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船壳的防污是一个世界性的重要问题。流行的防污方法是在防污涂料中加入毒料。这些毒料必然在周围的水域中渗出或缓慢释放。船呆在水域的时间越长,毒料的渗出或释放量越大,这样势必造成海洋环境的污染。所以需要提出一种与渗出和释放毒物方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进行了浮筏试验以确定填充料的品种和数量对防污漆生物活性的影响。这些防污漆是以氧化亚铜为毒料基料并且是用易溶解的油基树脂粘结剂配制而成的。为了降低防污漆的价格试用了碳酸钙,氧化铁和碳酸锌作为防污漆的填料。在较宽的范围内采用上述第一种(碳酸钙)作填料浸泡15个月之后没有改变漆膜的防污性能。粘结剂可以部分地为填充料所取代,而毒料含量保持恒定不变,或者同时减少毒料颜料和粘结剂。  相似文献   

3.
一、防污涂料发展的一般情况船舶、海洋钻井平台、海水冷却管道均需涂防污涂料,用以防止海水中附着生物藤壶等的附着而造成的污损。现在实用的防污涂料都含有毒化合物,防污涂料主要靠防污毒剂(简称防污剂)起防污作用。当防污剂从漆膜中渗出时,在漆膜表面形成有毒环境,阻止海生物附着生长,从而达到防除海生物的目的。现在常用的防  相似文献   

4.
已提出一种以 Fick 第一扩散定律为基础的经验渗出模式,对以有机锡为有效毒料的一系列船舶防污涂料的渗出性能加以比较和评定。先前已将此模式应用于解释含有各种三苯基锡的涂料和掺合到普通乙烯涂料中去的三丁基锡化合物的性状。经验参数,可以由一种涂料对另外静态渗出试验的实验室分析数据中比较两者之间的渗出特性来获得。为了推广模式和进一步验证其实用性,本研究将此模式应用于文献中发表的含有 Cu_2O、三苯基醋酸铅和其它三有基锡化合物的各种涂料的渗出数据。所得的结果是令人鼓午的,因为对这些涂料、所获得的毒料扩散曲线具有与先前研究中所观察到的相同的一般形式,而且根据已知的各种涂料的相对性能可以使得每种涂料所推导出的经验参数合理化。  相似文献   

5.
饱和聚酯辊涂工艺参数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提高金属罐漆膜质量,研究不同辊涂工艺参数对金属罐外涂膜性能的影响。方法探讨在饱和聚酯辊涂过程中的涂料黏度,取料辊与涂覆辊间距,芯轴速度与滚筒速度(周速比)等工艺参数对涂层性能影响,从而得出金属罐最佳辊涂工艺参数的设置范围。结果涂料黏度,取料辊与涂覆辊间距,芯轴速度与滚筒速度(周速比)等工艺参数对金属罐漆膜的附着力、硬度、耐热性均有影响。结论当涂料黏度为85 s(DIN6黏度杯),取料辊与涂覆辊间距为-4μm,芯轴速度与胶辊速度(周速比)为2∶1时,漆膜的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6.
船舶用自抛光防污涂料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防污涂料。十几年来,这种涂料因其毒料渗出可控、节约燃料等优点得到了引人注目的发展。这种自抛光防污涂料是以有机锡丙烯酸酯与其他烯类单体共聚而成。近年  相似文献   

7.
船体污损确实是全球性的重要问题,通常的防止污损的方法是以在所谓防污涂料中使用毒料组分为基础的。这些毒料组分必须缓慢地渗出或释放到周围海水中。特别在污损严重的海域,船舶停泊的时间愈长,渗毒或释放毒性要求就愈高。这就产生了影响鱼类、抑制其它海洋生物的污染问题。对海水中铜含量的充分研究指出,以溶解、悬浮和沉淀状态存在的铜已达到足够高的浓度,应当引起人们警惕。因此,要求在原理上不采用释放毒料亦能防止污损的涂料体系方面进一步做工作。本文介绍了两种这样的体系,在严重污损的海域,对防止污损生物的附着取得一定成绩,并提出每种情况排斥的初步机理。  相似文献   

