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证人证言作为重要的证据种类,对认定案件事实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囿于证人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其证言可能具有虚假性的一面,只有通过当庭质证才能最大限度的解决这一问题。然而目前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率却极低,本文拟通过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相关理论的分析,提出完善我国刑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立法上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是完善证据制度,促进审判方式改革深化的关键.文章探讨了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国外立法状况,我国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弊端,对从立法上完善我国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和建议.囿于篇幅,本文仅论及有关民事诉讼程序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刑事证人保护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证人拒绝出庭作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证人保护制度的缺失,国外立法及司法实践对我国目前建立健全证人保护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全方位构建我国的证人保护制度是保障司法公正、提高诉讼效率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刑事诉讼过程中,证人出庭作证率普遍低下的主要原因是立法缺失和传统的诉讼观念障碍。尽快建构证人出庭制度,不仅是"对抗制"审判方式的形式需求和公正价值的内在要求,更是司法实践的需要。提出确立对证明材料的直接言辞证据规则、明确证人的出庭作证法定义务、保障证人出庭作证的权利、建立证人拒证责任追究制度,以及证人到庭作证的程序性规则。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刑事诉讼过程中,证人出庭作证率普遍低下的主要原因是立法缺失和传统的诉讼观念障碍.尽快建构证人出庭制度,不仅是"对抗制"审判方式的形式需求和公正价值的内在要求,更是司法实践的需要.提出确立对证明材料的直接言辞证据规则、明确证人的出庭作证法定义务、保障证人出庭作证的权利、建立证人拒证责任追究制度,以及证人到庭作证的程序性规则.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证人制度规定:自然人、单位都可以出庭作证.但从证人的自然本性、国外证人立法、单位的作证方式及证言效力上看,证人应仅限于自然人,应逐渐废弃单位的证言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证人制度规定:自然人、单位都可以出庭作证。但从证人的自然本性、国外证人立法、单位的作证方式及证言效力上看,证人应仅限于自然人,应逐渐废弃单位的证言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只作了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当务之急是对证人出庭作证制度进行科学定位,解决实务界面临的一些难题.如证人拒绝出庭作证的原因及造成的不利后果,以及如何构建我国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等.文章运用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回答.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只作了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当务之急是对证人出庭作证制度进行科学定位,解决实务界面临的一些难题。如证人拒绝出庭作证的原因及造成的不利后果,以及如何构建我国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等。章运用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回答。  相似文献   

10.
证人出庭作证,是指了解案件情况的人亲自出庭向法庭陈述自己所了解的案件事实的情况。证人出庭作证对于法院查明案件事实、辨明案件真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实践中证人出庭作证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全国三大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率平均不到10%。刑事诉讼中这一现象更为严峻。因此,完善我国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已成为司法改革中迫在眉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证据是诉讼的核心,而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则是证据制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证人作证难的问题却长期困扰着我国的司法实践活动,制约着诉讼程序效能的充分发挥,所以,解决证人出庭作证难的问题就势在必行。随着我国庭审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化,证人出庭作证已成为庭审改革的关键环节,证人在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在今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已进一步完善证人作证制度,有了一定的法律依据,但还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作证难已经成为严重困扰司法审判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对证人的保护不力,证人的权利和义务不平衡,证人拒证的法律后果不明确等等。建立证人传唤制度和强制性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建立证人保护法,规范证人出庭作证程序,大力进行法制教育,在全社会树立公民对法律的信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马雯晴 《商品与质量》2012,(Z3):129-130
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诉讼的普遍要求,证人出庭,在法官和陪审团面前陈述自己亲自感知的事实,对于法官和陪审团发现案件事实真相,被告人自觉认罪服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必须考虑与整个诉讼相衔接的问题,这就要求在一国的诉讼模式和体制下,对证人出庭作证的价值进行深入思考,以保证整个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建立在科学和理性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4.
证人作证出庭率低是困扰我国司法实务界的一大难题。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是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均有规定的一项措施。从法理(尤其是契约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强制证人出庭作证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我国一些地方司法机关在刑事证人保护方面进行的有益尝试,分析了我国刑事证人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制度缺陷.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刑事司法正面对一个深刻矛盾 :一方面法律对证人资格作了宽泛而严格的限定 ,另一方面司法实践中又鲜有证人出庭作证。这一矛盾致使对抗式审理方式不能真正建立。究其原因之一 ,乃是法律过分注重犯罪控制而忽略了其他一些更为重要的社会价值。而我国古代与当今国外的特权规则却有利于克服这一弊端。本文对中外证人资格作了比较研究 ,指出了特权规则的借鉴价值 ,并尝试建立我国的特权规则  相似文献   

17.
刑事证人出庭作证问题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刑事案件证人出庭作证率低的问题,主流学者几乎都是持否定态度。这种观点没有意识到在我国特有的司法环境中刑事案件证人不出庭有其现实合理性。基于对不出庭作证证人的区分,深入地讨论了证人出庭率低的深层次原因是我国司法制度本身对证人出庭之排斥。在详细分析了证人出庭作证率低的原因后,尝试借用经济学上的“供需平衡”理论,针对未出庭证人的两种情况分别提出方案,以期解决该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事司法正面对一个深刻矛盾:一方面法律对证人资格作了宽泛而严格的限定,另一方面司法实践中又鲜有证人出庭作证。这一矛盾致使对抗式审理方式不能真正建立。究其原因之一,乃是法律过分注重犯罪控制而忽略了其他一些更为重要的社会价值。而我国古代与当今国外的特权规则却有利于克服这一弊端。本对中外证人资格作了比较研究, 指出了特权规则的借鉴价值,并尝试建立我国的特权规则。  相似文献   

19.
证人出庭难一直困扰着司法界,证人经济补偿制度的设立是为了在经济方面为证人提供保障,从而促使证人出庭作证。但是,在现行的刑事诉讼结构下,证人经济补偿制度的确立和实施要受到很大的外部干扰。确立证人经济补偿制度要在一种良好的环境下才可以良好运行,同时也要对社会关系进行改变,才能推进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20.
张修峰 《商品与质量》2011,(S8):153-154
证人证言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七种法定证据种类之一,在审判实践中对认定案件事实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在审判过程中,因证人证言立法不完善以及自身存在缺陷等原因而不被法院采信。本文从立法规定和审判实践出发,对证人证言现实的困境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完善证人证言制度的一些对策,包括设立交叉询问制度、建立伪证惩处机制、完善证人隔离制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