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废气再循环和进气加热是实现汽油机HCCI燃烧的两种不同方式,其对HCCI燃烧性能的影响也不同,为此,在同一台汽油机上分别采用废气再循环和进气加热实现HCCI燃烧,并分析了其在HCCI燃烧性能上存在差异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进气加热,废气再循环的工质比热容高,但由于稀释比较小,使得其工质总热容反而低,从而缸内燃烧温度高.废气再循环HCCI燃烧的未燃HC排放比进气加热的排放值低41%~59%;NOx排放是后者的2~20倍;而CO排放与负荷有关;其燃烧效率比进气加热HCCI的值高0.8%~14%.然而,由于进气加热的PMEP低,缸内工质比热比大,传热损失小,最终使得进气加热HCCI燃烧的ISFC比废气再循环HCCI燃烧的值低6.6%~16.4%.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进气加热温度对柴油机发大性能影响的研究,论述了煤制柴油的性能及用进气加热助燃法在L-195型柴油机上的试验情况,并对进气加热温度同柴油机的负荷、转速间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3.
燃用燃制柴油的进气加热温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进气加热温度对柴油机发火性能影响的研究,论述了煤制柴油的性能及用进气加热助燃法在L-195型柴油机上的试验情况,并对进气加热温度同柴油机的负荷,转速间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我国燃气发电行业的机组运行现状,分析燃气轮机进气加热提效技术应用的背景。采用仿真计算研究方式,针对不同F级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建立仿真分析模型,研究我国不同型号F级燃机部分负荷加热性能提升情况。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进气加热技术能够显著提高M701F4和PG9351FA燃气联合循环机组部分负荷下的发电效率。最后国内典型进气系统结构形式的进气加热技术改造难点进行了分析,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GE S109FA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进气温度调节的机组热力性能综合优化方案,即分别利用余热锅炉低压蒸汽、尾部烟道排烟在1台机组上实现压气机进气冷却和进气加热的功能,给出了相应的热力设计参数,并采用GT Pro软件进行了进气冷却或进气加热前后的热力计算.结果表明:在基本负荷下,降低进气温度可使...  相似文献   

6.
基于缸内燃烧理论对某型号柴油机低温起动困难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提高压缩比、采取不同进气加热方式、优化气门间隙3种措施提升缸内温度,并对改进后柴油机开展低温起动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高压缩比可明显提升缸内压缩温度,利于改善低温起动性能;分缸加热可明显提升进气温度,相同加热时间下,分缸加热比格栅加热进气温度提升约53℃;气门间隙优化仅能小幅度提升缸内温度,对柴油机起动性能无明显改善。提高进气温度对提升柴油机低温起动性能有利,但小幅度提升缸内压缩温度并不能明显改善柴油机低温起动性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大型燃气轮机试车站进气系统设计的总结,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进气系统加热、消声、整流部分的结构,希望能对国内同类工程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当环境温度变化或燃气轮机进气加热时,燃气轮机逻辑中沃伯指数公式计算值保持不变,不能实时 反映燃气轮机的燃烧工况。通过分析燃气轮机DLN2.0 +燃烧系统的天然气校正沃伯指数公式,提出压气机 进气温度对校正沃伯指数更合理的修改公式。此新公式能全面正确反映环境温度变化或进气加热时的沃伯 指数变化,对现场实际运行和燃气轮机系统优化设计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就冷凝式燃气热水器系统内部管路存在蓄热导致热量传递发生延迟的情况为前提,建立热水温升与加热时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综合分析加热时间的3个主要影响因素,并根据国标规定的加热时间进行进水流量与进气流量的匹配。发现在常用进水流量区间为9~16 L/min下,将进气流量的区间定为10. 5×10~(-4)~14. 2×10~(-4)m~3/s较合理,将最小进气流量控制为14. 2×10~(-4)m~3/s时均符合国标规定的加热时间要求。  相似文献   

10.
进气预热降低汽油机冷起动排放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不同进气温度、加热方式和蓄热箱容积对发动机冷起动排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提高进气温度有利于减少冷起动阶段的HC、CO排放。最初参与缸内燃烧的新鲜空气的温度对冷起动HC排放有重要影响,对发动机进气歧管内的冷空气进行加热可以大幅度降低HC排放。蓄热箱容积一定时(30L),存在一个进气温度(70℃)可以使HC、CO排放改善得到最佳效果(分别降低36%和13%)。较强的蓄热能力,可以在较大温度范围内减少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