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文章在分析目前煤矿无线通信系统优缺点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认知无线电的基础知识及其核心内容———认知引擎、认知环的结构组成和功能,并指出了将认知无线电技术应用于煤矿井下无线通信的优点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面对日益激烈的职业竞争,职业规划教育对大学生自我认知和发展越来越重要。通过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内容及过程进行分析和建议,对该专业学生职业规划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个基于认知的软件过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传统软件过程模型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个基于认知的软件过程模型。该模型将软件过程与开发者的认知力结合起来,通过增强开发者的认知技巧,提供了一种新的改进软件过程的途径。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认知的解决问题的框架,包括解决问题的认知空间,基于类型的表示和一组解决问题的控制策略。一个MIS系统的开发过程被用来验证该模型。  相似文献   

4.
PPT是一个由Microsoft公司开发的演示文稿程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它已被教师、学生和培训人员广泛使用。本文基于认知负荷理论,分别从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三个层面对目前PPT设计方面出现的常见问题给予剖析,通过控制内在认知负荷、降低外在认知负荷和增加相关认知负荷的设计思想提高学习内容的呈现效果,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实际问题中存在着大量连续量以及对它们的各种认知信息(知识).为了较好地描述和利用这些知识,将这些知识分解为连续认知结论以及关于这个结论的一个认知结构,并将它们统一成一个连续认知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认知结构的连续认知推理网络,并探讨了一套利用连续认知结构进行推理的方法.这种方法在不完全的知识推理网络中的推理是非单调的,其最简推理复杂度关于推理网络节点在最复杂情况下是线性的.同时,还用例子说明了这种方法在实际问题求解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受心理学激活-扩散模型的启发,提出了在领域本体基础上的用户认知结构模型。该模型依据用户提供的认知中心,一方面,根据领域本体中概念之间的语义相关性推导出用户的认知范围;另一方面,根据概念之间的语义相关度刻画出用户的认知深度。从认知范围和认知深度两方面,描述用户对某领域知识的认知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与通用本体模型相比,具有较高的查准  相似文献   

7.
认知视角下的文本情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琳宏  林鸿飞 《计算机科学》2010,37(12):182-185
尝试将认知语用学和情绪心理学相关知识引入到文本情感计算中,以拉扎勒斯的认知一评价理论和认知语用学的认知语境为理论背景,提出一个新的文本情感认知模型。它从情感的发生机制出发,以多种情感图式为基础,考虑否定状态下情感的极性关系等多方面因素,提高了文本情感识别的准确率。情感认知模型是从一个新的视角研究情感识别问题,拓宽了研究的维度和理论背景,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实验证明该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认知无线网络通过对无线环境的感知获得频谱空洞信息,并以动态频谱接入为关键技术,机会地使用空闲频谱,与传统的无线网络相比,具有更高的网络通信资源利用率。认知能力作为认知无线网络的本质属性,其安全保障直接关系到认知无线网络的实用化进程。由于网络结构的复杂性、节点的移动性等问题,认知能力在各个认知环节中均面临不同程度的安全威胁。首先从认知循环:认知通信、资源感知、推理决策和服务适配4个环节分析认知能力保障所面临的安全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然后总结现有方法的不足和缺陷,提出认知能力保障策略基于信任机制的发展趋势;最后指出未来认知能力保障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型的认知无线电网络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宽带化、业务多样化以及现有的固定频谱管理模式使无线网络面临资源日益匮乏的巨大挑战。动态变化的异构网络环境更加剧了资源紧缺和业务需求之间的矛盾,严重制约了现有和未来无线网络的部署和运行。为解决以上难题,首先对现有无线网络协议进行了详细讨论与分析,总结出其自身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包括IEEE 802.22认知功能、IEEE 1900.4认知功能和ETSI RRS(重配置无线子系统)认知功能。在深入研究无线网络中认知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全新的认知无线网络架构模型,包括系统频谱管理、网络规划管理、重配置管理、无线资源管理、认知环处理以及认知信息承载方式。该架构能够更好地协调和支持网络的学习、推理、预测、融合、决策和重构等行为。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认知心理学基本理论,分析了图形用户界面认知的过程,并结合用户需求提出了两种典型的用户认知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产品案例分析,对不同用户认知模式中的认知过程进行研究,得出了两种典型用户认知模式下的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特征和规律,为设计出真正好用的图形用户界面以及在设计中发现问题、规避风险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认知无线电决策引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根据环境变化和用户需求智能调整无线电参数是认知无线电的基本功能.提出了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相结合的认知无线电参数调整方法,给出了该方法流程,运用多载波系统对算法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改进了遗传算法中后期的爬山能力,优化得到的参数比单独使用遗传算法优化所得参数具有更高的归一化目标函数值,而且该方法能够在多个目标函数间进行权衡,参数调整结果与当前对目标函数的偏好一致.  相似文献   

