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供应之一,尽管其不可再生,但由于现实需求,其开采的数量也十分巨大,并且大多的煤矿开采环境也相对较差,部分开采环境非常复杂,而巷道能够为煤炭的开采起到通风和运输的重要作用,十分关键,因此,在实际的开采过程中,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巷道布置,从而来保证煤炭开采的安全性,此外,科学合理的巷道布置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煤炭的开采技术,使煤炭开采高效进行,促进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巷道布置是煤矿开采中的重要环节,对煤矿开采安全性和效率具有直接影响。然而影响巷道布置的因素较多,其中以地质条件为首要因素。要想从根本上灵活应用巷道布置采煤技术,就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鉴于此,本文首先对煤矿区地质条件展开了研究,在总结煤矿开采巷道布置形式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典型采煤工艺中巷道布置采煤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加大了对资源的需求,尤其是煤炭资源的使用。煤炭需求的加大提升了煤炭资源的开采力度,在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中,多数煤炭行业遍布的地方为山区一些条件恶劣的地方,地质条件尤为复杂,所以在煤炭的开采上有着一定的难度,所以为了不断的提升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应该不断的对巷道布置的方式进行优化降低巷道的掘进率,这样才能后有效的促进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篇文章,主要就是对煤矿掘进巷道在破碎围岩中的布置进行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武福明 《石化技术》2020,(4):282-282,298
在煤矿开采的工作中,巷道的布置对煤层开采的效率和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实际的煤矿开采过程当中,应该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科学地选择煤矿巷道布置的方法和形式以及采煤工艺。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不断提高了煤矿开采工艺的技术水平,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一些科学化、自动化的开采技术出现,有效提升了煤矿开采的工作效率以及产量。因此本文主要对巷道布置和采煤工艺在煤矿开采中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使得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因此需要加强对煤炭等能源的开采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要求。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煤层受到地质构造的影响会产生复杂条件的综采工作面,对安全开采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对煤矿开采中的巷道布置、采煤工艺分析进行研究,确保煤炭的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6.
李军军 《石化技术》2020,(4):338-338,342
本文针对沿空留巷技术的应用特点展开分析,结合煤矿开采中沿空留巷技术的应用现状,包括支架设计相对单一、支护效果不太理想、开采技术效率低、支护方式不稳定等,通过研究优化大巷道的支护方式、提高巷道的综合强度、优化巷道预警系统等优化措施,其目的在于提高煤矿开采过程的安全性,提高煤炭开采过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煤炭开采深度的进一步扩大,加大了煤炭开采的难度。众所周知,煤矿巷道中的危险性比较大,所以,需要做好巷道的支护工作,强化巷道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防止危险的发生。而巷道支护工作中比较关键的技术就是锚杆支护,这种方式可以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同时保证工程的质量,还可以在降低对于材料的使用量的同时保障巷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煤炭是现代社会重要的能源之一,对于我国这样的富煤贫油大国来讲,煤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经过长年的开采,我国的煤矿资源开采深度不断加大,开采环境愈发复杂,技术人员需要挖掘大量的巷道来保证矿井深部的通风和煤炭的运输,又要进行大量的支护来保证巷道、矿井的稳定,保证矿下设备、人员的安全。本文从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掘进支护技术的难题入手,分析复杂地质条件下应用煤矿掘进支护技术的关键点,探讨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掘进支护技术的具体应用和应用中的关键点,为提升我国煤矿掘进的安全程度。  相似文献   

9.
郝富强 《石化技术》2020,(4):281-281,296
煤矿资源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资源,煤矿企业利用的采煤技术关系到煤矿产量,煤矿企业需要利用有效的采煤技术,高效开采煤矿资源。当前在我国煤炭开采过程中,主要利用填充采煤技术,有利于全面发展我国煤矿开采领域。本文分析了部分充填采煤技术的运用,进一步提高我国煤炭资源开采效率。  相似文献   

