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事故树分析法确定煤矿瓦斯突出主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分析影响瓦斯突出多项瓦斯地质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瓦斯突出事故树通用模型的创建方法;结合淮北芦岭矿的井田地质条件和瓦斯突出状况确立了该矿井瓦斯突出事故树事件函数;通过求取其最小割集的基本事件临界重要度系数最终确定了控制瓦斯突出的主导因素.该方法可为瓦斯地质单元的划分和瓦斯突出的区域预测提供定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2.
瓦斯爆燃是矿井火灾的诱发因素之一,由于瓦斯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赋存条件导致其爆燃形式与煤自燃有许多不同之处.从瓦斯爆燃的三要素入手,结合综放面瓦斯爆燃事故的特点,建立了基于瓦斯爆燃的火灾事故树,在基本事件概率不清楚的情况下,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将基本事件概率看作L-R模糊数,对事故树分析得出各个事件的概率值,为矿井防火提供更加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瓦斯爆燃是矿井火灾的诱发因素之一,由于瓦斯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赋存条件导致其爆燃形式与煤自燃有许多不同之处.从瓦斯爆燃的三要素入手,结合综放面瓦斯爆燃事故的特点,建立了基于瓦斯爆燃的火灾事故树,在基本事件概率不清楚的情况下,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将基本事件概率看作L-R模糊数,对事故树分析得出各个事件的概率值,为矿井防火提供更加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瓦斯地质的研究中,对瓦斯突出相关因素的分析日趋完善,怎样掌握各相关因素对突出的制约性,已经是预测煤与瓦斯突出的重点。本文试图从此论点入手,寻求预防突出事故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分析瓦斯突出相关因素预防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瓦斯地质的研究中,对瓦斯突出相关因素的分析日趋完善,怎样掌握各相关因素对突出的制约性,已经是预测煤与瓦斯突出的重点。本文试图从此论点入手,寻求预防突出事故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勘察阶段深埋长大隧中道煤层瓦斯涌出与突出的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铁路深埋长大隧道在勘察设计阶段如何进行煤层瓦斯的预测与评价工作,尚无成熟经验.但是,运用瓦斯地质的基础理论和测试方法,结合隧道工程地质特点,在勘察阶段预测煤层瓦斯的涌出与突出,是可行的.煤层瓦斯的涌出与突出,主要与煤层瓦斯含量、压力及影响瓦斯赋存的地质因素有关.作者在勘察阶段着重进行地质因素调查、分析,并采用地勘阶段适用的测试方法,建立了瓦斯突出的综合判据,初步建立了勘察阶段瓦斯地质工作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弄清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原因及演化规律,在分析突出现象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明确了突出的地质动力系统构成,分析了地质动力系统的演化过程,并构建了地质动力系统的失稳判据.研究结果表明:含瓦斯煤体是突出的物质基础,地质动力环境为突出营造了高构造应力、低强度煤岩体、高瓦斯赋存环境,而采掘扰动为突出提供了激发动力和空间条件;突出的发生需经历地质动力系统的孕育、形成、发展和终止等演化过程;突出的发生需满足地质动力系统形成的力学判据C_1;失稳力学判据C_2和能量判据C_3;利用地质动力系统判据能够揭示典型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机理,为掘进工作面突出的预测和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应用瓦斯地质单元法划分突出危险区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受地质条件控制,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地点呈区域性分布,瓦斯突出区域性预测要以瓦斯地质为基础.在长虹公司地质勘探时期的瓦斯地质资料统计,以及二1煤层瓦斯基础参数测定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瓦斯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总结了长虹井田二1煤层瓦斯的赋存特征和瓦斯地质规律.从瓦斯地质角度对长虹公司二1煤层煤与瓦斯的突出现象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长虹公司二1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指标及其临界值,进而将井田划为3个相互独立的瓦斯地质单元;根据瓦斯地质单元法划分突出危险区域的方法,最后对该矿的突出危险区域与非突出危险区域进行了划分.  相似文献   

9.