8.
政策     
<正>商务部对进口甲基异丁基(甲)酮进行反倾销调查商务部3月27日公告,对原产于韩国、日本和南非的进口甲基异丁基(甲)酮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商务部于2017年2月9日收到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和宁波镇洋化工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称申请人)代表国内甲基异丁基(甲)酮产业正式提交的反倾销调查申请,申请人请求对原产于韩国、日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目前军品涂装工艺落后,漆膜质量差,生产效率低的现状,探讨了漆膜防腐蚀的机理和军品对漆膜的要求,指出了提高军品涂膜质量的多种途径:(1)改善涂漆金属表面处理。(2)根据不同用途选择合适的涂料。(3)采用先进的涂装工艺和涂装方式,推广静电喷漆、阴极电泳、高压无空气喷涂等实施双层和多层涂体系。(4)改进烘烤方式等。  相似文献   

10.
用N-甲基二乙醇胺、甲苯二异氰酸酯、聚异丙二醇等制得了水性的阳离子聚氨酯(PU),再和含丙烯酸等丙烯酸酯类混合单体聚合反应制得稳定的聚氨酯/聚丙烯酸酯(PUA)乳液。将PUA膜与PU的差谱覆盖在聚丙烯酸酯(PA)红外图谱上,在3408.57cm-1和1582.86cm-1处出现了新的峰,表明漆膜分子内形成了新的相互作用。DSC测得漆膜只有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说明漆膜是共混相容的离聚物。比较了不同AA/MDEA摩尔(叔氨基和羧基)比值下的乳液粒径、黏度以及漆膜的各项力学性能,比值在0.8:1附近时,漆膜的热稳定性较好,各项力学性能均满足技术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1.
室温熟化硅橡胶灌注料(以下简称硅橡胶灌注料)是一种适应于电子仪器、元件密封包装的有机硅灌注包装用电绝缘材料。它除具有普通硅橡胶一样的耐高温性能、优良的电性能外,且具有灌注工艺十分简便的特点。硅橡胶灌注料本身不会固化,也没有腐蚀性。须添加交联剂(正硅酸乙酯)和催化剂(二丁基二月桂酸锡)方可很快固化。由于所用的交联剂及催化剂里有游离酸的存在,对金属(主要是铜及铜合金)零件及导  相似文献   

12.
以苯基三乙氧基硅烷(PTES)、苯基三甲氧基硅烷(PTMS)、四甲基二硅氧烷(D2H)为主要原料,在酸性条件下共水解缩聚得到部分含有Si—H键的PhH-POSS,并与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进行硅氢化加成反应,制得环氧基POSS(EP-POSS),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将POSS与水性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复配进行改性,采用粒度分析仪、zeta电位分析仪对乳液粒径及电位进行测试,利用TGA及多功能试验机对漆膜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POSS的加入,对乳液的粒径及zeta电位影响不大;当POSS的添加量为3%时,漆膜的力学性能较好,在热失重为5%及50%时,漆膜的热分解温度为289,329℃,拉伸强度为33.99MPa,断裂伸长率为51.6%。  相似文献   

13.
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合成了甲基丙烯酰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丙烯酸乙酯(E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GMA)和DMC-EA-GM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共聚物,并以此为成膜树脂制备了相应的防污涂料。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成膜树脂中DMC用量的增加,涂膜的剪切强度下降,Cu2+渗出率增加;随MMA用量的增加,涂膜的抗拉强度增加,Cu2+渗出率增加。MMA用量为树脂质量10%时,15℃以上的Cu2+渗出率明显高于10℃时的Cu2+渗出率,这对防污剂氧化亚铜的温控释放是十分有利的。  相似文献   

