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顺丰  周智泉  秦燕璜 《石油化工》2004,33(Z1):1561-1562
研究了3-羟基丙醛水溶液中的羰基钴的脱除方法.首先通空气将羰基钴氧化成水溶性的Co2+离子,利用优选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将Co2+除去.净化后的3-羟基丙醛水溶液中Co的质量浓度小于1 mg/L.该树脂可重复再生使用,Co交换容量不变.  相似文献   

2.
制备了亲水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和4种季铵型六聚钨酸盐催化剂,通过FTIR,UV-Vis,TG等方法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以H2O2为氧化剂,季铵型六聚钨酸盐催化剂在离子液体[Bmim]BF4中相转移催化氧化模拟油中二苯并噻吩(DBT)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随H2O2和催化剂用量的增加、反应温度的升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DBT脱除率单调增加;适宜的反应条件为:以季铵型六聚钨酸盐[C18H37(CH3)3N]2W6O19为催化剂,模拟油用量5mL、离子液体[Bmim]BF4用量1 mL、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0 h、n(催化剂)∶n(DBT)=1∶10、n(H2O2)∶n(DBT)=4;在此条件下,该脱硫体系的DBT脱除率可达99.6%,其脱硫效果好于仅用离子液体萃取脱硫和无离子液体的催化氧化脱硫体系的脱硫效果。  相似文献   

3.
X5200501561炉内高温喷射氨水脱除NOx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刊〕/王智化,周俊虎…(浙江大学能源洁净利用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学报.-2004,38(4).-495~500在一台小型沉降炉上进行氨水喷射还原模拟烟气中NOx的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实验研究,同时结合绝热预混模型进行了化学动力学模拟,研究了用氨水喷射的SNCR技术的诸多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用该技术最高可以达到82.1%的NOx还原率,氨水喷入点的最佳温度范围为700~950℃,炉内最佳的停留时间为0.8s;随着NH3/NO摩尔比的增加NOx还原率逐渐升高,最佳的NH3/NO摩尔比为1.5~3.0。图6表3…  相似文献   

4.
采用一步法制备出Cu-SSZ-13分子筛,然后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镧溶液对制备的分子筛进行离子改性,通过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BET)、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DRIFTS)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评价其对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过程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La0.015-Cu-SSZ-13催化剂的性能较Cu-SSZ-13有明显提高,其在 175~450 ℃范围的NO转化率达到 90%以上,具有较好的N2选择性;La改性Cu-SSZ-13的催化反应机理与Cu-SSZ-13类似,是通过表面氨物种和硝酸盐物种生成硝酸铵这一中间物种,然后硝酸铵被NO还原生成N2和H2O。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双水杨醛乙二胺合钴(Co(salen))、双水杨醛-1,2-丙二胺合钴(Co(salproen))、双水杨醛环己二胺合钴(Co(salcyen))和双水杨醛邻苯二胺合钴(Co(salophen))4种Co-席夫碱配合物,并将其用于催化苯甲醇氧化制苯甲醛反应;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Na OH用量及加入方式、配合物用量等因素对氧化反应的影响,优化了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二胺配合物催化的目标产物苯甲醛的选择性均在90%以上,但催化活性有明显差异;在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80℃、Na OH用量25%(x)(分3次加入)、Co(salen)用量6%(x)的条件下,Co(salen)的催化活性最高,苯甲醇转化率达到了71.9%,相应的苯甲醛选择性为98.6%;而Co(salophen)的催化活性仅为22.0%。  相似文献   