12.
针对从固定认知结构中生成认知模型的局限性,提出在认知元素固定而认知结构不固定的学习中使用贝叶斯推理方法和PFNET理论从以往学习者的样本信息中按学习者的要求生成"最佳Ki结点集合"和"最优Ki认知链",获得B-P认知模型;对B-P认知模型的生成原理进行说明并通过实例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在现实应用中,形式背景的隶属度可能随着时间发生变化。然而,现有的动态概念认知方法只能处理形式背景的对象和属性增量变化情况下的概念认知问题。当形式背景隶属度发生变化时,现有的动态概念认知方法不能实现认知。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提出一种认知算子的阈值、形式背景的部分隶属度发生变化情况的动态概念认知方法。具体地,对于阈值发生变化的情况,利用增量算子将原概念转化为形式背景更新后的概念;对于隶属度发生变化的情况,利用变化情况的不同,将变化后的形式背景分成三个部分,分别在三个子形式背景上进行认知,最终生成形式背景更新后的概念。建立了一个可以处理认知算子阈值、隶属度同时发生变化的认知系统。给出了概念认知算法,并通过数据实验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形式追随功能的实用主义设计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人们开始对体验和情感的表达有了新的认识和要求。与此同时,设计师们发现,将人们的心理需求进行整合和分析然后运用到设计中去即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也使产品本身充满了现实意义,那么此时此刻,心理学就在产品设计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一种面向认知网络的QoS路由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应用的快速发展,传统网络面临诸多挑战,难以满足新型应用的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需求,网络管理变得极其复杂,迫切要求网络具备认知能力.文中提出了一种面向认知网络的QoS路由协议.为了满足不同应用的QoS需求,路由请求对应不同业务类型和服务等级,映射到相应的QoS参数.文中赋予路由节点感觉、活动感、记忆、查找、决策、执行、推理、解释等认知行为,设计了与这些行为相对应的协议报文,支持节点之间通过这些报文进行交互,从而具备认知能力.节点只收集和维护局部邻居和链路状态信息,通过使用和维护经验路段信息提高路由效率.文中对所提出的路由协议在原型系统上进行了实现,对协议的多项性能指标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路由协议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的不确定推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洁  陈小平  蔡庆生  范焱 《软件学报》2001,12(11):1675-1679
提出了一种基于认知结构的不确定推理方法:采用四值认知结构表达不确定知识,采用定义在认知结构上的双向认知推理结构来处理推理规则的不确定性.介绍的不确定推理方法可以包容精确的概率推理、容忍信息的不确定性、有效地避免推理规则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并且使认知结构最简推理的计算复杂度与推理节点个数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18.
该文介绍了一种改进的认知协作中继机制,该机制的主要特征是,次用户网络中,只有固定的中继节点(Cognitive Relay)具有认知能力,认知中继CR和网络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构成了协作频谱感知系统,负责协调次用户间的信道分配,并且CR使用了协作中继技术协作次用户传输,从而获得频谱分集增益。  相似文献   

19.
为改正已有认知计算不能准确模拟人类认知的缺陷,提出了基于认知元的认知计算。它的认知数据来源于认知元,认知计算由生成认知数据、存储认知数据、优化认知数据组成。研究发现,基于认知元的认知计算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增加存储体容量能够改善认知计算的所有性能指标,当存储体的容量增加到足够大时,成功率及遗忘率可以达到最理想的值,但深化率和反思率却只能达到饱和值。因此,基于认知元的认知计算能够准确模拟人类的认知。  相似文献   

20.
给出了一种从采样集合中自动建立认知推理网络的方法,试图解决数据挖掘问题中的知识获取和知识表达的瓶颈。给出了两个算法用于自动处理学习和建立基于认知结构的不确定推理网络。利用一些实验数据进行了计算机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然后将该方法与相关工作进行了比较;最后对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