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广东广播电视台设计建设的具有节目直播互动、视频直播、移动汇聚制播、内容共享、跨媒体分发等功能的广播全媒体生产发布系统,从设计目标、系统架构、模块功能等方面进行了说明,该系统采用新媒体技术来提高节目的 互动性及生产制作的效率,实现了传统广播和新媒体技术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2.
江阴市融媒体中心首次尝试《吃香喝辣》节目融媒体直播,实现了广播、电视、新媒体(手机、微信公众号)等多平台同步直播,同时报刊、公众号推文起到节目预热和增强后期影响力的作用,实现节目一次采集、多元发布、同步传输,文章主要介绍该直播系统的一些技术方案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时涛 《电视技术》2023,(2):110-112
贵州广播电视台首次基于新媒体平台进行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春晚)网络直播,设置了一个主会场和两个分会场,根据节目需求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多地信号传输直播方案,其中包括各会场的信号传输方案和总控调度方案。此方案的应用,顺利保障了贵州广播电视台首届网络春晚的成功直播,为贵州广播电视台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基于此,详细介绍此次网络春晚直播的传输方案,为其他单位进行网络直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和管理,积极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全区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和新媒体产业发展良好。一、网络广播影视发展情况我区目前具备开办视听节目的网站共有13家,包括内蒙古广播网、内蒙古电视网、赤峰广播网、鄂尔多斯广播网等。各网站主要以电台、电视台为依托,集新闻、图文信息、娱乐、服务为一体,播出各频率频道已播出的节目。内蒙古广播网、内蒙古电视网建成的流媒体互动应用平台,实现了各个频率频道网络直播、网络视频互动直播、异地视频直播功能,成为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网络新媒体。  相似文献   

5.
湖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创新工场系统以"MCN内容制作、电视+广播+网络内容聚合、多空间互动、AR+VR直播、高清+4K"为设计理念,兼备新媒体+传统媒体一体化制作、多信源IP化传输、全媒体发布+多屏互动,为节目生产提供多场景、多功能、高效率、低成本的创作空间,为全台融媒体节目创新和孵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近期,索贝新媒体再传捷报,成功中标天津网络广播电视台有限公司IPTV内容集成播控平台项目内容服务系统,技术方案与项目实力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认可。天津网络广播电视台内容服务系统是天津网络广播电视台有限公司自制节目的制作、播出、内容管理平台,包含直播信号和节目内容上载、节目存储、节目编辑、节目的轮播、点播内容生成与传输、内容管理、系统设备及软件监控等功能模  相似文献   

7.
当前,全媒体节目形态的不断发展促成了演播室制播技术系统的深度革新,广播电视内容生产形式的改变,对演播室制播系统提出了与大屏时代完全不同的技术需求。本文梳理了贵州广播电视台A606融媒体演播室系统设计思路与应用实践,阐述了演播室融媒体直播技术如何不断以创新应用来发挥引领作用,提升新媒体节目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江苏广播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通过深入分析广播媒体的痛点,结合市场需求,自主研发了一款承载江苏广播媒体融合使命的系统级产品——“微啵云”,其定位为强媒体属性的生态化综合业务平台。通过和直播节目的深度融合,江苏广播的新媒体平台已经完成了一种生态化的塑造。我们的听众收听节目的同时,可以在“微啵云”的产品中进行互动、娱乐、消费,拓展出“直播(Onair)+新媒体平台(Online)+线下产业(Offline)”的O2O2O产业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江西广播电视台网络直播交友综艺节目《心动的盲盒》云录制中视音频技术的架构与设计巧思。利用芯象直播软件构建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实现疫情期间演播室现场与若干场外嘉宾的低延时沟通,并为节目提供多种布局的画中画特效,丰富节目表现形式。通过Arcvideo Live在线编转码器结合传统演播室双“二选一”主备架构,实现安全可靠的新媒体直播。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湖南电台基于虚拟化新型敏捷型直播技术系统研发项目为研究基础,对湖南广播传媒中心基于IP技术的制播系统进行研究分析,结合虚拟化技术对系统进行功能划分,并对数据中心、智能播总控、媒资、全省调频综合监测、全台网安全互联、全台网监测预警、全台新闻采编、全台OA智能化办公以及广播新媒体等功能系统进行了设计.本系统的研发一方面是湖南电视台广播电视虚拟技术的应用,也是湖南电视台广播制播系统的创新,对后续的节目生产的创新和演进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广播媒体在直播节目生产过程中,通过从微信公众平台实时筛选与播出主题相关的优质互动内容作为节目素材资源,能够有效提高节目内容的丰富性和可听性。原有的基于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广播内容生产系统,存在内容筛选效能较低和严重的安全播出隐患。通过设计与开发广播直播互动内容生产系统,解决了原有系统存在的不足,有效提高了系统的生产效能和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2.
陈帅  叶江春 《电视技术》2021,45(10):136-138
随着随行广播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江西广播电视台现有的随行广播直播车已经不适应随行广播的新要求.为此,结合自身需求,江西广播电视台设计建设了一辆全媒体随行广播直播车.新的随行广播直播车具备移动直播、台外活动现场直播及现场扩声的能力,在紧急情况下能提供应急广播功能.该车系统具备高质量语言类节目的录音、制作能力以及电话采录、节目随录等功能,满足移动制作、现场采访等节目的音频制作要求,同时具备视频直播、传输等功能.  相似文献   

