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4 毫秒
1.
为进一步扩大沙比图吧矿区铜资源/储量,通过详细的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并结合刚果(金)—赞比亚铜钴矿带铜带的区域成矿规律和勘查经验,进一步讨论了矿床成因、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研究表明:(1)沙比图吧铜矿床在产出位置、矿床特征、矿床成因等方面与整个铜带上的众多同成岩期的层状沉积铜钴矿床非常类似;(2)沙比图吧铜矿区深部和外围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2.
鲍温布拉克铜矿床位于东天山库鲁克塔格地区,区内褶皱、断裂构造较发育,鲍温布拉克铜矿位于其中。通过对区内地质特征、矿床特征和控矿因素、矿物共生组合特征等综合分析,初步建立了"鲍温布拉克铜矿床"找矿模式,并确定其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型铜矿床,该铜矿床的发现对在该区寻找同类型的矿床提供了依据与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
柳树沟铜矿床位于塔里古板块之南天山古生代裂陷槽内,区内褶皱、断裂构造较发育,柳树铜矿位于其中。通过对区内地质特征、矿床特征和控矿因素、矿物共生组合特征等综合分析,初步建立了"柳树沟铜矿床"找矿模式,并确定其成因类型为火山岩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铜矿床,该铜矿床的发现对在该区寻找同类型的矿床提供了依据与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江浪铜矿田位于扬子地台西缘江浪变质核杂岩穹隆构造中。至今已发现里伍、黑牛洞等中、小型铜矿床7处,为扬子地台西缘地区铜矿集中产出区之一。对江浪铜矿田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石矿物组成、控矿因素等的研究结果表明,江浪铜矿田的铜矿床受江浪变质核杂岩穹隆构造中的多层次韧性剪切滑脱带控制,铜矿化、矿体主要赋存在韧性剪切滑脱带中。该区成矿条件优越,具有形成大型、超大型铜矿床的条件,找矿潜力巨大。铜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和似层状,矿床为中高温热液型铜矿床。本文在详细研究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成矿过程与矿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矿田和区域找矿方向,为本区找矿有新的突破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陆庆  赵炎 《现代矿业》2016,32(9):135-140
沙滩角矿田是安徽铜陵矿集区最东部的大型铜金矿田,也是铜陵矿集区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的矿田。该矿田内早期主要发现沙滩角中型矽卡岩型铜矿床,近年来陆续发现了姚家岭特大型铜金铅锌矿床、桂花冲中型铜金多金属矿床和龙池井小型铜铁矿床。龙池井铜铁矿床位于戴公山背斜北西翼近轴部,沙滩脚岩体南接触带中部及沙滩角铜矿田东缘。结合区内地质工作成果,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矿床成因以及找矿标志进行了探讨,供区内找矿参考。  相似文献   

6.
赞比亚ICHIMPE铜钴矿是赞比亚—刚果(金)铜矿带上的一个典型铜钴矿床,矿体赋存于下罗安组含矿建造中。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述了矿床的地质背景、含矿建造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并初步探讨了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以期对本区的进一步探矿及评价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 铜陵地区是我国铜矿重要产地之一。铜矿床和矿点星罗棋布,但具有开采规模的铜矿床,主要集中在铜官山、狮子山、新桥和凤凰山四个矿区。这些铜旷床过去被统称为矽卡岩型铜矿床。长期的地质勘探与矿山开采实践,使人们逐步认识到本地区铜矿床与特定地层层位有密切关系,与火山活动有空间和成因上的联系,其原始成因应属火山沉  相似文献   

8.
滇中黄草岭铜矿地处云南东川铜矿集区之落因成矿带。以黄草岭铜矿的矿床地质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仔细观察、分析其矿体特征、矿石结构构造、矿物组分及生成顺序、围岩蚀变等,并通过综合类比研究,对矿床成因进行初步讨论。研究表明,黄草岭铜矿床赋存于落雪组厚层状白云岩中,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落雪组围岩的铜含量为0.06%~0.19%,而矿(化)体中铜品位为0.22%~1.69%,可见成矿元素存在从围岩至矿(化)体逐步富集的特征。该矿床成矿作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落雪组白云岩沉积成岩过程中成矿元素初步富集形成矿源层;第二阶段为后期在热液流体的萃取、淋滤作用下,成矿物质沿着东西向裂隙进一步富集成矿,其成因可以归属于"东川式"沉积变质叠加热液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9.
