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杭州作为中国近代边缘城市之一,受到的关注自然没有如上海、天津、汉口等主流城市多.一方面,有关杭州近代城市与建筑发展的论文与专著很少;另一方面,大量的近代建筑与历史街区因为旧城改造的关系而被拆毁.杭州的近代建筑并未一味模仿西方建筑,在中西建筑文化相融合的层面上,可以说表现得更为灵活和自由,更具有民间的创造性.通过亲历调查及查阅相关历史资料以及实地拍摄杭州现存近代建筑,在中国整个近代建筑发展的大背景中,从杭州近代建筑(1840年至1949年间)发展轨迹中探询其自身特色,并对具有杭州特色的近代化“折衷主义”的三大建筑类型:“中西折衷主义”、“西中折衷主义”以及“洋脸面”作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哈尔滨近代建筑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建筑成果,近代建筑外环境的优劣也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形象和历史文化的保护,研究哈尔滨近代建筑外环境景观地域性表达具有重要意义和学术价值。以哈尔滨近代建筑外环境为视角,分析植物、水景、铺装、雕塑小品和景观构筑物等载体对建筑外环境的地域文化表达,从文化内涵表达、尺度、造型、数量和色彩等方面分析建筑外环境景观地域文化表达现状及问题,提出历史与现代共生原则、自然与人文融合原则、整体与多样统一原则、发展与控制协调原则,并从营造绿色怡人的外环境、塑造情趣多变空间环境、挖掘展现地域文化特色方面提出哈尔滨近代建筑外环境地域文化景观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3.
哈尔滨近代建筑的奇葩--"中华巴洛克”建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近代建筑思潮中,存在着“中西建筑交融”的现象。哈尔滨作为颇具有殖民色彩的年轻城市,其近代建筑中有种独特的风格类型——“中华巴洛克”,这是基于中国传统建筑及欧洲巴洛克之上的一种近代折衷主义建筑类型,是“中西建筑交融”倾向的很好例证。哈尔滨城市发展模式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华巴洛克”建筑具有独特的发展机制及特征。本文着重探讨这一风格类型的发展机制,从总体布局和细部装饰等方面分析其风格特征,“中华巴洛克”建筑作为中西建筑文化碰撞下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从较客观的角度对其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4.
在中葡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下,四百多年的城市发展变迁给澳门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2005年澳门申遗成功之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更加全面化和系统化。本文结合澳门文化遗产中建筑遗产的四种类型,进行保护案例的实地调研,从宏观政策层面和具体的保护措施实施层面,论述澳门在面临城市经济高速发展与城市高人口密度的压力下,建筑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并探索澳门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仍有待完善与解决的问题,为建筑遗产保护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地域性建筑理论,选择具有闽南特色的红砖文化与石材文化为2个切入点,对厦门近代"嘉庚建筑"1919—1962年间的本土化历程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首先追溯其本土化历程的缘起,进而研究其如何将闽南传统红砖文化融入南洋建筑式样,创造出具有闽南红砖文化特色的"嘉庚建筑";最后研究其如何将闽南传统石文化融入南洋与西洋建筑式样,创造出具有闽南石文化特色的"嘉庚建筑",为当代地域性建筑的创作提供有益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文章研究了中国近代南方侨乡建筑形成的多元复合文化背景,对建筑中所具有的时代变革性、地域性、民俗性相混合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认为中国近代南方侨乡建筑的复合性文化特征对当代的建筑创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发.  相似文献   

7.
北京控旅馆建筑可分为西式饭店、旧式旅店、新式旅馆三种类型其中,以前门地区商业馆建筑群为代表的折衷主义风格“新式旅馆”是北京近代旅馆建筑中的重要类型,具体地表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北京地区建筑文化的变迁,目前北京近代旅馆建筑仍有大部分在使用。科学地保存和利用这些近代馆建筑,对于北京的历史性城市风貌的保护与沿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济南近代传统民居建筑西方化变异的主要表象出发,分析了我国传统民居建筑西方化变异的内在因素,提出了传统民居建筑是建筑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城市特有的文化积淀和文脉延续,是历史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希望通过对传统民居建筑的研究和分析,为建筑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和再利用提供部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济南近代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形态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近代中国最早的经济开发区之一--济南商埠开埠与建设的历史,从济南近代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着手,运用环境差和城市特色等城市环境美学的观点,论证济南北方山水城市的自然环境特色,分析济南近代城市形成过程中的老城与商埠,一中一洋,一古一新有着鲜明环境差别的城市形态特色,阐述了济南近代城市体现的中西建筑文化碰撞、混杂、交融的风貌特征。指出珍惜城市的历史,对近代外来文化对济南城市的影响,应采取“多元并存,兼容并蓄”的正确建筑历史观、文化观。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应当对它们进行正确而积极的保护和利用。本文对济南典型的近代建筑—宏济堂第一支店(商埠西号)的历史发展、建筑特色及其现状进行了详细研究探讨,针对其具有的重要科技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景观价值,通过现场踏勘、测绘、分析、研究和设计改造,探讨了对其进行保护和利用的方式方法,通过精心的设计和保护,使宏济堂第一支店焕发新的活力,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收获。  相似文献   