10.
温钦杰 《石化技术》2020,(2):365-365,372
伴随我国当前煤炭开采企业的稳定发展,已经不断向深部发展,而且地层压力也在逐渐变大,高地应力管道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加。然而,在实际开展巷道工作的过程中,由于会出现变形严重以及支护困难而导致维护与返修的,严重影响高地应力地质特征矿井的安全生产,需要得到有关煤矿企业的重视,提高巷道掘进支护技术的应用效果,避免受多种因素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煤矿高地应力顺序开采条件下巷道掘进支护技术的应用问题与解决对策,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前来看,煤矿资源在我国社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采煤技术将会直接影响到煤矿的产量以及开采效率,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采煤技术进行煤矿资源的开采工作。充填采煤技术是现阶段我国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我国煤炭开采领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鉴于此,首先对部分充填采煤技术进行了简要概述,并详细探讨了部分充填采煤技术的应用途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煤炭是我国的第一大能源,煤炭开采是一个重要的行业,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煤炭开采也是一个危险性很高的行业,经常发生安全事故,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由于我国煤炭开采技术落后,煤矿企业缺乏重视煤炭开采安全事故,相关部门安全监督力度不够,导致煤矿事故频频发生。因此,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在煤炭开采中利用机械自动化技术,实现机械化采煤,有效保障了煤矿开采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煤矿机械生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占据主导地位,为我国煤机的不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我国煤炭开采设备技术水平已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不相上下。本文主要对岩巷装备及施工技术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全岩巷掘进机技术发展及矿井巷道掘进工艺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工业的发展使得我国对煤矿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煤矿资源的开采越来越频繁,我国的煤矿资源不是很充足,这就要求对煤矿进行合理的开采。机械化综合采煤技术在煤炭开采中的应用,使得煤炭开采效率得到了提高,而且也减少了煤炭资源的浪费,避免了开采过程中的人为浪费。更重要的是,它保障了煤矿开采过程的安全。本文就机械化综合作业进行了介绍,总结了机械化综合采煤技术,为我国现代采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彦博 《石化技术》2020,(4):184-184,186
近几年,我国煤矿行业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煤矿资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越加凸显,然而煤矿开采的技术仍然以巷道井下开采的方式为主,加上煤矿开采的深度越来越深,开采环境与难度也越加困难,煤矿顶板安全事故屡见不鲜。所以加强对煤矿顶板的支护管理极为重要。基于此,文章对煤矿开采过程中顶板管理与支护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能够为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性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6.
煤矿是我国传统的能源行业,对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煤炭开采技术以及装备虽然近些年来得到长足发展,但是具体煤炭生产、管理过程中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开采工程问题和安全管理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煤矿的发展和生产。所以对煤矿安全技术管理应进行针对的研究和提出解决方案,这是刻不容缓的。  相似文献   

17.
矿井煤炭开采需要采用巷道支护技术来保证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采用高强支护技术可以更好地保证支护系统的稳定性。本文对高强支护技术进行简单地介绍,并对煤矿开采高强支护技术应用进行分析,然后对高强度支护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18.
张俊  苏泽潮 《石化技术》2020,(2):221-221,229
结合断层和巷道夹角对巷道围岩的影响,运用煤巷掘进过断层方法进行度过断层,增强了煤矿开采的安全性也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了我国煤炭事业的稳定发展,断层是当前煤巷掘进过程中时常遇到的问题,煤炭工程要想解决断层的问题就要对煤巷掘进过断层方法进行研究,煤炭资源的扩大使用也使得煤炭企业进行煤巷掘进过断层方法的研究,煤巷掘进施工和巷道支护方法可以为后续的煤炭资源开采工作做好保障。  相似文献   

19.
李亚权 《石化技术》2020,(2):238-239
煤矿巷道作为煤矿地下深部开采的主要通道,煤矿巷道安全能否得到保障,直接影响着煤矿的实际生产质量。同时,煤矿巷道掘进与支护的质量,成为当前煤矿企业地下开采重点关注的环节,煤矿企业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巷道掘进与支护管理,提升煤矿巷道掘进和支护技术的质量。因此,主要对煤矿巷道施工及其相关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同时锚杆支护技术的影响因素及其该技术的应用展开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国作为一个煤炭产出大国,并且是一个煤炭消耗大国,占据着煤炭消耗整体数量排名的第二位。所以在高产出消耗的同时,也急切需要采用一套比较合理的开采掘进技术使其能够对我国不同行业对于煤炭资源的使用消耗给予支撑。而煤矿放炮掘进技术就是一套经过实践获得的科学技术,其自身的优良性,对我国当前煤矿开采的需求给予了充分的满足,在当前很多煤矿生产过程中,获得了广泛的使用。基于此,本文对其进行相关的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