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基于曲梁模型和非线性动力学建模方法,建立了特高压多分裂导线覆冰舞动模型。利用仿真方法得到了不同新月形偏心覆冰厚度条件下,导线的气动力系数随攻角的变化曲线。基于稳定性机理,计算分析了不同覆冰厚度、环境风速条件下,双摆防舞器理论摆长和摆锤质量对特高压架空导线覆冰舞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并以某特高压线路设计参数为算例,进行了定量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对该线路来说,700~900 mm范围内理论摆长越长,4.5%~6.5%范围内摆锤质量比越大,防舞效果越好,为后续特高压输电线路防舞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机械强度》2017,(2):467-473
线夹松动或脱落是间隔棒失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线夹强度的研究至关重要。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以某加强型间隔棒线夹为对象,采用Mooney-Rivlin橡胶本构模型,以预刚体位移模拟线夹对导线的预夹紧,施加顺线握力和扭握力矩载荷,模拟导线覆冰及风舞等不均匀载荷作用工况,进行非线性有限元仿真分析,并与试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新型线夹强度及夹紧性能符合DL/T1098-2009判定要求,夹头橡胶垫对导线起到了减小磨损和保护作用,同时验证了间隔棒线夹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为线夹结构改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为进一步高压输电线路系统防风舞动仿真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一条输电线路(110kV盐桃线)舞动实例的分析,探讨引起导线舞动的诸多因素,并对其形成机理和防治措施进行了论述,同时针对该线路进行失谐摆防舞措施的设计计算,验证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输配电线路作为保障电能输送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在电力系统中所处的地位是无法被取代的。针对10 kV配网线路在落鸟起飞瞬间造成线路上下舞动,以及线路导线受到侧向风力和低频的激励而产生自激振动,导致输电线路相间短路跳闸、导线烧伤断线、金具绝缘损坏的重大事故等问题,该文提出在不影响正常供电的情况下设计安装一种便捷轻型间隔棒的解决方案。重点对10 kV相间间隔棒的自锁装置固定间隔棒的线夹进行改装,利用自锁装置的锁扣将导线牢固锁定,完成相间间隔棒的加装。经过验证发现,此间隔棒可完成不停电状态下的安装,解决了电网非计划停电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问题,保障了运行检修期间人员的生命安全,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同时杜绝了因导线舞动引起的非计划停电。  相似文献   

5.
输电线路风雨激振分析模型及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电晕放电激振机理的基础上,基于有限单元法和Newmark积分法建立了输电线路风雨激振有限元分析模型。基于试验和数值分析方法,以输电线型号LGJ-240的相关参数为参考,分别研究了电晕放电离子风的产生及响应、电晕力和风载作用下的瞬态响应和谐响应特性。研究表明,电晕放电对舞动具有显著作用,并在特定输电线结构条件下,易于与外界风载耦合作用引起舞动。分析方法和结论可为多风雨区域的特高压输电线路设计、已有线路升级改造以及振动抑制提供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超高压输电线路防凝冻灾害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威  王朝海 《机电信息》2012,(6):101-101,103
在介绍超高压输电线路防凝冻灾害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后,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超高压输电线路防凝冻灾害技术原则进行了分析探讨,重点从防冰除冰、防覆冰闪络以及防舞动3个方面对超高压输电线路实际工程中常用的防凝冻技术措施进行了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7.
我国煤矿分布广,矿用输电线路使用广泛,在恶劣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下输电线路会经常发生舞动。这种输电线路的低频、大振幅舞动,会导致煤矿输电线路产生金具损坏、相间闪络,甚至断线、倒塔等事故,造成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分析输电线路舞动的原因,并针对输电线路的舞动提出了防治措施,取得了有效防治线路舞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中普遍安装的不可控电抗器,显著制约线路传输功率的缺点,本文采用磁控电抗器来限制特高压输电线路在长线空载电容效应、不对称接地和突然甩负荷三种工况下产生的工频过电压.对磁控电抗器抑制工频过电压基理进行分析,随后根据我国特高压线路的实际情况,用仿真软件分别分析了不同裳设方式下磁控电抗器抑制工频电压升高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覆冰四分裂导线的舞动特征,设计了分裂导线防舞器,建立了防舞器与覆冰分裂导线在垂向和扭转两自由度方向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利用Matlab进行防舞效果的数值模拟,确定了防舞器中主要结构参数对于覆冰分裂导线的动力响应的影响关系,利用五次多项式拟合出了一定档距下,防舞器的弹性刚度与风速的数学表达式,得到了弹簧刚度的有效变化范围。计算结果表明,当垂向舞动频率与防舞器固有频率相近时,此防舞器可以很好地抑制垂向舞动,在较低风速下,扭转位移也得到抑制,与压重防舞器相比,防舞效果更好且质量轻,对导线的损伤小,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输电线路舞动在线监测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综述了国内外舞动在线监测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开发了基于惯性传感器的导线舞动监测系统,经现场运行,可提高现行导线舞动监测系统的位移精度。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是优化各种监测技术,完善舞动机制、光纤传感网络和复用技术在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输电杆塔的实际结构特点及线路舞动发生的不确定性,在实际输电线路上开展杆塔的舞动承载特性测试难度较大。以实际舞动损坏的500kV典型杆塔为原型,采用基于相似理论的结构建模方法实现了输电塔线体系的实验室节段建模,利用机械加载的方式实现舞动载荷的模拟,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相应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能够实现输电杆塔的舞动响应特性测试。利用该试验系统,分别进行了舞动幅值、频率变化对输电杆塔动态承载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该试验系统能够对输电杆塔的舞动承载特性进行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12.
输电线路导线舞动远程监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输电线路导线舞动的基本数据,研究了一种输电线路导线舞动远程监测系统.文中介绍了系统构成、技术特点、软件功能和实验效果.整个系统由监测单元、GPRS网络、Internet网以及监控中心四部分组成.该系统可实时远程监测输电线路导线的舞动情况,为掌握导线舞动特点、规律、舞动理论研究、防止舞动方案等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电力部门的运行提供可以参考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间隔棒框架的强度,对低压铸造间隔棒框架工艺及热处理进行了研究,解决了低压铸造间隔棒框架易形成冷隔、浇不满、汇流等铸造缺陷的难题,满足了国网特高压线路工程对间隔棒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以某加强型间隔棒为研究对象,基于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以间隔棒承受水平拉压载荷和向心力载荷模拟导线覆冰工况和短路工况,考虑间隔棒的材料非线性和间隔棒多体系统的高级接触非线性,对间隔棒进行多体系统建模及有限元分析,得到间隔棒的静态力学特性,并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间隔棒线夹根部为整体结构最薄弱部位,关节橡胶垫能够减小构件间的碰撞并起到蓄能的作用,为间隔棒的设计、改进和使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并为之后输电线路系统的精细化仿真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优化输电线路过电压故障诊断效果,文章基于改进模糊神经网络,开展特高压输电线路过电压故障诊断方法的设计研究。首先,采集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输电信息,引进EMD方法,将采样的信号分解为若干段非线性、非平稳的本征模态函数,以此为依据,确定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信息;其次,引进改进模糊神经网络,进行特高压输电线路中故障信息的处理与特征提取;最后,构建故障诊断模型,实现特高压输电线路过电压故障诊断功能。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方法可以实现对特高压输电线路过电压故障的精准诊断。  相似文献   