11.
澳门,这个孤悬海外的弹丸之地,本无任何资源或文化上的优势可言;澳门,这个近代移植于西方的中世纪胚胎,本无任何孕育成长的生机可望.然而,澳门奇迹般地生存与发展,使我们得到一个极其罕见的例证,去探索原本在时间、空间和性质上差异极大的城市文明之间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2.
粤港澳大湾区世界城市群与世界机场群相伴而生、联动发展.建设世界级机场群,需要5大机场错位发展和良性互动.澳门国际机场是澳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极,但机场发展存在与澳门定位、香港珠海空域空运矛盾、澳门土地和环境现状等相关的问题.因此,澳门国际机场今后发展需在葡语国家航线、珠澳密切合作、公务机产业方面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然而,澳门国际机场改扩建问题争议不断,本文就原址扩建、填海区新建、飞地黄茅岛新建3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探索符合澳门长远利益之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内地、香港、澳门之间区际继承关系法律冲突明显,其可行的解决方法就是采用区际冲突法的方法。目前,解决区际继承法律冲突的重点是解决冲突法的冲突。因此,对内地、香港和澳门的继承法律适用规则进行比较研究和分析十分必要,在研究基础上提出有益合理的规则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我国纺织行业最新统计数据,就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纺织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①国外资本和我国港澳台资本对国内纺织企业有较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②我国港澳台资本对生产效率提升的作用高于国外资本.③引入资本的垄断程度愈高,对国内生产效率的提高愈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两岸三地公务员制度的主要特点进行了探讨。中国内地公务员制度最突出的特点体现在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方面;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公务员制度的最突出特点体现在公务员制度法律依据的变化和原公务员制度中殖民主义色彩的彻底消除以及“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原则的彻底实现;台湾公务员制度的最突出特点体现在公务员法制体系的健全和公务员考试录用机构地位的权威性上。全文针对两岸三地公务员制度的上述最突出的特点分别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6.
澳门-凼仔三桥正桥斜拉桥空间应力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门-凼仔三桥正桥是一座竖琴式平行索面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由于此桥受桥下航道净空、两岸接线、斜拉索锚固点截面不能设置横梁、箱梁底板厚度有限、活荷载和自重较大等一系列条件的限制,加之结构复杂和预应力作用,有必要建立空间实体有限元模型进行应力分析.通过对澳门-凼仔三桥正桥的空间受力计算与分析,再现了大桥成桥时各种工况下各构件的应力和变形情况.  相似文献   

17.
中央政府做出了《关于内地与港澳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并正在实施,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和实践分析表明湖南具有接受经济空间点辐射,线辐射以及面辐射的巨大优势,利用外资必然受到很大影响,如何对其影响因势利导,促进湖南经济发展是目前湖南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分析同题并提出对策的。  相似文献   

18.
澳门城市规划发展历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选取从1557年城市开埠一直到1999年回归祖国的澳门城市规划历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历史法、调查法以及断代历史的方法对澳门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将澳门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划分为4个时期,对每个时期的规划活动和特点进行详尽的分析与论述,对澳门城市规划历程演变、城市规划内容进行全面和系统的考察与研究,以揭示澳门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规律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000—2008年除香港、澳门、台湾、西藏、浙江、湖南外的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碳排放总量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横截面数据以及东中西部的时间序列数据用计量方法来研究中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中国的经济增长对碳排放都有促进作用,西部地区的经济弹性最大,表明西部地区的碳排放对经济增长更加敏感。而东部与中部地区的经济弹性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重钢焦化厂焦化配煤煤种进行特性检测,小焦炉配煤试验,焦炭热性能检测试验及焦炭微晶结构分析,研究澳媒对焦炭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澳煤的技术指标接近焦煤,在配煤方案中可代替部分肥煤或焦煤。配入20%左右的澳煤,相应降低肥煤和焦煤配入比例所得到的焦炭其热性能较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