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大尹格庄金矿根据矿山地质现状,将点柱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作为矿山主要采矿方法,但是在开采过程中面临矿石损失率大、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的问题,且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地压显现,部分矿房在回采过程中出现大面积冒落及矿柱压裂破坏,综合矿山遇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对采矿方法及回采工艺进行改进。选择了盘区交错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经过优化,盘区最终生产能力达到2745t/d,损失、贫化率均为8%,增大了矿山经济效益。该方法可以为同类矿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汪令松  王新民 《金属矿山》2012,41(12):38-40
和睦山矿采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方法,矿房回采到一定阶段形成一定空区后,采场出现顶板冒落、矿柱垮塌等现象,导致矿区矿石贫化率大,回采率低。通过分析,矿区矿岩稳定性差是造成采场顶板冒落、矿柱垮塌的主要原因,采用上向水平进路充填采矿法能有效降低矿石贫化率,提高矿石回采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矾山磷矿主矿体上盘采动范围内CTⅠ号破碎超贫磁铁矿的开采技术条件,设计提出了采用一种点柱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该采矿方法将矿体自下而上划分为分层进行回采,分层高度3 m,分层间矿体划分为5 m宽矿房和2 m宽条柱。回采时只回采矿房,采空区采用低灰砂比尾砂胶结充填,利用永久条柱和充填体共同进行地压管理。生产实践取得了块综合生产能力450 t/d,矿石损失率23.33%,贫化率5%,原矿成本54.36元/t的良好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4.
<正> 广东凡口铅锌矿是我国最大的铅锌生产矿山,资源条件优越,储量大、品位高、远景好。降低损失贫化意义更为重大。为了最大限度地回收矿石资源,减少损失贫化和避免地表崩落,采用充填采矿法,并将矿块划分为矿房、矿柱二步回采,最后回收顶、底柱。为了提高采场生产能力,降低贫化损失,盘区机械化分层充填法和VCR法为目前矿山的主要采矿方法。地测部门用直接  相似文献   

5.
受民采空区影响,岭南金矿22中段12盘区矿体无法采用原设计的采矿方法进行回采。为顺利回收该部分矿石,研究提出将该处采矿方法变更为上向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联合点柱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实践表明,采用上述方法能够安全、经济、高效地对该部分矿石进行回收,盘区综合生产能力达到200~400t/d,矿石损失率10%~15%,矿石贫化率8%~12%,同时研究成果对同类赋存情况的矿石回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有用矿物矿床的开采方法这种方法是先回采矿房,用胶结充填料充填采空区,随后开采房间矿柱,再充填采空区。为了提高矿体和充填矿体垂直暴露面的稳固性,以加大阶段高度和减少矿石贫化,在开始回采整个矿房矿量之前,沿矿房全长在矿房下部从两侧进行回采。随着矿房的回采减少空区的高度,并形成顶板暴露面,它与水平面所成的倾角要大于崩落矿石的自然安息角,用胶结充填料充填已形成的下部空区之后再回采矿房矿量。从矿  相似文献   

