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变电站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变电站监控系统的数字化、自动化成为大势所趋,在分析变电站结构的基础上,以msp430作为控制核心,设计110 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硬件电路,利用Labview设计下位机,实时显示微机保护的动态信息,并可以进行人机交互操作。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变电站进出安全监控的现状问题以及为实现无人值班变电站提供技术指导的需求,提出了一种适应变电站进出监控需求的人脸快速识别方法,并通过视频监控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效果。研究表明,所提人脸快速识别方法可对监控视频出现的人员进行实时分析,能够全面地提升变电站人员进出安全系数,对变电站的安全监控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实时分布式计算平台,利用开源技术将在线监测获得的数据存储到计算平台进行数据处理,从而达到自动故障检测和分析的目的。实时分布式计算平台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能为设备提供更为强大的数据整合和分析水平,有利于变电站设备自动状态监控。改进的监测系统已在智能变电站内EMI在线监测设备上得到应用,结果表明,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及计算,提高了变电站在线监测设备的故障诊断和状态监控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时监控新能源汽车对标试验时的运行状态,开发基于CAN总线的汽车实时数据监控平台。系统由USBCAN卡和PC机以及在LabVIEW环境下开发的数据监控平台组成,通过对CAN接口卡动态库调用,在PC机上可以实时观测汽车CAN总线上的报文信号。同时与传感器传送的物理信号状态对比,通过计算和分析对CAN报文进行解析,实时观测汽车信号状态。测试结果表明:开发的监控平台可以实时满足车辆监控需求。  相似文献   

5.
供配电监控系统是整个变电站的命脉,它对变电站内各用电设备进行集中监视和管理.随着综合性、多功能变电站的不断发展,对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变电站中供配电系统的实时监测更加关注.以35kV变电站供配电系统为基础,设计并实现了一套能完成自动监控的供配电系统.选用S7-400PLC作为现场级的控制设备,运...  相似文献   

6.
基于 MCGS的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变电站自动化监控技术的职工培训,要建设一套完整的自动化监控系统实训基地,巨大的资金压力是每一个学校所担忧的。面对这种状况提出了基于MCGS的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设计构想。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负责对变压器、高压断路器、输电线路、电网接地等保护的实时监控。通过MCGS组态方式,将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应用到多媒体教学中,实现对供配电系统的模拟量、数字量、状态量等实时采集和数据处理。提高了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同时减轻了实训设备投资的压力。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解决内河船舶的监控管理问题而研发的内河船舶监控通信系统包括GPS卫星、监控中心、中转基站服务器、安装在船舶上的嵌入式船载远程终端.船载远程终端接收GPS卫星发送的信号,确定船舶的实时地理位置,通过中转基站将信息发送到处于岸基的监控中心,由监控中心的通信子系统、监控子系统、GIS子系统等进行一系列协同数据传送、分析、处理后向船载远程终端发出预警信息,示意船舶正处于危险区域,提醒船员做好防范工作,确保安全通过危险区域.该系统实现了对内河船舶的航行路线、航行速度、内部系统等进行实时监控管理,且能够对内河船舶发出预警信息,进一步提高了内河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浅析MPS4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漳村煤矿35kV变电站通过采用MPS4000综合自动化系统对继电保护、控制方式等多项技术进行改造后,实现了对变电站的实时监测监控功能,全面提高了变电站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Farad监控系统对用户配电网络、各种电气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并记录监控信息,工作人员依据监控信息对用电安全进行分析,更换电气设备,减少故障发生,提高用户供配电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给出了一种变电站二次系统设备屏柜线套标签智能识别系统的设计方案,阐述了构成该系统各模块之间的信号传递流程。通过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的定位和识别拍摄的屏柜端子排现场接线照片,获取接线线套标签信息,将其与电子图纸中的接线标准信息进行对比,生成检查报告对运维人员进行接线错误实时警告提醒。从而减轻变电站运维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操作时间,消除因接线错误所引起的变电站运行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总线原理及应用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地面移动平台监测和控制的要求,设计基于CAN总线的监控系统。该监控系统对车载设备的状态信息和各种传感器信号进行采集、显示和分析,形成移动平台整体的详细状态信息。远程操作人员和地面控制中心根据这些信息,实时了解移动平台的运行状态,并实现对平台的正确操作与控制。针对所开发的监控系统进行现场试验,试验表明,该监控系统具有可靠性高、通信实时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变电站设备智能化巡检系统查准率和查全率低、系统警报延迟长,提出并设计基于大数据架构的变电站设备智能化巡检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站端监控体系和变电站设备数据集成、分析体系构成,在系统硬件部分中,分别以巡检任务管理单元、图像监控单元和大数据平台为主进行设计分析。系统软件部分从系统初始化,系统各个单元模块处于准备状态开始,对变电站设备历史数据进行采集,同时初始化巡检任务管理单元和图像监控单元,将得到的变电站设备相关信息数据存储。连接站端监控体系和大数据平台,大数据平台对所得数据进行建模、挖掘和分析,并判断变电站设备是否存在风险,如果存在风险,则发出警报,反之,则迭代巡检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大数据架构的变电站设备智能化巡检系统查准率和查全率均较高,警报延迟平均为0.18μs。  相似文献   

