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在水平井开发生产过程中,由于局部高渗段、水窜裂缝、油水粘度差异等因素导致的产液剖面不均衡,从而引起油井高含水。连续封隔体控水技术在南海东部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控水增油效果,为了提高连续封隔体控水技术应用性,分析了连续封隔体控水技术在南海东部的应用效果,为后续选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估连续封隔体控水技术在海上砂岩油藏及裂缝性油藏的控水效果,开展连续封隔体控水技术机理及试验研究.利用连续封隔体充填至井筒与完井管柱的环空及地层裂缝,取代封隔器轴向封隔,裂缝阻流,控流过滤器能根据不同流体黏度变化径向限流,实现油井精细化分段、流量控制的技术优势,均衡油井各段产能贡献,油水界面均匀推进,达到了油井控水...  相似文献   

3.
连续封隔体防砂技术在渤海油田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研究连续封隔体防砂技术着手,探索出一种适合渤海油田水平井的防砂控水新技术。该技术较传统防砂技术施工简单、安全高效、防砂降水效果明显,较大的提升了油井采收率,推广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以南海东部M油田的A10H水平井为研究目标,综合测井技术、油藏工程及采油工程等多学科的理论及技术,开展了水平井控水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南海番禺油田存在地层软硬交错频繁易损坏钻头和工具、塑性软泥易产生钻头泥包,井眼连续造斜要求高,以及前期井钻井效率低等技术难题。鉴于此,在分析钻头结构参数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钻头与地层的匹配性,钻头自身的稳定性、攻击性、耐久性和导向性等因素,对后期井进行针对性的钻头优化设计,并通过有限元水力模拟,优化了喷嘴位置和喷射角度,改善了钻头水力性能。现场应用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钻头机械钻速提高96.5%,后期井单只钻头平均进尺增加了115.1%,且实现了1趟钻钻至设计井深。优化后的PDC钻头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7.
ICD稳油控水措施被广泛用于南海东部油田,但应用效果的评价难度大,无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分析动态对比法、数值模拟法、动态监测法和二次完井法四种评价ICD效果的常规方法,认为这四种方法局限性明显。针对此情况,在ICD工作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南海东部油田实际情况,提出了通过提液后相对采液指数(产液量差值与生产压差差值之比)变化来评价ICD效果的新方法,避免了常规方法的局限性。利用该方法对南海东部ICD井进行了效果评价,结果表明,新方法计算判断结果与实际生产情况符合,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连续循环阀钻井技术是利用连续循环阀实现在接立柱(或单根)过程中钻井液的不间断循环,可有效提升钻井液携岩效果,降低井底当量循环钻井液密度的波动范围。介绍了连续循环阀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该技术的工作原理,并对其在南海东部油田3口大位移井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3口井在215.9mm(8英寸)和152.4mm(6英寸)井段,使用该技术顺利通过断夹层,当量循环密度ECD变化率2.4%,钻井时效提升10%以上,并最终达到完钻深度。连续循环阀钻井技术在南海东部油田的成功应用拓展了该技术的适用范围,为后续复杂井的钻进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南海东部某油田为生物礁滩灰岩油田,内部断层、裂缝发育,地层水通过裂缝、断层进入井筒,油井含水迅速上升,急需采用有效的控水、堵漏措施实现稳产。本文以A井为例,介绍了一种水平井断层控水、堵漏工艺技术,最终实现降低含水、封堵断层、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番禺10-8油田大位移井?215.9 mm井段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窄(最小1.30~1.70 g/cm3)、需穿越断层,且上部?311.2 mm稳斜井段长(3 508 m)、井斜角大(最大达到80°)、岩屑易堆积等问题,引入阀式连续循环钻井技术,结合实例分析了该技术的现场应用效果,总结了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通过分析番禺10-8油田PY10-8-A3井?215.9 mm井段的钻井技术难点,阐述了引入连续循环钻井技术的必要性,介绍了该技术的工作原理和主要设备,分析了该钻井技术的作业特点及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全井段钻井液循环当量密度(ECD)变化率小于7.6%,井内循环压力稳定,平均机械钻速高达21.7 m/h,井眼清洗效果良好,安全平稳钻过断层,未发生任何漏垮卡等复杂情况。  相似文献   

11.
南海东部油田随着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深井、超深井越来越多,钻遇地层胶结致密、硬度大、抗压强度较高、研磨性强、可钻性差[1]。严重影响了深部硬地层的机械钻速和勘探开发成本。针对机械钻速低、钻头因黏滑振动失效快、钻井成本高等问题,在南海东部油田某口深井上应用扭力冲击器提速工具,取得了显著效果。实践表明,该提速工具使用可提高钻头在高硬度、高研磨性地层的钻进能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小井眼钻井技术和套管开窗技术的广泛应用,钻井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钻井施工难度的日益加大,为减少井下复杂情况、提高了钻井时效和固井质量,对井下扩孔工具有了更高的要求,南海东部惠州油田钻某4SC井时在随钻钻具组合中使用微扩孔器,该工具扩径的显著效果对与井下扩孔技术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解决了小套管下入困难、起下钻遇阻卡风险等难题~([1-2])。  相似文献   

