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现场原位测试,基于室内土工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温州地区软土地基的压缩模量和饱和不排水抗剪强度与静力触探锥尖阻力值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了它们之间的地区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2.
应用静力触探技术分析土石坝软基抗滑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圳公明地区的16个勘察区域进行了十字板剪切试验和静力触探试验,分析了典型地基土的原位不排水强度与静力触探锥尖阻力间的关系并归纳出公式。利用经验公式将静力触探测试的锥尖阻力成果转化为原位土体的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用于分析深圳公明水库土石坝软基抗滑的稳定性,反映了坝基土的非均质性以及地质缺陷对坝坡稳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多种原位测试方法应用于工程勘察中将有效提高对土体性能的客观判定,可通过不同测试方法的优势互补获取可靠的土体性能参数,避免由于单一测试方法的局限性可能产生的不利因素。结合武汉市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勘察项目,综合应用扁铲测试和静力触探测试方法,分别对黏性土、粉土和砂土的刚度计算参数(压缩模量)、强度计算参数(不排水剪强度)进行研究,研究成果表明:扁铲侧胀试验仅需测试3个参数,即可获取大量的物理力学参数,比静力触探具有较明显优势;不同性质土层压缩模量皆可用比贯入阻力的幂指数关系进行表达;对于不同性质的土层,扁铲侧胀试验与静力触探试验获取的压缩模量之间的差异明显;对于黏性土,静力触探试验获取的不排水抗剪强度普遍比扁铲侧胀试验大。  相似文献   

4.
确定黏性土不排水抗剪强度(c_u)的常规测试方法存在着取样扰动或测试深度不足等缺陷,提出了基于孔穴扩张理论的黏性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的测试方法,并应用于花岗岩残积黏性土、辉绿岩残积黏性土和花岗岩残积砂质黏性土的旁压试验和静力触探试验成果解释中,将两种试验得到的c_u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旁压理论的假设条件导致旁压试验得到的c_u值较静力触探试验得到的c_u值大,其中等容剪切法计算过程对初始扰动和应变数据的选择非常敏感,导致计算结果差异较大;直接传统法能够克服初始扰动,c_u值受临塑压力的影响较小,计算结果与土体性质以及试验点深度较吻合,其c_u值约为静力触探试验的1.2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确定黏性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试验室测试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前言土的抗剪强度是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 ,是土的一个重要力学指标 ,在估算地基承载力 ;评价地基稳定性 ;计算码头、路堤、土坝等斜坡稳定性以及挡土建筑物的土压力时 ,都需要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测定土体抗剪强度指标的试验称剪切试验。为了近似模拟土体在现场可能受到的受剪条件 ,把剪切试验按固结和排水条件的不同分为不固结不排水剪切 (快剪 )、固结不排水剪切 (固结快剪 )、固结排水剪切 (慢剪 )。不固结不排水剪切 (快剪 )试验是用来模拟粘土地基受到建筑物的快速加荷或土坡在快速施工中被剪破的情况。固结不排水剪切 (固结…  相似文献   

6.
预测基础沉降是扁铲侧胀试验最重要的应用,该文介绍了通过扁铲侧胀试验参数计算软基沉降的方法,并通过扁铲侧胀试验提供的压缩模量与室内固结试验及静力触探试验提供压缩模量进行对比,并通过对珠海某软土地基沉降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利用扁铲侧胀试验成果预测地基沉降的便捷、合理。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佛山市三水区魁岗泵站重建工程泵站场址的地质钻探,结合现场标准贯入试验、原位十字板剪切试验、原位静力触探试验、土层剪切波速测试等一系列勘察手段,以及类似工程经验,综合提出了岩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对泵站场址和进出水渠、管进行了工程地质评价及建议,其中:泵站建基面承载力较低,高压缩性,厚度变化大,易产生较大沉降和不均匀沉降,需要对下部淤泥质土层进行处理,建议采用桩基础;泵站基坑边坡抗剪强度低,稳定性差,易产生滑移、挤压变形等,且场区地下水位高,西侧为北江大堤,建议对基坑进行支护处理,并对周边建筑物监测。  相似文献   

8.
为给山区中小河流河岸整治工程设计提供依据,需对河岸进行工程地质分段和评价。以重庆市大宁河巫溪县城河岸整治工程为例,综合考虑山区中小河流河岸地形地貌、岸坡稳定性,整治工程地基承载力值、地基沉降变形量、地基抗冲刷能力等地质因素,进行了工程地质分段与评价。可为整治工程设计提供依据,亦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江河整治中常常涉及安置移民的填筑庄台与其配套工程,在这类新填筑的庄台上规划设计兴建居民点,又需要了解填土工程特性、承载能力。若按建筑方面规定要进行地基勘察则费工、费时耗资较大,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利用涧沟口庄台勘探中测得的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值和室内压缩试验测出的压模量Es值,建立粘性土二者关系式,今后只要从静力触探测试中获得Ps值,就能计算出Es值,再从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规范(GBJT-  相似文献   