伽师铜矿位于塔里木古陆块中的古生代前陆盆地,地质构造简单,分为3个矿段、7个矿体。对矿段和矿体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表明,该矿区砂岩丰富,容矿性好,砂岩顶底板的泥岩充当了良好的隔挡层,石膏层使矿液上流,致使富集成矿,其矿床成因类型属下第三系泻湖相沉积层控型砂岩铜矿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四川会理大铜矿铜矿床矿物岩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包裹体测温及硫、铅同位素的研究,探讨其成矿物质来源。结果表明:该矿床为沉积砂砾岩型层控铜矿床,其成矿物质来源于含矿地层。在此基础上,提出该铜矿床的成矿模式。为矿床成因的认识与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四川会理大铜矿铜矿床矿物岩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包裹体测温及硫、铅同位素的研究,探讨其成矿物质来源。结果表明:该矿床为沉积砂砾岩型层控铜矿床,其成矿物质来源于含矿地层。在此基础上,提出该铜矿床的成矿模式,为矿床成因的认识与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何宗宝  马正林  余璨 《现代矿业》2016,(4):114-118,126
路农铜矿床是位于羊拉矿区中部的典型铜矿床之一。通过分析该矿床地质特征及不同矿(化)体特征,并利用镜下鉴定及电子探针等方法,系统研究了矿床内矿石矿物特征及矿床成因,结果表明:1矿床内矿石类型多样,主要为矽卡岩型矿石,矿石主要金属硫化物为黄铜矿、磁黄铁矿、黄铁矿及磁铁矿,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和脉状-网脉状构造,矿石结构主要为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交代充填结构及包含结构;2矿床成矿阶段可划分为矽卡岩期、石英-硫化物期及表生期,显示出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的典型特征,后期构造热液叠加成矿作用显著。上述分析成果对于区内铜矿床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龙宇 《现代矿业》2015,(2):88-90
西藏墨竹工卡邦铺铜钼多金属矿床是冈底斯斑岩型铜矿带东段典型的斑岩钼铜矿床。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为该地区的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阿富汗艾娜克铜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与总结,对矿床的成矿阶段及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其目的在于了解喀布尔地块铜成矿带的成矿规律,为该区域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付家山矿区外围钨钼铜矿床是近期发现的以钨为主、钼铜共生的中型矿床。总结矿床地质特征,分析控矿因素并浅析矿床成因。该矿床的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体与下二叠统碳酸盐岩接触带,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严格受接触带控制,成矿作用方式以接触交代作用为主,矿石矿物主要形成于中—高温热液阶段,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高—中温热液接触交代型钨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6.
对长江中下游(包括赣北地区)主要的铜矿床成因类型进行了阐述,并对层状铜矿床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7.
淌塘铜矿为四川会理—会东铜多金属矿集区内的层控型矿床之一,发育典型的"东川(淌塘)式"铜矿。为进一步指导淌塘铜矿床深、边部接替资源找矿工作,分析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并依据淌塘铜矿床的最新地质勘查结果,深入分析了矿体产出特征、矿物组构特征、蚀变特征等,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讨论,对找矿标志进行了总结。研究表明:(1)矿区出露的地层以前震旦系会理群淌塘组(Pt_2t)变质岩系为主,岩性主要为千枚岩及白云质大理岩;(2)矿体均赋存于淌塘组中亚组第二段中层(Pt_2t_2~(2-2))内,呈层状、似层状及透镜状产出,矿体厚度及品位变化较均匀;(3)矿床内的金属矿物以黄铜矿、黄铁矿为主,发育浸染状、条带状、网脉状矿石构造,显示沉积及热液成矿特征;(4)赋矿围岩作为初始矿源层,在后期热液作用下进一步活化迁移,沿断裂及破碎带充填叠加,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改造型铜矿床;(5)矿区地层、构造、蚀变及地球化学异常为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8.
易门铜矿带是滇中地区重要的成矿地段,以层控型矿床闻名,大尖山矿床的发现,弥补了矿体热液脉状铜矿的空缺。为深入阐明矿床成因机制,在前人对矿带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成矿地质背景,详细分析了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结果表明:①矿床内矿化自鹅头厂组至因民组均有发育,以落雪组白云岩中最为富集;②受区域构造影响,矿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发育NNW向、NWW先及近SN向3组断层,节理、裂隙发育,严格控制着矿(化)体的空间分布及富集;③矿床属典型的热液脉型铜矿床,构造交汇部位、围岩蚀变(硅化)、落雪组地层及物化探异常为"大尖山式"矿体的有利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9.
紫金山铜金矿具有上金下铜的分布特征,金矿床赋存于潜水面之上的氧化带中,铜矿床赋存于潜水面之下的还原带中。铜矿石中有大量的斑铜矿。通过反光显微镜矿相学观察、电子探针、粉晶衍射等手段,分析本区斑铜矿的矿物学特征,并结合硫同位素特征,阐明本矿的成矿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紫金山存在细脉状及它形粒状两种不同赋存状态的斑铜矿。电子探针结果显示,斑铜矿富硫贫铜,且不同赋存状态斑铜矿的主量元素随离火山机构的远近有一定的变化规律。铜硫化物δ34S范围为-5.9‰~3.5‰,具地幔硫特征。结合紫金山铜金矿的区域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点,从而提出本区斑铜矿具有原生的特征,对本区铜金矿的成因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紫金山铜金矿具有上金下铜的分布特征,金矿床赋存于潜水面之上的氧化带中,铜矿床赋存于潜水面之下的还原带中.铜矿石中有大量的斑铜矿.通过反光显微镜矿相学观察、电子探针、粉晶衍射等手段,分析本区斑铜矿的矿物学特征,并结合硫同位素特征,阐明本矿的成矿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紫金山存在细脉状及它形粒状两种不同赋存状态的斑铜矿.电子探针结果显示,斑铜矿富硫贫铜,且不同赋存状态斑铜矿的主量元素随离火山机构的远近有一定的变化规律.铜硫化物δ34S范围为-5.9‰~3.5‰,具地幔硫特征.结合紫金山铜金矿的区域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点,从而提出本区斑铜矿具有原生的特征,对本区铜金矿的成因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