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5,(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问题和生态文明。生态环境监测是一种新的环境监测手段,通过环境监测了解生态环境现状和发生的生态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手段解决问题。本文对生态环境监测的特点和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现状进行了阐述,介绍了白洋淀湿地、三江源及新疆生态环境监测方法及研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基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越发突出的背景下,人们逐渐深刻认识到了环境监测的重要意义,并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对其技术的研究当中。生态环境检测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不断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有益于维护生态环境,确保工作水平。鉴于此,本文从环境监测概述、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发挥环境监测价值的有效措施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促使环境检测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3.
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是保证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是控制环境问题发生的关键手段。本文从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意义入手,分析了当前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因素,并对如何强化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提升环境监测水平提供了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18)
环境监测是提升生态环境效益,维持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当前,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但环境监测系统仍然不够健全,环境问题依旧明显。立足于当前环境检测质量管理现状,结合自身实践工作经验,提出质量管理控制发展对策,以期提高环境监测质量效率。  相似文献   

5.
环境监测工作是环境保护的信息源泉、技术支撑以及执法保障。环境监测工作需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出发点,来达到环境管理现代化需要为方向,用科学的数据及时、全面、准确地反映环境状况以及变化规律。笔者经过分析,探讨今后中国环境监测事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将是农村环境监测,生态环境监测以及有机污染物水质监测,并且研究了主要监测内容。  相似文献   

6.
时代在不断进步,经济在迅速发展,但是经济的发展伴随着环境的污染,长此以往,生态环境的恶化会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在满足人们日常需求与经济发展同时,也要注意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要科学、合理解决空气污染、水污染以及土壤污染等问题,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本文探讨了环境保护工作中重要内容环境监测工作、环境监测的各方面作用、以及改进监测工作质量和完善监测工作职能的相关措施,望能为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地质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以地质环境保护为目标,分析了天津市滨海新区地质环境问题和监测现状,提出了完善地质环境监测网、建立环境预警与信息发布系统等对策,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也日渐凸显.现阶段我国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通过专业的环境监测技术获取准确的环境数据,再对数据进行分析比对获取环境的综合信息,以此提出针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科学治理措施,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社会的稳定发展.该文围绕当前环境监测工作的应用实践,分析其在水、气、土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就现阶段存在问题提出环境监测工作发展建议,助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传媒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计划经济时代"一报一刊两台"的传媒格局到当今以多元化、个性化、自媒体化为特征的媒介生态。在传媒市场化的过程中,大众传媒的经济功能、娱乐功能及环境监测功能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化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我国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随着工业废气、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做好环境监测工作,提升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文章主要研究了提升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7,(10):72-80
笔者围绕"净化水源、清洁空气、改良土壤"三大主题,结合首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总体要求和实际情况,按照农业生态环境监测、评价、治理、再评价的闭环链条,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研究构建符合北京市农业生态环境的质量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5大类常规监测与评价指标、3大类8小类23项治理与评价指标,及其与之对应的标准和模型。依据指标体系,采用模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设计开发了具有农业生态环境数据监测、质量评价、治理规划等核心功能的信息系统,实现了北京市农业生态环境的定量评价,并统一了评价数据源标准,尤其突破了大规模定量关联评价的难题,具有较高的评价模型和标准的智能匹配能力。这将为整个农业生态环境领域定量评价做出重要贡献,为北京市制定生态农业环境监测、治理、规划等重要方针政策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2.
当前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环境修复理论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的思想源头被大家不约而同地认为是中国古代先哲张载正式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也有很多人把"天人合一"的思想当作解决当下人类社会生态环境问题的金钥匙与灵丹妙药。"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源头,是古代先贤们的宇宙观、全息观与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论文从宗教的天人合一、政治的天人合一、科技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及生态哲学的天人合一等几方面,研究了天人合一的本来含义,进而讨论天人合一的本意与天人合一的当今之用。研究认为人类应该运用科学技术研究、了解、熟悉、掌握自然规律,让自然为人类服务,有限度地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并利用自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持续污染恶化,国家提出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的战略号召,逐年加大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力度与重视程度,从而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信息支持。而水资源作为一项重要自然资源,受到人类活动产生的各类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的污染,用水安全缺乏必要保障,对影响范围内的所分布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则对当前我国在环境检测领域中地表水监测工作的开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开展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14.
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本,生态环境是人类健康和发展之源,人口膨胀、资源枯竭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渐突显,迫使人们进一步重视人类未来与持续发展问题,重视土地利用的节约集约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为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实现城乡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深入剖析市域绿地概念内涵及特点,从分析当前市域绿地管控瓶颈入手,提出分类分级分单元的管控对策,即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分类管控,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分级管控和基于分工协调的分单元管控,并从注重"量"和提升"质"两方面确定管控内容,使生态保护及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具有切实的可操作性,为城乡统筹下的区域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实践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前言人类活动都必须依托于所栖息的生态环境,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生命维护系统和从事各种活动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质资源。人、生物与环境之间生态关系的和谐性伴随着整部人类的发展史。近年来,随着城市高速发展,高强度土地开发和不合理土地利用方式使得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城市生态安全。目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进入后半程,正在从速度城镇化向深度城镇化、从"灰色"城镇化向"绿色"城镇化转变。如何在巨大的发展压力和较为脆弱的生态条件下,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21,(1)
生态民族学既然要站在人类的立场上,去应对人类所面对的生态问题,那么该学科就得从人类的视角出发,与生态环境进行互动。于是,"适应"也就成了绕不开的话题,但人类又具有不容置疑的文化分野,人类对生态环境做出适应,显然不是"齐步走",而是借助不同的文化分别对所处的生态环境做出适应。适应的主体、客体与场域就不得不认真加以考量,而时下谈到文化适应的研究者在这一根本问题上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如此下去,最后的结果会导致人们无法有效地对话与交流,不管是出于主观意愿,还是客观需求,都需要对文化适应的主体、客体及场域做出基本的澄清,以此避免在这一学科领域内的对话流于空谈。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日前,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发布了《2014年北京市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能力认定结果的公告》,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TC)首次成功入选"2014年北京市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名单。随着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诉求日益强烈,环境监测市场向社会开放,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需求逐步增大。社会化环境监测,可以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它对环境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7,(2)
石油农业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人类数量和物质的扩张,最终将制约人类社会发展。新常态下,福建省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推进农业发展方式向生态农业转变,从"安全、特色、集约"三个方面入手,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建立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良性循环机制,终将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6)
翻转课堂最大的特点将预先录制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让学生把课堂的时间节省出来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和作业的辅导。通过对环境监测实验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有助于将"翻转"教学思路应用到环境监测课程实验教学中。本文说明了环境监测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基于"翻转"教学思路的环境监测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曹磊 《福建建筑》2012,(5):37-39
自从工业革命的爆发,人类的发展一方面导致了城市与自然的隔离,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及与自然的对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城市已成为破坏大自然的"暴力推土机";另一方面,由于人类这种疯狂式的发展,地球资源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生态环境也濒临崩溃的边缘。既然工业文明是一条不可持续的道路,人类社会必然要转向生态文明,真正的生态发展离不开合理的规划与利用能源。作为世界"耗能大户"的建筑行业,目前在中国等发展国家中还缺乏相应完善的建筑能源规划,本文正是从这点出发,希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些许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