13.
南海东部油田高产稳产开发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海东部海域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对外合作勘探、开发的主要海域之一 ,自 1990年以来 ,该海域已有 12个油田相继投入开发 ,其中包括 11个砂岩油田和一个礁灰岩油田。在开发初期 ,这些油田多数被评价为边际油田 ,通过中外双方近 10年的共同努力 ,在开展不同阶段精细油田地质和油藏工程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该海域油田地质及开发特征 ,采用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开发技术和开采工艺 ,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并积累了一套具有海上油田特点的开发经验和作法 ,在油藏工程和油藏管理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功。文中通过展示南海东部油田地质及开发特征、开发现状和开发效果 ,剖析了油田开发技术 ,总结了油田开发经验 ,介绍了油田开发形势以及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4.
南海东部海域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对外合作勘探,开发的主要海域之一。自1990年以来,该海域已有12个油田相继投入开发,其中包括11个砂岩油田和一个礁灰岩油田。在开发初期,这些油田多数被评价为边际油田,通过中外双方近10年的共同努力,在开展不同阶段精细油田地质和油藏工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该海域油田地质及开发特征。采用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开发技术和开采工艺,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并积累了一套具有海上油田特点的开发经验和作法,在油藏工程和油藏管理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功,中通过展示南海东部油田地质及开发特征,开发现状和开发效果,剖析了油田开始技术,总结了油田开发经验,介绍了油田开发形势以及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5.
宋正聪  李青  何强 《钻采工艺》2018,41(4):115-116
针对塔河油田西南部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碎屑岩油藏底水锥进和出砂的问题,研制了调流控水防砂一体化工艺。该工艺利用精密滤砂管进行机械防砂;利用油水基本物性差异,通过自适应调流控水装置内部独特的结构改变流体的运动势能,实现自动识别流体、自动调整压降、自适应稳油控水,实现油井整个生命周期均衡入流剖面,延缓、改善底水锥进。现场应用情况表明,该工艺具有控水防砂增油一体化的效果,油井无水采油期延长了18个月,较常规控水筛管控水效果提高了20%以上,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疏松砂岩油藏高含水期控水防砂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疏松砂岩油藏高含水期油井出砂加剧、管柱腐蚀愈加严重。分析了疏松砂岩油藏高含水期开发影响因素和油井高含水存在的主要危害,在对控水防砂进行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研制了具有控水、防砂双重功能的新型控水砂,并从水油阻力比、接触角、导流能力等方面开展了室内评价。室内评价表明:该控水防砂材料对水油阻力比最高可以达到5.3,接触角152°,同时保留着较高的导流能力。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平均降水率可达15.5%,控水防砂效果显著。控水防砂技术为疏松砂岩高含水油藏的经济有效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油田开发中后期油井防砂后含水上升快、稳产期短的问题,制备了一种适用于高含水油井防砂用的FS-RPM相渗调节剂,该材料既可以配制成处理液改善近井地带控水能力,又可以化学锚定到石英砂表面制备成控水砂提高充填层的控水效果。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在80℃、矿化度30000mg/L的条件下,其标准流体阻力比(NFRR)大于3,具有较好的控水能力。FS-RPM相渗调节剂和负载型控水砂在QTQ9-10井的应用情况表明,措施后油井含水率下降了21%,控水有效期达到380d,累计产油758t,取得了明显的控水稳油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精细油藏描述的要求,在测井重解释的基础上,综合构造和沉积微相等资料,利用PETREL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对XJ油田进行了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深入刻画油田储层内部结构,如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净毛比和隔夹层等参数在三维空间的变化,为油藏数值模拟提供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19.
敖民  龚勇 《石化技术》2024,(2):107-110
南海东部油田纵向上发育多套边底水油藏,经过多年开发,油层的地层能量出现亏损,导致产能开始出现较快下降,精细分层注水是对地层进行能量补充有效手段之一。同井采油分层注水技术设计有许多优势,但是受管柱配套管工艺复杂,流量测试及调配复杂多种因素影响,给施工增加了难度和风险,需要更加合理的设计和优化配套工具,保障顺利实施。自均衡注水技术在防砂筛管上安装自均衡注入阀,通过合理的设计,实现在整个注水周期内按照配比进行注水量的自适应调节,保障各注水目标层基本以油藏设计注入量进行精细分层注水,有效地对地层能量进行了补充。自均衡注入技术在注水井段采用了单管柱结构,简化了管柱工艺,降低了施工难度和风险,保障了同井采油分层注水技术的现场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0.
南海番禺油田大位移井244.5 mm套管平均下深5045 m,下入过程中面临裸眼段长,稳斜角度大,地层均质性差,下入摩阻大,断层处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窄,易发生漏失等难点.大位移井常用的漂浮接箍下套管方式存在着漂浮接箍失效、遇阻时处理手段有限等弊端,为此,结合南海番禺油田大位移井垂深浅、延伸段长的特点,提出了全程漂浮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