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亚甲基蓝为例,用银耳粉末作为吸附剂,对有机染料废水进行吸附研究。考察pH值、吸附时间以及银耳投入量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吸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银耳吸附废水中亚甲基蓝过程符合假二阶动力学模型。在25℃、亚甲基蓝起始浓度0.1 mmol/L以及吸附剂浓度8 mg/mL的条件下,吸附1 h,吸附率为93.44%。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16,(3):496-500
以高岭土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对亚甲基蓝模拟废水的吸附行为、等温吸附模型和吸附动力学。探讨了吸附时间、高岭土投加量、亚甲基蓝初始浓度、盐浓度、p H值等因素对亚甲基蓝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时间120 min,高岭土投加量10 g/L,低温、碱性条件下就能达到更好的亚甲基蓝吸附效果。高岭土对亚甲基蓝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3.
《应用化工》2022,(3):496-500
以高岭土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对亚甲基蓝模拟废水的吸附行为、等温吸附模型和吸附动力学。探讨了吸附时间、高岭土投加量、亚甲基蓝初始浓度、盐浓度、p H值等因素对亚甲基蓝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时间120 min,高岭土投加量10 g/L,低温、碱性条件下就能达到更好的亚甲基蓝吸附效果。高岭土对亚甲基蓝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4.
银耳菌糠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银耳菌糠对废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食用菌菌糠投加量、亚甲基蓝初始浓度、溶液pH和吸附时间对菌糠吸附处理水中亚甲基蓝的影响。结果表明银耳菌糠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的最佳工艺:菌糠最佳投加量为4.0g/L,亚甲基蓝初始浓度为150mg/L,溶液的pH为8,吸附时间为120 min。  相似文献   

5.
以凹凸棒土为载体,将壳聚糖负载于凹凸棒土,得到凹凸棒土/壳聚糖(AT/CTS)改性吸附剂,用于染料废水的处理。利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AT/CTS的结构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AT/CTS对染料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最佳吸附性能出现在吸附剂用量为10 mg、10 mL初始质量浓度70 mg·L-1的亚甲基蓝溶液、温度30℃、pH值为13和吸附时间30 min时,此时的平均吸附率达到98.5%。同时AT/CTS吸附剂对亚甲基蓝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6.
污泥谷壳吸附剂对两种染料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脱水污泥和谷壳为原料制备含碳吸附剂,测定了吸附剂对碘和亚甲基蓝的吸附值,研究了其对亚甲基蓝和活性艳红的吸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吸附剂对碘和亚甲基蓝的吸附值分别为480 mg/g和69.9 mg/g,说明吸附剂内部孔道丰富,与电镜分析结果吻合,吸附剂对两种染料的平衡吸附量随染料初始浓度和吸附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伪二级动力学模型最能描述吸附剂对两种染料的吸附,吸附剂对两种染料吸附的活化能均较小,主要为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7.
鸡蛋壳对废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废弃的鸡蛋壳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作用,利用红外光谱对吸附前后的鸡蛋壳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溶液初始浓度、吸附温度、溶液p H、吸附时间对废水中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影响。由此得出了鸡蛋壳对亚甲基蓝的最佳吸附条件。通过动力学模型、等温线方程对吸附实验数据进行了非线性拟合,结果表明,鸡蛋壳吸附亚甲基蓝等温线能较好较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为物理吸附;吸附过程较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过程为多层吸附;热力学参数分析结果显示该鸡蛋壳对亚甲基蓝吸附为自发、熵减小、放热过程。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液插层法制备出蒙脱土、腐植酸、壳聚糖复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对其进行结构表征。以此复合物为亚甲基蓝的吸附剂,考察了染料溶液pH和浓度、吸附时间和吸附温度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吸附剂用量为0.10 g,pH为10,染料质量浓度为50 mg/L,吸附温度为30℃,吸附时间为50 min条件下,吸附剂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容量达到44.74 mg/L。蒙脱土、腐植酸、壳聚糖复合物吸附剂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9.
采用人工合成的针铁矿为吸附剂,处理模拟亚甲基蓝废水,考察了多种因素对针铁矿吸附亚甲基蓝的影响。结果表明:针铁矿吸附亚甲基蓝的平衡时间为30 min;对于30 mg/L的亚甲基蓝溶液,投加量为8 g/L,去除率达88.2%;温度影响较小;亚甲基蓝溶液为中性,吸附效果最佳;针铁矿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可以用Langmuir模型拟合,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随着温度的增加,吸附速率加快。  相似文献   

10.
郭勇  冯艳文  王荷芳  施泽涛 《电镀与涂饰》2021,40(14):1145-1150
为探索废弃烟秆改性后得到的烟秆碳化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研究了pH、烟秆碳化材料投加量、反应时间和亚甲基蓝初始浓度对烟秆碳化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以及烟秆碳化材料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烟秆碳化材料吸附亚甲基蓝的最佳条件为:pH 6,吸附剂投加量2 g/L.对于100~400 mg/L的亚甲基蓝溶液,吸附平衡时间为60~360 min.烟秆碳化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说明吸附过程是单层吸附,最大吸附量为636.9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