6.
采用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了不同钴含量的Co-M-ZSM-5(M=H、Na、Ba)分子筛催化剂,考察了共存阳离子对乙烷氨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随钴含量的增加,H型ZSM-5分子筛表现出与Na型和Ba型ZSM-5分子筛不同的催化行为.Co-M-ZSM-5分子筛中存在α、β、γ 3种类型的Co2+,相同钴含量时,Co-Ba-ZSM-5分子筛试样表现出相对高的活性.结合文献结果,可以认为α型Co2+是该反应的主要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7.
MnO_2/NaY催化剂上NH_3低温选择催化还原NO_x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伍斌  童志权  黄妍 《石油化工》2006,35(2):178-182
研究了温度、气态空速、氧含量、水蒸气以及进料气组成对M nO2/NaY催化剂上NH3低温选择催化还原(SCR)NOx的影响,探讨了水蒸气存在下该催化剂上NOx的还原机理。实验结果表明,M nO2/NaY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低温SCR催化活性,在无水蒸气存在条件下,当原料气中φ(NO)=0.1%、φ(O2)=6%、n(NH3)∶n(NOx)=1.2、温度120℃、气态空速5 000h-1时,NO转化率达到98%;在水蒸气体积分数10%的条件下,150℃时NO转化率接近90%,但当温度低于100℃时,NO转化率迅速下降。原料气组成对NO转化率有较大影响,n(NO)∶n(NO2)=1时,NOx的转化率最高。水蒸气存在条件下,M nO2/NaY催化剂上NH3选择催化还原NOx的反应机理类似于重氮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分子层剥离-重堆积技术,将聚合羟基锆离子([Zr4(OH)16-n(H2O)8+n]n+)和Co2+加到MoS2单分子层悬浮液中,制得了羟基锆和含钴羟基锆柱撑MoS2复合材料Zr-MoS2和Co/Zr-MoS2(简称柱撑材料),考察了Co2+对柱撑材料的形成及其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Zr-MoS2中[Zr4(OH)16-n(H2O)8+n]n+以双层错开方式排列于MoS2层间域中;Co2+的引入使柱撑材料的层间客体离子种类及取向趋于多样化,X射线衍射峰逐渐呈弥散状,层间距由Zr-MoS2的1.612nm减小至1.101nm,平均晶粒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硝基苯催化加氢结果表明,柱撑材料的催化活性是MoS2的2~4倍,其中Co/Zr-MoS2的催化活性高于Zr-MoS2,这与经柱撑后具有活性的MoS2板层的表层边沿比例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9.
以Co(NO3)2·6H2O为钴源制备Co-SBA-15介孔分子筛,并用XRD、BET方法对Co-SBA-15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负载钴的SBA-15具有介孔分子筛的结构特征.以质量分数为30%的H2O2为氧化剂,丙酮为溶剂,对Co-SBA-15催化氧化苯乙烯反应进行研究.在苯乙烯用量5 mL、n(H2O2)∶n(...  相似文献   

10.
新型杂多酸金属配合物的表征及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磷钨酸、柠檬酸分别与硝酸铁、硝酸钴、硝酸镍水热合成了3种具有Keggin结构的新型杂多酸金属配合物,通过XRD、元素分析、原子吸收光谱、FTIR光谱、UV-Vis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方法表征了它们的结构。3种杂多酸金属配合物可能的化学式为:H30(C6H5O7)10·[M(NO3)n]10·P(W3O10)4·3NH3(M=Fe,Ni,Co;n=2,3),除杂多酸钴配合物具有较强的荧光光谱外,另外两种杂多酸金属配合物的表征结果相似。将杂多酸金属配合物负载在酸性Al2O3载体上,在373K下催化合成乙酸丁酯,负载型杂多酸钴配合物的催化活性高于负载型杂多酸镍配合物、负载型杂多酸铁配合物和磷钨酸,反应50min时酯化率达到93%,且循环使用5次催化活性没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TQ113.2 TQ424.1 200603335 活性炭载体的超声波处理对钌/活性炭氨合成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刊]/于凤文,计建炳…(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催化学报.-2005,26(6).-485~488 利用超声波处理活性炭,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N2物理吸附和CO化学吸附等表征手段,考察了超声波处理活性炭表面形貌、化学组成、表面结构和催化剂钌  相似文献   

12.
载钴沸石还原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两种制备方法,即浸渍法制得的Co/ZSM-5(IMP)及交换法制得的Co/ZSM-5(EX)试样.采用XRD,XPS、IR 等方法观察了钴的形态、粒度及还原度。实验观察到交换法制的载钴沸石试样上.Co~(2 )以类Co(OH)_2形态存在;而浸渍法制的载钴沸石试样经焙烧后,大部分Co~(2 )以Co_3O_4形态存在于沸石的外表面,其粒度为350(?)左右,同时有部分Co~(2 )进入孔道内与H~ 进行交换。以Co(OH)_2形态存在内表面.浸渍法制的载钴沸石试样高温焙烧后,表面富铝,并随钴载量增加而增加.在高温焙烧过程中,Co~(2 )和Al_2O_3相互作用形成CoAl_2O_4的可能性增大,而CoAl_2O_4即使高温下也不易被还原,这是导致还原度减少的原因之一。Co~(2 )和H~ 交换后不易被还原,而外表面的Co~(2 )易被还原。载钴沸石还原度大小与焙烧温度、载钴量及还原条件(还原温度、时间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徐新  罗国华  王莉 《石油化工》2012,41(1):33-36
以氯铝酸离子液体([Et3NH]Cl-AlCl3)为催化剂,催化苯与氯乙烷烷基化反应合成乙苯,考察了反应投料方式、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Et3NH]Cl-AlCl3用量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并对比了[Et3NH]Cl-AlCl3和AlCl3的催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间歇式和半间歇式两种投料方式下,最佳反应条件均为:反应温度70℃,n(苯)∶n(氯乙烷)=(8.0~10.0)∶1,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总质量的10%,反应时间20~30 min;半间歇式反应的苯转化率和乙苯选择性均高于间歇式反应,半间歇式反应的苯转化率可达到9.48%,乙苯选择性为93.65%;[Et3NH]Cl-AlCl3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AlCl3。  相似文献   