14.
以全氟丁基磺酰氟为原料,经胺化、成盐、中和、置换反应合成了无水型双(全氟丁基磺酰)亚胺锂。优化了双(全氟丁基磺酰)亚胺三乙胺盐的合成条件。较优的条件为:n(C4F9SO2NH2)∶n(C4F9SO2F):n(NEt3)=1:1.04:1.4,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42h。在该条件下,反应收率可达99%以上,合成双(全氟丁基磺酰)亚胺锂的总收率为53.3%。通过FT-IR、1 H-NMR、MS和ICP等对中间体及最终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低表面能海洋防污涂料的配方复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国内低表面能高分子材料为基料,采用配方复配方法制备出一系列的环保型海洋防污涂料。利用接触角测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溶剂类型对涂料的漆膜性能存在较大的影响;而涂料中的颜料体积浓度(PVC)是影响涂料漆膜表面张力的主要因素。在临界PVC值时,涂料漆膜的表面张力最大,而在临界PVC值两侧,涂料漆膜的表面张力减小。  相似文献   

16.
通过以正丁醇、CS2、NaOH为原料,以水作溶剂合成正丁基黄原酸钠盐。再将合成的正丁基黄原酸钠盐溶解在甲醇中,加入四甲基氯化铵在室温条件下搅拌反应得到正丁基黄原酸-四甲基季铵盐离子液体(ILS),产物结构通过质谱(MS),元素分析,核磁(1H-NMR)确定。将所得到的产品作为硫化促进剂用于天然橡胶(NR),讨论了不同的ILS用量、不同的硫化温度和不同的硫化时间对天然橡胶制品的性能的影响,并与传统硫化促进剂TMTD,CBS作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正丁基黄原酸-四甲基季铵盐离子液体对天然橡胶(NR)具有较好的低温、高效的硫化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17.
桐油改性醇酸氨基水性绝缘漆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桐油、顺丁烯二酸酐、邻苯二甲酸酐、月桂酸、三羟甲基丙烷为原料,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树脂(HMMM)为交联剂,制备出桐油改性醇酸氨基水性绝缘漆,采用FT-IR、DSC和TG对涂料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油度增大,漆膜的吸水率降低,电气强度增大,但树脂的水溶性变差,理想的油度为37%;HMMM的加入量增大,漆膜的玻璃化温...  相似文献   

18.
以三甲基硅烷咪唑和1-溴代正丁烷作为原料,采用未经改装的家用微波炉在无溶剂条件下经季铵化反应合成了中间体溴化1,3-二正丁基咪唑([DnBIM][Br]),此步反应产率可以达到92%.再将第一步制得的中间体与六氟磷酸钾经复分解反应,得到1,3-二正丁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DnBIM][PF6]),收率为68%.提...  相似文献   

19.
UV固化聚碳酸酯型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碳酸酯二元醇(PCDL),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HEMA)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可紫外光固化的聚碳酸酯型聚氨酯丙烯酸酯(PCDL-PUA)低聚物,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仪(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对树脂的结构进行表征,并与聚己内酯二元醇(PCL220N)合成的PUA进行交联膜的力学性能和漆膜的耐化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PCDL合成的PUA的交联膜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其漆膜也有优异的耐化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超声波辅助反应技术,实现了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对氧化石墨烯(GO)的改性,成功制备了异氰酸酯共价改性的NCO@GO碳材料。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出GO共价杂化水性聚氨酯,并与交联剂混合后得到聚氨酯(PU)电沉积涂料。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了GO改性前后及GO/PU电沉积树脂的特征官能团,用热失重研究了GO/PU电沉积树脂的热稳定性,X射线衍射研究了GO/PU电沉积树脂中GO层间效应,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了GO/PU电沉积树脂的形态,电导率仪测试了漆膜的导电率,研究了氧化石墨烯含量对聚氨酯漆膜外观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GO含量的增加,水性聚氨酯漆膜的导电性、光泽度、硬度和耐酸性表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的规律。当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为0.75%时,石墨烯在水性聚氨酯树脂及其乳液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性,漆膜的导电性、光泽度、硬度和耐酸性等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