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集输系统的生产现场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油田集输系统优化运行模型,通过该模型并利用VB语言编制节能管理软件,同时,把软件计算结果与油田现场的生产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的研究在现场应用后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在长庆油田采油二厂引进抽油机电机节能保护器,采用无功就地补偿技术和电机断相、过载保护模块,大大改变了抽油机电机轻载、低效、高能耗、易烧毁的运行状态,提高了功率因数,使电网、供电线路的损耗大幅度减低,提高了变压器容量,负载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油田开发过程中,为保证油井正常生产,洗井和作业是常见的维护措施,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部分入井液渗入近井地带,造成污染,导致油井产量下降,油田通常采取酸化措施来恢复油井产能。但当油井近井污染程度严重时,常规的酸化措施不能有效解除污染。为此,近几年发展了解堵能力和作用效果更为明显的气动力深穿透油层复合解堵技术。从理论和现场两方面论述了气动力解堵技术在低产、低渗透油田的应用。技术主要作用机理包括:机械作用、振动脉冲作用、放热作用和化学作用;现场共试验15口井,累计增油1161t。通过地面微地震监测表明,气动力解堵技术可以在油井近井地带产生多条径向裂缝;固井质量检测表明,该技术对固井质量有一定影响,但固井质量仍合格;井下油管有灼痕现象,但油管的力学性能及化学成分未发生变化,仍符合油管标准。  相似文献   

4.
我国油田拥有丰富的低渗透油田储量,虽然近十几年来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用于油田开发,但注水开发仍是这些油田开发的主要方式,占有很大的比例。为了增加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的采收率,对注水水质问题的研究是势在必行的,笔者主要对注水中悬浮物和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低渗透油田生物酶降压增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才艳华 《中外能源》2010,15(8):47-51
生物酶能将岩石表面的润湿性转变为亲水性,使原油从岩石颗粒表面脱落,降低残余油饱和度,可有效改善低渗透油田注水压力高、油井受效差的问题,提高驱油效率。通过洗油能力评价、界面张力测定、表面吸附性评价、腐蚀性检测、生物酶降压能力等室内模拟实验对生物酶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生物酶浓度在2.0%时,界面张力较低,注入压力平均降幅为51.4%,并且对N80钢质不具腐蚀性,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最终决定注入生物酶体积倍数选为0.006PV。现场试验选取了A油田试验区块的6口水井极其连通的24口油井作为试验井组,累计注入生物酶原液270t,酶溶液总注入量为11422m3。试验一年以后,水井注水压力下降,视吸水指数上升,层间吸水状况得到改善;连通油井产量略有回升,综合含水保持稳定,地层压力恢复速度明显提高,并且增加了新的采出油位,累计增油3519t,阶段采收率提高了0.38%,为解决外围三类储层注水开发无法建立有效驱替体系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抽油机调平衡节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阎敬东 《中国能源》1998,(4):31-34,39
  相似文献   

7.
低渗透油田采收率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以往采收率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朝阳沟低渗透-特低渗透油田实际,一方面引入了室内岩心驱油效率、井网密度、油水井数比、砂体发育规模、水驱控制程度等其他采收率计算方法所常用的参数,另一方面又引入了启动艨力梯度、砂体水驱方向数、井排与裂缝方向等其他采收率计算方法所没有考虑的参数。提出了一种新的采收率评价方法。这使得该计算方法更贴近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实际。  相似文献   

