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超滤装置的预处理,除去高盐度废水中的胶体和悬浮物。然后通过一级纳滤装置将 进行浓缩,浓缩液通过冷冻系统将K2SO4进行回收;一级纳滤装置出水经过二级纳滤装置处理后,出水回用到生产车间,二级纳滤装置的浓缩液重新回到超滤装置。高盐度废水经过处理后,其中的K2SO4得到了回收,废水基本达到零排放,可以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针对垃圾焚烧炉受热面的高温腐蚀,分析了硫/氯协同作用对涂层高温腐蚀性能的影响,以期为未来涂层服役性能的提升提供理论指导,促进垃圾焚烧发电的发展。在实验室模拟气氛(体积分数95%)+O2(体积分数5%)条件下,对涂有Na2SO4盐、NaCl盐及NaCl+Na2SO4混合盐的TC4渗铝样品进行600 ℃的高温腐蚀实验,并利用扫描电镜(SEM)、能量色散光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试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喷涂Na2SO4溶液时,涂层表面发生微弱的腐蚀;当喷涂NaCl+ Na2SO4(质量分数比1:2)混合盐溶液时,在涂层表面生成了多层结构的腐蚀氧化层;当喷涂NaCl溶液时,涂层表面发生了严重的腐蚀,腐蚀产物主要是富含Al、Ti的氧化物和氯化物。在腐蚀过程中,氯化钠在高温下形成Cl-1,其穿透初期形成的氧化膜,随后生成的金属氯化物在高温下汽化,向外扩散到达表面氧分压较高的区域时又被氧化为金属氧化物,此过程连续循环,使表面的多层氧化膜不断被腐蚀,随着Cl-1浓度的增加样品的腐蚀更加严重,但S和Cl的协同作用可以降低涂层的腐蚀速率。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区域,理清该区域工业SO_2排放与煤炭生产、消费的内在联系,对节能减排、实现区域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相关分析法和改进的重心模型,测算了西部八省(区)煤炭生产和消费在数量和空间上对工业SO_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规模变化一致,煤炭生产、消费与工业SO_2排放在历年数值和逐年增长率上呈正相关关系;重心空间变动明显,煤炭生产重心在甘肃省和陕西省来回移动,煤炭消费重心在甘肃省内移动,工业SO_2排放重心由甘肃省移至四川省;煤炭消费影响较为显著,与煤炭生产相比,工业SO_2排放与煤炭消费的相关性、空间匹配度均较高。因此,西部地区为了减少工业SO_2排放量,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更加注意减少煤炭的使用,合理控制煤炭开采,推动地区能源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4.
采用铜粉置换、SO2还原和亚硫酸钠还原三种方法从分铜后液中回收了其中的硒、碲。研究了铜粉用量及反应温度对铜粉置换回收硒、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铜粉过量系数为2.0、反应温度为90℃的条件下可回收溶液中99%以上的硒和75%以上的碲;考察了SO2流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SO2还原回收硒、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O2流量为0.3L/min、反应温度为60℃的条件下,反应2h可回收99%以上的硒和83%以上的碲;分析了亚硫酸钠加入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亚硫酸钠还原回收硒、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亚硫酸钠的加入量为10g/L、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2h的条件下,可回收99%以上的硒和98%以上的碲。  相似文献   

5.
孙聪  王为振  常耀超  李云 《矿冶》2015,24(5):72-75
本文对采用SO2-空气法处理氰化渣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考查了反应时间、初始pH、CuSO4添加量及Na2S2O5添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调浆浓度45%,初始反应pH≈10.5,CuSO4添加量0.37kg/t渣,Na2S2O5添加量0.5g/L,反应时间3h的条件下,可将调浆溶液中CN-降至0.01 mg/L,具有较好的除氰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中国1985~2016年煤炭生产、煤炭消费和经济数据,通过变异系数法来探析我国煤炭生产和煤炭消费的变化情况,通过重心模型来探析我国煤炭生产和煤炭消费的重心移动轨迹,通过重心耦合模型来探析我国煤炭生产和煤炭消费空间格局变化。研究表明:1985~2016年海南、内蒙古和陕西煤炭生产和煤炭消费变化最大,苏沪、辽宁和河北煤炭生产和煤炭消费变化最小;煤炭生产重心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自1985~2005年从开始的不规则运动逐渐向西南移动,第二个阶段自2006~2016年稳步向西北移动。煤炭消费重心变化幅度较小,总体呈现向西向南移动的趋势,煤炭生产和煤炭消费的中心移动都与经济发展、产业转移、中西部能源基地建设等相关;煤炭生产和煤炭消费重心耦合情况,静态方面重叠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态势,动态方面1985~2002年呈现较大波动特征,2002~2016呈现较为稳定的一致性态势。  相似文献   

7.
