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总序(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康 《华中建筑》2002,20(6):6-9
该文对中华民族深厚广博的文化作了扼要的提示;对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体系的形成,技艺,形制及其重要人伦的思想以及地域建筑文化的差异作了详尽的阐述。文章又对近代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建筑形态所具有的五大特征进行了分析以及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道路上存在的十大问题作了综述。文章认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建筑文化的研究文库”的编纂出版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对于全社会 建筑意识的提高。培养大众的建筑鉴赏兴趣,提高大众的建筑素养,以及对于古代建筑历史和传统建筑文化 整体研究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覃力 《新建筑》2002,(1):48-50
简述了人类建筑高度发展的历史过程。通过对建筑高度发展的研讨,阐述了古代建筑高度记录的保持者,主要是服务于王权的高大建筑;中世纪是寄托着人们信仰的宗教塔楼;而现代则是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实用型高层建筑。同时还指出,历史上建筑高度竞争的领先地域,古代是埃及,中世纪和工业革命时期是欧洲,而在近现代高层建筑出现之后则转向了美国,到21世纪,高层建筑的竞争热点将会在亚洲。  相似文献   

3.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我国传统建筑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地方.努力寻求地域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的结合点,学习借鉴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生态精神,不断探索力图使优秀的地域传统文化融会到现代建筑文化之中,有助于我们在新时期全面进行城市化建设,发展新时期的生态建筑.  相似文献   

4.
杨兵  袁茜 《云南建筑》2006,(5):20-23
地域建筑文化是人类建筑历史上不断积累和发展而得到的瑰宝,地域建筑文化是地域建筑的灵魂。所以应该从文化内涵入手,追求建筑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协调与融合,以强调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创造。本设计从石屏地域建筑文化出发,从石屏传统民居中吸取精华,灵活运用到本设计中,力求实现石屏地域建筑文化的回归。  相似文献   

5.
陆强 《四川建筑》2007,27(6):1-1
当今这个时代,各个民族既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又要保护好自己文化特色.我们的先辈们,曾创造过灿烂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许多传统建筑经典,至今我们仍引以自豪:我们自然应该下大功夫,保护好我们的建筑文化遗产。但可悲的是,在保护建筑文化遗产方面,我们做的并不尽如人意,许多传统建筑,在大规模的建设中,或是故意、或因无知,被拆除了、毁坏了……如今,许多地方政府很重视地域传统建筑文化的重建,打造了不少仿古建筑,以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不过那终究是赝品,  相似文献   

6.
正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文化因素对建筑形态与建筑规划的影响愈发明显,其中,地域文化在建筑景观中的应用优化了传统建筑景观设计理念,使建筑景观设计形式更加多元化。针对地域文化的差异性,以及综合利用不同的建筑景观造景技巧,则丰富了建筑景观的表达内容,满足了新时期人们审美水平不断提高的建筑景观设计需求。世界建筑文化历史悠久,建筑景观设计理念与不同文化的融合自古存在,  相似文献   

