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卓震  刘雪东 《化学工程》1998,26(5):24-28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与粉碎机组成系统的离心式超细空气分级机的工艺参数优化问题。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得出最优工况条件。试验表明,分级机的转速、加料量、二次风量是影响分级机分级效率、分级粒径的主要因素。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可为控制分级粒径进而实现目标分级服务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里小对大,等宽道,里大外小和涡线型通道4种转笼型式对涡流空气分级机分级指标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转笼叶片数相同时,通道型式按照里小外大,等宽度里大外小的次序;它们的分割粒径由小变大,分级精度指数由大变小,阻力损失由你到高。通道型式里小外大时,叶片数由16增加到24,将使分割粒径增大,漏选率减小,分级精度指数和阻力损失增大。  相似文献   

3.
运用正交试验方法,探求了NHF-Ⅱ型分级机的最佳操作参数,并对分级粒径及部分分级效率与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该研究对分级机的工业化生产调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离心转子式分级机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转速、料浆浓度及喂料速度等操作参数对碟式分级机分级超细粉性能的影响试验,分析了蝶式分级机部分分级效率曲线的特性,通过特征分级径d10c及分级精度m,建立了分级机分级超细粉分级效率模型,由多元线性回归得到了模型参数与各操作参数的关联式。并用此模型分析了分级机操作条件对模型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根据离心式气流分级机的分级机理和流场规律,分析了影响分级粒径和分级精度的主要因素,总结了一套离心式气流分级机的设计方法。用此方法设计了3套催化剂生产装置用的细粉分级系统,成功地将催化剂原料中小于20μm的细粉含量由17%、32%、64%经分级降低为1.8%、2.7%、15.2%,牛顿分级效率达到78%~89%。  相似文献   

6.
离心气力分级机的流场分析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流体力学的能量方程,分析了分级机内的速度和压力分布.运用气流中颗粒分级原理.研制成功了一种干法气力分级机.并且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操作参数对分级机分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任成  刘家祥  于源 《化工进展》2019,38(9):3988-3994
利用ANSYS-Fluent 17.0软件对有、无导风叶片两种结构的涡流空气分级机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和对比分析,研究了导风叶片对涡流空气分级机内流场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导风叶片降低了转笼外缘处气流切向速度,从而影响转笼通道内旋涡的分布情况,使有、无导风叶片两种结构的稳定工况不同;导风叶片减小了转笼外缘处气流径向速度的波动和湍流耗散率,此处流场分布相对均匀,有利于提高分级精度;此外,导风叶片在导流过程中,改变了环形区速度场的分布,气流切向速度减小,径向速度增大,径向速度的增大使其分级粒径增大。碳酸钙物料分级实验结果表明:具有导风叶片结构的涡流空气分级机分级粒径较大,分级精度较高;导风叶片处较大的湍流耗散率有助于粉体分散,明显减弱“鱼钩效应”现象。  相似文献   

8.
旋风式分级机具有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造价低、维修方便等优点,在粉体工业领域应用广泛.总结了国内外采用的提高工业旋风式分级机分级效率与分级精度的改进措施及其相关专利,介绍了几种旋风式分级机的主要构造、工作原理及工作参数,并对旋风式分级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何富军  方莹  秦健波  柴淑媛 《硅酸盐通报》2016,35(12):4128-4132
为获取新型涡流分级机分级区流场分布情况,在分析涡流分级机空气流动特性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ANSYS CFX14.5对不同转速下环形区和转笼两区域各速度与转笼转速间关系进行了模拟.通过模拟可得:转笼转速大小影响环形区速度场稳定,并将导致转笼叶片间产生惯性反旋涡现象,存在一定范围的转速可使分级区的气流场稳定,从而使分级机的分级效率提高,最后,通过物料实验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数值模拟对选择分级机合理的操作参数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粗细颗粒在分级机内分离过程,基于颗粒-涡相互作用模型和离散元软球模型研究了涡流空气分级流场中湍流脉动对颗粒运动及切割粒径d50的影响,探索了分级过程中颗粒的分布规律。湍流脉动主要影响小颗粒的运动轨迹,对大颗粒运动轨迹影响不大,对切割粒径d50无明显影响;在风速12 m·s-1,转笼转速1200 r·min-1工况下,从径向分布来看,小于20μm的细颗粒主要分布在转笼区,接近切割粒径d50的颗粒在环形区内做旋流运动,大于25μm的粗颗粒会在靠近导叶的区域聚集,由于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一些较细的颗粒会掺混在这些粗颗粒中,从而产生“鱼钩效应”;从轴向分布来看,小于20μm的细颗粒主要分布在分级机内靠近顶部区域,粗颗粒会逐渐向下沉降,粒径越大沉降越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