13.
在煤矿高压供电设备进行检修、采矿设备需要跟进供电等情况下,一般采用移动变电站作为暂时供电设备,从而保障了煤矿的不间断供电。以煤矿智能移动变电站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移动变电站各部分的功能及特点,对移动变电站的监测系统进行研究,针对一次设备在线监测中存在的难点,设计相关硬件结构和软件平台,实现一次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4.
针对数字孪生车间的实时可视化监控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实时信息的生产车间三维可视化监控方法。分析了数字孪生车间与三维可视化实时监控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多层次的三维可视化监控模式和实时数据驱动的虚拟车间运行模式。在此基础上,对基于实时信息的生产车间三维可视化实时监控方法4个关键实现技术,即虚拟车间几何建模、车间实时数据管理、车间多层次三维可视化监控和车间状态看板构建方法等进行了详细阐述。设计并开发了原型系统,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老挝南梦变电站监控为阿继委托亚控科技开发的成套水利变电站监控系统,包括软件开发、驱动开发、工程组态工作。老挝南梦3 KHOKSAAD变电站监控采用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综合考虑变电站数据采集、控制、保护、测量、信号等功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薄膜制造实时光学监控系统,对监控系统的组成及各个模块的功能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系统由计算机对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和判断,根据膜层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监控方式,可以对各种规整和非规整膜系进行监控,自动开闭蒸发源挡板。  相似文献   

17.
应用MCS51系列8位单片机设计了一套DMX512信号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单片机对数字灯光系统中DMX512信号进行解码、测量和分析,并通过LCD模块实时显示出DMX512信号的参数,同时,还具有DMX512信号中继和输出特定场景信号的功能。该系统成本低廉,方便了数字灯光控制系统施工、测试与运行阶段对DMX512信号的监控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变电站集中保护方案( CPS ),该方案对变电站内的保护系统进行监控,检测隐性故障,提高保护系统的安全性。该监控通过实时动态状态估计来实现。该方法支持系统内的智能电子设备( IED )向 CPS 传输数据,通过 CPS 处理数据、检测异常并进行动态状态估计。在使用卡方检验检测到异常后,通过假设检验,将问题归类为隐性故障或电源故障。若检测到隐性故障则触发闭锁信号,以保护受影响的智能电子设备免受误动作。所提出的架构为智能变电站提供一种可靠的数据管理技术和通信系统的优化手段。  相似文献   

19.
《现代制造》2010,(38):51-51
风电场远方监控系统可以对分布在不同地区风电场的风力发电机组、场内变电站的设备运行情况以及生产运行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监控。Moxa嵌入式计算机DA-681在通讯部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基于现场总线轧机运行状态分布式测量及故障诊断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CAN总线将分布在1km轧线上轧制力、带钢宽度、厚度,入口、出口温度等信号采集上来。由两台操作站进行信息综合处理,两台操作站实现冗余操作,对轧线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运用实时测点数据,通过产生式规则建立一专家系统,实现在传感器在线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