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0 毫秒
1.
正2019年,柳钢营业收入1013.63亿元,首次突破1 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3:68%,成为广西制造业第一家千亿元企业。这是继2018年成为广西首家年利润超百亿元的国企后,柳钢生产经营业绩取得的又一历史性突破。2019年,柳钢在产能设备未增加的情况下,全年完成铁产量1 281万吨,粗钢产量1 440万吨,钢材产量1 542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利润50.6亿元,上交税费31.41亿元。2019年柳钢多元产业全年营业收入376.52亿元,利润9.1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85%、29.39%,均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2.
《武钢技术》2014,(1):6-6
<正>2013年武钢预计生产铁3 855万t、钢3 968万t、材3 956万t,实现利润15亿元,其中"非钢产业"利润30.8亿元,武钢在世界500强中位列328位。2012年,武钢生产钢3 642万吨,营业收入2 138亿元,利润17亿元,其中"非钢产业"利润30亿元,武钢在世界500强中位列321位。2013年,中国钢铁行业深陷"寒冬"。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2013年前11个月,钢铁全  相似文献   

3.
“十五”期间柳钢与全国钢铁行业一样,随着技改投入的大幅度增加,至2003年柳钢已形成产能约350万吨钢的能力,“十五”末期,柳钢将建成产能600万吨钢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柳钢冶炼系统主要装备和设计生产能力见表1。  相似文献   

4.
《柳钢科技》2006,(2):F0002-F0002
“十五”期是柳钢发展史上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柳钢围绕企业“十五”结构调整发展规划目标,以惊人的速度,节约的投资使柳钢从“九五”末的100万吨规模跃升到600万吨规模,2005年粗钢产量455万吨,实现了“十五”末翻两番目标,粗钢产量排名从2000年的38位提高到19位,已跃居西南各省单体钢铁企业之首,企业工艺装备水平、全员劳动生产率、职工收入均得到大幅提升,柳钢这一时的发展将成为我国冶金工业发展史上可圈可点的重要一页。“十五”期间,柳钢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实际新增粗钢产量351万吨,吨钢投资2279元,而全行业“十五”期吨钢投资为3232元,表明柳钢的吨钢投资比行业平均水平节省约1/3。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前3季度,柳钢品种钢的开发、生产、销售取得不俗的成绩:共生产高、中档品种钢396万吨,占钢材总产量的54.4%,创效8亿元以上;在确保产品质量稳定的前提下,通过品种钢工艺创新降低成本累计达1亿元以上;按"有能力、有市场、有效益"原则批量试制开发生产了10个新产品共4.5万吨,包括X70M、X65M等6个牌号管线钢,Q345qE桥梁用钢板,LG2738塑料模具  相似文献   

6.
《柳钢科技》2005,(4):3-3
总投资3亿余元的柳钢“十五”规划的重点工程——新4号高炉成功投产,这标志着柳钢年产600万吨铁规模框架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我国钢铁行业"黄金十年"的结束,当前我国钢铁工业进入了"寒冬"。据相关数据显不,今年前10个月,国内市场粗钢表观消费量为5.90亿吨,同比减少3566万吨,下降4.55%;而全国粗钢产量为6.75亿吨,同比减少1519万吨,下降2.2%。并且,在中国经济增速  相似文献   

8.
2007年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钢)在全国钢铁行业中的排名有几个值得重视的数据:钢产量(594.97万吨)在全国钢铁行业中排名第20位,实现利润(38.17亿元,其中主业利润28.8亿元,资本运作收益9.37亿元,)名列全国第8位,人均利润(34万元)第4位,吨钢利润(641元/吨)第5位,净资产利润率第1位。这些数字充分说明了南钢的经济效益远远超过同行业的平均水平,名列行业前列。  相似文献   

9.
正在2016年钢铁行业形势跌宕起伏的情况下,柳钢全体职工紧紧围绕"调结构、拓市场、促改革、强管理、抓廉政"工作思路,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全年降成本逾26亿元,企业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为总结降成本工作经验,促进交流与学习,给进一步的降成本工作提供借鉴,《柳钢科技》设"降成本"专题进行征文,欢迎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稿。  相似文献   

10.
一、从2OO7年的辉煌到2O12年上半年的困境 2007年是我国钢铁行业绎济效益较好的一年,当年全国产钢48924万吨,其中钢协会员产钢3879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9910.74亿元,利润总额1447.38亿元,销售收入利润率7.27%。  相似文献   