13.
媒体融合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传统广播发展全新的业务形态,实现了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本文详细介绍广西人民广播电台通过搭建基于多源汇聚自动切换技术的多功能演播室系统,实现信息、节目制作的一体化和产品化,提高多媒体节目,特别是针对东盟国家的小语种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水平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4.
海峡两岸广播文艺协作网直播系统的建立,采用了基于IP网络广播技术和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通过互联网络,把广播节目安全、优质、实时的传输到网内的成员电台。本文从系统的设计目标和设计原则入手,对系统结构设计、网络传输及安全设计、IP网络广播设计、直播系统的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该系统的完成,改变了以往网内成员电台只能下载节目重播的方式,这个传输系统实现了通过IP网络的广播同步直播,并为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广播直播节目的传输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苏程 《电视技术》2021,45(12):27-29,33
随着移动互联网传输技术的发展,依托互联网进行节目远程制作,不仅打破了地域空间的限制,而且轻便化、网络化的制作系统大大提升了节目制作的灵活度.将远程制作技术应用到新媒体直播节目的制作中,能更好地发挥新媒体直播时效性高、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对此,结合案例介绍远程制作的方式及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宣传报道,总台技术局融合媒体制作团队搭建了融媒体直播生产一体化系统,并巧妙应用AI人工智能编辑技术,极大提高了新媒体制作的生产效率。本文将对人工智能编辑技术在此次2020春晚融媒体直播生产—体化系统中的探索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7.
随着航天技术.卫星技术、DTV《数字电视》压缩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的需求促使我国卫星电视广播将从节目的传送转向节目的直播。DBS《Direct Broadcast Satellite:直播广播卫星,简称直播卫星)产业市场日益扩大,已经成为本世纪初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热点,它将是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构建一个集节目制作、播出、收录、归档及备份于一体的集中式全台网,既满足节目制作的业务需求,又很好地解决全台网建设中关于系统互联互通的安全问题,实现对数据广播、网站、户外媒体等新媒体的支持和整合功能,实现媒资素材的网络发布、广播电视节目的网络直播等新业务开发,拓宽创收渠道。主要介绍集中式制播一体网的技术架构、系统组成、关键设备选型及安全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李军  刘春光 《电视技术》2011,35(22):59-61
针对网络广播电视台等新媒体平台节目制播的需求,提出一种新的采编、制作、管理方案,研制了支持H.264编码格式帧精确编辑的Stream Cutter快编产品,结合黑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项目应用,实现了网台直播信号的多码率同时收录、一次制作多码率高效后台合成、一次编目多码率同时管理、多码率分平台定向快速发布的新媒体制播新工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流媒体、音频技术取得显著进步,电台直播及点播节目的收听、互动、包装、推荐和分享具备了更大的用户体验提升空间。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载体、传播渠道更新迭代越来越快,移动应用、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主要信息入口,新媒体客户端使用率和重要度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受众开始通过新媒体客户端获取广播节目。广播节目的创新性,从媒体大融合趋势来看,能否在这一新的入口抢占一席之地,打造优质的自主可控平台,以优质内容吸引用户并获取用户数据,并以数据分析驱动运营创新,事关广播媒体能否将生存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事关广播的长远发展,本文通过广播业务需求、融媒体平台建设、资讯数据的抓取、节目播出效果的分析与节目传播影响力的分析等六个板块进行浅析广播融媒体系统蜕变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