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分析泉水现状,对近年来济南市关于泉水保护管理所做的主要工作进行了总结,对泉水保护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并就如何建立科学完善的泉水保护管理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济南泉水水化学特征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采集的泉水及泉域岩溶水样品水化学测试数据为基础,利用地下水循环及水文地球化学理论,通过与大量历史资料对比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研究了济南泉水水化学变异特征,探讨了引起泉水变异的原因,目的在于保护济南泉水水质,遏止泉水变异趋势。通过研究分析认为,济南泉水水化学近50多年来发生较大变异,变异原因主要是保护不当,人为污染所致。  相似文献   

3.
昆明地区位于云贵高原,由于特殊的地理地质条件,天然泉水水源分布较广,在2009~2010年云南特大干旱期,发挥了较大作用。由于我国在泉水水源保护方面的法规还不完善,加上近年来西部大开发,部分泉水的安全受到威胁。根据在昆明地区实地了解的泉水水源现状,分析了泉水水源对当地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在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昆明地区泉水水源利用、保护现状,从完善有关法规、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泉水水源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周友妹 《人民珠江》2015,36(1):54-58
黑龙潭泉水是岩溶地区地下泉水,是丽江古城的水源,水关系到整个丽江古城的保护与发展。近年来出现频繁断流,对丽江古城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保护和治理带来较大影响。使得生活用水和城市景观用水造成一度紧张的态势,严重地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区域水文地质、泉水断流情况以及区域降雨量与泉水出流量之间的相关分析,提出黑龙潭泉水断流的原因,为保护丽江古城水资源的配置和调度提供科学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降雨条件下岩溶槽谷泉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在示踪试验判断岩溶含水介质形态的基础上,通过观测降雨条件下姜家泉泉水的电导率、pH值、水温、泉口实时水位、降雨量以及降雨的pH值、钙离子浓度、电导率和计算出的泉水方解石饱和指数及CO2分压,分析了降雨条件下岩溶槽谷泉水文地球化学行为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以管道为主的岩溶含水介质槽谷中,泉水水位随降雨暴涨暴落,其水温、电导率、pH值、方解石饱和指数和CO2分压对降雨响应迅速,能敏锐地感应和反馈环境的变化。酸雨将可能引起泉水pH值的降低和电导率的升高,因而应重视酸雨对岩溶泉水文地球化学行为和岩溶含水介质演化过程的影响。降雨期间雨水将地表土壤带入地下河,引起泉水浊度的升高,表明此时泉水可能受到微生物的污染。  相似文献   

6.
针对山西水神堂泉泉水流量、水位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对泉水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合理性分析,为实施泉域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对新疆吐鲁番市艾维尔沟上游泉水沟附近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和判断,论证了艾维尔沟上游泉水沟泉水来自于河床潜流,为解决南山矿区生活用水提出了科学的依椐。  相似文献   

8.
济南"保泉"的制度分析和安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济南泉水断流的原因,一是上游南部山区泉水补给区水土流失严重,二是下游泉域内地下泉水资源过度开采.要恢复泉城特色,确保济南泉水长年喷涌,必须解决"上流失、下超采"的局面.通过用经济学方法对保泉问题进行制度分析,认为:必须采用政府手段,加强监管;采用市场手段,建立水权交易制度,促进用水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已造成地下水资源枯竭、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及地面沉降、水质恶化等一系列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问题,诸多泉水也随之断流,其中玉泉山泉水于1975年完全枯竭断流。在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物探工作及同位素已有研究成果,明确泉水补给来源及成因,利用地下水开采量、河道径流量及降水,分析了泉水断流的原因。结果表明:泉域水位与区域地下水开采量呈高度负相关;历年泉水流量变化与永定河河段径流量及区域降水量均呈较显著相关关系;因此造成玉泉的断流的根本原因是地下水的持续超采导致地下水位的降低,河道径流量及降水量的减小则加速了玉泉断流进程,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泉水恢复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山西省东山供水工程的9-3支洞至暖水头村一带评价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对暖水头村泉水成因进行了分析,对暖水头村泉水与9-3支洞之间的含水层水力联系密切程度进行了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认为9-3支洞及该段9#隧洞施工开挖过程中对暧水头村泉水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影响是隧洞周边地下水位将下降,地下水位漏斗逐渐扩大,暧水头村泉水出水量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小,甚至造成泉水干枯。  相似文献   