从瓦斯地质理论角度出发,根据台吉竖井地质勘探和瓦斯地质资料的统计分析,揭示了地质构造演化对瓦斯的控制特征,探讨了控制矿井突出的瓦斯地质规律,分析了矿井瓦斯的突出因素,总结出台吉竖井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构造控制特征.指出地质构造演化影响矿井瓦斯的保存和逸散,而断裂构造与岩浆岩的侵入会造成瓦斯的局部聚集,是造成煤与瓦斯突出的两个主要因素,为预测矿井瓦斯突出危险区,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和瓦斯治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瓦斯地质理论角度出发,根据台吉竖井地质勘探和瓦斯地质资料的统计分析,揭示了地质构造演化对瓦斯的控制特征,探讨了控制矿井突出的瓦斯地质规律,分析了矿井瓦斯的突出因素,总结出台吉竖井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构造控制特征.指出地质构造演化影响矿井瓦斯的保存和逸散,而断裂构造与岩浆岩的侵入会造成瓦斯的局部聚集,是造成煤与瓦斯突出的两个主要因素,为预测矿井瓦斯突出危险区,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和瓦斯治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井下节流器在天然气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在气田尤其是苏里格气田有着大规模应用.节流器可以减少水合物生成,避免生产管线堵塞,降低井底压力激动,能有效提高气流携液能力并简化地面设备.与其他水合物预防方法相比,井下节流器成本较低,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给生产带来一些不便,比如无法将压力计下到节流器以下,导致获得压力数据与实际井底流压相比存在节流压差,影响生产动态分析和试井解释的结果,导致解释结果有误差甚至错误,从而影响决策的正确性.以能量守恒为基础,假设气体通过节流器为等熵绝热过程,采用Peng-Robinson状态方程描述天然气节流的相平衡过程状态方程,结合其他经验公式建立井下节流器压降计算模型,并通过编程实现,化计算压差,经过实际案例验证,结果精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的网络安全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比较全面、准确、定量的评价,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识别、分析和评价网络信息安全固有或潜在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危险因素,建立了基于硬件、软件及外部环境的网络安全风险多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的网络安全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在该模型中,若给出指标体系低层的各模糊变换矩阵和各层的权矩阵,便可求得任意层的和最终的综合评判结果,避免了因素过多时难以分配权重的弊病,并给出了多层模糊综合评价的N-S流程图.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个用于测井解释质量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DSS)。在阐明故障树分析(FTA)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FTA模型进行测井解释质量管理的原理,给出了FTA模型库的管理机制及其模型自动选择的方法。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帮助决策,进行测井解释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RV- M1 型机器人干涉的数学模型。利用反运算求解关节角;并推导出手臂与工件干涉的判别关系,通过编程处理得到不干涉的最大半径与TL、L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水力压裂煤储层技术在不同矿区应用过程中受不同煤体破坏类型和围压条件的影响,其卸压增透效果差异性较大.为了明确该项技术的井下适用条件,优化其实施工艺,切实提高煤层瓦斯抽采率,通过分析和总结河南省不同矿区实际煤储层的水力压裂试验数据资料发现,水力压裂增透技术对Ⅰ,Ⅱ破坏类型煤体的增透效果比较明显,而在Ⅲ,Ⅳ,Ⅴ破坏类型的松软煤层中适用性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具有压裂范围小、裂缝闭合快、增透效果不明显等特点.所得结论对于选择合理的水力压裂储层并进一步优化完善高效预抽本煤层瓦斯技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垫层气与工作气混合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的建筑是调节城市用气不均衡性、平抑供气峰波动的最合理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储气库进行注采动态运行时,避免注入气与垫层气发生混合是关键技术问题,本文通过分别建立三维两相渗流模型和三维气体扩散模型,采用跳跃式的求解方法,首先求出库内各点瞬态压力分布,再根据达西定律确定出速度分布,最后通过求解三维气体扩散数值模型,可动态的确定垫层气的需求量和注采天然气所需的最佳储气压力,残存气与储存天然气的混合而导致的回采气体浓度的变化,为保证储库满负荷的优化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故障树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建立30mm航空杀伤爆破弹失效故障树,对装药弹体失效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每个底事件进行概率重要度分析,得出热处理失效和压药密度低是装药弹体失效的关键事件,为小口径弹药系统可靠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孔庄煤矿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矿井瓦斯涌出特征,研究了矿井瓦斯地质规律,并采用瓦斯地质数学模型法对深部未采区域进行了瓦斯涌出量预测。  相似文献   

19.
海外工程项目的建设,尤其是项目的设计,只有符合当地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才能获得当地管理部门的认可,项目建设才能顺利进行。在江汉油田承建的巴西TRBA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中,运用巴西相关规范验算了穿越路面的无套管保护地下管道的安全问题,对深入了解和运用当地的规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1月,《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证明中国和东盟10国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上更进一步。2010年该贸易区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但是,中国和东盟各国的比较优势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成员国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竞争性,成员国会不会从中获取更大利益,本就建立“10 1”自由贸易区对泰国的福利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