜的压力与压力分布,依据国内现行相关标准检测合格的常规压力袜产品,在人体穿着试验中其压力与压力分布会发生变化,不再呈现自踝部至膝盖逐渐递减的压力分布,不能满足人体需求。根据常规压力袜的人体穿着试验结果,重新设计压力袜工艺参数,制成改良压力袜并进行人体穿着试验,结果表明,其能够较好地满足人体需求,所施加的压力呈现自踝部至膝盖逐渐递减的分布。  相似文献   

5.
采用18.22 tex(32~S)棉纱、11.11 tex(100#)橡筋线和30/70氨纶涤纶包覆纱,在144针/9.53 cm的振兴MD-C312A一体圆袜机上,从款式(包括长度、色彩、图案)和组织两方面设计制备3款纬编运动压力袜。详细介绍纬编运动压力袜的设计要点、工艺参数设置以及各部位编织方法,并上机编织成品,测试相关服用性能。结果表明,3款纬编运动压力袜测试点的压力值均在标准压力值以内,符合标准要求,并且试样均具有良好的透气透湿性能。该研究可以为之后纬编运动压力袜的设计开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为了模拟压力袜对不同围度脚踝所施加的确切压力分布,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软件构建的脚踝-压力袜仿真模型,模拟压力袜在穿着时对不同围度的人体脚踝施加的压力值。通过三维人体扫描获取脚踝初始形态尺寸,建立脚踝-压力袜几何模型。通过材料密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建立Ⅰ级、Ⅱ级、Ⅲ级压力袜及脚踝的材料模型。运用有限元软件进行网格划分,建立医疗袜与腿部接触受力仿真模型。由仿真结果得到脚踝正前、后两点模拟压力值。结果表明:脚踝前部处所受压力值始终大于后部;穿着不同等级压力袜时,压力随压力袜等级的增加而增加;穿着相同等级压力袜时,脚踝所受的压力值随脚踝周长增长而增加,呈线性规律分布;经实测对比,实验验证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是合理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选取符合压力分布标准的6只中筒压力袜进行真人穿着试验,探讨不同腿型(正常腿、O形腿和X形腿)穿着压力袜站姿时的压力分布情况,根据标准规定选取腿部踝部最小周长处、腓肠肌止点、小腿周长最大处、胫骨节下端4个围度的内侧和后侧8个点进行测量。研究表明,正常腿型的压力分布符合沿腿部自下而上逐渐递减的规律,X腿型和O腿型穿着压力袜时对腿部施加的压力均不呈现自下而上逐渐递减规律,不符合人体需求,该研究为压力袜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地发挥运动压力袜的作用,实现精准施压,使用三维人体扫描仪对人体小腿形态进行扫描,截取脚踝、跟腱与小腿肌转换处、小腿周长最大处以及胫骨初隆处截面曲线;同时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建立此 4处截面模型,按照标准值施压,模拟穿着运动压力袜小腿截面的受压状态;分析腿部各截面压力与位移的关系;最后利用运动压力袜编织尺寸的预测模型,设计编织实验样品,进行压力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穿着运动压力袜时,左、右小腿各截面受压状态具有较大差异,但各截面所受压力与产生的位移均呈现一次函数关系;运动压力袜编织尺寸与其压力以及人体腿部截面周长之间,符合二元一次方程关系式;实验样品的压力测试值与标准值的误差均低于5%,证明了此预测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使用梯度压力袜,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压力袜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医学、运动、休闲等领域的发展现状做了总结分析,对压力袜舒适性能研究做了相关说明。并对压力袜的工作原理、结构和分类进行了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关于梯度压力袜的压力性能的测定标准、评价方法及测试仪器。最后对梯度压力袜产品的设计开发进行了预测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三维人体扫描获取的人体表面点云数据和拉普拉斯方程,建立医疗袜与腿部接触的服装压分布理论预测模型。选择常用的Ⅰ级、Ⅱ级、Ⅲ级医疗压力袜以及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试穿,按照建立的理论模型计算压力袜和腿部接触的压力分布,并采用AMI3037型接触式气囊压力测量系统测试受试者穿着医疗袜时的实际接触压力,验证预测模型的实用性。结果表明,理论值和实测值基本一致,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基于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扫描的医疗袜压力分布预测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不同腿形患者对医疗压力袜的不同长度需求,以各部段编织转数为自变量,设计9组编织方案,通过木质腿模穿着试验,研究编织转数对压力袜尺寸规格和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编织转数,压力袜长度及部分点围度呈正向线性变化,压力呈波动变化;压力分布始终呈现自脚踝至膝盖递减的规律,符合人体需求,但部分点不符合国家标准中比占压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袜子压力舒适性的研究现状,分析人体和袜子自身两方面对袜子压力舒适性的影响,从客观研究方法和理论研究方法两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关于袜子压力舒适性的主要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并探讨袜子压力舒适性的研究趋势,指出未来研究方向集中在功能性压力袜的动态压力预测、压力分布预测、开发工艺及理论方面,为袜子开发及压力舒适性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压力袜是缓解、治疗下肢静脉疾病简便有效的一种医用纺织品,其穿着安全性和有效性受到广泛关注。文章选择年轻女性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量其穿着不同等级压力袜时下肢远端皮肤血流速度的变化,探讨了在穿着不同压力等级压力袜和在不同穿着时间情况下,压力袜对人体下肢远端足背处血流的影响。研究表明,压力袜的穿着对人体下肢远端血流速度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压力等级的增高,下肢足背处血流速度降低率变小。同时,长时间穿着压力等级较小的压力袜,对人体下肢远端血流的抑制效果与短时间穿着压力等级较高的压力袜的效果接近。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新型压力袜的品种和分类,从原材料的选择、袜机的选择以及织造工艺设计3个方面,重点阐述了新型运动型压力袜和商务型压力袜的关键生产技术,并根据所设计的技术参数,通过工厂进行试织试验,并对试织产品不同部位的横拉值、压力值等性能参数进行检测,分析了横拉值与压力值之间的关联关系,说明了新型压力袜产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医疗压力袜的压力及压力分布满足不同腿型患者的需求,选取中筒压力袜为试验样品,研究拉伸伸长率对压力袜压力及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测量点处的压力受到各部段拉伸伸长率的共同影响,且压力袜压力与拉伸伸长率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改变拉伸伸长率,压力分布发生变化,甚至出现逆梯度压力分布现象,不符合人体需求。在挑选压力袜时可根据自身腿部特征,并结合压力袜拉伸伸长率与压力及压力分布之间的关系来挑选符合自身需求的压力袜型号,得到积极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企业提供的4件休闲运动服作为试验样品进行人体穿着实验,选取肩点、前腋窝点、后腋窝点、肩胛骨点、肘部、胸部、背部等7个人体部位作为测试点,测试各部位在9种日常动作状态下服装所受压力大小,分析各运动状态下各测试点的压力大小变化,以及服装松量对各测试点压力变化的影响,并且对每件服装的重量感、易活动性以及综合快感3个指标进行主观评价。  相似文献   