14.
排放废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 ,氮氧化合物的脱除就成了目前催化研究的一个热点。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Co SZM 5催化剂 ,研究了有氧条件下 ,在甲烷选择还原NOx 的反应中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的加入对Co SZM 5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 :在较低温度下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与Co SZM 5之间存在着协同效应。在此基础上 ,初步探讨了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活化甲烷催化还原净化NOx 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5.
催化裂化 (FCC)装置是炼油厂中最大污染物排放源 ,排放的NOx 占炼油厂的一半。选择性催化还原 (SCR)是脱除FCC装置烟气中NOx 的高效技术。通过由均一材料挤压制成的流通式峰窝状催化剂除去NOx,只需在SCR上游喷入NH3 ,无需外加动力 ,无污水产生 ,适用于宽范围的烟气温度。在氧化催化剂作用下 ,NH3 与NOx 反应生成氮气与水蒸气。常用的催化剂是五氧化二钒 /二氧化钛 ,也可用分散在载体上的铂或钯贵金属催化剂或分子筛催化剂。NH3 可由无水氨、氨水或尿素提供 ,典型的NH3 含量为 19%~ 2 9%。NH3 /NOx 的摩尔比约为 1、反应温度取…  相似文献   

16.
CH4-SCR脱硝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氧化物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可产生酸雨、光化学烟雾,破坏大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NH3-SCR脱硝技术在工业上NOx的减排中得到广泛应用,但NH3在储存、运输和使用中存在泄漏等二次污染,寻找新型还原剂成为研究热点.CH4廉价易得,是一种良好的还原剂,开发甲烷选择性催化还原(CH4-SCR)氮氧化物催化剂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概述了贵金属类、氧化物类、分子筛类等催化剂在CH4-SCR脱硝中的催化性能.在贵金属催化剂中分子筛负载Pd催化剂和Ag/Al2O3催化剂在CH4-SCR脱硝中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在氧化物催化剂中Cr改性的In/WO3/ZrO2催化剂活性较好,载体的酸化处理可以改善催化剂性能;钴修饰的分子筛催化剂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性能;在CH4-SCR脱硝反应中提高NO转化率的关键是提高CH4选择性.  相似文献   

17.
八、分子筛     
TQ420.6 JSH9806801NO_x 经由沸石固定的铵离子低温氧化成N_2=Lowtemperature conversion of NO_x to H_2 by zeolite—fixedammonium ions[刊,英]/Richter M…//Appl.Catal.,B.—1998,15(1—2).—129~146 报道了在过量氧中,NO_x在温度低至 373 K下,经由被固定于沸石上的NH~( 4) 离子进行了高效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该反应在消耗NH~( 4)离子时几乎全部将NO_x还原成N_2,因此也将沸石转化成了其H~ 形式。被消耗的NH~( 4)离子在反应温度下通过加入气态氨而很容易地得到补充。反应顺序的关键步骤是NO被)O_2氧  相似文献   

18.
刘成文  罗来涛 《石油化工》2007,36(2):127-131
分别以NH3·H2O和(NH4)2CO3溶液或两者的混合溶液为沉淀剂制备了Ce0.9Fe0.1O2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和氢程序升温还原等方法对Ce0.9Fe0.1O2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Ce0.9Fe0.1O2催化剂对甲烷催化燃烧反应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沉淀剂对Ce0.9Fe0.1O2催化剂的甲烷催化燃烧活性、表面性能和还原能力等均有显著影响。以(NH4)2CO3与NH3·H2O的混合溶液为沉淀剂制备的Ce0.9Fe0.1O2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径、较小的粒径和较好的甲烷催化燃烧活性,甲烷的起燃温度和完全转化温度分别为397℃和543℃。催化剂的活性与其比表面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Cu~(2+)改性锆交联粘土的制备及其对NO选择还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Zr交联剂对天然蒙脱土进行撑柱,合成锆交联粘土(Zr PILC),并以其为载体,制备Cu离子改性的锆交联粘土催化剂,考察了不同制备工艺条件对富氧条件下C3H6还原脱除NO反应的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制备条件制得的催化剂Cu Zr PILC对富氧条件下C3H6选择还原NO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NO最高转化率在300℃达到55 1%。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过渡金属改性活性炭的催化氧化脱硫化氢的性能,通过两种不同的改性方法使过渡金属离子负载在活性炭上一种是直接用过渡金属离子的水溶液浸渍活性炭,一种是加入Al2O3粘合剂.结果表明,采用第一种改性方法硫容量比未浸渍的活性炭都有提高,而Zn离子浸渍的活性炭硫容量最大;第二种方法改性的活性炭只有Cu和Ag离子改性后的硫容量得到提高,其它反而下降.根据实验结果,推测了过渡金属离子在活性炭上脱除硫化氢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