16.
线路避雷器是提高输电线路耐雷水平的重要措施,其安装数量和布置方式对输电线路防雷改造的效果和经济性有很大影响。现在ATP-EMTP电磁仿真软件中搭建了雷击输电线路仿真模型,根据实际的线路结构提出了6种避雷器安装方案,分别研究了这6种方案对同塔三回输电线路同跳耐雷水平的提升效果,并根据仿真结果给出了最优安装方案。  相似文献   

17.
刘阳  王英英 《机械与电子》2021,39(10):15-18
为解决输电线路阻抗参数测量不准确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的输电线路阻抗参数量测方法.对传统未换位导线的参数模型进行了分析,说明了 π 型等值网络中物理量的关系.分析了输电线路参数预测物理量以及估计的模型.对三相线路的潮流计算模型进行了分析,说明了以 SCADA 为量测系统的大数据输电线路参数预测方法.并针对负荷波动提出了准稳态状态估计方法.最后利用仿真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说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无人机对特高压线路上方电场强度实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福根  林韩  兰生 《仪器仪表学报》2016,37(12):2836-2843
随着输电线路电压等级的提高,输电线路周围空间的电磁场强度越来越大,因此对它的空间电磁场分布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针对输电线路上部空间电场强度值实际测试的难点,提出了一种采用小型无人机搭载测试设备进行输电线路上部空间电场强度的实测方法,通过对电磁场测试仪数据和所测试空间的位置数据实时采集,利用iO SD系统将测试数据进行实时合成,把测试数据存储并且传输到地面控制站,从而实现特高压线路电场强度的实测。通过对浙北-福州1 000 kV特高压交流等实际线路的实测分析,同时与Ansoft软件的计算值对比分析,在距离边相导线45 m内,仿真计算与实测值误差在7%以内,说明这种测量方法的有效性,为输电线路空间电磁环境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罗龙  陈为化 《机电工程》2009,26(10):70-73
针对浙江省社会用电量持续增长与当地常规发电能源不足的矛盾,介绍了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以及我国特高压交流输电试验示范工程的开展情况,总结了浙江省电网的现状,分析了浙江省近期、中期、远期电力电量平衡情况,结合最新的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提出了通过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将中西部电能输入东部的规划框架。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了该规划的可行性,为浙江省特高压电网的发展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特高压输电线路结构和运行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其故障检测工作中的难点,探讨了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检测关键技术,以期为特高压线路运行维护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