7.
吴正旺 《华中建筑》2002,20(1):67-70
我国古代由于幅员辽阔,加上地区间的交流不便,使得许多地域建筑在形式上表现为一方面受中原地区较强的影响,在总体上保持着与中原地区的一致:另一方面又由于受本身地域文化的影响及沿海地区与海外交流较多等原因,使得地域建筑的发展演变在时间上晚于中原地区,牙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这是我国古代地域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该文从泉州几个石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该文从泉州几个石建筑补间铺作的分析入手,并将其与中原地区相应时期的典型建筑作对比,来说明这些地域建筑所具有的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8.
作为人类历史文化结晶的地域性建筑,是地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正是建筑的地域性差异才使世界建筑文化变得丰富多彩,发展地域性建筑是对传统建筑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基于现代建筑的全球化趋势,面对全球的自然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枯竭问题,本文重新挖掘地域性建筑的特征与价值,理性对待地域性建筑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索健 《华中建筑》2003,21(4):4-6
日本当代大空间建筑形态主要通过三种基本方式:①显现;②象征;③补充传达与地域文脉的关联,表现地域的文化特征。在日本当代大空间建筑设计中,对地域文化特征的强烈关注是建筑师创作的重要源泉。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建筑师们从不同角度深入挖掘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质。在对传统的认识上,日本建筑师已跨越了简单的建筑形式的再现,转向了更深、更广泛的文化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梁石开 《建筑与环境》2007,1(2):101-103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品,它代表了一种文化类型。文化是多元的,它是一种历史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地域现象。正是由于这样,建筑文化才是五光十色的。传统建筑传承了多年的文化历史,这不得不让我们把继承传统文化和建筑文化创新放在首要的位置。而继承和发挥传统建筑并不是单纯地采用某一符号、某种形制或某些传统材料,而是要将几方面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1.
人类的居所是跟随着人类的文化变迁而不断变迁的,建筑离不开文化,建筑又承载着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礼制文化对于浙中地区的建筑有着巨大的影响,浙中地区的建筑融合了古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优秀特点,而浙商的崛起所带来的文化变迁又为浙中地区建筑的定型提供了一定的意识形态与经济资本,这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非常浓重的一笔,亦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方面。本文就以浙中地区传统建筑的礼制文化变迁为研究点进行分析,并对当代浙中建筑的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李丽  贾晓浒 《华中建筑》2014,(5):140-143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其地域特征与文化特征显著,民族的发展有着坚实的历史文化基础,传统地域建筑装饰艺术形式在蒙古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该文从建筑装饰形态与色彩两方面入手研究内蒙古地域建筑装饰艺术特征,对建筑造型、建筑立面装饰及建筑装饰色彩三方面内容的地域性表达进行探讨,分析了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在现代建筑装饰中的应用方法,总结了本地域建筑装饰的艺术特征与表现方法。该文的分析与研究对继承地域建筑文化传统,繁荣地域性建筑艺术创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地域建筑大师张锦秋之新唐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地域建筑在中国的发展演变,通过对建筑大师张锦秋"新唐风"作品的研究,探求其对地域建筑的文化理解与设计手法,从而对地域建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索,并阐述了怎样才能更好的发展地域建筑,保护我们的城市文化与建筑内涵。  相似文献   

14.
《建筑》2016,(20)
正建筑是体现人类历史发展的物质形态,其中凝聚了人类的文化和精神创造,这就产生了建筑文化。古建筑具有丰厚的文化特征,在建筑物的砖、石、瓦、木等物质材料背后隐藏的艺术哲学、设计思想和环境观念就是这一文化特性的表现。建筑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形态,有明显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张掖,古称甘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2100多年的发展建设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建筑工艺特征,在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在推  相似文献   

15.
建筑是文化领域最具时代性、社会性和民族性的元素.整体而又集中地体现了时代精神,社会生产力、民族传统、地域特征以及社会的价值取向。建筑所反映出来的空间与时间关系.其广度和深度是其他文化载体所无法比拟的。与上海近代社会和近代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上海近代建筑,综合反映了上海乃至中国近代社会和城市的演变历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作为世界独立发展的一支建筑体系,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本文介绍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形式,并探讨了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的大趋势使我国建筑出现了千篇一律的现象。这有悖于当今人们对回归自然、品味地域文化的需求。我们以兰苑山庄改扩建工程为例,通过挖掘建筑与当地最本质的联系,将地域文化回归到建筑之中。试图探寻出一条既能传承地域传统文脉又能把握时代气息的建筑设计之路。  相似文献   

18.
传统地域建筑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承载着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明,我们应充分挖掘其优势,将其运用到现代建筑改造中。研究在实地考察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分析其为什么既有建筑要改造、传统地域建筑有哪些优势特征、又以怎样的思路进行既有建筑改造,为传统地域建筑优势融入既有建筑改造提供了实践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建筑空间装饰元素的多元化,以及建筑空间结构布局的差异性,建筑空间没计中的又化特征逐渐趋于同质化,这较大程度的影响了建筑空间的艺术美学体验.在此背景下,基于低于向导性主导的建筑空间设计融入了大量的地域文化,从而使建筑空间的元素构成与组合形式更富有地域特点,给人以不司的视觉感受.同时,地域向导性主导下的建筑空间设计以建筑空间结构与装饰为载体,创新文化的表现形式,实现地域文化与建筑空间设计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20.
建筑为人类所需,其形成发展依赖各地的自然环境条件,随着人口增加和城市化加速,在建筑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许多地方忽视了建筑的持续发展规律,大量历史的传统建筑被迅速推倒,替代的是相似雷同、缺乏地域特色的建筑。千百年来建筑形成一直与环境、地域关系和谐密切,各地丰富的建筑个性展现正是建筑因势利导、因地而异地适应自然的结果。为此,这里关注传统建筑形成发展的过程和特点,根据其关联的空间特征,将空间分成地理、地域和建筑的三个层次分析自然人文因素对建筑的影响,评价空间的差异性和关联性,扩大地理学在建筑的应用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