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的建设越来越多,嵌岩桩因其具有单桩承载力高,桩长、桩径设计施工比较灵活得到广泛的使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及《建筑桩基设计规范》规定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的桩基工程必须进行沉降验算。文章采取不同方法对南京河西鱼嘴金融集聚区(NO2016G97地块)项目地块嵌岩桩进行沉降计算,为基础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拱忠琦  李嘉卓 《城市建筑》2013,(22):218-218
嵌岩桩因具有高承载力、工后沉降小等优势,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嵌岩桩的施工关系到建筑的施工质量及安全性。本文从嵌岩桩在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嵌岩桩施工与质量控制上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嵌岩桩承载力主要由桩端承受,桩端嵌岩质量是决定桩基施工质量的关键。介绍超前钻勘察要求及桩基入岩判断、桩底沉渣厚度控制等关键点的控制及相应的施工检验要求,叙述钻芯法检测在嵌岩质量验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建筑业技术的发展,现代建筑在高度及上部荷载都有了较高需求,相应的对承载建筑物的桩基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嵌岩桩作为端承桩能提供较高的承载力,在高层建筑及大型构筑物中被广泛采用.根据对嵌岩桩桩端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缺陷进行处理使其达到设计要求,总结了各个工程建设参与单位在嵌岩桩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以减少类似质量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付波  黄志广 《建筑结构》2013,(1):100-102,99
介绍了南昌地区某高层住宅基础采用全夯桩替代嵌岩桩的设计过程。与传统嵌岩桩相比,全夯桩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及工程造价低等优点。并对全夯桩进行了桩基检测及沉降观测,结果表明其桩身质量、桩基承载力及桩基沉降均满足规范要求,从而验证了全夯桩作为高层住宅基础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拓宽了全夯桩在高层建筑基础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的密集建设,基坑围护越来越复杂,嵌岩咬合桩现阶段应用越来越多。对于岩石强度60MPa且要求入岩深度3m以上的桩,传统的技术无法满足施工要求。采用"全套管全回旋钻机+小型潜孔锤"这一新工法,解决富含水土层中高强度、深嵌岩咬合桩难点。实践证明,采用该技术可以保证施工质量,成桩质量高,咬合厚度能够得到保证,不漏水,保证了基坑的整体性,降低了风险,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高层建筑的基础多采用高承载力的嵌岩桩,然而桩长过长和嵌岩施工难使其造价和工期直线上升。选择基岩上部工程性质相对好的土层作为持力层,配合桩端高压注浆,可取得比嵌岩桩更高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8.
结合某双塔高层建筑核心区桩筏基础和核心区外独立承台桩基础沉降变形监测资料,分析了嵌岩桩筏基础的沉降特征。结果表明,双塔核心区嵌岩桩筏基础沉降变形的整体性较好,沉降随施工加载过程增长较为稳定,而核心区外嵌岩桩基础的沉降对主楼施工和环境条件(如地下水)较为敏感,施工中出现了桩体上浮现象。根据桩顶荷载计算的嵌岩桩桩身压缩量与实测沉降相比,实测值远大于计算值。考虑嵌岩桩施工和桩筏基础工作特点,提出了穿越软土层的嵌岩桩筏基础沉降的两个主要影响因素:沉渣效应和桩侧负摩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沉渣和桩侧阻影响的桩筏基础沉降估算方法,并通过本工程及文献中的工程实测对提出公式的适用性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9.
詹集明 《建筑技术》2001,32(3):192-193
大口径嵌岩灌注桩由于单桩承载力高、造价低、无挤土、无噪声 ,因而广泛用于高层建筑基础中 ,但由于其成桩工艺复杂 ,质量要求高 ,施工工期较长 ,因此制约了应用范围的扩大和效益的发挥。由于岩石硬度大 ,其进入中风化岩的嵌岩段成孔占整个成桩过程的大部分时间 ,如何提高嵌岩段的成孔效率 ,成为解决嵌岩灌注桩工期长的一个关键问题。1常用嵌岩桩成孔方法的比较目前嵌岩桩成孔工艺中 ,回转式钻孔与钢锤冲孔是最常用的 ,其使用的机械设备技术性能见表1。1.1回转式钻机(如GPS-15)这种钻机的优点是土层钻进速度快 ,对强度在4kN…  相似文献   

10.