11.
济南泉水断流的原因,一是上游南部山区泉水补给区水土流失严重,二是下游泉域内地下泉水资源过度开采。要恢复泉城特色,确保济南泉水长年喷涌,必须解决“上流失、下超采”的局面。通过用经济学方法对保泉问题进行制度分析,认为:必须采用政府手段,加强监管;采用市场手段,建立水权交易制度,促进用水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济南泉水资源的现状,分析了济南泉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玉泉山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构建地下水流系统数值模型。通过地下水系统均衡分析,提出泉水恢复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河流渗漏补给和地下水的人工开采。以玉泉山泉恢复出流为目标进行泉水恢复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现状地下水系统呈负均衡,要实现泉水复涌需要同时采取地下水减采和人工回补措施。为此,分别提出以2030年和2050年为泉水恢复时间,以及不同人工回灌条件下的泉水恢复方案:若在永定河山峡段增加河道渗漏量0.8亿m~3/a,同时地下水压采至现状的71%,玉泉山泉有望在2050年恢复出流;若地下水压减至现状的45%,则泉水将在2030年恢复出流。考虑到城市发展建设现状,地下水系统恢复的过程中需考虑恢复的适宜水位。  相似文献   

14.
李有兴 《山西水利》2009,25(1):26-27
介绍了辛安泉水概况及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辛安泉域及可持续发展对策,即: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辛安泉、鼓励优先利用地表水、保护泉域生态环境、做好湿地保护工作、采取综合保护泉域措施,实现泉水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龙门石窟景区泉群出露于伊河两岸,流量85m~3/h,2007年12月~2008年6月出现了数次断流,与煤矿突(涌)水时间相对应,煤矿水,深井水,泉水3者水质类型较为接近。分析认为,浅层水与泉水断流无直接联系,深层岩溶水、构造裂隙水,煤矿井的突(涌)水与石窟泉水断流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涞源岩溶地下水系统泉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涞源泉泉域是一个全封闭式泉排型岩溶水系统,泉水利用对当地工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涞源岩溶地下水系统特征分析,利用地表水系列资料,采用基流分割法、相关系数法等,计算出泉水量系列资料.由降水补给地下水,再以泉水的形式排泄,在此过程中使水量在时间上滞后,而且水量趋于平稳,泉水量年极值比为7.33,变差系数为0.34,年内分配变化幅度平缓.由降水—入渗—地下径流—泉水排出的过程,水资源经过地下岩溶调节作用,有利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而且对水质也起到净化作用.研究和分析岩溶地下水径流量变化特征,为合理利用泉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郭庄泉是一岩溶大泉,1990年以来泉水流量急剧衰减,分析了影响泉水流量的各种因素,针对性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8.
天桥泉位于晋、陕、蒙三省区交界处的黄河天桥峡谷中,泉水多从河底潜入黄河,少数泉水涌出岸坡,曲道潆洄流入黄河。较大的泉有河曲县川河口到保德县铁匠铺一带的天桥泉、河曲县梁家碛一带的龙口泉等。泉水属重碳酸钙镁型水,泉水矿物质含量在300-450 mg之间,  相似文献   

19.
《山西水利》2008,24(5):I0001-I0004
历史上,山西可谓是泉水大省。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曾有评说:“山西泉水之盛可与福建相伯仲。”千百年来,这些甘甜清冽的泉水如母亲的乳汁,哺育了三晋儿女,孕育了三晋文明。近30年来,山西省由于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对水资源的大规模开发,泉水流量日益减少。目前,全省19个岩溶大泉已有3个完全断流、2个基本断流,12个流量严重衰减,历史上的千泉之省已是今非昔比。本刊将从本期推出专栏,阐释泉水演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展示三晋灿烂的泉水文化,激发广大读者进一步关注泉水文化,珍惜泉水资源,保护泉水环境。  相似文献   

20.
五大连池地区泉水气体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丽萍  王旭 《人民长江》2007,38(11):188-191
根据五大连池地区泉水的气体组分和同位素组成,讨论了五大连池地区泉水所含气体的来源和运移.2005年9月从五大连池地区泉水中采集了10个水化学样和5个气体化学样,经过测试分析,可知五大连池泉水分3种类型,CO2气体的含量多少是决定泉水类型的主要因素.气体组成用MAT-271测定,气体碳同位素用MAT-251测定,氦气体含量与同位素组成用MI 1201 IG惰性气体同位素质谱仪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泉水气体中主要以CO2为主(>80%),δ13C值比较重(-5.26‰~-8.24‰),属于幔源CO2;He同位素特征(R/Rα)变化在2.66~3.06之间,均大于1,有幔源He的加入.所以五大连池地区泉水气体CO2来源于地幔,是地幔岩浆房中岩浆结晶分异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