准东地区大规模的露天煤矿开采及工业活动和交通活动使得区域大气颗粒物浓度增加,大气环境恶化,通过分析PM2.5和PM10质量浓度及数量和即时的风速、温度、相对湿度数据,探讨PM2.5和PM10污染特征,确定其时空差异特征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了解我国大规模工矿产区的大气污染特征,可以为区域大气环境治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研究区PM2.5、SPM10是非均匀化分布,浓度均值低于国家标准限值2)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与颗粒数间相关性高,PM2.5浓度与颗粒数的相关系数为0.99,PM10的为0.77;PM2.5与PM10浓度间的相关性高达0.84。3.)各样点夏秋两季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水平较为接近,冬季颗粒物浓度明显高于其它两季4)IDW插值结果显示颗粒物污染浓度的高值区夏季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西部,东南部存在小范围高值区;秋季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冬季主要聚集在五彩湾煤电煤化工产业带及研究区东部。5)研究区PM2.5、PM10的浓度与温度和相对湿度相关性显著,受相对湿度影响更大。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性;与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风速呈非显著性负相关,相关系数不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一步溶剂热法制备CulnS2可见光光催化剂,运用XRD、SEM、BET等对材料进行表征分析。探究了前驱液Cu/ln摩尔比、温度、时间和捕获剂种类对CulnS2在可见光下光催化还原溶液中U(VI)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Cu:ln=1:1,样品制备温度为200℃,制备时间为12h的条件下,所制备的CulnS2材料光催化还原U(VI)活性最佳,光催化还原过程的主要活性物质是O2-和e-。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一种以Fe3Al金属间化合物为基相,原位自生(Cr,Fe)7C3颗粒为陶瓷相的新型低成本金属陶瓷涂层及其摩擦磨损性能。通过投料成分的精准设计,采用真空冶金+堕气雾化的冶金方法直接制备了(Cr,Fe)7C3/Fe3Al新型复合粉末,获得碳化物原位自生于Fe3Al基相且呈弥散分布的(Cr,Fe)7C3/Fe3Al金属陶瓷涂层原料;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制备(Cr,Fe)7C3/Fe3Al涂层,并通过销-盘往复干摩擦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具有原位自生(Cr,Fe)7C3颗粒弥散强化的(Cr,Fe)7C3/Fe3Al金属陶瓷涂层在室温及400℃下的耐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Cr,Fe)7C3/Fe3Al涂层的结合强度达到60.51Mpa,涂层硬度随温度升高衰减较慢,且在室温和400℃相应实验条件下的摩擦系数分别为0.7722和0.5634,均明显低于RuT350铸铁基体摩擦系数,400℃下其摩擦副的总磨损量仅为RuT350基体摩擦副总磨损量的50.4%,耐磨性优于Fe3Al涂层和NiCr-Mo-Cr3C2涂层。(Cr,Fe)7C3/Fe3Al具有较高的中高温耐磨性主要源于金属间化合物Fe3Al粘结相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具有异于普通合金的R现象,促使(Cr,Fe)7C3/Fe3Al具有较高的高温硬度,并存在大量弥散分布的细小(Cr,Fe)7C3晶粒,不易造成陶瓷颗粒从金属相中脱落在磨损表面形成第三粒的协同机制。研制的(Cr,Fe)7C3/Fe3Al涂层新材料在400℃左右的中低温下具有优异的耐摩擦磨损性能,且原材料成本低,具有工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胶-凝胶结合固相烧结的方法制备了具有复杂尖晶石结构(空间群为P4332)的Li2Mn1-xZnxTi3O8(x=0,0.1,0.5)负极材料。研究了Zn部分取代Mn对Li2MnTi3O8材料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Zn取代之后,Li2MnTi3O8材料的晶胞体积以及晶粒尺寸有明显的降低,然而颗粒大小却没有显著的变化。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Zn取代对改善Li2MnTi3O8材料电化学性能非常有利,在0.1C倍率条件下进行充放电, 50次充放电循环之后,Zn取代之后的材料放电容量为269mAh/g(Li2Mn0.9Zn0.1Ti3O8),298mAh/g(Li2Mn0.5Zn0.5Ti3O8),且都在第一次循环之后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在1C倍率条件下充放电36次,材料的放电容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材料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SoC嵌入式片上系统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蓉 《煤炭技术》2012,31(6):218-219
以片上系统(SoC)为代表的嵌入式应用系统拉开了嵌入式系统发展的大幕,极大的推动了IT产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嵌入式系统用在一些特定专用设备上,通常这些设备的硬件资源(如处理器、存储器等)非常有限,而且对成本敏感,有时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等。常见的嵌入式系统如手机、PDA、电子词典、掌上电脑、VCD/DVD/MP3 Player、数码相机、游戏机、机顶盒、路由器等,这类嵌入式应用系统对成本比较敏感。还有一些对性能和实时性要求比较高,如通信系统,医疗仪器,航空航天设备以及军事武器上的一些嵌入式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2.