7.
华东某金矿属于贵重金属缓倾斜类难采薄矿体。针对原采矿方法中存在的矿石损失贫化率高,采场生产能力低的问题,提出了充填开采新方案。新方案基于矿体和围岩均稳固的矿岩性质,增加采场的长度、阶段高度至100、50 m,提高开采分层高度至5 m,结合机械化开采生产效率高、作业安全的特点提出机械化上向水平高分层充填采矿法。为增大采场生产能力,降低矿石的损失率和贫化率,减少矿石开采成本,采用两步凿岩、分次出矿、一次分区充填的不留矿柱连续回采工艺,充填物料选用复合早强胶结材料和尾砂。生产实践表明:新方案回采效率明显增加,采场生产能力提高40%左右,矿石损失率和贫化率分别下降6%、5%,采矿直接成本与原采矿方法相当,矿山开采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南京栖霞山铅锌矿采用上向点柱分层充填采矿方法回采,由于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采场顶板及上盘围岩应力集中,引起顶板冒落。为了提高回采作业安全性和回采率,盘区上向分层进路阶梯式回采充填采矿方法由多个采场组成一个盘区,以进路方式由下向上分层回采,每一分层间隔布置Ⅰ、Ⅱ期若干进路,以每条进路为单元分别进行回采和充填,Ⅰ期进路超前Ⅱ期进路形成阶梯式回采,进路充填不需进行采场接顶,一个采场可间隔布置多个作业面进行采矿和充填。为了有效控制Ⅱ期进路回采时Ⅰ期进路充填体垮塌现象,提出了预留梯形矿柱或连续条形矿柱的回采方案,保证了回采作业的安全。应用研究表明,采场的综合生产能力达到每月6 452t,回采率达到了87.1%,贫化率小于3%,生产能力完全达到了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缓倾斜中厚矿体高效采矿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哈密黄土坡铜锌矿为研究对象,针对矿山一期开采中存在的损失、贫化率较高,通风条件差等问题,提出了采用二步骤采矿法开采深部矿产资源的新方案。即矿块垂直矿体走向布置(矿体厚度≥10 m),将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分为二个步骤进行回采,第一步先采矿房,第二步后采矿柱。开采矿房时,采用分段矿房法回采,阶段嗣后充填;开采矿柱时,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回采。基于FLAC3D对新方案的第二步骤开采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第二步骤的开采过程中顶板未出现冒落、垮塌等现象。同时经过一期及二期试验采场的工业试验验证,证明新方案具有工人工作集中、设备利用率高,矿房回采时顶板暴露面积较小、作业条件安全性较高,矿柱回采时损失极大减小、采矿成本适中等优点,其采矿回采率及贫化率分别为93.50%、7.69%,极大地提高了矿山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华南某锡矿体由于倾角缓厚度大,构造变形复杂,矿石无法借助自重实现搬运,且顶板暴露面积大,无轨设备无法进入采场作业;同时采空区面积大,若均采用胶结充填则成本过大。针对以上问题,在采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的基础上,对采场中的参数进行结构优化,交替布置矿房与矿柱时,对第一步骤回采的矿柱尽量设计较小的尺寸,嗣后进行胶结充填,同时对第二步骤回采的矿房尽量设计较大的尺寸,嗣后进行非胶结充填,从而解决了矿石无法实现自重搬运、顶板管理困难以及胶结充填成本过大等问题。实践证明:改进后的方案使矿山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12%,矿石贫化率降低0.5%,每年的充填费用减少540万元,提高了综合生产能力,增强了作业效率,实现了矿体开采安全、高效、经济的技术目标。  相似文献   

11.
针对采空区矿柱回采难题,创造性的提出了围堰式袋装充填采矿法。该方法采用袋装充填体充填采空区,为回采工作创造条件并提供作业面,在治理采空区的同时实现矿柱的高效回收。与传统工艺相比,该方法回采安全、高效,贫化损失小,作业环境好,可操作性强。实际应用取得了采场平均生产能力137.2t/d、矿石损失率4.2%、贫化率4.95%的技术指标,采切工程量少,采切比约为1.41m/kt。  相似文献   

12.
急倾斜极厚大矿体在采用阶段矿房法回采矿柱时存在采矿贫损大、成本高、凿岩作业困难、作业安全性差等问题,结合红岭矿生产实际并借鉴国内类似矿山生产经验,提出分段凿岩、顶板一次崩落、间柱分段崩落、间柱出矿结构连续出矿、封闭采空区的矿柱回收新方法。经现场试验,取得矿柱回采损失率33%、贫化率15.31%、采矿直接成本72.95元/t的较好指标,为类似矿山进行矿柱回收和采空区处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13.
西部铜业近年来主要采用点柱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采矿,造成矿石损失严重。为充分回收资源,在保证采场作业安全及利用已有工程的前提下,对已结束充填矿房中的点柱采用浅孔留矿法进行回采。通过8个月的实践,充填体内第一个点柱回采工作共回收矿石4819 t,回采率83%,创造利润162万元,并为矿山今后回收同类矿柱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4.
图拉尔根铜镍矿主要采矿方法为大直径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分为矿房、矿柱两步骤回采,采空区实行嗣后充填。阐述了图拉尔根铜镍矿的矿体特征、矿体赋存条件及采矿方法,主要对该采矿方法在图拉尔根铜镍矿应用时的采场结构参数、进行矿房回采时的矿柱稳定性以及回采时的一些技术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南京栖霞山铅锌矿深部地应大,矿岩条件变差及地处风景区对采矿方法要求严格的现状,通过研究,设计了盘区上向分层进路阶梯式回采充填采矿法。该方法的特点是几个采场组成一个盘区,以分层方式由下向上逐层回采,每一分层则划分成若干进路,间隔布置Ⅰ、Ⅱ期进路,以进路为单元进行回采与充填,先回采Ⅰ期进路,再回采Ⅱ期进路,同时Ⅰ期进路超前Ⅱ期进路形成阶梯式回采。应用实践表明,该采矿法具有生产能力大、回采率高、贫化率低等优点,采场生产能力可达215t/d,矿石的回收率较现用的上向点柱分层充填采矿法提高了20%,贫化率则小于3%。  相似文献   