《广东建材》2021,37(10)
嵌岩桩是一种常见的桩基础形式,具有稳定的承载能力、地层环境适应力强、沉降位移小、稳定性高等特点,然而,在倾斜岩层的不良地质条件下,以高层建筑作为上部结构,嵌岩桩需要承担更大的荷载,对其承载能力具有更高的要求。为了研究嵌岩桩在倾斜岩层地质条件下的荷载传递规律,利用MIDAS GTS NX大型有限元软件建立倾斜岩层条件下的桩-土数值模型,验证数值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分析不同荷载作用下,嵌岩桩桩身轴力及桩身侧摩阻力的分布情况及变化规律,桩端阻力与桩身侧摩阻力的荷载分担比例,最终总结倾斜岩层下嵌岩桩的荷载传递规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扩底桩用于建筑物抵抗上拔荷载作用的情况日趋增多,而对扩底抗拔桩的理论研究远跟不上工程实践的发展。分析了扩底抗拔桩的抗拔机理和常用的破坏模式,在合理假定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扩底嵌岩桩极限抗拔承载力的计算模式,该模式包含侧摩阻力、桩自重以及扩大头抗拔力对总抗拔承载力的贡献。结合南京绿地广场紫峰大厦工程中两根扩底嵌岩抗拔桩的自平衡法极限抗拔承载力试验结果,进行了该模式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对比分析,吻合程度较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上海某人防地下会场工程围护桩设计和施工的实践,并结合上海、南京等地深基坑围护工程的调查研究,对围护桩设计和施工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提出了城市饱和软弱土区围护桩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超深逆作钢管柱垂直度控制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国内规模最大的逆作法工程——南京德基广场二期工程的超深逆作法钢管柱施工,介绍了提高逆作法钢管柱垂直度的多项施工技术,包括技术创新、技术改进和质量控制要点等。实践表明,逆作钢管柱实时调垂控制系统对纠偏是可行有效的;混凝土浇筑平台和钢管柱安装支撑架的使用,对提高钢管柱的垂直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南京德基广场二期工程逆作法超深支撑桩柱存在钢柱安装垂直度控制、桩柱混凝土一次浇筑、钢柱实时纠偏等施工难点.针对桩柱施工流程,详细介绍了逆作法桩柱整体施工工艺.通过自主开发的逆作法钢柱实时调垂控制系统,实时调整钢柱安装垂直度.施工结束后,对桩、柱混凝土质量、混凝土强度、钢柱垂直度等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逆作法超深支撑桩柱施工质量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南京地铁2号线明故宫站处于淤泥质富水地层,其主体围护结构采用人工挖孔灌注咬合桩.人工挖孔桩在富水复杂地层中施工时,易发生塌孔、流砂、涌泥等现象.结合地质情况,进行了两根挖孔桩的试桩施工.施工中通过采取布置降水井、短进尺开挖、强支护等措施,保证了开挖的顺利进行.由周围建筑物和地面沉降的观测数据分析可知,挖孔桩在此类地层中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且沉降主要由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  相似文献   

16.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软岩桩基承载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南京长江第三大桥软岩桩基的试验研究情况。试桩的嵌岩深度大,承载力高。针对当地的地质情况和工程需要,采用适当的施工工艺。静载试验使用自平衡法,根据试验结果对原设计进行优化,达到桩基试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南京市建造在软土地基上的高层建筑首次采用静压桩基遇到的问题及其处理措施,提出了软土地区采用静压桩基在设计与施工方法上应妥善处理的若干问题,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The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lateral displacement for metro tunnels are very important because the metro systems are the lifeline of metropolises. This paper presents a case study of a site in Nanjing, China, where the Benoto bored piles were constructed nearby the existing tunnel.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 combination of the Benoto bored piles construction and the convention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circulating slurry, is illustrated in detail. The lateral displacement at six test sections were measured and discussed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piles installation on the stability and integrity of the existing tunnel. The measured results showed that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using the Benoto method, relatively large lateral displacement occurred at the depth with soft soil (Mucky silty clay), with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a large void ratio, high plasticity, poor permeability, high water content, low shear strength, and low modulus of deformation.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of the conventional Circulating-Slurry method, negative lateral displacement occurred below the tip of the casing due to the soil arching effect, indicating an inward movement towards the Benoto bored piles. The maximum lateral displacement decreased as the distance between piles and inclinometers increased, with a maximum difference of 45% at the end of the measurements. It was also observed that the measured maximum lateral displacement was less than the cumulative trigger value of 20 mm, indicating an effectiveness of Benoto bored piles constructed adjacent to existing tunnel. This case study may provide the means for a qualitative assessment fo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s where the situation bears similarities.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南京河西某软土地基进行基坑开挖导致坑内静压桩基础发生不同程度偏位后,采用锚杆静压桩对破坏后的工程桩基础进行了补强施工,同时进行了施工过程的动态监控,目的是根据沉降结果随时指导锚杆静压桩的压桩顺序、封桩时机及信息化施工,保证补桩的科学性和建筑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周斌 《山西建筑》2014,40(30):101-102
介绍了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正循环钻孔成孔的正循环清孔和泵吸反循环清孔两种工艺,分析总结了两种不同施工工艺在南京河西地区部分工程的试桩及工程桩的成孔质量效果,指出泵吸反循环清孔比正循环清孔的施工工艺在南京河西地区更能保证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尤其是在控制沉渣厚度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