17.
采用石墨烯改性锦纶长丝和氨纶弹性纱为原料,开发石墨烯改性纤维医用压力袜,详细介绍压力袜的原料选择、组织结构设计、织造工艺,并对其压力性能、抗菌性能、远红外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石墨烯改性纤维医用压力袜的压力分布符合标准要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为99%,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8%,抗菌效果显著;远红外发射率为0.92,远红外辐照升温值为3.20℃,具有优异的低温远红外保健功能,该压力袜可代替传统压力袜用于静脉曲张的辅助治疗和保健预防。  相似文献   

18.
紧身袜已成为现代女性四季都流行穿着的服装,其穿着压迫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从下肢受压迫时皮肤血流的变化来探讨压迫对人体的生理影响,选择长期从事站立工作的健康女教师为受试者,以小腿及脚踝为研究对象,通过受试者正常穿着不同压力值的压力袜的着装试验,比较穿着不同压力袜在不同的压迫下,对受压部位压力、皮肤血流的变化以及压感觉评价等的影响,为医疗实践提供理论的指导,也为紧身类服装的开发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女性塑形内衣穿着压力的分布,选取女性塑形内裤为研究对象,以女大学生为测试对象,以下身各部位的压力分布点为测试点,分别测试了静立、行走、坐立三种状态下的压力分布值。然后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塑形内裤压力舒适性大小及服装压力分布规律。旨在为塑形内衣的设计生产提供依据,为服装压力舒适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非溶剂诱导相分离法,制备MWCNTs-PU多孔导电膜,通过丝网印刷法在PVC柔性薄膜上制备银电极,通过热压法进行封装制成气囊,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压力袜用气囊应力传感器,与服装压力舒适性测量系统结合可以测量压力袜对人体下肢的压力。并评估其实际可用性,将传感器放置在半径可调节的模型上对其线性度、精确度和重复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测量压力与理论压力具有较强的线性相关性,且精确度较高,重复性好,对今后压力袜压力舒适性的评估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