16.
以黄沙坪多金属矿体为研究对象,针对原铅锌矿开采中存在的作业安全性差、生产工序复杂、生产能力低和成本高等技术问题开展研究,优化选择了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尾废耦合充填采矿法,经2年多的现场工业试验,该采矿法矿房生产能力一般可达400~500 t/d,采矿回收率为85.18%、贫化率为6%,采矿工班效率为40 t/工班,耙矿效率为35 t/工班,证明该方案工艺简单、劳动效率高,生产能力大,能有效避免矿柱大量损失,是一种适合于该多金属矿体的理想采矿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受中段主运输巷穿插,北阿尔登-托普坎铅锌矿10中段5a矿体前期回采留设有20 m宽保安矿柱。受采空区及不规范回采影响,该保安矿柱回采难度大。经技术经济比较分析,选择采用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回采该矿柱,工业实践中,采场综合生产能力达375t/d,损失率10.43%,贫化率10%,安全高效采出高品位矿石45000t。  相似文献   

18.
邓艳娥 《采矿技术》2021,21(4):169-171,174
某矿山一直采用崩落法开采,存在地表塌陷、环境破坏、矿石损失、贫化严重等问题.基于矿山实际,分析了改为充填法开采的必要性,并对两种采矿方法的矿石生产成本、综合效益、环境、政策影响程度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由崩落法改为充填法后可回采矿石、保安矿柱共2684万t,增加效益达74.3亿元,且解决了尾砂堆存问题,改善了矿区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提升,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用胶结充填法开采矿床的优点是矿石回采率高。但由于混入部分围岩或充填料落入矿石中都将产生有用矿物的贫化。在回采第一批矿房时,贫化率是由围岩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其贫化率可用普通方法确定。当混入围岩时铁的含量为20—40%。在回采充填体间的第二批矿房时,贫化率主要是由充填料落入造成的,该充填料由砂子和粘合料  相似文献   

20.
基德克里克矿是一个年产量达450万 t 的多金属矿山,采用两条竖井开拓,分段空场法事后废石胶结充填.1~#竖井深930m,回采浅部露天坑底以下至792m 水平的矿石,垂直走向布置矿房矿柱的分段空场法,矿房一般宽18m,长22~65m,高90~135m.间柱通常宽24m,顶底柱高30m,矿柱的回采一般是在矿房充填养护三个月之后进行的。2~#竖井深1530m,回采更深部矿石,采用从中央向两翼、由上盘到下盘推进,连续后退式回采,不留间柱.典型的采场宽15m,长30m,高60m,采后废石快速充填,相邻采场的回采,在充填体养护三个星期后进行.矿石年需废石胶结充填料250万 t,胶结料与骨料之比为1:20,年需水泥量12.5万 t,要求充填体在养生28天后抗压强度达到7MPa,以便在回采矿柱时能稳定地暴露高120m,长70m 的充填体。1982年,为节省水泥,在1~#井区60%的水泥用高炉渣代替;2~#井区33%的水泥被高炉渣代替。1984年后期,引入粉媒灰使用技术,进一步节约了成本,本文介绍其实验室试验及其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