10.
陈捷 《中华建设》2012,(7):278-279
土工试验中的抗剪强度是指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是土工力学中重要的性质之一。抗剪强度指标的用处非常广泛,它在计算承载力、计算挡土墙的土的压力以及评价地基稳定性时都能用到。室内土的抗剪强度是通过剪切试验来确定的,而剪切试验法可以分为直接剪切试验、三轴压缩试验和无侧限抗压试验这三大类。1.1检测抗剪强度的基本原则土工试验中抗剪强度的进行必须先在土层中取得原状土1.试验原则和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清流河两岸的有关工程勘察中 ,对两岸的地层作单桥静力触探试验,并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试验成果作系统的分析总结,提出了如何利用原位测试手段确定滁州地区一般粘土地在载力和压缩模量。  相似文献   

12.
粉喷桩处理海河堤岸滑坡应用实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利工程中,堤防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不高,水泥粉喷桩复合地基能够有效解决堤防软基的低承载力问题。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利用水泥粉喷桩的抗剪强度提高堤防边坡抗滑稳定性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3.
水泥搅拌桩多用于处理软基以提高地基承载力.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利用水泥搅拌桩加固堤基,提高堤基的承载力及抗剪强度,提高堤防边坡抗滑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糯扎渡心墙反滤料进行静动力三轴试验。静力试验分别进行了K0固结和三向等压固结下的排水剪切试验,结果表明,两者的排水剪强度大致相同;K0固结排水剪试验的初始弹性模量Ei小于等压固结排水剪试验在相同围压下的初始弹性模量,体积模量则反之。动强度试验则表明,不同破坏标准对动强度影响明显,液化标准、应变破坏标准下的强度均大于极限平衡破坏标准下的强度,且随着固结比的增大其"地震总应力"抗剪强度也增大。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5.
地基容许承载力的测定常规方法是用静力触探法、动力触探法、标准贯入法和旁压仪法等各种测试手段,这些方法一般准确、直观,但它们需要复杂的测试仪器设备,一般工程施工单位不具备这样的测试条件,下面介绍一种简单的地基容许承载力的测试和计算方法,一般工程施工单位都能做到,并且精度能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6.
董俊 《人民长江》2016,47(18):56
依托广西钦州港区某大型工程地基处理实践,基于强夯前后多道瞬态面波测试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及夯后静载荷试验,对不同能级强夯加固处理软弱地基效果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现场检测结果表明:强夯加固处理后软弱区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压缩模量仍不满足设计要求;软弱区外各能级区经过强夯处理后,地基承载力和土体工程特性得到明显改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压缩模量基本满足设计要求;2 000,3 000,6 000,8 000,10 000,12 000 k N·m能级有效加固深度分别约为2.5,4.0~6.0,6.0~8.0,7.0~10.0,8.0~11.0,8.0~13.0 m;建议对软弱区域根据基坑开挖深度采取相应的加固处理措施。结论以期为类似工程地质条件地基处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经过对新近吹填的超软淤泥土场地进行无砂垫层真空预压后,进行了平板荷载试验、十字剪切试验、静力触探试验等一系列原位测试和分析,得到了如下结论:经过无砂垫层真空预压后,吹填超软淤泥土场地的地基承载力、不排水抗剪强度均有明显提高,其物理力学性能均有了明显改善,说明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法处理加固大面积高压缩性淤泥土行之有效,可以为进一步的施工提供作业面;由贯入曲线可知,在表层1m内加固效果良好,随着深度的加大,加固效果显著减弱;由十字剪切板测试可知,无砂垫层真空预压后土体为低灵敏度土体,表明处理后的土体结构性并不显著。这些测试结果可以为湖相吹填超软淤泥土区域地基处理的设计、施工、检测等提供支撑或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武汉长江Ⅰ级阶地多个典型基坑工程软土进行静力触探试验以及各种试验条件下的抗剪强度试验,通过500多组试验数据分析了Ps值与抗剪强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得到了回归拟合曲线方程。结果表明,武汉长江Ⅰ级阶地软土抗剪强度指标与Ps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利用Ps值根据拟合曲线方程计算各种试验条件下的抗剪强度指标,同时使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深基坑三维数值分析模型,通过支护桩水平位移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对比分析,得出使用三轴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更符合实测结果。所建立的回归拟合曲线方程为武汉长江Ⅰ级阶地软土抗剪强度指标的获取提供了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工程地质勘察方面,发展了现场测试新技术,创造了电阻应变式静力触探,可以在一般情况下,不经钻探、取样、试验,而在现场就地测定地基承载力和其他物理力学性能。静力触探经过铁道部第三设计院及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局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多次研究改进,已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不少单位采用了勘探新技术,水电部第十二工程局研制成功的JZS—1型钻孔电视机,可以直接观测钻孔中的地层产状、岩相、构造及包含物等,以代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南海深水区域海洋黏土工程特性,基于多种室内土体强度测试方法对南海某平台场址高塑性海洋黏土强度特性进行了系统测试分析。量化了应变控制连续加荷固结试验(CRS)和标准固结试验(ODE)方法确定应力历史的差异;验证了基于单剪试验(SS)的 SHANSEP试验方法在该海域的适用性,并结合原位应力状态和应力历史绘制了沿深度方向的强度剖面;基于 k0 固结三轴压缩/拉伸试验(Ck0UC/E)量化了土体强度各向异性;测试了高围压下土体不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根据 Ck0U和 SS确定了土体的有效/总抗剪强度参数;整合分析了不同试验方法下土体归一化抗剪强度沿深度分布规律。成果可为南海深水海洋结构物基础设计提供工程地质参数测试分析方法和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