11.
《柳钢科技》2005,(1):33-33
柳钢“十五”规划的重点技改工程、总投资3.1亿元的8号高炉投产。该工程是柳钢构筑600万吨框架的重点工程,高炉有效容积为1250m^3,是目前柳钢最大的一座炼铁高炉,设计高炉平均利用系数2.4,平均日产生铁3000吨,年产生铁105万吨。8号高炉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以实现高风温、高顶压、高煤气利用、高产优质、低耗长寿。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紧紧围绕"调结构、拓市场、促改革、强管理、抓廉政"工作思路,秉承"包容创新超越共享"发展理念,统筹抓好生产经营和沿海战略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88亿元、利润103亿元,利润排名钢铁行业前五位,超过柳钢建厂前58年的利润总和,成为自治区国资委自2004年成立以来首家年利润超百亿元的国有企业。同时,公司在行业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大幅提升,名列全球钢铁企业50强第31位,  相似文献   

13.
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吗?相信很多钢铁业人士现在的回答是“不”。因为高投入带来的不全是高回报,我国钢铁行业已转变为薄利行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多数企业近年来更重视发展的规模,而忽视了发展的质量,未能实现最优化原则。从发展规模看,目前钢铁行业总体产量已超过国内需求。“十五”期间,我国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连年攀升,2005年达到2281亿元;钢产量连续跨过2亿吨和3亿吨台阶,占世界钢产量的比重由20.5%跃升到30.9%;2005年实现净出口钢约12万吨,结束了长期净进口钢的历史,今年上半年净出口钢高达1106万吨,正在成为出口大国。从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4.
《柳钢科技》2005,(1):20-20
投资近3亿元的柳钢“十五”规划的重点工程——265m^2烧结机工程投产。该烧结机有效面积为265m^2,设计年产烧结矿300万吨。该工程在设计中采用了柳钢烧结厂自行开发的厚料层均质烧结等一系列先进实用技术,具有优质、低耗、抗干扰能力强、运行稳定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柳钢科技》2004,(4):55-55
中板第二精整线的主体设备圆盘剪成功投产,标志着总投资1.45亿元的柳钢重点技改项目——中板粗轧机和第二生产精整线技改工程全面完成,柳钢已形成年产110万吨中厚板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6.
2003--2005年。钢铁行业投资连续大幅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钢铁行业投资1453亿元,比上年增长96.6%;2004年在上年高增长的基础上又投入1921亿元,增长32%;2005年投入2282亿元,是近几年投资最多的一年。三年累计投入5656亿元,按去年每吨钢建设费3088元测算,近三年的投资可形成产能约1.83亿吨,加上2003年已有产能2.63亿吨(国家发改委统计是3.16亿吨),共形成的产能约4.4亿吨,已超过2005年消费量3.76亿吨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一、2013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2013年钢铁行业运行简要情况 2013年l-11月累计生产生铁6.5亿吨,同比增长5.9%;生产粗钢7.12亿吨,增长7.82%(其中河北、辽宁、江苏、山西、河南、广西、内蒙古等省区新增生产能力投入运行合计增产钢3714万吨.  相似文献   

18.
《柳钢科技》2005,(4):42-42
柳钢“十五”规划中钢铁主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工程,计划投资12.8亿元的2032mm热轧宽带钢卷生产线热负荷试生产成功,第一卷热轧宽带钢卷打包下线,这标志着柳钢在铁、钢之后年产材600万吨的能力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19.
正疫情对国内供给端影响有限钢铁行业去产能效果明显,高利润率刺激下2019年粗钢产量再创新高。我国钢铁行业经历2016年供给侧改革、环保限产、2017年1.40亿吨"地条钢"产能的彻底出清及2018年粗钢产能1.50亿吨压减目标的提前实现,去产能政策取得阶段性进展。随着2018年后半段去产能进入下半场,优质产能开始填补"地条钢"取缔后的市场空间,日均粗钢产量一度超过280万吨,叠加钢材供需格局改善,行业景气度回升,利润空间较大,2019年粗钢产量再创新高,全国累计产量9.96亿吨,同比增长8.30%。  相似文献   

20.
《中国金属通报》2013,(1):10-10
2012年太钢已产不锈钢310万吨、2013计划产不锈钢340万吨全年产钢1015万吨,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其中不锈钢310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405亿元,实现利润4亿元。2013年公司的主要生产经营目标是:产钢1100万吨,其中不锈钢340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550亿元,实现利润10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