8.
抽油机节能方法与变频技术合理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周封  胡洋  孙志刚 《节能技术》2010,28(3):218-221,240
为了充分发挥变频技术在抽油机节能方面的潜能,大范围地推广变频技术在油田上的应用。本文从多角度阐述了变频技术在抽油机节能方面的巨大优势以及一些常用油田节能方法的局限性,结合交流调速理论总结出变频技术应用存在的一些缺陷。最后,提出一种合理可靠易实行的抽油机变频节能技术。通过理论分析、现场试验表明上述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变频技术应用中出现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通过永磁同步电动机相对异步电动机所具有的一些良好特性结合在油田的实际应用情况 ,对节能方面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薄互层压裂优化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具有储层埋藏深、物性差、丰度低,油层发育多、单层厚度小、渗透率低,导致产量低的问题,开展单层压裂、层段优化组合等现场试验,在缝高预测与控制技术、压裂液破胶技术、压裂层段选择和划分技术上有新突破,形成了一套适应低渗透油田薄互层的压裂优化配套技术,现场应用后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彭雷  卢宾  曹维洲  吕鹏德 《中外能源》2008,13(6):99-101
介绍了弧线滚动平衡游梁结构及技术原理,通过对抽油机游梁进行简单改造,使游梁的配重结构得到了优化,使抽油机更易达到平衡。在英台油田+3—2井实践应用该技术后,上行程峰值功率大幅度下降,平衡率由52%上升至106%,电机功率因数由0.31上升到O.68,日耗电量由169kW·h下降到118kW·h,节电率达30.2%。与同类型的尾平衡技术对比可知,该技术可实现滚动动态平衡,从而降低电机负载突变波动,使系统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2.
张洪祥 《中外能源》2013,18(1):81-83
A油田部分油井存在供液不足、泵效低、耗电高等问题。要提高油井泵效和节能效果,就需要降冲次。在成本、改造技术难度等方面对比了各种降冲次方法的优缺点,最终确定采用安装节能减速器的方法来降低冲次。在抽油机的电机和减速箱之间增加一套辅助减速装置即为节能减速器。减速器可大幅降低抽油机的惯性负荷,因此能起到一定的节能作用。介绍了节能减速器安装尺寸的确定方法。A油田在126口井安装、应用了节能减速器。安装节能减速器后,126口井平均消耗功率由3.526kW下降到3.000kW,综合节电率达到14.08%;系统效率由5.943%上升到7.116%;平均单井日节电13.2kW.h,预计可实现年节电60.7×104kW.h;抽油机运转较平稳,减小了惯性载荷,从而减少了抽油机的机械故障;优化了油井运行参数,提高了泵效,减少了杆管磨损。  相似文献   

13.
塔河油田原油深抽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河油田油藏属于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埋藏深度大(埋深为5350~6600m),流体性质复杂,黏度变化较大,开发难度大。针对稀油生产井普遍存在的泵效低、杆柱载荷大、冲程损失严重、地面设备不配套、调参困难等问题,通过技术研发与引进,形成了以自动补偿泵、双层泵、侧流泵、侧流减载泵为主的稀油深抽工艺.现场应用10井次,累计增油9135t,侧流减载泵实现了最深泵挂4716m。针对稠油生产井普遍存在的稠油难以入泵、大泵下不深、小泵不能满足油井生产、油井普遍高含硫化氢等问题,形成了以小泵深抽、深抽抗稠油电潜泵为主的稠油深抽主导工艺,并在现场进行了20井次以上的推广应用,累计实现增油8.7×10^4;同时开展了水力喷射泵-抽稠泵接力举升先导试验.该工艺反掺稀油由水力喷射泵一级举升至抽稠泵泵挂深度,再由抽稠泵系统举升到地面,实现了5000m人工举升。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永磁电动机在抽油机上使用存在的问题,我们联合研发了新一代适应抽油机工况的永磁电动机。本文介绍了抽油机用永磁同步电动机改进的创新点;通过室内、外试验,且与其他永磁电动机的比较证明了抽油机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性能、特点都能满足抽油机的使用要求;在抽油机上使用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抽油机井节能设备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抽油机井是大庆油田主要的采油方式,也是油田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CYJY10-3-37HB偏置抽油机和双驴头的抽油机与不同节能产品组合的能耗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初步得到出了节能设备合理配置,为今后节能产品的选择及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