盛欣 《煤炭技术》2012,31(10):133-134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成为一大研究热点,并为依托于信息技术促进建筑物整体功能的相应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文章介绍了智能建筑系统集成以及B/S模式的特点,阐述了ASP.NET的新特性,对IPMS-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加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基于小波分析理论的风机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孙康  沈亮霓 《煤矿机械》2007,28(8):200-202
基于小波分析理论,针对风机动静碰摩故障信号进行了小波分析,利用特定频带的信息进行故障诊断,并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有效地提取了故障特征,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该研究为对风机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处理,进而为实施故障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梁艳娟 《煤炭技术》2012,31(3):26-27
平面磨削在生产中用途极广,工件在平面磨削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表面缺陷,特别是在精密磨削中一些凭目测即可辨认的表面缺陷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为解决和避免各类表面缺陷,以采煤机钻头修复为例,有针对性地扼要分析了平面磨削时工件表面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钢管凿井井架是建井单位常用的建井设备,它的应用比较广泛,文中就井架加工及安装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了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为了将端盖上的多种孔及凸台结构表达完整、清晰,需采用复合剖和向视图。使用Inventor软件不能直接生成这2种视图,对如何利用已有的工具创建这2种视图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关键技术和解决办法,为工程图的创建探索出了一套新型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林红涛 《煤矿安全》2006,37(1):58-59
结合辽宁的监察工作,谈一谈对三项监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综掘工作面产尘量大、空间狭小、粉尘浓度高、降尘难度大的问题,基于CFD离散相解算模拟技术,通过建立全尺寸掘进面巷道模型,对比研究在压入式通风条件下割上部与下部煤(岩)时,粉尘在掘进巷道的纵向与横向运移规律.掘进头模拟结果显示,在掘进头风流场中有两处涡流区域,一处位于掘进机前、中部,一处位于掘进机右侧后部.涡流的卷吸作用会导致这两处有明显的粉尘聚集,非常靠近掘进司机的位置,影响范围分别近似为1 m×3 m与0.8m×1.5m的矩形区域,最高浓度约为500 mg/m3.同时还研究了通风量对风流场涡流区域粉尘聚集区域的影响,对比发现增大通风量可有效减小粉尘聚集区域的浓度.  相似文献   

19.
为了能够准确地预测出离心泵的性能参数值,利用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建立对其进行性能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可以研究离心泵的流量,叶片出口安装角,压力比和效率之间的神经网络与预测关系。利用MATLBA软件实现了RBF神经计算,分别对离心泵的压力比和效率进行了性能预测,预测效果表明,RBF神经网络的计算模型可以提高预测效率和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0.
基于AutoCAD的三维建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灯 《矿业快报》2008,24(6):16-19
叙述了复杂地质体三维建模在Adina中自下而上依次建立点、线、面和体的方法,其中面和体的定义需要手工完成,费时费力.用VC编写了AutoCAD To Adina三维建模程序,实现了点、线、面和体的自动定义,大大缩短了Adina三维建模的周期.实例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